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类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而合适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则是糖尿病研究的重要基础,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分为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转基因糖尿病动物模型和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等。文章主要从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出发,对各种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大鼠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观察评价该模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构建大鼠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并从整体,组织和生化三个层次对糖尿病溃疡进行了研究。结果构建出了一个可以复制的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该模型具有组织坏死、白细胞聚集以及高浓度晚期糖化终末产物等特征。结论利用缺血再灌注法构建了大鼠糖尿病溃疡动物模型。其病理改变与人极为相似,是一种很好的用于糖尿病溃疡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综述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科研中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制备方法、机制进行综述,并简略评价其优缺点。目前国内外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很多,各有其特点,大体可以分为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自发性糖尿病模型等。其研究的不断进展,为深入探讨糖尿病病因、病机及其药物治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动物模型包括啮齿类及非人灵长类等多种自发性和诱发性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各种病理学变化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糖尿病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应用这些疾病模型可以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发病机理、糖尿病相关药物的开发等开展多方面的研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并为人类最终克服糖尿病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静波  Hans Gregersen 《医学综述》2008,14(23):3553-3556
胃肠生物力学特性对其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胃肠生物力学特性和其组织结构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重构,因此,用各种不同动物模型研究不同状态和不同疾病情况下GI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形态重构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十几年间,我们中心采用以种动物模型,如糖尿病模型、肠梗阻模型、饥饿模型、肠切除模型等,对不同状态下胃肠生物力学特性和其组织结构的重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文对与胃肠道有关的10种不同动物模型的胃肠道的零应力状态,残余应变,应力-应变和管壁组织结构的重构现象进行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Ⅱ型)为多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并受环境影响。研究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建立、研究并应用动物模型:Ⅱ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包括肥胖糖尿病,影响能量代谢的动物模型以及其他与肥胖糖尿病相关的动物模型,它们为人类Ⅱ型糖尿病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张玥  王雁南  刘明 《医学综述》2007,13(10):758-760
糖尿病动脉硬化动物模型在病因学、病理学以及防治方面的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围绕糖尿病动脉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机制、实验动物的选择、模型的应用及评价等方面,综述糖尿病动脉硬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答:DM动物模型分为1型糖尿病(T1DM)模型和2型糖尿病(T2DM)模型,T1DM动物模型主要检测空腹血糖,而T2DM动物模型除检测空腹血糖外,同时还检测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因此,不同类型的DM模型的血糖检测时间和要求也是不同的。1、空腹血糖检测的合适时间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衰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致命的重要原因。但是糖尿病肾病的致病机制迄今尚不完全明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无疑可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转基因等多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各种类型的动物模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变化等多个方面与人类糖尿病肾病具有相似的特征。应用这些模型有助于开展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发病机理、相关药物的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临床上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随之增多,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也随之增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很多,包括化学药物(四氧嘧啶、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模型、催肥致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中西医结合方法(高脂、高脂+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中四氧嘧啶给药致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研究较多。四氧嘧啶给药途径包括大鼠尾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腹腔注射等给药方式。我们在研究四氧嘧啶皮下给药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时,发现该模型稳定性与四氧嘧啶剂量有很大关系。以往文献报道给大鼠皮下注射四氧嘧啶的剂量不一,而且有文献报道例指出四氧嘧啶给药造成的2型糖尿病模型后可自发性缓解,  相似文献   

11.
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对糖尿病病因、发病机理及其药物治疗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糖尿病鼠模型的制备方法 可以分为自发性、实验性诱发模型、转基因模型等,各有其特点.对1、2型糖尿病鼠模型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田婷 《医学综述》2011,17(6):905-908
动物模型在2型糖尿病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验性动物模型应用普遍,因其价格便宜,易于诱导和维持。自发动物模型更接近人类疾病发展过程,但价格昂贵,饲养繁殖要求较高。转基因动物和基因剔除模型可用于研究特定基因以及基因-环境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交互作用,但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不能普遍推广。至今尚无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出人类2型糖尿病的特征和发病机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3.
虽然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其危害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揭示糖尿病机制,研发更有效、可靠、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必须清楚了解相应的疾病模型。该文就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综合评述,旨在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能够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实验技术平台。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成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STZ的应用、高脂高糖饮食及大鼠的选择与饲养等做一综述。以期对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杜仲叶醇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杜仲叶醇对糖尿病大鼠骨密度改变的阻断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 3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 ( DM)模型组和模型加中药组 ,以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 STZ)法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 ,模型加中药组给予杜仲叶醇灌胃 ,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 ,每日 1次 ,连续 8周。结果 :杜仲叶醇能提高糖尿病大鼠股骨线密度 ( BWD)和面密度 ( BMD) ,提高血清雌二醇 ( E2 )含量。结论 :杜仲叶醇可阻断糖尿病大鼠的骨丢失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调节性激素而降低骨转换 ,抑制骨吸收。  相似文献   

16.
胡其娴 《医学综述》2011,17(20):3117-3120
在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均存在生长激素受体的异常。作为哺乳动物体内生长激素的主要受体,可活化信号转导、促前脂肪细胞分化等,生长激素受体活性和(或)数量的变化对生长激素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现对生长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和功能,以及生长激素受体及其亚型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