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基于肺脾相关理论治疗新冠肺炎恢复期,疗效明显。中医肺脾相关理论源于《内经》,肺脾相关理论主要研究两脏间的母子生克关系、生理、病理及治法。探讨肺脾相关理论内涵,并运用此理论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进行探讨。新冠肺炎恢复期病机特点为正虚邪恋,正气亏虚与邪气留伏并见,主要病机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湿邪留滞,病机与肺脾相关,治疗上扶正驱邪,肺脾同治。结合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列举三则新冠肺炎恢复期的验案,阐述扶正祛邪,肺脾同治对新冠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咸阳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常见证型特点、典型病例分享等内容,全面总结我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结果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从疫毒理论治疗新冠肺炎值得总结、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笔者发现人参败毒散结合西医治疗无症状及轻型新冠肺炎疗效显著。本文分析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诊疗案例,探讨人参败毒散治疗新冠肺炎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为中医药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三方三药”在内的系列中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明确疗效。笔者团队在第一时间开展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建立了融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与辨靶论治于一体的中医药科学组方创新模式——系统辨靶论治(target-combined holistic treatment of TCM),成功研制出了可有效阻断新冠肺炎重症化的中医药“克冠一号”,同时提出了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攘外安内”学说,并探索建立了一套中医药防治新突发传染病临床科研攻关模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中医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快速蔓延,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全世界人民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中医、中药的全程参与,中西医联合施治成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一大特色。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世界疫情形势仍旧严峻,“三药三方”是中方专家向外方推荐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有效方药。试探讨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病位,并试从中医理论探讨“三药三方”,为新冠肺炎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以及药物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程琦  高杉  于春泉 《天津中医药》2020,37(6):627-63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主要病位在肺,主要病机为"湿、毒",治疗上解毒化湿贯穿始终。新冠肺炎的主要诊断方法为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新增加了血清学检测。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如中医预防方、香囊、针灸、中国传统功法、食疗、足浴、熏蒸等。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在缓解患者早期临床症状,减少患者轻症向重症、重症向危重症转化的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尚无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尚不完整,因此,文章从新冠肺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3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对新冠肺炎中西医方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的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特点,提出新冠肺炎前驱期概念,认为新冠肺炎前驱期是指从出现不太明显的呼吸道异常症状开始到临床症状达到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前的一段时间。根据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及防治原则,结合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居民体质特征及饮食习惯等分析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的证候要素及病机,认为前驱期常见症状有咽干、咽痛、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口苦、口有异味、纳少、腹胀等,病性为燥、热、湿,病位在肺与胃肠,病机当属疫毒之邪外侵,邪犯鼻咽或邪犯胃肠。以《温病条辨》的银翘散和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研制银花清肺饮,并探讨其对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患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无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检测难度大,其潜在的传播性给我国后期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挑战。另外,随着国内新冠肺炎治愈人数逐渐增多,患者病愈后期的调养防护对防止疫病复发尤为重要。脾肺相关,脾、肺在病理及生理上经常相互影响,故临床上常见脾肺同病。因此,本文提出从脾肺相关的认知角度认识新冠肺炎,揭示了新冠肺炎的病理过程是疫疠湿邪首先伤脾,然后由脾病累及肺病。新冠肺炎虽病在肺,而本则在脾。文章阐述了通过脾病引发的一系列新冠肺炎临床症状,并提出脾病症状可为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的识别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基于"脾主运化水湿,脾能胜湿"理论,提出了新冠肺炎治疗应该以"祛湿治脾"为本,并结合脾病传肺的临床特点及体质、地域差异进行辨证加减的新冠肺炎治疗方案,从而为新冠肺炎的中医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家组诊治新冠肺炎患者66例,表现以发热但热势不高,胸闷,乏力以及纳差,大便稀溏等为主,其病机是"湿郁"为基本病机,具有一定地域特点。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三因制宜"理论,充分运用广东地产药材,全程参与新冠肺炎防治,以期为中医防治新冠肺炎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根据《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地域特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从"内外通达"角度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通过介绍2则该法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理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兴臣教授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对新冠肺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本病中医病因病机潜心做出文献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认为新冠肺炎为新冠病毒在伏气、时气的共同作用下致病,伏气是最重要的疫病致病因素,伏气、时气均与中医气化理论密切相关,而体质强弱决定本病的预后转归。故本文主要从伏气、时气、正气三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以期为中医瘟疫病的预测与防治、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伤寒杂病论》主要针对寒湿立法,在新冠肺炎的诊治中可以合理使用经方.本文通过介绍3则经方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厘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经方用于新冠肺炎的辨证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毕明达  封继宏 《天津中医药》2020,37(12):1337-134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以感受寒湿疫毒戾气为主,病机主要为寒湿疫气闭肺困脾,气机不畅,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胃,基于《黄帝内经》理论,结合传统中医思想,提出"内外统一"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突发的急性传染病。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疗效确切。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主要症状、病机、舌象作为判断邪正盛衰的重要依据,展现普通型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演变过程,力求在疾病发展的关键点、病机初见端倪时及时辨治以截断病势,防止普通型新冠肺炎转为重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具有极强传染性,按其发病特点归属于中医疫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全国名老中医郑邦本为郑氏温病诊疗法第三代传人,耄耋之年仍投身于新冠肺炎的中医论治研究,郑老结合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路及郑氏温病诊疗法,认为湿邪疫毒是新冠肺炎主要病因,病位在肺,与脾、胃相关,病性属实,后期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提出"三期四证"论治思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的发病特征及主要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目前报道的临床病例资料,提出从三焦论治新冠肺炎.新冠肺炎属中医"瘟疫"的范畴,病位主要在肺,可涉及脾、胃、肝、肾、三焦等脏腑.病机为三焦气化失常,寒湿痰毒瘀滋生,枢机不利,气机升降不相顺接,邪无所出而发病.因此,疏调三焦,畅达气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咸阳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常见证型特点、典型病例分享等内容,全面总结我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结果:总结从疫毒理论治疗新冠肺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病位在肺,中医将其归于“疫病”范畴,认为是机体“感受疫戾之气”而发病,其病机关键和特点是“湿、热、毒、瘀”。在治疗新冠肺炎时,需要紧抓“疫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以“疫毒”这一主要病因为主线,同时结合“因时、因地、因人”的中医治疗原则,结合当地发病特点来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并迅速波及全国乃至多个境外地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省市迅速出台了关于新冠肺炎的中医药诊疗方案,根据各地区患者发病特点,为新冠肺炎的快速诊治提供了参考。文章通过对24个省市自治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整理、分析,对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及证素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