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剖宫产术前给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照组患者直接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后转ICU率、住院时间及下肢血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转ICU率、住院时间与下肢血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凶险型前置胎盘术前采用髂内动脉球囊置管暂时封堵术与腹主动脉球囊暂时封堵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26例并分为2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儿射线接触时间、接触量、剖宫产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子宫动脉栓塞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介入治疗中,腹主动脉球囊置管暂时封堵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行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剖宫产,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ICU率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 Apgar评分以及出生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能显著缩短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实施(球囊组,81例)与未实施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的患者(对照组,50例)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结局等指标上的差异,并对主要结局指标按胎盘植入不同类型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球囊组术中出血、术中输血、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组有7例患者(86%)发生动静脉血栓。胎盘穿透植入以及胎盘粘连患者球囊组和对照组在术中出血、术中输血以及子宫切除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胎盘植入的患者,球囊组上述结局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可以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子宫切除率但存在血栓并发症风险;对于胎盘大面积穿透性植入患者仍应首选子宫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采用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90例,根据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术治疗,比较两组动脉栓塞术与子宫切除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采用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直接进行剖宫产手术,观察组于剖宫产手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进行间歇性阻断,比较两组出血情况、术中输血量、术中凝血酶原时间、子宫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中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预置腹主动脉球囊进行间歇性阻断,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术中子宫切除率,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和分析髂内动脉栓塞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青海红十字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止血方法分为髂内动脉栓塞术组(36例)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42例)。髂内动脉栓塞术组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置入导管,在剖宫产术后行髂内动脉栓塞;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先在DSA引导下经导管置入球囊,待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术中X线暴露情况以及术后活动性出血率、输血率、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髂内动脉栓塞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和照射剂量、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组(P<0.05);两组术后活动性出血率、子宫切除率、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髂内动脉栓塞术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手术中均能达到理想的止血效果,但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和照射剂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囊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剖腹产术;观察组行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子宫切除、感染和下肢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联合剖宫产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术,观察组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预防术中出血,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辐射时间(8.3±1.6)s,辐射剂量(5.3±1.1)m Gy,产后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8.8±0.6)分。结论:术前放置腹主动脉球囊可有效预防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产妇术中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输血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保证产妇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防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治疗组37例和介入治疗组39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宫腔填塞、局部缝扎等常规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治疗组子宫切除率2.56%、并发症发生率为5.13%,均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62%、24.32%(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的剖宫产手术时间较短,术中输血量、出血量均较少(P<0.05)。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有助于缩短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手术时间,减少输血、出血量,保留子宫,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不良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球囊封堵术治疗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球囊封堵术,比较两组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切除率、髂内动脉栓塞、髂内动脉栓塞脉血栓。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髂内动脉栓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胎儿娩出后5min Apgar评分与双侧下肢动脉血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封堵术能有效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出血量,降低输血率、子宫切除率、髂内动脉栓塞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下凶险型前置胎盘二次剖宫产的手术配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40例产妇进行术前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对策。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低体温的预防、出血量的估算、术中安全防护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应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下凶险型前置胎盘二次剖宫产手术术中出血量300~14 000 ml手术时间4~7 h,产妇术中未发生低体温,母婴安全。结论: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术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二次剖宫产手术能够降低女性子宫切除率。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技术,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不同术式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ernicious placenta previa, PPP)并胎盘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PPP并胎盘植入患者48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下段双切口剖宫产联合子宫血管缝扎术及多重宫颈环状缝扎术者30例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行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者18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产褥感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子宫切除率、子宫复旧率等情况。结果 2组均成功保留子宫,术后42 d复查子宫均正常复旧;观察组住院时间[(7.51±1.06)d]、产褥感染率(3.3%)低于对照组[(8.17±0.93)d、27.8%](P0.05),术中出血量[(1 396.66±635.05)mL]、红细胞、血浆及冷沉淀输入量[(5.55±0.92)u、(575.00±63.18)mL、(1.11±0.26)u]、新生儿体质量[(3 051.26±212.15)g]、Apgar评分[(9.56±0.25)分]与对照组[(1 382.16±416.62)mL、(5.42±0.55)u、(569.35±71.07)mL、(1.07±0.18)u、(3 018.06±242.02)g、(9.44±0.32)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双切口剖宫产联合子宫血管缝扎术及宫颈多重环状缝扎术应用于PPP并胎盘植入患者安全、可行,术后住院时间短、产褥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站式"双介入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7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其中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20例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术联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的26例孕妇为实验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 05)。实验组孕妇术后腰、腹、臀痛发生率及腰腹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长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一站式"双介入技术能有效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87-3188
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77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行剖宫产术,研究组行剖宫产术+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对比两组手术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对照组子宫切除率为23.08%(9/38),研究组为5.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输血量、失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恶露量较对照组略高,产后24h出血量较对照组略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1min、5min Apgar评分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术可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切除风险,减少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预防性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护理配合中的操作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20例患者进行入组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0例在剖宫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对照组60例仅行剖宫产术,在术前、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护理配合,对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质量、新生儿评分(Apgar)的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3项观察指标方面的水平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方面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主动脉阻断技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不仅促进了手术的顺畅性,缓解了患者痛苦程度,而且有效降低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不会增加新生儿受到威胁的风险程度,安全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提拉式缝合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宫颈间断缝合术,观察组采用宫颈提拉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成功率及产褥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宫颈管顽固性出血患者应用宫颈提拉式缝合,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与输血量,缩短止血时间、手术时间,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产褥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介入血管外科及超声科协助产科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共8例。8例患者均经彩超和MRI诊断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采用双线测量法及超声引导,于腹主动脉内预置球囊。产科刀碰子宫时,在超声实时观察球囊位置、肾脏及腹主动脉血流情况下,充盈球囊对腹主动脉进行阻断,产科剖宫、娩出胎儿、子宫止血,释放球囊。结果 在超声引导下,8例患者球囊放置阻断腹主动脉、剖宫产均成功。术中平均出血量(412.50±188.50)ml,术中平均球囊阻断时间(140.00±45.17)s,平均球囊注液量(7.00±0.89)ml,平均手术时间(61.00±20.31)min,产后平均住院天数为(3.27±0.74)d。无1例发生血栓或肾功能受损,无其他严重的介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安全有效。超声造影剂充盈球囊有利于球囊显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剖宫产史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前置胎盘合并有剖宫产史的患者26例(观察组)及同期首次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50例(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对2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感染、产褥病、DIC等)发生率、子宫切除及围产儿的结局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及早产、新生儿窒息、围产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前置胎盘合并有剖宫产史的患者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产后出血的风险较大,严重影响围产儿结局;术前明确诊断、完善围术期处理,有利于改善产妇和围产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研究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不同水平的球囊阻断,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控制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置管时所受射线曝露剂量及子宫切除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6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分为髂总动脉组33例及腹主动脉组30例,剖宫产术前预置球囊导管于不同动脉阻断平面。髂总动脉组经双侧股动脉入路,预置球囊导管于双侧髂总动脉主干,腹主动脉组经单侧股动脉入,预置球囊导管于腹主动脉(肾动脉开口稍下平面)。待胎儿娩出后,立即充盈球囊阻断相应动脉血流。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子宫切除率。结果:63例剖宫产术前行髂总动脉与腹主动脉内动脉预置球囊导管均获得成功,两组患者透视时间和X射线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主动脉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低于髂总动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组仅需单侧入路放置球囊导管,操作时间短,胎儿及母体所受射线照射剂量明显减少,射线下暴露时间明显缩短。虽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术中失血量、24h失血总量低于髂总动脉组,较髂总动脉预置球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