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明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理念、培养目标,落实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并进行基于临床基本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如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和平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考核与评价方法,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由此建立起 “一个目标、二个全程、三个结合”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培养既会看病又能研究,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拔尖医学人才,是转化医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该研究探讨了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应把握的改革原则和理论遵循,概述了3B2C八年制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包括3B2C转化医学整合型课程体系、基于网络开放课程的成体系教学模式改革、促进优秀拔尖学员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讨论了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教育部发展新医科、“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为指导,在代谢相关的课程链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首先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顶层设计课程思政;其次,全面修订含有立德树人内涵的教学大纲、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容;最后,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链聚焦“物质代谢、糖尿病、肥胖和患者教育”,基础-实践-临床层层递进,强化“预防、治疗和康养”相关的大健康理念,发挥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实践表明,学生对于课程思政的开展是认可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已有机融合。将思政内容“基因式”植入专业课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成效在将来。  相似文献   

4.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医学人才培养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遵循教育规律,接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最基本要求,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卓越”的内涵也不是追求高、精、尖,而是要根据医疗卫生事业不同岗位的要求,通过精英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等教育结构理论,在宏观层面探讨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明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本质是新时代的行业精英教育。在微观结构层面,将卓越医生班的专业英语教学定位为行业英语,设计医学行业英语课程体系、选取临床实践相关教学材料、建设模拟医院情景的语言实验室、打造由高校教师与医院医生组成的“跨界”教师团队、实施个性化的导师制管理。在个体结构层面,凝练了卓越医生的英语素质模型,对医学行业英语的各项能力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宏观结构研究指明了卓越医生英语教学模式的总体方向,微观结构研究明确了卓越医生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个体结构研究指出了卓越医生英语教育模式的最终落脚点,三者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6.
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对检验人才需求供不应求。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我院设置了“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医工结合,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校企(院)协同,探索“特色方向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医学检验导论》特色课程,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探索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2012年成功立项国家“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本文从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基地五个方面论述了校院深度融合、共同培养助理全科医生的改革实践及取得的成效,为试点院校完成三年制“卓越医生教育”项目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案例.  相似文献   

8.
日前,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共同开展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中医计划)改革试点申报工作。建设内容主要有:(1)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范围、申报要求等有关事宜见教育部网站。  相似文献   

9.
目的:医学教育工作者对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应有清晰的认识,并将教育理念转化到教学实践行为中,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卓越医生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才能取得成功。方法:文献分析法和Delphi法。结果: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是适应患者和群体健康需要、追求岗位胜任力培养、质量第一追求卓越、育人为本追求全人教育、动手实践追求探索创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结合追求特色、学术开放追求国际视野、终身自主学习追求最佳循证、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紧密联系追求共同目标、协调发展。结论: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才能催生与时俱进的医学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索并实践“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病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入手,提出病理学理论课教学、实验课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及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设想并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目标指导下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37-140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是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和平台。目前,我国对于临床医学教育提出了创新改革课程体系的具体要求。2019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表示各大医学高校要“积极全面开展课程体系革新,使得医学知识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融合”。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创建学生为中心的专业教学模式,大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强化学生综合知识能力、创新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本文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连医科大学制定实施了“5+3”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以导师制培养为载体,在医学本科教育全过程中,制定分阶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涵盖课程、讲座、实验设计、论文等基本科研能力训练,强化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对首届“5+3”学生阶段性培养成果的统计学分析发现,“5+3”学生发表中文期刊、SCI,主持国家级创新项目、省级创新项目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普通5年制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以导师制为核心的科研基础训练对提高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效果显著,对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3.
临床实习教学中教师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质量控制,而教师质量控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医学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必须引导和保证临床实习带教教师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培养只标进行教学,而目前尚无建立统一详细的、针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质鼍控制体系.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通过实施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准入制度,开展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规范化培训,建立临床科室规范化实习带教模式及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质量控制评估体系等,就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自主性“教”与“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在我校2017级《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了基于信息资源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辅助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等自主学习模式,并与我校2016级采用传统教学法时该门课程学生的综合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这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模式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利于其整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这种自主性“教”与“学”模式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我校医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临床教学是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面时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教育提出的巨大挑战,为更好完成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学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的目标。依托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特色办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文章围绕强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一体化培养模式、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和设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取得较满意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医教协同”背景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取得显著提升,岗位胜任力增强。但由于“培养目标导向”侧重于临床实践、教育管理部门弱化对科研素养的培养、研究生导师的重视度不够等因素,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培养受到严重影响,其科研能力明显较弱。以消化内科学为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轮转计划安排、重视研究生管理部门及导师负责制的管理、加强学科交叉在学科创新发展中的应用等手段,探索出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方案,消化内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科研能力获得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医学院校《医用有机化学》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征,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将自主性“教”与“学”模式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7级《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开展了基于信息资源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微课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等。结果发现,这种“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与“学”在《医用有机化学》课程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整合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用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厦门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设置儿童康复方向为例,阐述在培养儿童康复方向人才目标的过程中,在理论上紧紧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培养目标,构建“2.5+0.5+1”的培养模式,突出儿科基础课程、儿童康复治疗核心技能课程和儿童康复特色课程;在实践中突出儿童康复技能的“早临床、早见习”的培养。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大有提升,“早临床、早见习”效果明显;且在选择儿童康复方向的学生中,有95%的学生想从事儿童康复,认为此课程体系的学习对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模式自2002年招生以来,一直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以培养多学科交叉能力高级复合型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启发式教学、设立医工交叉课程、注重科研能力训练、开设基础临床单循环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等教学改革,确立了"厚基础、强实践、重转化、塑规范、融国际"的具有交医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拟在毕业后教育衔接领域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人才培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和基石,本文介绍了新医科战略的背景与内涵,从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方面论述了新医科战略对口腔医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健康中国战略下新医科建设对口腔医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推动交叉融合建设学科、夯实人才培养能力基础、推动通识教育培养模式、将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培养不同类型口腔医学人才、全维度建设打造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新医科促进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以期对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