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经肛周和腔内探头经直肠检查联合应用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频率为8-15MHz的高频探头及频率为5-10MHz的直肠腔内探头,对86例肛瘘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86例肛瘘患者外口(位置、距肛口距离、数目)、走行(曲直、方向、长度)、内口(是否可见,距肛口距离)、主管和支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研究高频探头联合直肠腔内探头对肛周脓肿及肛痿诊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至东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肛周脓肿、肛痿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治疗前采用高频探头联合直肠腔内探头进行检查,经超声诊断后,发现肛周脓肿患者26例,肛痿患者54例,将所得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与正常人的组织超声声像相比较,肛周脓肿及肛痿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具有显著的特征。高频探头联合直肠腔内探头诊断肛周脓肿及肛痿的总准确率高达87.50%,其中内口未明确显示的病例共3例,内口或主痿管、支痿管误诊及漏诊共7例。结论:高频探头联合直肠腔内探头超声检查可准确的确定患者肛周脓肿的大小、数目、解剖位置及内部回声等情况,其在确定肛痿痿管走行、痿管与括约肌的关系、痿管内口的数目及位置等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肛周感染性疾病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7~10Mhz的高频探头,对180例肛周感染患者在肛门周围进行超声检测。结果:肛周炎型15倒,脓肿形成前期型15例,脓肿形成型120例,脓肿机化型20例,不同时期不同分型的声像图各有不同特点,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肛周感染性疾病进行分型,从而指导临床实施相应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7~10MHz的高频探头对100例肛周脓肿进行超声检测。结果:肛周脓肿形成前期12例,脓肿形成期88例,不同时期声像图各有不同特点,并简单分为实质型、混合型和囊性型。结论:肛周脓肿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靠,同时可以指导-l占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联合运用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宫外孕孕妇实行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结果 62例患者经过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联合检查检出59例,漏诊3例,检出率为95%;经腔内探头检查共检出37例,漏诊25例,检出率为60%。经腹部超声检查共检出37例,漏诊25例,检出率为60%。联合检查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P0.05)。联合检查对病理诊断的卵黄囊、附件区包块、宫内假孕囊、胎心搏动和胚芽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P均0.05)。结论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联合运用对宫外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且无创伤性,重复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病变的98例患者均实行2组检查,第一组实行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的联合检查,第二组实行单纯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和病变类型情况分析。结果本研究98例患者中,联合检查检出94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4例,检出率为96%;超声检查检出72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26例,检出率为74%。经统计分析,联合检查和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43,P<0.05)。9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内膜增生38例,黏膜下肌瘤32例,内膜癌28例。经联合检查诊断,内膜增生36例,检出率为95%,黏膜下肌瘤31例,检出率为97%;内膜癌26例,检出率为93%。经统计分析,病理诊断和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检出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和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检查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探头和腔内探头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方便快捷,安全无创,且重复性好,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患者容易接受,适合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提高肛肠疾病的诊断,减轻对患者的痛苦,采用7-11MHz高频线阵探头,经阴道/直肠两用腔内探头.探头长度29cm频率4-7Mhz对21例患者肛周脓肿、肛瘘的之部位、范围、大小、形态等准确诊断,均经手术证实,显示超声在肛瘘以及肛周脓肿所取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腔内凸阵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腔内凸阵探头多角度、多切面逐级反复加压扫查,以显示病变阑尾。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或治疗后随访观察证实189例病例中,超声检查符合率达91.2%。高频线阵探头与高频腔内凸Nig-头在测量阑尾长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测量阑尾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腔内凸阵探头,能较完整的显示阑尾全貌,易于寻找压痛点,定位准确的特点,对诊断急性阑尾炙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肛周脓肿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65例与分别应用高频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65例相比较,对比三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肛周脓肿声像图均表现为低回声、无回声或混和回声区。经高频诊断符合率为38.5%,经直肠诊断符合率为61.5%,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二者联合能正确的诊断肛管周围脓肿的有无、数目、范围、位置,及时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用低、高频探头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9例临床疑诊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用低、高频探头超声诊断符合率36,39,漏诊率3,39.结论:联用低、高频探头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检查准确率高,有较大的诊断价值,避免了临床手术的盲目性,为外科临床提供了一项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腔内超声探头(端扫式直肠腔内超声探头、360°环扫式直肠腔内超声探头)对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肛瘘患者中的57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将超声诊断与术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高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定位正确50例,对内口的诊断符合率为87.7%(50/57),肛瘘主管定位正确54例,准确率94.7%(54/57),瘘管分支定位正确46例,对支管的诊断符合率为80.7%(46/57)。结论:经直肠腔内超声可以比较准确定位高位复杂性肛瘘瘘管的走行,与括约肌、耻骨直肠环的关系,内口的位置,是否伴有局部感染或脓肿形成等,对临床诊断、指导手术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4):112-1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诊断儿科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作用。方法:用高频探头在患儿脐周及右下腹观察有无增大多发的低回声结节。结果:在儿科腹痛急诊病人中,经过超声检查确诊为腹部脐周及右下腹多发增大淋巴结,后经临床治疗及复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从而为儿科医师提供直接可靠的诊断依据。结论:用高频探头可以在儿科急腹症中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联合使用高频7.0MHz探头、低频3.5MHz探头对因右下腹疼痛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0例患者进行急诊腹部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显示阑尾区异常回声的87例,阑尾区异常回声显示率72.5%,79例术后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90.8%。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明显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阳性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应用高频探头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儿共150例,其中20例保守治疗,130例手术后均病理检查,125例与超声诊断相符,准确率为94.7%。结论:超声,尤其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腔内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上半年30例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腔内探头经腹扫查与常规腹部探头扫查,对超声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寻求更好的检查方法。结果:30例临床阑尾炎患者,腹部凸阵探头扫查15例可提示阑尾炎,腔内探头扫查21例可提示阑尾炎。结论:腔内探头在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部分慢性阑尾炎中较腹部探头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低频探头及高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怀疑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分别用低频探头及高频探头进行检查,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证实,单纯性及化脓性阑尾炎13例,占62%;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8例,占38%。结论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中,低频探头易发现阑尾周围脓肿及炎性包块;高频探头易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能显示肿大阑尾结构上的特征,作为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常规胃镜发现的十二指肠隆起病灶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部分经手术及内镜切除后得到病理证实。结果84例患者中发现囊肿37例,间质瘤23例,息肉10例,脂肪瘤5例,十二指肠降部囊性淋巴管瘤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球部外压(胆囊)2例,球部类癌1例,降部异位胰腺1例,剔去15例追踪观察的间质瘤患者,其余超声内镜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超声内镜确诊率为93%(64/69)。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及回声特征,对十二指肠隆起病灶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浅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从发病部位、二维图像及血流特点等方面对11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扫查,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1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浅表淋巴结结核38例,非淋巴结结核8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为浅表淋巴结结核44例,非淋巴结结核7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36/3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结核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可作为浅表淋巴结核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频探头对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对24例腹痛患儿进行彩超检查。结果:24例患儿中19例(79.17%)可见腹腔多发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探头可清晰显示腹腔肿大的淋巴结,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沈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4,(12):115-116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双体位扫查对提高腹股沟疝诊断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32名腹股沟包块患者分别用3种方法检查,而后对照手术结果对比,第1种方法低频探头,患者卧位两腿分开进行扫查。结果:发现18名患者检出,14名漏诊,正确率56.2%;第2种方法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患者卧位两腿分开扫查。25名患者检出,7名漏诊,正确率78.1%;第3组方法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卧位双腿分开和立位患者咳嗽或作Valsalva动作双体位探查;检出32名,正确率100%结论:联合使用高低频探头立位加卧位扫查不但能大幅提高腹股沟疝的发现率,而且对疝气的鉴别诊断,疝内容物性质的判断,对临床的治疗方案有很大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