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观察患者颈椎处于前屈、中立、后伸3种不同体位下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坐位拔伸旋转手法治疗。前屈位组、中立位组、后伸位组患者各80例,手法治疗时患者颈椎依次处于前屈位、中立位及后伸位。观察3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总积分、主观感觉积分,体征积分和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 结果:3组间总有效率、总积分、主观感觉和客观体征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后伸位组优于中立位组和前屈位组(P<0.01);治疗后NDI评分后伸位组(0.192±0.091)低于中立位组(0.221±0.071)和前屈位组(0.251±0.065)(P=0.000)。 结论:在施行颈椎旋转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20°范围内,患者后伸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中立位和前屈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态MRI测量,观察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管内容、椎体及椎间盘的动态变化对过伸颈椎损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对31例不同程度颈椎退行性变患者中立位MRI扫描后,再行过屈、过伸位扫描。测量三位置下C3-7各节段脊髓、硬膜囊中矢径、硬膜囊前间隙及椎管、椎体矢径,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高位颈椎(C4以上)脊髓、硬膜囊中失径在三位置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3-7以下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或P&;lt;0.01),椎体水平三位置中测得中矢径数值大小排列为:过伸位&;gt;中立位&;gt;过屈位;在椎间隙水平。因退行性变、膨出或突出椎间盘及黄韧带的影响则相反为:过屈&;gt;中立&;gt;过伸,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本组有14例颈椎管狭窄其椎管、椎体比值&;lt;0.75,占45.16%(14/31)。结论:过伸位时颈脊髓和硬膜囊直径变粗,加上退行性变膨出或突出椎间盘和后方折叠内陷黄韧带致椎管容积相对狭窄加重,是过伸性颈椎损伤产生的机制所在,且常发生于下颈椎。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更易患过伸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颈椎在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下行颈椎旋转手法,探讨该手法在不同体位下对颈椎间盘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月对1例25岁健康成年女性志愿者的颈椎进行CT扫描成像,应用Mimics 10.01、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 14.0等软件建立颈椎C5-6实体CAD模型,然后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 14.5软件进行有效性验证及手法模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三种体位下进行手法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颈椎间盘的位移和内在应力的变化。结果在三种体位下,纤维环旋转对侧的后部均出现向前回缩变形,前屈位最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小;纤维环旋转侧的后部均出现向后膨出变形,前屈位最小,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大;椎间盘内在应力在三种体位下分别集中于旋转对侧后部、旋转对侧和旋转侧后部,其中前屈位最大,后伸位次之,中立位最小。结论从椎间盘安全性角度出发,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建议向健侧旋转,体位首选中立位,若疗效欠佳再考虑使用前屈位。颈椎管狭窄的患者不宜使用颈椎旋转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退变性因素、损伤节段的分布及其原因.方法 温州医学院附属东阳医院89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颈椎退行性病变、T2WI相脊髓高信号的位置及颜面部外伤的位置.结果 间盘突出58例,居首位;其后依次为后纵韧带骨化(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7例)及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6例).单节段T2WI相脊髓高信号在椎间盘水平:C2~3者4例,额部外伤1例;C3~4者12例,额部外伤10例,颧部外伤1例;CA~5者12例,额部外伤5例,额部+颧部外伤1例,额部+下颌部外伤1例;C5~6者11例,额部外伤3例,颧部外伤3例,下颌部外伤2例.单节段脊髓高信号位置不在椎间盘水平4例,脊髓高信号在两个不连续节段10例,脊髓高信号超过2个节段2例,脊髓高信号超过3个节段6例.结论 椎间盘突出是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最多见的退变性因素,T2WI相脊髓高信号的水平与额面部撞击的部位相关,拐点的剪切力(inflection point shear force)合并(或)颈椎过伸的前后挤压力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病例的MRI资料。从矢状位和轴位图像观察记录:脊髓损伤的长度,脊髓损伤处椎间盘突出最大径,椎间盘突出类型,脊髓损伤处椎管前后径、黄韧带厚度、椎体后缘骨赘有无和脊髓损伤节段,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以脊髓损伤长度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椎间盘突出最大径、椎管前后径、椎间盘突出类型、黄韧带厚度、椎体后缘骨赘有无、脊髓损伤节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①44例中,脊髓损伤的长度为3~22mm,椎间盘突出的最大径为4~8mm,椎管前后径为4~9mm,黄韧带厚度为2—7mm,脊髓损伤平面位于C。~C,水平。②颈脊髓损伤的程度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颈椎管径前后径、颈椎黄韧带的厚度、颈脊髓损伤节段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的程度与颈椎间盘突出程度正相关,与颈椎管径前后径负相关,与颈椎黄韧带的厚度、颈脊髓损伤节段相关,与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椎体后缘有无骨赘、性别和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6.
屈伸检查在颈椎病X线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屈-后伸位功能摄片在颈椎病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10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前屈及后伸颈椎侧位片检查,测量其前屈角、后伸角及相对角(前屈角-后伸角=相对角),观察椎体向前及/或向后滑移情况和棘突分离或相互靠近情况.结果前屈角为85°~154°,平均130°.后伸角为42°~87°,平均62°.相对角32°~98°,平均67°.前屈位见颈椎椎体前移者71例,后移者5例,部分椎体前移部分椎体后移者2例;后伸位见颈椎椎体后移者82例;前屈位见局部棘突不能分离者13例;后伸位见局部棘突不能靠近者51例.结论屈伸检查能发现常规颈椎正侧斜位片所未能显示的颈椎失稳和功能改变;有时还能发现常规片中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解剖结构性改变;对X线观察颈椎运动,记录局部韧带损害,颈椎失稳及用以估计治疗后功能恢复的程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也是一项有严格技术规范要求的治疗手段。颈椎牵引所采用的体位、角度、重量及时间与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因素,牵引治疗的力学机制,提供了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技术参数:体位以卧位牵引为宜;角度根据病情及影像学改变而定,适应期取中立位或屈伸10&;#176;内,上颈段取后伸5&;#176;~20&;#176;,C4-5取0&;#176;.C5-6取前屈5&;#176;~10&;#176;,C6-7取前屈15&;#176;,C7~T1取前屈20&;#176;~30&;#176;,生理弧度消失,角度选择当下移一个椎间隙;牵引力取体质量的15%~20%:牵引时间在10~30min。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角度取中立位或屈伸10&;#176;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非常规MR检查技术于颈椎检查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次采用常规MR检查方法、非常规MR检查技术,即动态MRI(过屈-过伸位)、斜矢状MRI在颈椎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下颈椎活动度差异性,判断常规MR检查与非常规MR检查技术三级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差异,由此来确定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检查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MR检查方法患者颈椎活动度比非常规MR检查技术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常规MR检查技术下颈椎病患者C2~7各节段椎管狭窄等级中,过屈、中立、过伸位显示的Ⅲ级椎管狭窄节段数分别是12个、25个、64个,分别占全部节段数(50×5)的4.8%、10.0%、25.6%,其中过伸位检查临床意义巨大,与中立位、过屈位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检查当中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颈椎病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常规MR检查技术的有效补充手段积极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态MRI测量,观察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管内容、椎体及椎间盘的动态变化对过伸颈椎损伤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对31例不同程度颈椎退行性变患者中立位MRI扫描后,再行过屈、过伸位扫描。测量三位置下C各节段脊髓、硬膜囊中矢径、硬膜囊3~7前间隙及椎管、椎体矢径,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高位颈椎C4以上脊髓、硬膜囊中失径在三位置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4以下则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椎体水平三位置中测得中矢径数值大小排列为:过伸位>中立位>过屈位;在椎间隙水平,因退行性变、膨出或突出椎间盘及黄韧带的影响则相反为:过屈>中立>过伸,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本组有14例颈椎管狭窄其椎管、椎体比值<0.75,占45.16%(14/31)。结论:过伸位时颈脊髓和硬膜囊直径变粗,加上退行性变膨出或突出椎间盘和后方折叠内陷黄韧带致椎管容积相对狭窄加重,是过伸性颈椎损伤产生的机制所在,且常发生于下颈椎。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者更易患过伸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颈髓病病因     
<正> 为了检查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哪些退行性改变,分析这些改变如何影响颈椎椎管管径,并探讨与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作者从放射学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和方法:从1983~1984年的门诊病例中随机抽取160人,按年龄分成3组。A 组:100人,60~82岁;B 组:30人,40~59岁;C 组:30人,20~39岁。3组病人均无颈椎先天畸形或神经系统症状。同时,选择20例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有长束症状,经脊髓造影和计算机断层-脊髓造影而确诊.摄片方法:患者坐位,距球管中心150cm,分别在颈椎中立位、最大前屈位和最大后伸位时拍摄颈椎侧位片。检查C_2~C_7,节段有无椎间隙狭窄、骨赘和椎体滑脱及其程度.椎间隙最大距离小于4mm 时为狭窄,骨赘和椎  相似文献   

11.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性分析2007-05/2008-07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和上海长征医院骨科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年龄36~58岁,病程8~24个月:病变节段:均为单节段,C4-55例,C5-6 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置换后3个月行JOA评分,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射线平片,观察假体置入后的稳定性及置换颈椎节段的活动度.结果显示置换过程中和置换后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平均置换时间135 min.8例患者均进行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13个月,所有患者置换后症状明显缓解.JOA评分由置换前平均8.9分(6~12分)增加到置换后第3个月平均15.2分(12~17分).置换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5.3°(4.3°~6.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平均3.4°(2.8°~4.3°)和3.5°(2.9~4.3°).假体无偏移或下沉.末次随访未发现置换节段异位骨化、假体松动、下沉或颈椎牛理曲度的改变.提示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近期临床效果良好,能维持颈椎正常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曲度.  相似文献   

12.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也是一项有严格技术规范要求的治疗手段.颈椎牵引所采用的体位、角度、重量及时间与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因素,牵引治疗的力学机制,提供了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技术参数体位以卧位牵引为宜;角度根据病情及影像学改变而定,适应期取中立位或屈伸10°内,上颈段取后伸5°~20°,C4-5取0°,C5~6取前屈5°~10°,C6~7取前屈15°,C7~Tt取前屈20°~30°,生理弧度消失,角度选择当下移一个椎间隙;牵引力取体质量的15%~20%;牵引时间在10~30 min.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角度取中立位或屈伸10°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探讨颈椎后路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发病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10具颈椎标本取自非颈椎外伤意外死亡的成年男性新鲜尸体。截取C1~T1节段,行后路C4全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将压敏片置于关节突关节内,在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测C4,5量零载荷和2N·m载荷下,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过程中关节突关节内压力的变化。结果:颈椎关节突关节内的压力值为中间大于两边,C3,,C5,大于C2,和C6,。在中立位时对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变化不大;4637左/右侧弯时的压力将会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左/右旋转和后伸运动时,各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后伸位增加最为明显,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后伸位时关节突关节承受较大的负荷,脊柱内固定术后,压力值的大小依次为C3,>C5,>C2,>C6,,反映出后路手术后固定节段上位的压力变化大于下4637位节段。结论:颈椎后路钢板固定术后,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内压力明显增加,可诱发邻近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从而引起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严重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都有其局限性。观察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并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11/2006-12本院1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一期前后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联合手术。其中男9例,女性3例,年龄49~75岁;3节段受累9例,4节段受累3例(突出节段分布:C3~66例,C4~73例,C3~73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患者均对本试验知情同意。采用mJOA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术前颈椎侧位片测量,以D值(C4椎体后下缘到齿突后缘与C7椎体后下缘连线的垂直距离)评价颈椎(C2~7)弧度;根据颈椎伸屈动态侧位片C2和C7椎体后缘切线相交所成的夹角之和评价颈椎(C2~7)活动范围。主要以电话随访和问卷填写的方式,分别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弧度、活动范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随访观察。结果:①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6)个月。②所有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疗效结果中优4例(33.3%);良6例(50%);无效2例(16.7%);颈椎D值术前(3.9±1.4)mm,术后即刻(8.5±1.7)mm,随访时(8.1±2.5)mm。术前与术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与随访时差异无显著性(P=0.251);颈椎活动范围术前(36.3±4.0)°,随访时(10.6±2.7)°,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术后C5神经根麻痹1例,为感觉及运动混合型,8个月随访时,感觉功能恢复,肩关节外展肌力从术后Ⅱ级恢复至Ⅳ级;1例术后6个月出现"S"畸形而再次压迫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停滞,目前处于随访中。结论:一期前后路手术并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材料置入减压充分、彻底,而且前路手术能重建颈椎稳定性,恢复颈椎生理前凸和椎间高度,并且后路减压术又能预防相邻颈椎退变引起的脊髓继发的压迫。  相似文献   

15.
背景:适宜方向、角度的牵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选择性血管造影被公认为是确定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核磁共振血管造影虽为无创性检查,却存在检查时间较长、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具有一定侵袭性等不足.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和经颅多普勒加转颈试验,对不同牵引方向和牵引角度治疗前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参数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40例,根据解剖学角度按病变部位(上颈段病变、下颈段病变、混合型)和牵引方式、角度(坐位前倾分1°~10°、11°~20°、21°~30°组,坐位后伸1°~10°、11°~20.、21°~30°组,坐位中立位组)分组,以局部按摩为对照组.通过彩色多普勒加转颈试验检测治疗前后椎动脉最窄部位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通过经颅多普勒加转颈试验测量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等血流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根据解剖部位确立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类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根据病变部位划分为上颈段(C1~C3)、下颈段(C4~C6)和混合型,这从椎骨形态和力学角度等方面为临床牵引治疗提供了指导.②确定了最佳牵引角度.即上颈段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后伸11°~20°牵引疗效较好,下颈段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前屈11°~20°牵引疗效较好,混合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前屈1°~10°疗效较好.③确立了彩色多普勒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是指导椎动脉型颈椎病牵引治疗的简便、无创、安全可靠、重复性好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黄韧带增厚的MRI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黄韧带增厚的MR表现.方法 对103例经MRI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伴有黄韧带增厚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腰椎向前滑脱患者79例,向后滑脱患者24例,向前滑脱比向后滑脱黄韧带增厚明显,增厚的黄韧带厚度在5~12mm之间,在T1WI上呈中等偏低信号强度,T2WI上呈低信号强度.在近椎小关节的旁中央矢状层面增厚最为明显,并呈结节状、三角形状向椎管内突出.结论 退行性腰椎滑脱常伴有黄韧带增厚,MRI是诊断黄韧带增厚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引起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管狭窄的形态特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我院门诊及住院120例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45-76岁,平均57.2岁,分为4个年龄段(40-49岁29例、50-59岁42例、60-69岁33例、70-79岁16例),所有患者常规行腰椎MRI检查。观察椎板、椎管、黄韧带、小关节的形态特点,测量L2/3、L3/4、L4/5、L5/S1轴位经椎间盘关节突平面黄韧带厚度、椎板厚度、椎管矢状径及椎管冠状径;分析各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段、椎体节段的变化特点。结果:椎管狭窄类型:中央型椎管狭窄27例、侧隐窝型狭窄35例、混合型58例;小关节增生:单侧33例、双侧87例;椎管形态:"三角形"76例、"三叶草形"44例;黄韧带平均厚度在L2/3(2.4 mm)、L5/S1(3.1 mm)轻于L3/4(3.7 mm)、L4/5(4.5 mm);随着年龄增加,黄韧带厚度增加,且L4/5增厚最明显;椎板厚度在L5节段最小4.5 mm,在L3节段最大,为5.8 mm,椎管冠状径在L4/5节段最小4.7 mm,在L2/3节段最大,为10.3 mm,二者随着年龄增加,在各个椎体节段变化不明显;黄韧带增厚,椎管冠状径变小。结论:1黄韧带增生肥厚引起椎管冠状径变小、双侧关节突关节尤其是上关节突增生内聚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因素;2手术时应扩大椎管的冠状径,切除黄韧带及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保留棘突复合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态MRI测量颈椎管内容、椎体及椎间盘的动态变化在过伸颈椎损伤发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过伸颈椎损伤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过伸颈椎损伤患者44例,对患者先进行MRI扫描检查,再进行过伸、过屈位扫描。观察患者动态测量不同位置C3-7节段的脊髓、硬膜囊中矢径、硬膜囊前间隙及椎体、椎管矢径。结果高位颈椎(C4以上)脊髓、硬膜囊中矢径在三位置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C4以下脊髓、硬膜囊中矢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在椎体水平在三位置中测得的中矢径数值大小排列次序为:过伸位中立位过屈位;因突出或膨出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黄韧带等因素的影响在椎间隙水平三位置中测得的中矢径数值大小则相反为: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而硬膜囊前间隙三位置中测得的中矢径数值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82)。结论对于过伸颈椎损伤诊断,动态MRI扫描具有快速、有效、分辨率高及特异性好的临床效果,能为手术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颈椎间盘置换由于其能保留目标节段的运动功能同时延缓临近节段的退变,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颈椎间盘置换中,患者的体位放置及其对置换后假体活动度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中体位摆放和置换后植入假体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01/2010-07接受单节段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共4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置换中C臂透视及置换前后的颈椎矢状中立位及功能位(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测量目标椎间盘的Cobb角,对其置换前中的差异、置换前后的改善等数据进行线性相关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与置换前相比,目标椎间盘在置换中的前凸角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中立位、过屈位及过伸位的角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置换后整体活动范围部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前屈动度增加(P<0.01),后伸动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目标椎间盘置换后假体的角度及活动范围与置换前中角度差异存在线性相关(P<0.01).证实颈椎间盘置换中颈椎位置的合理放置对植入椎间盘置换后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前屈活动范围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目前的非融合内固定特别是棘突间固定理论上可以保留有益活动,在缓解疼痛的同时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目的:测量棘突间不同的撑开程度情况下节段椎间盘负荷分担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新鲜成人腰椎标本L2~5,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模拟腰椎前屈、中立、后伸运动负荷。实验分为7组:正常脊柱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支撑高度10,12,14,16,18,20mm组。结果与结论:支撑高度为10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对植入节段椎间盘的压力分布无显著性影响;支撑高度为12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在过伸时可分担46%的椎间盘后纤维环负荷(P<0.05);支撑高度为14mm的形状记忆合金棘突间固定器可维持植入节段的轻度前屈,在过伸时可分担约47%的后环负荷(P<0.05),但后伸时会增大前环的负荷,当支撑高度远大于植入节段中立位时的棘突间高度时,屈伸活动时,后环的负荷显著降低的同时,前环负荷可增大达400%。提示支撑高度等于或略大于中立位棘突间高度的非融合棘突间固定器可分担椎间盘负荷并使椎间盘应力更均匀分布;但支撑高度过大会明显增大前环的负荷,如果用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椎间孔撑开,可能会加快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