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媛 《中草药》2021,52(23):7401-7406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是为了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而提出的概念。讨论中药Q-Marker相关知识产权的优势、中药Q-Marker适宜申请的专利类型。检索了近20年中药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专利文献,对申请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以三金制剂相关检测专利为例,探讨中药Q-Marker如何进行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中药Q-Marker相关技术应积极申请专利保护,将有利于提升中药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专利是一种兼有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科技文献,中药专利由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而产生,伴随中药现代化事业快速发展,到今天已经积累成为一种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重要科技文献资源。有效挖掘中药专利中的有用资源,对政府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药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中药领域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和专利专业知识都比较欠缺,导致对中药专利信息资源的利用力度远远不够。本文简要回顾了中药专利文献资源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性的提出有效利用专利 资源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并对中药专利资源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黄芩专利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彦峰  扆铁梅  刘海波 《中草药》2019,50(20):5117-5124
黄芩是常用清热燥湿类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基于中药自身的特点制定检索策略,使用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黄芩专利数据,在世界范围检索到黄芩相关专利23 426件,运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展趋势、全球专利布局、研发热点、核心专利等方面对黄芩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黄芩研发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黄芩方剂、保健品和茶饮是研发热点。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是全球黄芩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地和专利布局地。国内黄芩产业以华东、京津和四川等地区特色较为突出。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黄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方悦  丰志培  唐梦雪 《中草药》2021,52(12):3775-3782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强阴益精、补虚赢、壮筋骨之功效。基于PatSnap专利数据库,梳理霍山石斛近20年的专利数据,采用专利分析与SWOT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其产业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而提出相应建议。霍山石斛专利申请数量保持高位增长,专利类型以发明申请为主导,研发范围集中在医药领域和保健食品领域,研发集群已初具规模。但霍山石斛专利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专利授权数量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领域研发不够深入,专利转化率低。因此,产业需要抓住发展黄金期,充分挖掘品牌影响力,巩固和扩大现有专利布局和研发合作网络,在保健品和医药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培育中药大品种占领市场。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有能力的专利权人布局海外专利,提升霍山石斛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吴晶  李欣 《中草药》2010,41(11):1908-1912
中药产业承载了悠久的中医药理论与文化,而现代专利保护将对其可继续发展和国际化产生深刻影响。但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尚短,中药专利保护政策尚不完善。通过分析德国、日本和韩国天然药物专利保护政策的先进经验,提出针对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现存问题他国可以借鉴的作法。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发明专利保护期,细化中药专利审查原则以及加强中药专利服务等几方面,从而完善中药专种保护政策,发挥我国中药产业特色。  相似文献   

6.
李慧  冯晓慧 《中草药》2016,47(16):2960-2964
近年我国中药专利申请及授权数量逐年递增,中药专利数量的递增伴随着系列专利质量问题,表现为中药专利申请文件质量不高,中药专利技术创新程度低,中药专利成果市场运营效果不佳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应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代理质量,提升审查能力,完善配套措施来提升中药专利质量,最终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重楼作为我国传统清热解毒中药,药用历史悠久。近些年,伴随着重楼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相关专利也日益增多,因此有必要从国际专利视角认识各国关于重楼的专利现状,以求为中国重楼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incopat全球专利库筛选重楼相关专利,运用统计学方法及各类数据分析软件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结果 获得了重楼专利申请的生命周期、全球专利布局、技术主题、申请人情况、药用相关专利等方面的专利格局。结论 重楼产业正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期,其中A61K(医用配制品)、A61P(化合物或药物制剂)领域是专利聚焦的热点,A61Q(化妆品)、A23L(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领域从专利角度看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国际上日本、韩国为重楼领域最主要的技术优势国,中国、美国、欧洲为主要的专利布局地,国内云南、山东、广西总量位居全国前三甲,其中云南在各领域发展较为均衡。从当前重楼的发展现状来看,重楼未来在化妆品原料及外用制剂等领域的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苍术是一种大宗中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本文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全球苍术专利申报情况,为全面了解苍术药物研发状况,规划研究路线、制订专利申请策略以及市场开发和产业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制订检索策略,从多个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苍术专利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结果:获得了苍术专利申请的生命周期、专利布局、应用功效偏好、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专利格局。结论:该领域专利技术生命周期整体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日本和韩国既是全球苍术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地,也是该领域最主要的专利布局地。苍术最受关注的应用功效主要包括治疗消化系统、皮肤病、消炎退热、骨骼疾病和抗感染等。我国专利技术集中于苍术的药物治疗作用,国外专利技术更注重苍术的保健作用。整体来说,对苍术的研究和开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技术》2003,5(2):16-16
基本专利是指独创性非常高的发明,一般是划时代的、先导性的核技术或主体技术,它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和获取巨大经济效益的前景,如中药独特的提取技术、炮制加工技术、特殊给药技术均属于这类技术。基本专利战略是企业进攻型专利战略的“重头戏”。该战略是企业基于对中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为保持自己新产品、新技术的竞争优势,将其核心技术或基础研究作为基本专利来保护,并控制该技术领域发展的战略。通过电请基本专利而拥有强而有力的专利权即垄断权,可以转化成排除竞争对手和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份额的法宝。一般认为,谁拥有基本…  相似文献   

10.
对天士力公司在中国大陆之外申请的专利(称为海外专利申请)进行了全面的检索,发现天士力公司海外专利申请共计483件,隶属于68个专利家族。然后对这些专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天士力公司海外专利申请时间与国外中草药政策的调整步调基本保持一致,专利地域布局与公司的国际化市场部署紧密配合,并围绕重点品种复方丹参滴丸构筑了严密的专利保护网。由此可见,天士力公司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中药现代化、市场国际化和产品(技术)专利化是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的。  相似文献   

11.
李莹辉  李洋  陈晓雨  赵晶  李红玉 《中草药》2017,48(7):1466-1472
植物药和中国的中药、日本的汉方药、澳大利亚的传统药物等现已成为世界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植物药和汉方药的专利保护策略在国际上已经相当成熟。然而,我国中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经验不足,明显落后于植物药专利保护较早的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以Tebonin?为例,立足研发技术角度,较为深入剖析了德国植物药Tebonin?的专利申请与保护策略。并结合中国中药专利保护现状,给国内制药企业的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海英  高山行 《中草药》2005,36(6):801-804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陆兔林  毛春琴  王巧晗  苏联麟  张季 《中草药》2017,48(9):1699-1708
饮片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汤剂、中成药的原料药,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三大中药产品的质量。作为"中药材-饮片-中成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饮片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几十年来,中药质量控制一直以药材为主,饮片的质量控制虽逐渐被行业内重视,但仍不能体现其本身特性,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质量控制新概念,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目前大中药产业质量标准的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饮片本身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饮片特色的"饮片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新思路,旨在引发饮片领域内专家同行的思考与共鸣,推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保证中药产品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中药失效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扬  李海燕  肖宇锋 《中草药》2015,46(22):3441-3446
利用Orbit专利数据库对国际中药失效专利进行检索,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从申请国家,专利申请量,失效专利类型、数量和所占比例,机构排名,机构综合比较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失效专利进行分析。中国中药失效专利数量最多,韩国的中药专利失效率最低,日本中药专利未被授权占比最高。中国企业集中申请集中失效,专利的维持期限较短,而国外企业专利失效数量分布则比较均匀。科研机构的中药相关专利申请质量较高。我国中药专利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存在失效专利数量较多,专利质量较低的问题,急需提高我国中药领域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郭伟  包逸萍 《中草药》2017,48(24):5293-5300
通过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专利数据,揭示中药提取物研究的发展情况和创新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基于Innography平台,对中药提取物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从专利权人分布、地区分布、技术热点主题,专利强度以及专利侵权风险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并以红豆杉为例进行了专利文本聚类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美国企业综合实力最强,高价值专利量最多,在红豆杉提取物技术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美国专利诉讼量有所下降,大部分诉讼原告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文本聚类结果显示红豆杉提取物涉及了化学合成技术。近几年我国中药提取物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但申请人分布比较分散,高质量专利的申请量明显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挖掘中药新的有效成分和提取新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中药提取物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专利数据的中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健  冯雪飞  袁红梅 《中草药》2018,49(1):256-261
以中药专利数据为样本,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法中的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演进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深入研究各阶段中药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省份及技术领域,为促进中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我国中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目前处在成熟期;企业+大学/研究院所是整个时期内的主要合作形式;中药产学研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整个时期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领域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药学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由于使用的数据集不公开,导致很多研究成果缺乏可验证性和可比较性,统计结果也难于评价.本研究基于<中华本草>中的文献资源,开发了一套中药数据集,并对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和使用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数据集为中药信息学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套可以免费获取的开放数据资源,有利于中药信息学的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药产业安全评价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笑笑  汤少梁  殷爱玲 《中草药》2016,47(7):1243-1250
为了促进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德尔菲法和产业安全理论建立中药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文献研究、灰色预测法收集中药产业相关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对2007—2013年我国中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及实证分析。中药材价格、中药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中药产业研发费用及中药专利对中药产业安全影响大;我国中药产业2007—2010年不安全,2011—2013年基本安全。通过实证分析对中药产业安全进行评价,结论可靠,对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