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与外科手术后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治疗的转归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比浊法,分别对外科手术后无感染组153例、局部感染组76例、重症感染组57例的PCT及CRP进行了检测,同时对重症感染组的抗感染治疗后的PCT及CRP进行了检测,采用SPSS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组别间的差异性.结果 重症感染组病人及局部感染组病人的PCT浓度比无感染组高,且与无感染组病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感染组病人的PCT浓度值高于局部感染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无感染组比,局部感染组病人及重症感染组病人的CRP浓度均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重症感染组的病人进行治疗后,在治疗缓解组,随着抗感染治疗的时间延长,PCT及CRP浓度降低,治疗5天及7天后与3天的浓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未缓解组病人中,PCT及CRP浓度呈现下降趋势,但PCT浓度在治疗3天、5天及7天后无显著性差异,而CRP浓度在治疗3天后与7天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的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外科医生监测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且PCT的水平是术后感染病人的治疗后病情是否转归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在伴有内固定及假体置入的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术后疑似存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124例)进行血清PC T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WBC )、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3个指标在发生感染与未发生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前各项指标在感染与非感染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的WBC、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术后CRP及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并且PCT在敏感度及特异度上均好于CRP。结论 PCT 是术后早期诊断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虽然WBC、ESR、CRP等指标是判断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首选方法,但PCT有着更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术后手术存在疑似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PC T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浆降钙素原(PCT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继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S A P患者61例,其中感染组27例、非感染组34例。分别于入院后d1、d4、d7、d14、d21测定患者血常规、血浆 PCT、C反应蛋白(CRP)含量,比较各组间PCT、CRP及白细胞计数(WBC)的差异。[结果]d1两组CRP和WBC均明显升高,而PCT值升高不明显,且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d4两组比较,CRP及WBC检测值较正常值明显升高,但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感染组PC T值出现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d7及d14感染组患者的PCT值、CRP及WBC值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P <0.05),d21感染组WBC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而PCT及CRP值降到接近正常。入院d7,感染组PCT 阳性检出者为24/27(89%),明显高于非感染组6/34(17%),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PCT检测较CRP及WBC等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其不仅能判定是否为感染,而且能客观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对指导SAP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其指导价值,对判断治疗效果,帮助决策手术干预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对SAP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较好判断及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降钙素原(PCT)在肝移植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2例肝移植术后感染患者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与肝移植术后未感染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1),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恢复期血清PCT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有助于肝移植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行脊柱(颈椎、胸椎、腰椎)内固定手术,并在术后出现发热或切口渗液的患者60例,按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记录术前、术后发热或切口渗液时PCT、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各项指标在术后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感染组术后的PCT、CRP高于对照组术后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术后ESR、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表明,PCT在诊断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上均好于CRP。结论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骨折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骨科收治的187例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34例和非感染组153例,分别于术前1d、术后即刻和术后24h采集患者肘静脉血5m L,采用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值,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 TREM-1值,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ESR、CRP、PCT、sTREM-1对骨折术后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术前1d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ESR、CRP、PCT、sTREM-1持续升高,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组术后即刻、术后24hESR、CRP、PCT、s TREM-1明显高于同时段非感染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1d,ESR、CRP、PCT、sTREM-1诊断术后感染的AUC均低于0.7,准确性较低;术后即刻,PCT诊断术后感染的AUC(0.951)高于ESR(0.830)、CRP(0.738)和s TREM-1(0.840);术后24h,sTREM-1诊断术后感染的AUC(0.920)高于ESR(0.731)、CRP(0.822)和PCT(0.780)。结论血清PCT可以作为骨折术后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sTREM-1可以作为判断术后感染病情和病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新生儿,根据感染情况分为重症感染组31例,局部感染组29例,以及无任何感染依据的对照组新生儿30例,检测3组血清PCT及CRP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结果血清PCT在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逐步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清CRP在重症感染组及局部感染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PCT、CRP在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中表达水平均逐步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1);血清PCT的诊断敏感度显著高于血清CRP(P〈0.05),且血清PCT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15)显著大于血清CRP的曲线下面积(0.671)。结论血清PCT在新生儿重症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敏感度及准确性优于血清CRP,可作为其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86例,根据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标准分为细菌性感染组(54例)和非细菌性感染组(32例),检测并比较两组PCT和C反应蛋白(CRP)值,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水平为(1.04±0.47)μg/L,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的(0.20±0.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与非细菌性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细菌性感染组患者血清中,PCT增高48例,CRP增高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诊断细菌性儿童呼吸道感染不存在一致性。结论 PCT对儿童呼吸道是否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分为术后感染组(观察组)和术后无感染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4、9、14天检测患者血清 CRP、PCT 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 CRP 和 PCT 水平均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第1、4天 CRP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9、14天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PCT 水平在术后第4、9、14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PCT 水平在发生感染后明显增高,经治疗后下降,术后第4天与第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引起 CRP 和 PCT 水平的增高,其中 PCT 对术后感染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联合检测 CRP 和 PCT 有助于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住院的137例患儿分成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非感染3组,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测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PCT≥0.5ng/ml、CRP≥5.2mg/L为阳性,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8.18%,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为7.50%,非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52%,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两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29.09%,与PCT比较,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儿童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早期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CRP,动态检测PCT可判断疗效及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恶性肿瘤合并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定50例肿瘤患者合并感染前后、50例肿瘤非感染患者的PCT、CRP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合并感染后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感染前(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合并感染组的PCT升高的阳性率及CRP升高的阳性率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合并感染组检测PCT与CRP呈正相关(r=0.726, P〈0.01)。结论 PCT和CRP均可作为早期明确恶性肿瘤合并感染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在晚期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诊断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指导肿瘤患者合并感染时积极抗炎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结直肠癌吻合口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吻合口瘘组(10例)和非吻合口瘘组(7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d,术后第1、4、7d检测血液PCT、CRP水平。结果术前1d、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PCT、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d、7d,吻合口瘘组血清PCT、CRP显著高于非吻合口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组术后各时间段PCT、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吻合口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检测在结直肠癌吻合口瘘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如果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血清PCT、CRP水平持续阳性,应警惕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及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尿路感染患者45例、下尿路感染患者40例及无尿路感染的健康查体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CRP及血、尿白细胞(WBC)水平,同时根据培养鉴定结果将尿路感染患者再次分为细菌及真菌感染组,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上、下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诊断敏感度为90.59%、特异度为93.33%。结论:血清PCT、CRP 可作为诊断及定位尿路感染的有效指标,但PCT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42例为观察组(浅部感染17例,深部感染25例),并选择同期行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5、7d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并分析其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CRP、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7d,观察组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d,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d,深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浅部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观察组42例感染患者标本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6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株,占65.67%,革兰阴性菌19株,占28.36%,真菌4株,占5.97%。【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CRP、PCT及ESR水平与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得诊断价值。方法随机统计本院儿童患者131例,按临床诊断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检测PCT和CRP在两组中所占阳性率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为90.2%,CRP阳性率为80.5%;非细菌性感染组PCT阳性率为21.1%,CRP阳性率为65.6%。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是诊断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可靠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水平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血清PCT、CRP、PA水平。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PA水平的差异。将11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根据病原学分型检查和疗效分为细菌感染组(40例)、病毒感染组(34例)和混合感染组(36例)。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约值、阴性预约值及约登指数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PCT、CRP、PA可作为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指标,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对疗效的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诊断小儿危重症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固相免疫色谱法测定305例危重症患儿的血清PCT水平,并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作比较。结果与无临床感染指征组相比,有临床感染指征组患儿的PCT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和WBC计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PCT检测有助于危重症患儿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可作为早期识别危重症患儿感染性疾病及其严重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佩佩  裘晓乐  徐克 《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感染患者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6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6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并与病毒感染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5.0μg/L和90.0 mg/L;局部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中位数分别为1.8μg/L和55.3 mg/L;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者PCT、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以PCT〉0.5μ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85.3%(29/34);以CRP〉8 mg/L为界,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为96.7%(58/60),特异性为73.5%(25/34)。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诊断中血清PCT、sCD14-ST、CRP及ESR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安丘市中医院接受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存在早期感染(感染组),30例未感染(非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PCT、sCD14-ST、CRP、ESR水平。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术前PCT、sCD14-ST、CRP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PCT、sCD14-ST、CRP、ESR水平分别为(8.65±1.71)μg/mL、(1 453.61±372.83)pg/mL、(45.33±8.39)mg/L、(47.83±10.52)mm/h,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术后PCT、sCD14-ST、CRP、ESR水平[(1.13±0.22)μg/mL、(745.81±160.54)pg/mL、(34.12±5.40)mg/L、(33.61±6.27)m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90、9.550、6.154、6.340,P<0.05)。血清PCT、sC...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和CRP浓度进行连续检测.结果 细菌感染组90例患者治疗前PCT、CRP测定值分别为(4.23 ±3.48) μg/L、(62.38±17.13) mg/L;治疗后PCT、CRP测定值分别为(1.90±0.90) μg/L、(9.55±3.52) m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5、29.96,P均<0.01).治疗前细菌感染组PCT和CRP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41.04、12.89,P<0.01).结论 血清PCT和CRP在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对于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