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赵雪  马夫天  丁雪蕾  田秀巧 《临床荟萃》2005,20(12):693-694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目前已知的促进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细胞因子,它不仅能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而且能诱导纤维激活物的抑制物1(PA1-1)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能趋化单核巨噬细胞,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肾小管和肾小球上皮细胞转分化,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导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1,2].本研究旨在探讨TGF-β1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纤维化疾病如肺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球硬化,骨髓纤维化,增生性瘢痕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所致的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疾病的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绝大多数的纤维化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长调节因子,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它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沉积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但其持续性过度表达就会导致组织器官的过度纤维化,TGF-β水平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疾病中显著增高。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的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促进各种细胞外基质表达,并能诱导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并抑制其降解。了解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各个作用环节,为应用TGF-β的抑制剂及其抗体等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纤维化疾病如肺纤维化,肝硬化,肾小球硬化,骨髓纤维化,增生性瘢痕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他们最终的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过度沉积所致的纤维化,大量研究表明许多细胞因子在纤维化疾病的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绝大多数的纤维化疾病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TGF-β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生长调节因子,在细胞因子网络中占主导地位,它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细胞外基质在组织器官内沉积有利于损伤的修复,但其持续性过度表达就会导致组织器官的过度纤维化,TGF-β水平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纤维化疾病中显增高。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生成细胞的转录或转录后水平,促进各种细胞外基质表达,并能诱导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并抑制其降解。了解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各个作用环节,为应用TGF-β的抑制剂及其抗体等抗纤维化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肾脏病(CKD)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测定56例非透析CKD患者血CRP及肾功能指标,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在体外观察CRP刺激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Ⅳ型胶原蛋白(Col Ⅳ)的水平.结果:血循环CRP随肾功能减退而增高(P<0.001),CRP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648,P<0.001).在体外培养中,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Col Ⅰ、Col Ⅳ呈时间依赖性(P<0.001)和剂量依赖性增加(P<0.001).结论:循环中增高的CRP可能通过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合成分泌增多,促进CKD肾功能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促进ECM合成,导致肝纤维化[1].  相似文献   

6.
TGF-β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病理过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因子,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促进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高表达具有促组织发生纤维化的病理作用,且与病理上肝纤维化程度相平行。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纤维化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肾间质纤维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被认为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终共同通道[1]。细胞因子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可能是最主要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大量证据表明TGF-β的增多与组织纤维化存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在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作用,可导致细胞外基质形成过多,肾间质纤维化形成。本文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等细胞因子参与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两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在体内分布非常广泛,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将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在肝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储脂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分泌TGF-β1和bFGF,从而调节自身的增生分化和细胞外基质(ECM)的产量,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肾纤维化中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成人肾脏的成熟小管上皮细胞在疾病状态下可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这种表型转化是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变肾脏大量的间质成纤维细胞实际上是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而来。上皮间充质转化由四步组成:(1)失去上皮粘附特性;(2)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肌动蛋白重排;(3)瓦解小管基底膜;(4)增强细胞移动性和侵袭性。很多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激素、细胞外信号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最强的诱导因子,它在上皮间充质转化时发挥了重要作用。TGF-β1可单独引起并完成整个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肝细胞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形成蛋白-7是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抑制因子,能在体内和体外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发生。多个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介导了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发生,而Smad/整合素连接激酶可能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肾纤维化中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病理学意义、细胞分子机制、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和针对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是目前已知的促进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细胞因子,它不仅能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而且诱导纤维激活物的抑制物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并能趋化单核巨噬细胞,促进成纤维细胞分化,肾小管和肾小球上皮细胞分化,表达饯平滑肌肌动蛋白致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胰腺星状细胞(PSC)是胰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促进PSC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因子。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PSC活化、进而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就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在胰腺纤维化中的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转化生长因子(TGF-β)通过打破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的平衡,使得ECM沉积增多,从而在组织的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组织的纤维化关系密切。本文特对TGF-β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性维生素D_3对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UUO+低剂量活性维生素D_3组(LV组)、UUO+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_3组(HV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左)输尿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Sham组只游离左侧输尿管而不结扎。LV组与HV组分别予以0.03μg/(kg·d)、0.06μg/(kg·d)活性维生素D_3(溶于花生油)腹腔注射,Sham组和UUO组均予以等体积花生油腹腔注射。术后14 d处死大鼠,采集血、肾脏标本,并检测血清钙、磷、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制作肾脏病理组织切片,行H-E、Masson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损伤及纤维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与UUO组相比,LV组和HV组SCr水平[(39.0±1.83)μmol/L、(36.0±2.11)μmol/L比(43.1±5.55)μmol/L]、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2.00±0.12、1.70±0.10比2.80±0.11)、α-SMA表达(0.22±0.02、0.20±0.03比0.24±0.02)、TGF-β表达(0.26±0.03、0.25±0.03比0.32±0.04)均显著下降(P0.05),E-cadherin表达(0.30±0.08、0.34±0.11比0.22±0.07)明显升高。与LV组相比,HV组SCr水平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肾间质损伤指数、α-SMA表达、TGF-β表达明显下降(P0.05),E-cadherin表达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α-SMA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指数正相关,E-cadherin表达与肾间质纤维化指数负相关;TGF-β表达与α-SMA表达正相关,E-cadherin与TGF-β负相关;α-SMA表达与E-cadherin表达负相关。结论:活性维生素D_3可改善UUO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剂量活性维生素D_3改善作用优于小剂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UUO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进而改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指由多种细胞、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共同病理特征[1].诸多因素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程,包括细胞外基质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转换失衡等,有效抑制细胞外基质过度积聚、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延缓CKD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抗RIF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观察CTGF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以10例肾小球微小病变型(MCD)作为对照,选择原发性IgAN 42例,根据小管间质病变分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中C-3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并将CTGF、TGF-β1、α-SMA的表达,间质纤维化程度和患者血肌酐(Sc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CTGF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一些肾间质细胞胞浆,CTGF表达量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成正比。CTGF与TGF-β1、α-SMA的表达量成正相关,与患者Scr升高水平成正比。结论随着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加莺,CTGF蛋白质分子、TGF-β1、α-SM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CTGF作为TGF-β1的下游因子,可能通过促进间质肌成纤维细胞(MyoF)的形成而参与间质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中药肾衰3号颗粒剂缓解CRF恶化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7.5 mg/kg造成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24 h尿蛋白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及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DGF-β)在肾脏的表达及药物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尿蛋白含量、SCr、BUN改善程度均较其他治疗组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1);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最为明显;TGF-β1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PDGF-β主要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及肾小管近曲和远曲上皮细胞,且阳性表达率均为各组最低(TGF-β1为25.0%,PDGF-β为33.3%).结论:肾衰3号颗粒剂对CRF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沉积,下调PDGF-β表达而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过度增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丹红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大鼠肾脏病理损伤的疗效及TGF-β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只。3组大鼠分别给予单侧肾切除建立早期CKD模型、假手术(逐层分离组织至肾包膜,但不做肾切除)和建立早期CKD模型后丹红干预。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24 h尿蛋白量和肾功能,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浓度和肾组织总TGF-β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轻中度系膜细胞增生伴局部系膜基质增宽、球囊壁粘连及毛细血管壁改变,肾小管间质存在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肾脏病变明显减轻;模型组的肾脏病理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24 h尿蛋白量低于模型组(P0.01)。3组血肌酐、尿素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模型组和干预组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模型组大鼠肾皮质TGF-β1浓度和肾组织总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两者均低于模型组(P0.05)。肾组织TGF-β1表达与尿蛋白量、肾脏病理损伤总积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丹红能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改善早期CKD大鼠肾脏病理病变。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调节肾脏疾病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发现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衡参与了多种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许多促炎性细胞因子尤其是白介素-1(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牛长因子-β(TGF-β)等,在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及其在肾小球损害或硬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TGF-β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的最主要的细胞因子。国内外研究已经开始通过阻断促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免疫损伤来治疗肾小球疾病,许多中医学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本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DN)在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体介导的TGF-β1 ASODN目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试验、流式细胞仪检测TGF-β1 ASODN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后可见TGF-β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和对照组相比,可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P<0.01).[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反义寡核苷酸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转染脂质体介导的TGF-β1 ASODN在治疗肾纤维化探讨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