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92-11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慢性前葡萄膜炎病人(46例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7只眼)和对照组(22例25只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48眼,对照组28例45眼.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6%(43眼),治愈率为25.0%(12眼);对照组有效率为75.6%(34眼),治愈率为8.9%(4眼).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葡萄膜炎疗效较好,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复发、充分发挥中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90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55眼),对照组45例(45眼),对照组用阿托品、托品卡胺、地塞米松眼药滴眼,强的松龙混悬液行球结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与体征,分为4个证型论治。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病情可比性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2.0%(X2=3.911,P<0.05);治疗组复发率9.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X2=3.91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较单一西药疗效为佳,且可缩短疗程,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雪莲  白宁艳  吕鹏  徐浩  王琴  牟洁  周杰 《新中医》2010,(10):75-7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224眼葡萄膜炎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辨证中药方。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时间最短20天,最长90天。平均治疗时间(37.48±14.85)天,186例224眼中,治愈83例104眼(44.63%),好转66例79眼(35.48%),无效37例41眼(19.89%)。总有效率80.1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徐锋 《新中医》2014,46(4):142-14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伴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葡萄膜炎伴青光眼患者29例(3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14例(19眼),对照组15例(19眼)。对照组予个体化类固醇阶梯治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综合治疗方案,并给予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滋阴清热方,连续3月。观察治疗后2组炎症复发和眼压波动情况,以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共10例患者(12眼)出现前葡萄膜炎复发,对照组7例(8眼),复发率为42.1%;观察组3例(4眼),复发率为15.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眼压为(18.7±5.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4.4)mmHg,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共2例患者发生囊样黄斑水肿,每组各1例,该2例患者均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史,余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对葡萄膜炎伴青光眼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控制眼内炎症,且不增加严重的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丸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葡萄膜炎的效果。方法:将1457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9例729只眼)与对照组(728例728只眼)。对照组予眼局部点用抗生素、激素及短效扩瞳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祛风活血丸。共观察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迟发型葡萄膜炎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发生迟发型葡萄膜炎者治疗组为16例(16只眼),发生率为2.195%;对照组为26例(26只眼),发生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型葡萄膜炎的平均发生时间治疗组为25.76d,对照组为26.92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活血丸能够明显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迟发型葡萄膜炎的发生率,且能明显减轻眼局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芍药清肝散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200例(200眼)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100眼予以散瞳、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药物等西医治疗,观察组100例100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芍药清肝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经Z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00%(15/10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0%(2/100),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芍药清肝散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42眼)分为肝经风热、阴虚火旺、风湿夹热、正虚邪留四型进行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8例(34眼)单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47%;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葡萄膜炎患者23例33眼,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葡萄膜炎23例33眼中,总有效率为9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祛风活血丸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丸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前葡萄膜炎患者117例13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69只眼)和对照组(58例63眼只)。治疗组给予阿托品滴眼液+0.1%醋酸地塞米松滴眼液+中成药祛风活血丸,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滴眼液+0.1%醋酸地塞米松滴眼液。连续治疗15d,比较2组的有效率及2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43只眼,有效14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42只眼,有效15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9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917,P=0.383)。随访2年,治疗组56例(66只眼)中复发8只眼,复发率12.12%;对照组54例(58只眼)中复发25只眼,复发率43.1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5.173,P=0.000)。结论祛风活血丸治疗前葡萄膜炎,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4例除不采用中医治疗外,余同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63%,对照组为2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葡萄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于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的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治疗对象 :5 0例葡萄膜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0~ 49岁 ;双眼患病1 4例 ,单眼患病 3 6例 ;观察时间最长 4年 ,最短为 1个月 ;急性期 1 2只眼 ,慢性期 5 2只眼。前葡萄膜炎 8只眼 ,后葡萄膜炎 1 6只眼 ,全葡萄膜炎 40只眼。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 :采用 0 0 5 %地塞米松滴眼液或 0 5 %典必殊滴眼液滴眼 ,每日 3次 ,并用 1 %阿托品滴眼液扩瞳 ,直至炎症减退、消失。全身治疗 :辨证结合辨病论治。①肝胆火炽型 ( 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补肾明目口服液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112眼)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57眼)予以散瞳、皮质类固醇、非甾体消炎药为主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5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明目口服液治疗,10mL/次,1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1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明目口服液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眼部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石决明散加减方治疗肝经积热型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葡萄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眼局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石决明散加减方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中,复发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其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石决明散加减方配合眼局部治疗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石决明散辨证加减治疗肝经积热型前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肝经积热型前葡萄膜炎患者,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眼局部抗感染、散瞳等治疗,38例)和观察组(常规局部治疗基础上给予石决明散辨证加减治疗,38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 %高于对照组的81.5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1例(2.63 %)低于对照组的8例(21.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石决明散辨证加减治疗肝经积热型前葡萄膜炎具有显著疗效,且能降低患者治疗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于兆秀  蔡颖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82-68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2 5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 ;对照组 10例单用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 6 0 % ,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57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44眼)和对照组(26例32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疗程1个月,随诊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54.83%和30.76%;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6个月治疗组44眼中11眼复发,对照组32眼中13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尤其在眼部症状、中医证候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葡萄膜炎丸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葡萄膜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制剂葡萄膜炎丸,对照组用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膜炎丸治疗急性葡萄膜炎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33只眼),采用激光治疗;治疗组31例(32只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9只眼,有效12只眼,无效2只眼,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治愈16只眼,有效10只眼,无效6只眼,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