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脊柱骨折的X线平片、CT、MRI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②方法回顾分析62例脊柱损伤病例的影像学资料。③结果脊柱骨折分单纯屈曲压缩型,爆裂型,骨折脱住型。X线平片易于观察椎体的形状改变,脱位及椎体后缘线的连续性;CT可清楚显示骨折线走向,观察骨折片移位及椎管受累情况;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充分显示脊髓受累情况。④结论在脊柱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MRI各有优点和缺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胸腰段脊柱和脊髓损伤多种影像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互补作用.方法对129例均有X线和CT材料(其中27例有磁共振照片),病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经X线平片、CT诊断本组129例,144个椎体骨折共186个骨折部位,其中84例椎管损伤,72例椎管狭窄,MRI检查的27个病例有脊髓损伤.结论X线平片是急性脊柱脊髓损伤基础的检查方法,CT是X线平片检查方法的补充,在X线平片或CT基础上有目的地利用磁共振检查可发挥磁共振对于急性胸腰段脊柱和脊髓损伤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爆裂性骨折在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影像学表现。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的X性平片、CT及MRI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导致椎管狭窄,脊髓损伤;3.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4.部分伴随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或椎体骨折;5.椎体滑脱伴椎间盘损伤。结论:在脊柱爆裂骨折的检查中,X线平片、CT及MRI各有优点,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脊柱椎体陈旧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颈、胸、腰椎体陈旧性骨折病例,均行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共检出16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CT及MRI检出率相同;X线平片明确诊断8例(67%);CT明确诊断10例(83%);MRI明确诊断12例(100%)。结论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中,X线平片可作初检手段,CT对椎体陈旧性骨折定性诊断价值高,MRI可明确诊断。三者结合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0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改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浅析X线平片、CT及MRI对颅底凹陷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颅底凹陷症在X线平片、CT及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颅底凹陷症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2例颅底凹陷症伴有环椎枕骨融合畸形,其中1例合并有脊髓空洞症;1例伴颈2、3椎融合畸形;2例伴上颈髓压迫性水肿;1例伴单纯脊髓空洞症。X线平片可显示骨结构的基本畸形情况,但影像重叠多,对椎管的狭窄程度和脊髓情况无法显示;CT可精细了解骨结构的畸形情况,椎管狭窄的程度,但整体观差,脊髓情况无法了解;MRI可了解颈椎融合畸形,椎管狭窄程度,脊髓损伤情况和脊髓空洞症,对环枕融合畸形显示不良。结论:对颅底凹陷症的诊断必须三种检查相结合,才可得到准确、可靠的诊断,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比较x线、cT和MRI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8例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平片、CT和MRI)。应用X2检验对x线平片、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8例患者的408处骨折中,x线平片、CT和MR/显示骨折数目分别为298、396和406处。CT和MRI显示骨折敏感度相近(x2=0.17,P〉0.05),2者均优于x线平片(x2值分别为15.01和14.46,P值均〈0.05)。MRI除显示骨折外,显示骨挫伤163例,韧带损伤65例,脊髓损伤37例,关节腔及关节囊积液(血一液平)46例,骨折累及软骨33例。结论:MRI能发现x线平片和CT不能显示的骨髓、软骨、韧带及脊髓等损伤。骨折合并痘及骨折分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复杂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0例复杂骨关节损伤病人CT片进行分析,其中31例同时做了X线平片和CT检查,将CT片与平片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0例病人,CT显示骨折152处,关节脱位25个,椎管狭窄13例,脊髓损伤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胸水4例,关节积液6例,上颌窦积血6处,鼓窦,乳突积血4处,软组织损伤10例,31例中CT显示骨折104处,平片显示46处,CT显示关节损伤21个,平片显示9个,CT显示椎管狭窄10例,脊髓损伤9例,关节积液5例,平片均未显示;CT显示椎弓畸形1例,平片诊断椎弓骨折可能,经手术证实为畸形;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CT,平片均未显示,结论:(1)螺旋CT能直观,准确判断骨折类型,骨折片大小,数目及位置;(2)能充分显示骨折片移位对附近组织造成的损伤情况;(3)能充分显示关节损伤程度并判定其稳定性;(4)对损伤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改变显示清晰,对复杂骨关节损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线性骨折显示欠佳,可造成漏检,应采取其它检查方法避免。  相似文献   

9.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颈椎外伤可导致颈脊髓损伤,但X线片检查并无颈椎骨折脱位的情况,临床上称之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此病一般在X线、CT等检查中未见影像异常,但在MRI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脊髓病变。本文就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影像学表现、临床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MRI对急性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要点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4h内的急性脊柱外伤病人的MRI表现,其中38例曾做CT检查资对照。结果:椎骨骨折52例,脊椎损伤16例;脊髓水肿25例和脊髓出血6例,脊髓断裂8例;椎旁软组织及韧带损伤42例。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非常准确,MRI是外伤性脊髓病变最佳的检查方法,对硬膜外出血、韧带撕裂、外伤性椎间盘脱出和椎体骨折也能很好显示。结论: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更是脊髓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脊椎爆裂骨折的X线、CT、MRI表现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脊椎爆裂骨折的影像和临床资料,其中颈椎14例、胸椎34例,胸腰椎交界处59例,腰椎13例;男8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3岁。伤后全部行X线正侧位片。90例CT平扫,其中41例行CT多平面重建MRI平扫67例。结果:X线、CT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椎体纵或横形骨折崩解,终板骨折移位并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椎板骨折,棘突同或椎弓间距增大。MRI同时显示了脊髓受压信号异常及后纵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的撕裂。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CT、MRI能对爆裂骨折明确诊断。平片对指导治疗作用不大。CT有一定价值,爆裂骨折需行MRI检查,以帮助决定外科手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邹萍 《吉林医学》2011,(24):4983-4984
目的:比较寰枢关节影像诊断的优点,评价影像检查诊断寰枢关节脱位中的临床价值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摄片16例,CT检查25例,MRI检查17例。结果:X线摄片16例,肯定脱位4例,可疑脱位7例,无脱位5例;CT检查25例,肯定脱位12例,可疑脱位8例,无脱位5例;MRI检查22例,肯定脱位17例,可疑脱位3例,无脱位2例。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重要方法,具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其中X线摄片在诊断脱位、骨折有一定的作用,CT成像显示骨质断裂、脱位清楚、直观,MRI能清晰显示骨性结构异常、韧带断裂情况及颈段脊髓损伤,因而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隐性骨折的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MRI检查,10例患者同时行CT检查,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骨近端及胸椎、腰椎。结果:本组25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CT检查10例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仅见骨小梁结构较乱,周围软组织肿胀;MRI检查25例显示隐性骨折呈现长T1、短T2或不规则状线形异常信号,其周围可见不规则长T2骨挫伤水肿异常高信号影,均伴有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异常信号。结论: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行MRI检查应为最佳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吴文学  郭文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2720-2721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脊柱、脊髓损伤的MRI表现。结果:本组41例,有15种MRI表现:脊髓肿胀;脊髓水肿;脊髓挫伤、出血;脊髓横断;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压迫;脊髓软化或空洞;脊髓瘘管;脊髓萎缩;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椎体骨折;椎体脱位;韧带损伤。结论:脊柱、脊髓损伤的MRI影像具有特征性,也是所有影像检查技术中最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杨海文  黄建松  袁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85-2485,2488
目的:探讨低场MRI中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4例隐匿性膝关节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4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4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膝关节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检查在急性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对比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3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和MRI的资料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本组103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中,114个椎体骨折,共142个骨折部位,其中合并椎管狭窄65例,合并脊髓损伤50例。结论在急性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中,常规X线平片、CT和MRI三种检查方法互为补充,漏诊率降为零,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案、手术方式上的选择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不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0例脊椎外伤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骨折及椎弓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显示情况、椎旁软组织肿胀显示情况、脊髓损伤显示情况、韧带损伤显示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对脊柱曲度改变的显示较CT、MRI均好;CT对显示椎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椎弓骨折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对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比X线平片和CT好。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用于疲劳骨折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疲劳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CT检查,并使用0.2T永磁型MR!对患肢进行扫描检查,观察分析疲劳骨折的X线、CT及MRI表现。结果 常规X线平片及CT检查常常不能明确显示骨折线,而MRI能很好地显示疲劳骨折的信号变化,本组MRI诊断12处骨折。包括X线平片所显示的肱骨上段疑似骨折1处,CT所显示的足跖骨基底部骨折2处。9处为MRI所发现的明确骨折。结论 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能力和良好的软组织对比,能清晰而敏感的显示疲劳骨折及局部骨髓内和软组织损伤等信号变化,是对疲劳骨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R、CT、MRI检查对脊柱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脊柱创伤病例,CR、CT及MRI检查.结果 查出椎体骨折73处,CR、CT及MRI检出率相同.附件骨折15处,检出率分别为73.33%、100.00%、80.00%.30例MRI显示脊髓损伤.结论 在脊柱创伤的影像诊断中,CR可作初检、CT对骨折检出率最高,MRI对脊髓损伤诊断最好.三者有机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孙鹏  贺永斌  曹树伟  王大伟 《吉林医学》2006,27(9):1053-1054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2例脊椎骨折的X线、CT、MRI资料,分别对检出椎体及附件骨折、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脊髓损伤及韧带损伤的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清晰显示骨折合并脱位者,发现较大的碎骨片,清晰地显示椎体的楔形变。CT像可显示骨折部位及骨折的形态、方向,显示骨折碎片,尤其对椎管内碎骨片显示清晰,可发现附件骨折,显示椎管狭窄。MRI对脊髓损伤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显示清晰。结论:X线平片、CT、MRI对显示脊椎外伤骨折各有优缺点,多种影像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