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 (Franch.)Paxet Hoffm.为大戟科假奓包叶属植物,《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收载有该属植物,全世界共有3种,分布于我国和琉球群岛,我国有D.rufescens(Franch.)Pax et Hoffm.一种,产于中部至西南部。《中国中药资源志要》收载有D.rufescens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证《履巉岩本草》收载刺酸草的基原,以便深入研究其药性药理,同时更深入挖掘地方本草资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和植物学形态比较研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药物名称、植物特征、产地分布、功效主治等因素进行考证。[结果]通过比较本草文献和植物学形态特征,发现《履巉岩本草》中刺酸草的药图所绘主体特征符合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但也带有同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的部分特征。结合实地考察,杠板归与刺蓼所处生境普遍,分布较广,常见于《履巉岩本草》所绘药图取材范围内;两者植物形态相似,性味功效相近,药物名称等方面均与刺酸草的特点相符。[结论]《履巉岩本草》中所载的刺酸草为蓼科植物杠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同属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 Franch. et Sav.亦可一起作为刺酸草的民间用药资源拓展。  相似文献   

3.
白芷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白芷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及疮疡肿痛。白芷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成分,药理实验证明白芷中所含的呋喃型香豆素具有平喘、降压、抗菌、解痉等多种药理作用,线型呋喃型香豆素还具有光敏感作用[1]。前人[2]对杭白芷的化学成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  相似文献   

4.
当归属(Angelica L.)是伞形科的一个大属,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新西兰,全世界约90种(狭义)。我国产有45种,其中特产的有32种2变种,是世界当归植物分布的中心[1]。当归属植物多为药用植物,在《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传统药有当归A.sinensis(Oliv.)Diels、重齿毛当归A.pubescens Maxim  相似文献   

5.
山麦冬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麦冬属(LiriopeLour.)植物系百合科植物,中国分布有8种(变种)[1],分别为山麦冬(LiriopespicataLour.)、湖北山麦冬(Liriope spicataLour.var.proliferaY.T.Ma)、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acarli(Decne.)Bailey]、阔叶山麦冬(Liriope platyphyllaWang et Tang)、甘肃山麦冬[L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本草文献中探讨民间草药天茄儿的历史渊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天茄儿的植物来源。[结论]《履巉岩本草》记载的天茄儿,为茄科植物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Franch.et Sav.)Makino。  相似文献   

7.
南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早期仅作为正品五味子的一种被广泛收载于各种中药专著及各版药典,然而由于该品种在生境分布、化学成分、组成及药效等方面与五味子S.ch inensis(Turcz.)Baill.(称北五味子、辽五味子)存在一定差异,故《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其作为南五味子的正品来源收载。南五味子种子含挥发油及木脂素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具有镇咳作用[1,2]。关于五味子挥发油的研究以北五味子较多[3,4],而对来源明确的华中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四川龙胆系龙胆科龙胆属植物 ,生于山野坡林下及水湿地带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一年生草本植物 ,高 2 .5 8m;茎直立 ,黄绿色 ;叶稍带肉质 ,稍尖 ,两面有光泽 ;根部有很多分枝[1,2 ] 。龙胆科植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中品收载[3 ] ,具有泻胆肝火 ,清热燥湿的功效。用于骨间寒热 ,湿热黄疸 ,寒湿脚气 ,咽喉痛 ,目赤 ,口苦 ,阴部湿痒等证 [4]。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自 1 91 3年 Ashahina等从该属植物的根部分离得到苦味成分龙胆苦碱( gentiopicrin)以来[5] ,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已有大量研究报道 ,主要含生物碱 ,黄酮类 ,酚类 ,…  相似文献   

9.
石斛为兰科(Orchidaeae )石斛属(Dendrobium)多种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的统称,是常用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它以“千金草”“还魂草”之誉驰名中外,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该植物是“石斛夜光丸”等10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也可作为抗疲劳、美容养生以及增强免疫力等的保健品。近年来,2010年版《中国药典》[1]收录的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鼓槌石斛(Dendrobium chrysotorum Lindl.)、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以及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4种石斛品种随着大规模采集,资源已临近枯竭,因而急需对石斛的其他品种进行研究、开发与利用。目前石斛属植物全世界有1000余种,我国有74种2变种[2]。其中叠鞘石斛(又称迭鞘石斛,Dendrobium chryseum )在西南地区分布广泛,蕴藏量大,临床疗效确切,已被2010年版《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收载。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陆续有学者[3]开始对叠鞘石斛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这与对其功效作用的研究一起成为了近年研究热点。叠鞘石斛所含的化学成分较多,这也决定了其功效作用较为广泛,但鲜有该方面的综述发表。因此,本文对近年与叠鞘石斛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对叠鞘石斛化学成分及其功效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慈菇 Shancigu PSEUDOBULBUS CREMASTRAE SEU PLEIONES [来源]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姑",后者习称 "冰球子". [名称]山慈菇 [别名]金灯、山茨菇、毛慈菇,泥冰子、白毛菇 [炮制]除去杂质,水浸约1小时,润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相似文献   

11.
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生物物种多样性.紫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国古代一直以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为药用.1990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录了紫草科(Boraginaceae)3种植物,即软紫草属(Arnebia Forsk)的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内蒙古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或硬紫草.除了这3种植物,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anch)也常作紫草入药[1].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干燥花蕾,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清热解毒药。忍冬属植物有几十种,作为金银花收购的已有十多种。对在我省分布较广的忍冬属的短柄忍冬[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 f. podocarpa Franch. exRehd]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短柄忍冬花蕾的化学成分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作了对照预试验并测定了其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实验部分材料短柄忍冬原植物系灌木,高达五米余。叶对生,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小,芳香,花冠先白后黄色,外部被柔毛,长约一厘米。浆果红色,花期五~六月。本实验所用花蕾是六月初在兰州医学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 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1],其干燥根茎具有止血、免疫调节、心血管作用[2]等药理活性,尤其在抗肿瘤方面,已经作为云南白药、楼莲胶囊、博尔宁、金复康等多种成药的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短葶山麦冬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短葶山麦冬L iriop e muscari (D ecn.) Bailey的干燥块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新增品种山麦冬的原植物之一[1]。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尤其是在福建省泉州、惠安、仙游等地作为麦冬Oph iopogon japon icus(L. f.) K er-G aw l.的替代品使用[2]。国内外学者对该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报道甚少,仅有的文献集中在研究小组对其皂苷部分的研究上[2]。已有的研究资料[3]表明,山麦冬属植物须根中的总皂苷远高于其块根,为了全面反映该种植物的活性物质基础,并对其作为麦冬替代品做出初步的阐释,同时也为进一…  相似文献   

15.
薯蓣属D ioscorea L.是薯蓣科中最大的一属,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温带,我国和墨西哥为主产国。其中穿山龙D.n ippon ica M ak.,黄山药D.p an-tha ica P rain et Burk.和山药D.opposita Thunb.均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均以根茎入药。穿山龙和黄山药有祛湿、清热解毒的功效。穿山龙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痛、麻木,大骨节病,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1]。黄山药可治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牛马炭疽等病[2]。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  相似文献   

16.
<正> 黑曼(Tripterygium regedii Sprague et Tak.)又名东北雷公藤,系卫矛科(Celastraceae)雷公藤属植物,茎叶入药,产于我国东北、朝鲜及日本等地,迄今化学成分的研究不多,尚未开发利用。已经进行化学研究的雷公藤属植物还有:雷公藤(T.wilfordii Hook f.)分布于长江以南江、浙、鄂、粤等省;昆明山海棠(T.hypo_glaucum(Levl.)Hutch)产于西南各省。此外,苍山雷公藤(T.forretii Dicls)的化学成分已见一文献中提到。  相似文献   

17.
<正>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的干燥根,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1]。白芷的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物质[2],2010版《中国药典》仅对其中欧前胡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考虑到不同提取方法可能会影响欧前胡素的含量,我们通过RP-HPLC法测定并比较白芷不同提取方法的欧前胡素含量,为  相似文献   

18.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Paris polyphyllaSmith var.yunnanensis(Franch.)Hand.-Mazz.或七叶一枝花P.polyphylla Smith var.chinensis(Franch.)Hara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1]。其药用历史悠久,以蚤休之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微辣、性微寒,主要用于各种疮毒、痈疽、发背痘疔、蛇毒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具止血、抗肿瘤、免疫调节、心血管作用等广泛的药理活性[2]。重楼的化学成分以甾体类物质为主,其中甾体皂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由于甾体皂苷不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故选用乙醇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19.
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des(Franch.)Ro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的干燥假磷茎,是《中国药典》所收录“山慈菇”的来源。其性凉,味甘、微辛,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山慈菇以复方入药,  相似文献   

20.
黄杨木是黄杨科植物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 Sieb.et Zucc.var.sinica Rehd.et Wils.的茎枝,明代《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黄杨木粉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有效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生物碱环维黄杨星D(cyclovirobuxium D),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目前,环维黄杨星D已从黄杨木及其同属植物中提取分离[1],并与其制剂黄杨宁片一起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黄杨木中环维黄杨星D的测定,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反相离子对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杨木中环维黄杨星D的量。1仪器、试剂与材料岛津LC-10ATvp液相色谱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