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超声提取,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二十五烷酯及羽扇豆醇.[结论]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及羽扇豆醇首次从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花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1)、单硬脂酸甘油酯(2)、1-正十六烷酸甘油酯(3)、对羟基苯甲醛(4)、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5)、3,3′,5,5′,7-五羟基二氢黄酮醇(6)、双氢山柰素(7)、对羟基苯甲酸(8)、3,4-二羟基苯甲酸(9)、山柰酚(10)、丁二酸(11)。结论: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马尾松花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湖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湖丹皮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理化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湖丹皮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I),对羟基苯甲酸(II),没食子酸甲酯(III)、没食子酸(IV)。结论:湖丹皮中能分离多种有效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Heterosmilax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正丁醇部位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Ⅰ)、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苷(Ⅱ)、丁香酸葡萄糖苷(Ⅲ)、3,5-二甲氧基-4-羟基-1-O-葡萄糖苷(Ⅳ)、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O-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芒果苷(Ⅶ)、橙皮苷(Ⅷ)、5-羟甲基糠醛(Ⅸ)。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金钮扣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金钮扣根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金钮扣根石油醚部位分到3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酸、二十烷酸和β-谷甾醇;从醋酸乙酯部位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和β-胡萝卜苷。结论二十八烷酸、二十烷酸、对羟基苯甲酸和β-胡萝卜苷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海洋放线菌 Salinispora pacifica 发酵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常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运用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对海洋放线菌 S pacifica 发酵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该菌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8个生物碱和4个苯环族类。分别鉴定为 N-乙酰色胺(Ⅰ)、3-醛基吲哚生物碱(Ⅱ)、3-醛基-5-羟基-吲哚生物碱(Ⅲ)、胸腺嘧啶(Ⅳ)、甲基酪胺(Ⅴ)、4-羟基-N-甲基苯甲酰胺(Ⅵ)、3-羟基苯乙酰胺(Ⅶ)、苯乙酰胺(Ⅷ)、对羟基桂皮酸(Ⅸ)、苯甲酸(Ⅹ)、对羟基苯甲酸(Ⅺ)和对羟基苯甲醛(ⅩⅡ)。结论 化合物Ⅰ~ⅩⅡ均为首次从本属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并鉴定麻叶千里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苯二酚(hydroquinone,1)、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2)、(6R,7aS)6-Hydroxy-7,7a—dihydro-2(6H)-benzofuranone,3、对羟基苯乙酸(p—hydroxy benzeneacetic acid,4)、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methyl 2,5-dihydroxy benzeneacetate,5)、β-谷甾4-甲基邻苯二酚(4-methyl-o-phenol,6)、醇(β—sitosterol,7)、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 benzoic acid,8)、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9)。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千里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倒提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民族药倒提壶(Cynoglossum amabile)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解析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5个,分别为豆甾醇(stigmasterol,1)、正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邻羟基苯甲酸(o-hydroxybenzoic acid,4)和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5)。结论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回回蒜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中草药回同蒜子(Rannunculus chinensis Bunge)的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2)、tachios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红树伴生植物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到9个化合物,鉴定为香草醛(vanillin,Ⅰ)、原儿茶醛(3,4-dihydroxybenzaldehyde,Ⅱ)、对羟基苯甲酸(p-salicylic acid,Ⅲ)、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Ⅳ)、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ethyl 3,4-dihydroxybenzoate,Ⅴ)、4,5-二羟基-1,2-苯二甲酸甲酯(4,5-bis (hydroxy) phthalic acid dimethyl ester,Ⅵ)、异橙黄胡椒酰胺乙酸脂(diaaurantiamide acetate,Ⅶ)、2,6-二甲氧基苯醌(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Ⅷ)和单棕榈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palmitate,Ⅸ)。结论 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Ⅶ是首次从陆生植物里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金叶子(Craibiodendron yunnanese W.W.Smith)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65%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金叶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1),3,3’,4’,5,6,7,8-heptahydroxyflavan(2),十五碳酸(3),槲皮素(quercetin)(4),乌苏酸(3β-hydroxyurs-12-en-28-oic-acid)(5),棕榈酸(palmitic acid)(6),Benzoicacid,4-[2-(4-methoxyphenoxy)ethyl(]7)。结论:化合物1,2,3,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玉叶金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对玉叶金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对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玉叶金花三氯甲烷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β-谷甾醇(1),熊果酸(2),乙基降麦角甾烯醇(3),月桂醇(4),东莨菪内酯(5),水杨酸(6),玉叶金花苷酸甲酯(7),山栀子苷甲酯(8).结论 化合物3~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长毛三脉紫菀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长毛三脉紫菀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出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Angelicoidenol-2-O-β-D-glucopyranoside(1),(-)-Angelicoidenol-2-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2),正十六烷酸(3),亚油酸(4),亚油酸甲酯(5)。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湖北羊蹄甲〔Bauhinia glauca subsp. hupehana(Craib) T.Chen〕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向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3,5,7,3′,5′-五羟基二氢黄酮醇(1)、圣草酚(2)、3-O-甲基槲皮素(3)、木犀草素(4)和黄颜木素(5)。结论 化合物2和4为湖北羊蹄甲植物中首次分离;化合物1、3和5是羊蹄甲属中首次分离。  相似文献   

15.
多裂委陵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的化学成分. 方法:用色谱法和波谱法对多裂委陵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 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3β,24-二羟基-乌苏-12-烯(1);3β-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3);2α,3β,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4);3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 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获得,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获得,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长毛三脉紫菀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对长毛三脉紫菀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分析鉴定,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抑菌实验。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出6个萜类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2β,3β,16α-三羟基-23α-醛基-12-烯-28-齐墩果酸(1),2β,3β-二羟基-16-O-β-吡喃葡萄糖基-23α-醛基-12-烯-28-齐墩果酸(2),(-)-Angelicoideno-2-O-β-D-glucopyranoside(3),(-)-Angelicoidenol-2-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木栓酮(5)和木栓醇(6),其中化合物3和4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为长毛三脉紫菀的进一步研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祁菊非药用部位秸秆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提高现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内在质量奠定化学基础。[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祁菊非药用部位秸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奎宁酸酯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3-O-咖啡酰基奎宁酸(1),绿原酸甲酯(2),4-O-咖啡酰基奎宁酸(3),1,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1,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5),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6),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8)。[结论] 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5、6、8为首次从秸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瓜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黄瓜根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6,8(14),22-四烯-3-酮(Ⅰ)、dehydroeburicoic acid(Ⅱ)、α-燕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Ⅲ)、乌苏酸(Ⅳ)、3β-Hydroxymultiflora-8-en- 17-oic acid(Ⅴ)、Indolyl-3-acetic acid methyl ester(Ⅵ)、1-H-3-吲哚羧酸甲酯(Ⅶ)、吲哚醛(Ⅷ)、邻羟基苄醇(Ⅸ)、异香草醛(Ⅹ)和对羟基苯甲醛(Ⅺ).结论 除化合物Ⅲ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藤黄药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与十八烷基硅烷层析分离,用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5个已知化学成分,分别为β-谷甾醇、藤黄酸、新藤黄酸、藤黄吉酸和去氧桑藤黄素。结论应用与已知物薄层色谱对照的方法及波谱法可鉴定所有被分离出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