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桃红四物汤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桃红四物汤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鉴定. 结果 从桃红四物汤挥发油中分离出134个峰,鉴定了其中6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3.469%. 结论 桃红四物汤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十四烷酸(肉豆蔻酸)、十二烷酸(月桂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八碳烯酸、3-亚丁基-1(3)-异苯并呋喃酮(藁本内酯)、苯甲醛等,为进一步研究桃红四物汤复方的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GC—MS方法分析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取萃取的挥发油用GC—MS法进行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通过标准图谱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萃取物挥发性成分各组分均得到较好分离,共分离出21个成分,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论用GC—MS法测定肠激安方中超临界CO2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头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Franch)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利用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西米杜鹃醇(1),豆甾醇(2),Bis(2-ethylhexyl)phthalate(3),正十八烷酸(4),2-羟基亚麻酸(5),9-十八碳烯酸甘油三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橄榄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橄榄根挥发油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4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大于5%的组分有4个,分别为n-十六烷酸、6-十八碳烯酸、十二烷酸和3,7,11-三甲基-(E)-1,6,10-葵三烯-3-醇,相对含量大于1%的组分有9个。结论这9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98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虎眼万年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SFE)萃取的方法提取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8个色谱峰,鉴定出33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53%。结论:虎眼万年青挥发油化学成分以5,22-豆甾二烯-3-醇(相对含量为14.001%),γ-谷甾醇(13.137%),菜油甾醇(7.765%),9,12-十八碳二烯酸(13.909%),正十六酸(8.842%)为主,占总挥发油成分的57.65%。其中,醇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42.41%,酸类化合物占27.52%,酯类化合物占7.27%。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检出。  相似文献   

6.
海洋弧菌B2817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海洋弧茵B2817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所产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鏊定,以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灵茵红素(1)、肉豆蔻酸(2)、7-十六碳烯酸(3)、7,10-十八碳二烯酸(4).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SM7721、S180具有强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6.3、5.6μg·mL-1,而对人正常肝细胞HL-02无毒性.结论 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得到,而且弧菌B2817为灵茵红素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刺松藻和粗枝软骨藻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乙醚提取刺松藻和粗枝软骨藻脂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刺松藻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它们占总脂的92.15%,其主要成分为十四烷酸(4.43%)、正十六烷酸(33.01%)、植醇(8.18%)、油酸(7.07%)、十八碳二烯酸(3.69%)、十六碳三烯酸(3.12%)和豆甾醇(28.83%)等。从粗枝软骨藻中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脂的75.21%,其主要成分为荜澄茄油烯(5.77%)、十四烷酸(1.65%)、正十六烷酸(26.03%)、油酸(5.73%)、十八碳二烯酸(2.24%)、十八碳三烯酸(6.60%)、胆甾醇(7.22%)、胆甾-7,24-二烯-3-醇(11.89%)和豆甾-5,24(28)-二烯-3-醇(3.05%)等。结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甾醇类成分是两种藻的主要成分,刺松藻和粗枝软骨藻脂溶性成分具有很好的药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花楸树果实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花楸树果实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提取,采用GC/MS连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Agilent HP-Innowax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升温程序为50℃(5min),以3℃.min-1速度升至120℃(2min)。结果:用GC/MS分离鉴定出36种化合物,质量分数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以苯甲醛为主要成分,占86.890%。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良好,鉴定组分准确。  相似文献   

9.
郑巍  郭良君  谭兴起 《中南药学》2012,10(3):178-180
目的 对拟黑多刺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反复采用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经红外、质谱、NMR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对拟黑多刺蚁70%乙醇提取液的氯仿部位分离提取,得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甘油(1)、棕榈酸(2)、十八酸(3)、十八酸单甘油酯(4)、十八碳烯酸(油酸)(5)、十八碳烯酸单甘油酯(6)、β-谷甾醇(7).结论 β-谷甾醇是首次从拟黑多刺蚁种得到.  相似文献   

10.
白术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部位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晓川  陈琴华  朱军 《中国药房》2006,17(23):1836-1838
目的:对白术超临界流体CO2提取物中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白术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脂溶性成分的化学成分,色谱柱为DB-5MS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流速为2.0ml/min,柱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从70℃升至250℃;质谱采用EI离子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19个色谱峰,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和酯类,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6.2%。结论:可采用GC/MS法分析白术脂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以为白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簇花清风藤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法提取分离簇花清风藤石油醚部位的脂溶性成分,并对该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样品1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Z)-9-十八烷烯酸(13.15%)、10,12-十八碳二烯酸(6.74%)、棕榈酸(3.94%)、硬脂酸(3.04%)、(Z)-13-二十二碳烯酸(2.76%)、十氢化-8α-乙基-1,1,4α,6-四甲基萘(2.43%)等。样品2共鉴定出10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十四酸(4.63%)、15-甲基十六烷酸(4.55%)、14-甲基十五烷酸(4.33%)、叶绿醇(3.09%)等。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确定簇花清风藤的化学成分和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研究枫香槲寄生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枫香槲寄生挥发性成分,用GC—MS法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枫香槲寄生各组分均得到较好分离,共分离出33个成分,鉴定了18个化合物。结论 用GC—MS法建立枫香槲寄生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叶青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色谱分离方法对三叶青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用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波谱法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叶青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9-羟基-10,12-十八碳二烯酸(1),(4R,5R)-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己-2-烯酮(2),(4S,5R)-4-羟基-5-异丙基-2-甲基环己-2-烯酮(3),(3R,4R,6S)-3,6-二羟基-1-薄荷烯(4),肉桂酸(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崖爬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西沙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notand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MPLC、HPLC、GC-MS等分析分离方法对Sinularia notanda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进一步对NMR、MS等其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对照文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短指软珊瑚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顺-5,8,11,14,17-二十碳五烯酸甲酯(1),顺-4,7,10,13,16,19-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2),顺-5,8,11,14-二十四碳烯酸甲酯(3),顺-9,12-十八碳二烯酸甲酯(4),laurenisol(5),2,4-二乙基-5-羟基-2-辛烯醛(6),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7),3β-羟基-麦角甾-5,24(28) –二烯-7-酮(8),(+)-3,4-二甲基-5-羟基-5-戊基呋喃-2(5H)-酮(9),尿嘧啶(10),胸腺嘧啶(1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选奇滴丸GC/MS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GC/MS法对选奇滴丸及其组方中防风、羌活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研究,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在选奇滴丸总离子流图中,共鉴定出54种成分,主要有α-蒎烯、γ-萜品烯、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芹菜脑等,并有新成分产生,如麝香草酚、喷鼻螺萜醇等.结论:GC/MS法应用于选奇滴丸挥发油的鉴别能有效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代谢产物的角度研究一株具有抗UV-B辐射菌KFS-9的抗紫外辐射机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层析技术分离纯化该菌株的紫外吸收代谢产物,并利用GC-MS技术,LC-TOF-MS技术,NIST数据库分析以及NMR,EI-MS色谱数据鉴定其有效组成成分。考察紫外吸收组分的紫外辐射保护活性。结果石油醚层萃取物含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9-棕榈烯酸、十八碳-9,12-二烯酸、十八碳-11-烯酸,以及少量的紫外吸收化合物1,2-邻苯二甲酸。乙酸乙酯层萃取物中的高效紫外吸收组分(Ⅱ)主要为2,3-丁二醇,其中含有一组高度不饱和的芳香族类化合物。组分M具有很宽的紫外吸收峰,并对菌体具有一定的紫外辐射保护作用。结论菌株KFS-9通过产生具有紫外吸收作用的代谢产物,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提高其对紫外照射的抗性。对大肠杆菌的紫外辐射保护实验表明,高效紫外吸收组分(Ⅱ)并不是唯一的保护剂,必然存在其它的物质及保护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藏药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的化学组成及相对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离鉴定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得率为5.9%,分离得到48个色谱峰,鉴定出43种成分,主要成分是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胡椒碱、β-谷甾醇、α-蛇麻烯、8-十七烯、9-十八炔酸甲酯、反亚油酸甲酯、榄香醇、正十六烷、花生四烯酸甲基酯、正十四烷、反式石竹烯、(Z,Z,Z)-9,12,15-十八烷三烯酸乙酯、1,1-二甲基萘等。结论:甘毕二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精油中富含烃、萜、酯和醇等组分,其中桉叶油二烯-5,11(13)-内酯-8,12和胡椒碱的相对含量之和占精油含量的39.40%。  相似文献   

18.
黄海葵的化学成分研究(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青岛产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Berkly)]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首次分离到5个化合物,分别以9,12-十八碳二烯酸(1)、9,14-二十二碳二烯酸(2)、1-○-十六碳烷酰2-○-(9-十八碳烯酰)-3-○-(9,12-十八碳二烯酰)甘油酯(3)、1-○-十六烷酰基-3-○-(14-二十碳烯酰基)甘油酯(4)和1-○-(9,12-十八碳二烯酰基)-2-○-(9,12-十八碳二烯酰基)甘油酯(5)。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理化数据和波谱(IR、MS、~1HNMR和~(13)CNMR)分析,结合化学降解得以确定。它们系首次从黄海葵中分得,其中化合物(3)、(4)和(5)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2株深海来源真菌Graphostroma sp. MCCC 3A00421和Aspergillus sp. MCCC 3A400414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层析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2株深海真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方法并参阅文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并初步评价其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菌株3A00421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5-dimethyl-8-methoxy-3,4-dihydroisocoumarin(1)、6-O-methylreticulol(2)、nectriapyrone(3)、demethyl nectriapyrone A(4);从菌株3A00414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分别为(22E,24R) -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5)、WIN 64821(6)、diorcinol(7)、9-十八碳烯酸(8)、9,12-十八碳二烯酸(9)。其中化合物6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IC50为7.14~15.78 μmol/L。结论 深海真菌是重要的活性物质来源和生物资源,本研究首次从深海来源Graphostroma属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发现了2个异香豆素和2个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金荞麦蒸馏产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中药金荞麦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对金荞麦根进行了挥发性成分提取,采用 GC/MS 分析法进行了分析鉴定。色谱柱 SE54(30 m×0.32 inln),柱温采取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1 min,升温速率8℃·min~(-1),终点温度220℃。结果:用 GC/MS 分离鉴定了43种化合物,质量分数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43种物质中,13个烃类,30个烃类氧化物,主要物质十六酸10.34%,(Z,Z)-9,12-十八二烯酸6.44%,1,4,4a,5,6,7,8,8a-八氢-2,5,5,8a-四甲基-1-萘烯甲醇3.27%,樟脑0.871%,萘0.84%,[1ar-(1a.α,4a.α,7.β,7a.β,7b.α)]-脱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e]奠-7-醇0.513%,正壬醛0.434%,芳樟醇0.172%。结论:本方法分离效果良好,鉴定组分准确,对金养麦的深入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