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评分,在48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并记录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诊断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并做病理查幽门螺杆菌、14C-尿素呼吸试验等检查。结果:118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静脉出血54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肝性溃疡15例。门脉高压性胃病49例按Tanoue分级标准,第3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占87.5%,而第2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仅占12.5%,第1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属C级者为0,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分类有关(P<0.001或P<0.05)。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7.3%,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出血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道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对其并发PHG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75例患者中,PHG 81例(46.3%),食管静脉曲张156例(89.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PHG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随着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的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3.
黎雪华 《广西医学》2012,34(8):1107-1108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严重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EV)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22例PHG患者均行常规胃镜检查,分析PHG与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122例PHG患者中轻度PHG 49例,重度PHG 75例;PHG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加重(P均<0.05).结论 肝硬化PHG严重程度随着肝功能分级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50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相关临床特点及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镜下表现与肝功能的关系;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机率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肝功能越差,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病率越高;轻中度静脉曲张患者,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高,临床上要重视并预防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胃镜、B超及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判断肝硬化程度、早期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39例,比较门、脾静脉内径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其它门脉高压症的相关性。结果门脾静脉内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肝功能分级越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P〈0.05)。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较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脾静脉内径、肝功能分级及其它门脉高压症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P<0.01)、食管静脉曲张程度(P<0.01)和肝功能分级(P<0.05)显著相关.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病情,病变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了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并对其中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6例肝硬化患者中有343例(86.7%)出现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60例出现PHG(40.4%),随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级别增加,PHG发病率及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P<0.01);而随着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上升,PHG发病率亦有上升(P<0.01).结论 随着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发病率增高并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共138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HG的发生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临床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根据胃镜检查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并参照以上指标,预防PHG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40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HG的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损害程度间存在一定的依从关系。PHG合并出血的治疗以降低门静脉压力为主。结论门静脉高压、肝功能受损与PHG形成有关。首选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防治PHG出血。  相似文献   

10.
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47例。结果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2.5%,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33.3%。结论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发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发PH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PHG发生率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中较A级、B级高(P〈0.05),而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Hp感染无关(P〉0.05)。结论PHG的严重度随肝功能障碍的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连裕昌  郭建学 《广东医学》2004,25(8):920-921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肝功能损害程度、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等因素的依从关系。方法 电子胃镜、B超、实验室检查门脉高压性胃病 4 5例。结果 肝功能C级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出血率6 2 5 % ,重度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 2 9 4 %。结论 临床观察提示肝功能损害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越高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 ,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率反而越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肝功能的等级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给肝硬化患者带来的影响,与PHG的关系。结果:肝功能的等级增加会导致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率增高,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同样会增高PHG发病率。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及肝功能等级是PHG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任军  谢志斌 《广东医学》2006,27(9):1316-1317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率为46.99%,不同原因引起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无差异(P>0.05),但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病变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r=0.202,P<0.05)和脾静脉内径(r=0.397,P<0.01)、肝功能分级(r=0.267,P<0.05)、门静脉内径(r=0.202,P<0.05)和脾静脉内径(r=0.198,P<0.05)显著相关。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引起门脉高压的病因和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但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加重病情,病变程度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以及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肝源性溃疡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仁芳 《华夏医学》2009,22(3):429-431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源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表现、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肝功能分级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结果:HU以上腹痛最多见但缺乏规律性;胃溃疡多于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于胃溃疡(P<0.05);HU的发生与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肝源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发生率高,其发生与肝功能分级及门静脉高压密切相关,难治愈,及时正确诊治HU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粘膜病损程度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食管静脉曲张根据其内镜表现分无、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按McCormack内镜诊断标准分类;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1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2例,占52.8%(82/156);PHG出血40例,占26.3%(40/156);消化性溃疡16例,占11.3%(16/156);胃癌2例;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其他不明原因12例。且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Hp检测阳性62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29例,PHG中19例,消化性溃疡中9例,其他5例,且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及PHG的病变程度无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两大主要原因,且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增多和加重;Hp感染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是否给予根除Hp治疗尚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状及与消化性溃疡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消化内镜表现及Hp感染情况.结果 Hp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性别、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的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Hp现症感染检出率为59.1% (65/110),Hp阳性组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73.8% (48/65),高于Hp阴性组(55.6%,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A、B、C级患者的Hp阳性率分别为54.4%、61.5%、64.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均无关,但是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的致病因素,尤其是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已确诊的101例住院肝硬化患者均进行胃镜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同时进行HP检查,分析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肝硬化病因、HP感染的关系.结果 PHG的发生率为37.6%,PHG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关,在肝功能Child-PughA、B、C级之间,不同病因肝硬化之间,是否感染HP之间,PHG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肝硬化病人的慢性活动性胃炎与HP阳性有关(P<0.01),而与门静脉高压关系不大.结论 PHG的发生与肝硬化的病因、肝功能分级和HP感染关系不明显,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能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25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选者食管静脉曲张有无破裂出血情况,分为对照组(食管静脉曲张未破裂出血,53例)与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性别、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消化性溃疡率、合并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率、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年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食管静脉曲张严重程度、腹水率、中性粒细胞、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主干内径、脾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与脾厚度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OR> 1,P <0. 05),血小板计数与白蛋白则为保护因素(OR <1,P <0. 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等为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而调节白蛋白以及血小板计数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现象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