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刺治疗伴有外隐斜的集合不足性视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淑华  左晶 《中国针灸》2008,28(5):345-347
目的:观察针刺对伴有外隐斜的集合不足性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有外隐斜的集合不足性视疲劳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刺组40例,眼药组40例。针刺组予针刺治疗,穴取睛明、太阳、承泣、合各;眼药组局部点用艾唯多眼液。治疗2周、4周后观察2组疗效及隐斜度数、集合近点、融合辐辏范围、眼部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4周后,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92.5%,均优于眼药组的65.0%和70.0%(P〈0.01);集合近点、融合辐辏范围、眼部症状积分两组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其中在改善眼部症状方面,治疗2周后,针刺组即优于眼药组,在集合通点、融合辐辏范围方面,4周后,针刺组才优于眼药组。结论:针刺治疗伴有外隐斜的集合不足性视疲劳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点用艾唯多眼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颤益智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120 例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 例。2 组均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予盐 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予平颤益智汤口服。2 组均治疗12 周。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积分、简易精神状 态评价量表(MMSE) 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 评分。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12 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UPDR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MMSE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治疗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 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平颤益智汤能有效缓解肝肾不足型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督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病: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目的:观察督灸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督灸疗法,疗程3月,观察两组症状积分变化、有效率、肺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督灸疗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蒜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指标和影像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蒜督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督灸,每月1次,共治疗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骨钙素、I.型胶原C末端肽,以及骶髂关节CTBASRI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骨钙素、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体征积分、骶髂关节CTBASR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隔姜蒜督灸能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骨代谢指标,但改善骶髂关节影像学指标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五联疗法"对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改善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五联疗法"治疗(穴位注射+针刺疗法+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药眼部熏药治疗+口服中药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除生理机能外其余7个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中医"五联疗法"治疗肺阴不足型干眼症能够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对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可作为肺阴不足型干眼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病I号胶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颈椎病I号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以根病平颗粒治疗,疗程4周。并分别于1、2,3、4周治疗后进行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与分析。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3、4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分析,治疗1周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疗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后两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疗效组间(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颈椎病I号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疗效,并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的方法(选择双侧风池穴、双侧天柱穴、双侧完骨穴以及风府穴)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颈椎病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4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27%,但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自觉症状、体格检查、日常活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6,(12):1666-1667
目的:观察隔核桃皮壳眼镜灸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施图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核桃皮壳眼镜灸,10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症状改善均显著;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6.03±3.10分,对照组10.47±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6,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结论:隔核桃皮壳眼镜灸能有效改善视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球后穴配合眼周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72例视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以常规针刺球后穴加眼周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单纯眼周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方法均能改善视疲劳的症状,观察组对眼胀痛、干涩不舒、视物模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T、SIT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L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球后穴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对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且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眼周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督灸配合脐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脾肾阳虚证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单纯脐灸疗法,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2周;观察组给予患者督灸配合脐灸疗法,督灸每2周治疗1次,脐灸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2周。12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生活质量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灸配合脐灸在改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脐灸,且两者在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督灸配合脐灸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麻颈脑宁片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天麻组30例,服用天麻颈脑宁片5片,3次/d;对照组30例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4~6次/d,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天麻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身体症状积分改善天麻组优于对照组(P0.01);眼部症状积分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脱落积分比较对照组优于天麻组(P0.01);球结膜充血积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颈脑宁片能明显改善视疲劳症状、体征,对全身症状、体征改善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眼部刮痧联合眼部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视疲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眼部刮痧联合眼部穴位按摩,采用视疲劳症状积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疲劳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T、SIt、FL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部刮痧联合眼部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入选病例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组予以小针刀治疗。2组同时治疗28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疼痛积分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联合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痊愈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综合临床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反应以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HAMA评分、HAMD评分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肠止泻方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盛证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舒颗粒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予以眼舒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服用甲钴胺片每次0.5mg,每日3次,14天后观察眼部症状、视力、屈光、眼压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自身症状与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和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分类积分、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前与服药后两组视力、屈光、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舒颗粒能有效缓解视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傍针刺配合走罐法治疗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3例颈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傍针刺配合走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走罐法治疗。两组均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31/32),优于对照组的74.19%(23/31)(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在改善颈痛、心悸、胸闷、胸痛及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复常率为47.37%(9/19),对照组心电图复常率为23.53%(4/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傍针刺配合走罐法治疗颈心综合征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配合走罐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KOA患者随机分为复元胶囊组(治疗组)30例和抗骨增生胶囊组(对照组)30例,均服药12周。治疗前后评定KOA严重性指数(Index of severity of osteoarthritis,ISOA)及中医证侯积分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ISOA积分、中医证侯积分均下降,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胶囊能有效改善肝肾不足、筋脉瘀滞证KOA患者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灸疗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视疲劳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次后,评估患者症状和体征,结果:与灸疗治疗前相比,总积分、异物感、烧灼感、眼痛、充血、视力模糊、畏光,各项指标于灸疗治疗后10次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结论:灸疗能快速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且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督灸治疗脾肾两虚型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62例,其中对照组(n=31例)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n=31例)采用督灸疗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检查血清PCT、CRP、尿白细胞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PCT、CRP、尿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督灸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脾肾两虚证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肝肾不足证)患者接受子午流注纳支法针刺疗法联合自拟抑骨补肝益肾汤治疗的效果及对平衡能力、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我科98例肝肾不足型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行子午流注纳支法针刺治疗,治疗组49例联合自拟抑骨补肝益肾汤治疗,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疗效、腰椎疼痛改善效果、平衡能力、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周后现时疼痛强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疼痛分级指数评分、计时起立-步行测试评分和血栓素B2均低于对照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6-酮-前列腺素F1α、硬骨素和Dickkopf-1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子午流注纳支法针刺疗法联合自拟抑骨补肝益肾汤可安全、有效改善肝肾不足型腰椎骨质增生性腰痛患者腰椎疼痛和平衡能力,调节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