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卡瑞利珠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策略治疗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29例,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为72.22%(26/36),高于对照组的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能改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PFS和OS,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相对罕见而恶性度极高的肿瘤,预后较差,虽PD-1单抗与CTLA-4单抗双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总生存期,但对于双免疫治疗失败的患者仍需探索更佳的治疗模式。原位疫苗是免疫治疗中深受瞩目的一种肿瘤疫苗技术。本研究采用大分割放疗、瘤内注射免疫佐剂以构建复合原位疫苗,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报道1例本科室收治的68岁男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该患者前期经双免疫治疗后仍进展,后采用复合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在9周期PD-1单抗应用后观察到经瘤内注射及大分割放疗的目标病灶持续缩小且代谢减低,目前病情稳定。因此,复合原位疫苗模式可为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以下简称白紫)对比阿帕替尼联合白紫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胃癌后线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06月至2021年05月我院局部进展/远处转移胃癌一线应用L-OHP+卡培他滨/替吉奥,或者FOLFOX方案治疗进展后的112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55例予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紫,对照组57例予白紫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观察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和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8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ORR为45.5%、26.3%,DCR为76.4%、57.9%(P<0.05);mPFS为5.6个月、4.4个月(P<0.05),mOS为13.1个月、11.6个月(P<0.05)。ECOG PS评分=0、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9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作为二线治疗。评估疗效以及不良反应, 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 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总生存(OS)影响因素。结果 19例患者中, 无完全缓解者, 部分缓解4例(21.1%), 稳定9例(47.4%)。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1.1%(4/19)和68.4%(13/19)。错配修复缺陷(dMMR)者ORR高于错配修复完整(pMMR)[100.0%(2/2)比11.8%(2/17), P<0.05],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联合阳性分数(CPS)≥1的患者DCR较PD-L1 CPS<1者高[100.0%(5/5)比25.0%(1/4), P<0.05]。19例患者中位随访14.7个月(12.0~17.4个月), 中位无进展生存和OS时间分别为2.8个月(95%CI 0.8~4.8个月)和5.7个月(95%CI ...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9年以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提高了治疗后的客观有效率,还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方案获批用于HCC的治疗。我国自主研发的卡瑞利珠单抗成为第1个在中国获批晚期HCC适应证的PD-1单抗。我科1例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晚期HCC患者获得长期缓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 研究Her-2阴性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尼妥珠单抗联合单药卡培他滨方案同步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58例Her-2阴性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其中25例为尼妥珠单抗组,应用尼妥珠单抗(100mg/次,放疗第1、8、15、22、29d,放疗前静脉滴注)联合单药卡培他滨(625~825mg/m2,口服,每日2次,共5周)化疗,同步行三维适形放疗(45~50Gy/25次);33例为放化疗组,单纯应用单药卡培他滨方案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放化疗剂量同尼妥珠单抗组。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尼妥珠单抗组与放化疗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68.00%和39.39%(P<0.05)。尼妥珠单抗组患者梗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77.78%(14/18)、85.00%(17/20)。放化疗组患者梗阻、疼痛缓解率分别为42.86%(12/28)、56.00%(14/25)。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妥珠单抗组发生血液学不良反应为80.00%,胃肠道不良反应为96.00%,手足综合征为68.00%;放化疗组则分别为81.82%、93.94%、60.61%,二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妥珠单抗联合单药卡培他滨方案同步放疗治疗Her-2阴性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可以提高局部缓解率,提高生活质量,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纳武单抗(Nivolumab)被写进晚期肾癌二线治疗指南,免疫治疗再次回到晚期肾癌的治疗领域并取得成功。免疫治疗单药一线治疗的疗效有限,因而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成为目前的主要进展。近年来,几项大型Ⅲ期随机对照研究先后公布研究结果。Nivolumab和伊匹单抗(Ipililmumab)的免疫联合免疫治疗推荐用于中高危晚期肾癌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靶向治疗中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阿昔替尼(Axitinib)以及阿维鲁单抗(Avelumab)联合Axitinib也写入指南。如何选择免疫治疗的合适人群,需要结合疾病特征、危险分层和社会经济学综合考虑,并探索合适的生物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方案二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食管癌患者,分析患者一线治疗后失败类型、二线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等。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并用χ2检验或Fishe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和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非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和范围以及四分位数记录。结果二线卡瑞利珠单抗治疗中联合放化疗、联合化疗、联合放疗者分别为26、14和4例,另4例为单纯免疫治疗。免疫治疗2~39个周期,中位数为6个周期。二线治疗后近期疗效为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的患者分别为17、27、4例,总有效率(ORR)为35.4%,疾病控制率(DCR)为91.7%。全组患者二线免疫治疗后1、2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42.9%、22.5%,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29.0%、5.8%,中位OS和PFS分别为9.0个月(95%CI为6.4~11.7)和8.5个月(95%CI为1.5~5.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免疫治疗周期数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本组患者OS的独立性预后指标(HR=2.598、0.222、8.330,P=0.044、<0.001、<0.001);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本组患者PFS的独立性预后指标(HR=3.704、3.598、6.855、2.159、2.747,P=0.009、0.008、<0.001、0.049、0.012)。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二线治疗可以使一线治疗后复发和/或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获益,尤其是免疫联合放化疗模式可使患者生存显著性获益。外周血炎性指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性指标,近期疗效较好者预后亦较好。最终结论需要进行大宗病例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奈达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和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行食管癌根治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观察组30例患者行免疫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奈达铂)。比较两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化疗及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80.0%)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 D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90.0%,P>0.05)。除了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即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 RCCEP),观察组和对...  相似文献   

10.
曾本姣  龙庭凤 《癌症进展》2023,(21):2321-2325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广泛应用,许多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迎来了新的希望。起初,ICI的使用依赖于进口,随着中国制药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ICI获批应用于临床。卡瑞利珠单抗作为国产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之一,自2019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后,适应证从霍奇金淋巴瘤、肺癌不断扩展到食管癌、肝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本文综述了卡瑞利珠单抗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转移性肾癌的治疗领域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目前晚期肾癌综合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报道1例右肾透明细胞癌根治术后出现双肺多发转移患者,一线使用培唑帕尼治疗进展,二线使用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阿昔替尼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经激素冲击治疗好转后,改用恩沃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治疗持续获益,以期为临床使用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戈沙妥珠单抗于2022年6月正式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作为作用于Trop-2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 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现报道1例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病情出现进展时使用戈沙妥珠单抗治疗后情况, 病情变化达到稳定, 患者获益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既往全身治疗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24例,给予卡瑞利珠单抗200 mg静脉滴注,每3周给药1次;沙利度胺100 mg起始,1周后增至200 mg,每晚1次口服。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2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为37.5%(9/24),疾病控制率为75.0%(18/24)。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死亡原因为疾病进展导致的多器官衰竭,中位PFS为6.5个月(95%CI,5.15~7.8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41.7%)、血小板减少(33.4%)、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5.0%)、白细胞减少(20.8%)和转氨酶升高(29.2%),1例3级血小板减少事件,2例3级转氨酶升高事件,未发现4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沙利度胺在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对于既往全身治疗进展或不耐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来说,这可能代表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张溪夏  曹志伟 《中国肿瘤临床》2020,47(23):1231-1235
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及同步辅助化疗后,临床转归有所改善,但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仍为一项难题。近些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PD-L1)单抗受到广泛关注且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就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特瑞普利单抗等PD-1/PD-L1单抗在复发/转移性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回顾1例难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在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结束2个月后出现腹腔转移,后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联合腹膜后淋巴结区域局部放疗,治疗期间病情再次进展,腹腔一病灶再次增大,遂予该腹腔转移病灶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局部大剂量分割免疫增敏放疗+OK432瘤内注射+抗PD-1单抗静脉治疗后,血清CA125持续下降至正常范围。治疗1周期后,转移病灶穿刺病理显示大面积坏死;治疗3周期后,复查CT显示腹腔转移病灶消失,客观疗效评价达CR;无进展生存时间已达16个月。该治疗模式为晚期难治性胰腺癌及其他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部分胃癌的化疗方案疗效不佳且毒副反应较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导致其临床运用的局限性。文献报道伊立替康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FOLFIRI方案,不仅可作为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也可作为其他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方案,且耐受性较好。口服的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卡培他滨,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等,以及多靶点抗代谢药物培美曲塞等的层出不穷,为今后伊立替康联合用药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就伊立替康单药及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40例,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剂量PGTVnx及PGTVnd均为69.96~73.92 Gy、PTV-1为60~66 Gy、PTV-2为54~56 Gy,共分割33次。化疗方案:顺铂80 mg/m2,静滴,3周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首日使用,共2个周期;放疗的第1天给予尼妥珠单抗(泰欣生)100 mg,每周1次,共8周。随访观察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结果 4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患者至少随访24个月,随访率100%,在随访期内1例局部进展。治疗后6个月评价,鼻咽病灶和淋巴结的有效率均为97.5%。治疗期间发生Ⅲ级骨髓抑制9例,Ⅲ级口腔黏膜炎8例,无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结论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尼妥珠单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吴雪  谭亚琴 《癌症进展》2023,(15):1629-1631+1660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信号通路,识别并阻止肿瘤细胞逃逸,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进而杀灭肿瘤细胞。在进展期胃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从后线单药治疗到前线单药及联合治疗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一线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表现出了较好的总生存期(OS);二线信迪利单抗,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用药,均显示可观的客观缓解率(ORR);纳武利尤单抗及帕博利珠单抗均已获批应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及以上治疗。本文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的研究者们依据胃癌患者不同的临床与分子生物学特点将胃癌分为四种不同的亚型,以此来指导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和应用。该分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靶向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有两种靶向药物,分别为曲妥珠单抗和雷莫卢单抗,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而且,胃癌免疫治疗也取得了许多进展。虽然晚期胃癌的许多免疫治疗药物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免疫治疗仍是一个充满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对胃癌领域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治疗经过和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联合化疗组、化疗组各44例,统计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影响PFS和OS的单因素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并观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免疫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的ORR分别为8例(18%)和4例(9%),DCR分别为31例(70%)和20例(45%),免疫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延长患者mPFS(5.5个月vs 3.5个月,P=0.007)和mOS(11.25个月vs 7.75个月,P<0.001)。ECOG评分、肿瘤分化程度和转移部位数量是PFS和OS的影响因素。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主要有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乏力、食欲减退等,但多为1-2级,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中可明显延长PFS和OS,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