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Broadening cisterna magn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的孕妇24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22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24例,MRI证实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22例,占超声诊断的91.7%(22/24),合并中枢神经其他异常者12例,其中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侧脑室增宽4例,Dandy-Walke7例,检出超声漏诊合并侧脑室增宽2例,胼胝体发育不良1例,Dandy-Walker畸形2例。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小脑延髓池增宽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小脑延髓池增宽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在胎儿颅后窝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定量分析二维超声诊断胎儿颅后窝病变18例(典型Dandy-Walker畸形3例,Dandy-Walker变异型7例,Blake囊肿2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2例,颅后窝池增大4例),测量胎儿小脑蚓部面积、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脑干-小脑幕夹角(BT),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相对照。结果 (1)3例典型Dandy-Walker畸形小脑蚓部缺失或极小,BV、BT角明显增大,小脑幕上抬。(2)7例Dandy-Walker变异型中:2例是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例是小脑蚓部发育不全,均BV、BT角增大;4例小脑蚓部发育正常,BV、BT角正常或轻度增大。(3)2例Blake囊肿、2例颅后窝蛛网膜囊肿、4例颅后窝池增宽均小脑蚓部发育正常,BV、BT角不同程度变化。结论 VCI-C平面技术有助于胎儿颅后窝病变的准确诊断,应作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颅后窝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单侧侧脑室扩张对脑实质体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胎儿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超声证实的孤立性单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行胎儿颅脑1.5T MR扫描。测量扩张侧及正常侧的侧脑室宽度、相邻外侧脑实质厚度、侧脑室体积、大脑半球体积,并计算脑实质体积。每隔1月随访侧脑室宽度随孕周的变化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研究的23~31孕周的孤立性单侧侧脑室扩张胎儿共49例,按扩张程度分为3组:轻度扩张组12例、中度扩张组27例、重度扩张组10例。对比研究结果如下:(1) 3组病例的扩张侧与正常侧比较,扩张侧邻近脑实质厚度减小,脑实质体积未见明显差异;(2) 3组病例间的扩张侧侧脑室宽度、体积及大脑半球体积均存在差异(P<0.05),扩张侧脑实质厚度及体积未见明显差异;(3)随访发现轻中度扩张组侧脑室宽度逐渐减小者占76%,重度扩张组流产率达80%。结论孤立性单侧侧脑室扩张对脑实质的体积没有影响,轻中度扩张胎儿预后好,这为侧脑室扩张胎儿的评估、预后和干预提供了重要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测量功能(VOCAL)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对730例孕18~35w胎儿应用腹部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探头,在胎头小脑蚓部的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胎儿小脑蚓部面积,储存在仪器上,由专人应用其三维立体超声的容积测量功能(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测量胎儿小脑蚓部体积,获得不同孕周正常值,并发现异常儿。结果胎儿小脑蚓部体积随孕周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r=0.86,P0.05),发现异常儿10例,其中小脑蚓部缺如9例(6例系Dandy-Walker综合征,3例系全前脑并多发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例。结论三维立体超声VOCAL能够克服二维超声扫查难以获取的胎头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有助于揭示正常胎儿小脑蚓部的发育规律,并发现异常的小脑蚓部,使宫内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agenesis of corpus callosum,A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孕妇18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18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18例,MRI证实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15例,2例为侧脑室扩张,1例为Dandy-Walker畸形。检出超声漏诊合并侧脑室增宽1例,合并小脑发育畸形1例。结论核磁检查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良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正常胎儿和脑室增宽胎儿MRI三维脑容积测量来评估孕期胎儿脑发育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临床超声检查怀疑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及因各种原因脑部显示不清的胎儿脑MR图像共165例,根据侧脑室宽度分为正常组83例和侧脑室增宽组82例,人工分割图像后,对胎儿颅内组织包括大脑实质、脑室、小脑、脑干及脑脊液进行三维重建,计算不同孕周胎儿脑各解剖结构的容积变化,建立胎儿脑容积孕期正常值范围。结果两组中,妊娠期间所有脑容积均随孕周增加。与正常组相比,脑室增宽组所有结构的脑容积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大脑实质、小脑、脑干、脑室及脑脊液容积同孕周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ρ=0.931,0.942,0.859,0.625,0.855。除脑室外,其余脑结构的容积与孕周和双顶径均高度相关。结论正常胎儿脑容积的MR评价可以为产科医生评估胎儿脑部发育情况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避免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与长期预后相关的放射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178例,孕妇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14-38周。平均孕周28.4周。所有胎儿均经腹扫查.应用二维或三维超声扫查模式.总结并归纳其声像图特征。超声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可行MRI检查或染色体检查,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超声检查结果。计算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178例,其中前脑无裂畸形27例,胼胝体发育不全53例,单纯透明隔腔缺如2例.Dandy-Walker畸形9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4例,巨大枕大池73例。178例胎儿失访9例.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的169例胎儿中,真阳性数为145例;178例胎儿中共有73例接受MRI检查,阳性60例,其中真阳性数为53例;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及88-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安全有效.方便省时,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确诊率较高.是产前筛查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半侧巨脑畸形胎儿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对半侧巨脑畸形的认识。方法对1例双胎之一左侧侧脑室扩张的胎儿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诊断为半侧巨脑畸形,行产前MRI检查确诊。结合产后新生儿头颅超声及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半侧巨脑畸形胎儿产前超声特征主要为:一侧大脑半球增大,大脑皮质增厚,病变侧侧脑室增宽,脑中线向对侧偏移,并可合并病变同侧小脑半球、脑干增大。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半侧巨脑畸形具有可行性,对有怀疑的胎儿结合产前MRI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Omniview(Omniview,自由解剖切面)技术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CI(volume contrast image容积对比成像)技术,评价胎儿颅后窝池及小脑蚓部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经二维超声检查中疑似为颅后窝池发育异常的胎儿,每一病例都运用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获取胎儿颅脑的正中矢状切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检查28例胎儿(22-32孕周)伴有下列中枢神经系统畸形:Dandy-Walker畸形,BIakeporch囊肿,颅后窝蛛网膜囊肿,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单纯后颅窝增宽。结论三维超声Omniview技术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有助于清晰显示胎儿颅后窝结构,增进胎儿颅脑检查的完整性,为评估胎儿颅脑解剖正常与异常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可以成为常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常规超声检查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178例,孕妇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30.7岁,孕周14~38周。平均孕周28.4周。所有胎儿均经腹扫查,应用二维或三维超声扫查模式,总结并归纳其声像图特征。超声怀疑有脑中线结构异常的胎儿可行MRI检查或染色体检查,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超声检查结果。计算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178例,其中前脑无裂畸形27例,胼胝体发育不全53例,单纯透明隔腔缺如2例,Dandy-Walker畸形9例,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4例,巨大枕大池73例。178例胎儿失访9例,经生后随访或尸检证实的169例胎儿中,真阳性数为145例;178例胎儿中共有73例接受MRI检查,阳性60例,其中真阳性数为53例;超声和MRI诊断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8%及88.3%,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安全有效,方便省时,对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确诊率较高,是产前筛查胎儿脑中线结构异常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侧脑室扩张(Expansion of the lateral ventric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侧脑室扩张的孕妇72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分为三组,10-12mm组,12-15mm组,15mm组。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72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72例,MRI证实胎儿侧脑室扩张68例,占超声诊断的94.4%(68/72),合并中枢神经其他异常者10例,其中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良4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3例,小脑发育不良1例,Dandy-Walke2例,胎儿侧脑室增宽15mm组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较10-12mm组与12-15mm组高(P0.05),13-15mm组比10-12mm组高(P0.05)。检出超声漏诊合并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良2例,合并Dandy-Walker畸形畸形1例。结论核磁检查对胎儿侧脑室扩张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侧脑室扩张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后颅窝池扩张(ECM)(≥10 mm)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胎儿ECM 66例(0.42%)进行观察分析,21例行染色体检查,继续妊娠者追踪产后情况。结果胎儿ECM以妊娠29~32w最多见(31/66,47.0%);胎儿CM扩张程度与结构畸形的发生率呈正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发现3例18-三体,均合并结构畸形,其中2例Dandy-Walker畸形;未合并结构畸形ECM除2例(≥15mm)出现轻度脑发育迟缓,余生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胎儿ECM于孕中晚期出现并以29~32w多见;CM扩张程度越大,畸形的发生率越高;合并结构畸形尤其是Dandy-Walker畸形可能与18-三体有关;不合并结构的ECM胎儿预后尚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MRI测量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研究其随孕周的发育规律,并探讨其在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139例孕周为24~38周的正常胎儿,行胎儿颅脑1.5T MRI检查,在三维后处理工作站(OsiriX软件)上测量小脑横径(TCD)、体积(CV),分析其随孕周变化的规律;另外同期纳入45例经产前超声及磁共振诊断为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作为研究组,将其按孕周划分为两组(I组:28~32周,20例;II组,33~38周,25例),同时按孕周及例数匹配45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定量分析单纯后颅窝池增宽时胎儿小脑发育的情况。 结果 ①胎儿小脑横径与孕周呈线性增长,直线方程为TCD=-1.746+0.182GA(R2=0.953,P<0.05),胎儿小脑体积与孕周呈指数增长,曲线方程为CV=0.072exp(0.151GA)(R2=0.957,P<0.05);②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与正常胎儿相比分析得出:I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I组,研究组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与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孕中晚期正常胎儿小脑横径及体积随孕周增加分别呈线性及指数增长趋势,此结果有助于评估胎儿小脑发育程度;胎儿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与小脑横径及体积无明显相关性,这有助于对后颅窝池增宽的临床意义再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与超声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超声检查诊断及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孕妇97例,在系统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进行胎儿MRI检查。将MRI、超声、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研究。结果 97名孕妇共检查出胎儿98例,1例双胎。超声及MRI诊断完全符合的病例77例占79.38%(77/97);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16例占16.49%(16/97)。其中在侧脑室扩张组,MR补充完善超声诊断所占比例为6.25%(3/48);小脑延髓池增宽组,MR补充完善超声诊断所占比例最高,为22.73%(5/22);胼胝体发育不良组,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2例占13.33%(2/15)。DANDY-WALKER畸形9例,超声及MRI诊断完全符合的病例5例占55.56%(5/9),MRI补充完善超声诊断2例占22.22%(2/9),更正超声诊断2例22.22%(2/9)。MR更正超声诊断4例,占全部病例的4.12%(4/97)。结论核磁共振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超声,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和合并畸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Dandy—Walker综合征临床与头颅CT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认识DWS,加强鉴别诊断,并强调孕期保健的重要及早期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总结6例经头颅CT证实的DWS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及头颅CT影像特征。结果:本组3例以脑积水为首诊原因,2例因智力落后就诊,1例抽搐发作首诊。头颅CT6例的均显示后颅册脑脊液密度的不同程度的量肿,与第四脑室相通,幕上脑室对称性扩张,窦汇抬高;2例小脑蚓部缺如;4例小脑半球发不良:1例右小脑半球受压向前,向外侧移位,4例脑组织受压变薄;1例胼胝低发育不良;1例灰质异位,结论:DWS是胚胎期发育而致,外科手术为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监测胎儿小脑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监测胎儿小脑发育;探讨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可行性,从而获取正常数据。方法研究对象为571例正常胎儿,胎龄15~35周。随机选取30例行三维测量的组内及组间重复性检验。应用三维超声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测量小脑体积,分析其与孕周、双顶径的关系。结果三维超声测量小脑体积的重复性检验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加(r2=0.916,P〈0.05),并与胎头双顶径增长一致(r^2=0.877,P〈0.05)。结论三维超声容积测量功能检测胎儿小脑体积重复性好。小脑体积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所获数据对判断异常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 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 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 结论 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 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解剖特点及毗邻关系,探讨颈椎病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颅颈部标本15具,解剖剥离法,观察椎动脉颅内段、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的关系;椎动脉颅内段与延髓的关系。并测量其数据。 结果 (1)椎动脉自穿经硬脑膜处向前内侧斜行,在延髓侧方走行于Ⅸ~Ⅻ脑神经根丝的前方。左右侧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与Ⅸ,Ⅹ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7例(7/15,占46.7%);(2)左右侧小脑下后动脉与Ⅸ~Ⅻ脑神经不接触者分别为5例(5/15,占33.3%)和1例;(3)左右侧椎动脉位于延髓腹外侧并与延髓相接触者分别为11例(11/15,占73.3%)和4例(4/15占26.7%),不接触者分别为4例(4/15占26.7%)和 11例(11/15,占73.3%);相对于左侧,右侧椎动脉位置偏后。模拟颈部屈曲时椎动脉与延髓腹侧紧密接触,伸直时分离。 结论 椎动脉与Ⅺ,Ⅻ脑神经接触可能是高血压伴发枕后痛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小脑下后动脉走行迂曲,与Ⅸ~Ⅻ对脑神经根丝相互盘绕交叉,高血压搏动更易刺激脑神经根丝,出现相应症状。椎动脉和延髓密切接触极可能既产生颈部症状,又可能造成高血压。控制血压除了常规 抗高血压药物,神经营养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儿磁共振在产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2005年8月-2006年5月期间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经超声检查诊断或怀疑有神经系统畸形的39例胎儿,在超声检查后2天内进行MRI检查并作出诊断。包括轻度脑室扩张8例,重度脑室扩张7例,后颅凹轻度增宽11例,重度增宽7例,其他各种畸形6例。结果对8例轻度脑室扩张均作出准确诊断,诊断准确率100%,对7侧重度脑室扩张胎儿有6例作出病因诊断。17例后颅凹增宽胎儿,11例轻度增宽磁共振未发现异常,7例重度增宽均作出病因诊断。其他6例各种脑脊柱畸形均作出准确诊断。结论磁共振可以清晰显示胎儿脑实质,脑室系统形态与脑中线结构,对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磁共振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方面的诊断方面应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颅脑超声技术评估PIVH对VLBW早产儿小脑生长发育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0例胎龄25~31+6周VLBW早产儿,分为有PIVH组67例,无PIVH组133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小脑横径、蚓部高度、前后径、周长和面积的差异。 结果 纠正胎龄至足月时,有PIVH的早产儿小脑横径、蚓部高度、前后径、周长和面积均低于无PIVH的早产儿(P<0.05),体重(P=0.31)和头围(P=0.462)无显著性差异;亚组分析中,Ⅲ、Ⅳ度PIVH早产儿的小脑横径低于Ⅰ、Ⅱ度PIVH早产儿(P=0.012),体重、头围、小脑蚓部高度、前后径、周长和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PIVH可能对VLBW早产儿小脑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特别是PIVH严重的早产儿,小脑横径比其他指标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