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促进酒精结合高脂饮食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酒精)、酒精+ DEHP 0.05 mg/kg组、酒精+DEHP 5 mg/kg组、酒精+ DEHP 500 mg/kg组以及DEHP 500 mg/kg对照组.取大鼠血清及肝脏组织,用生化分析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HE切片观察大鼠肝脏损伤状态,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AMPK及lip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DEHP促进了血清中ALT、AST的积累,加剧了酒精结合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病理状态,同时上调了lipin-1蛋白水平,抑制了P-AMPK蛋白水平.结论 DEHP可能通过介导lipin-1和P-AMPK蛋白水平,加重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萱草花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萱草花黄酮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造模组小鼠一次性灌胃50%乙醇12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悬液中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萱草花黄酮各组可降低血清AST、ALT活性;还可降低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萱草花黄酮高剂量组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明显减轻,缓解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黄酮各组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有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萱草花黄酮各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而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降低.结论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50%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灵须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肝组织中TG、MDA的含量(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的含量(P<0.05).结论 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ALT、AST活性,升高GSH含量,调节TG、MDA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脂质配位体 (DGLL)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CSH)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高脂乳剂灌胃诱导大鼠NCSH模型,并给予DGLL干预,9周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酶标仪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脂质、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组织CYP 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G-LL能明显改善NCSH大鼠肝细胞的脂肪变程度,使脂滴减少,炎症减轻.明显降低AST、AL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丙二醛水平,使高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DGLL下调肝脏组织CYP 2E1蛋白表达.结论 DGLL能显著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NCSH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血清脂质,因而具有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SV)对 Lieber-DeCarli 酒精液体饲料诱导的小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6~8周龄雄性 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SV (10、30、100 mg/ kg)组和谷胱甘肽(GSH,200 mg/ kg)阳性对照组,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共10 d,实验结束后称取体重,处死小鼠,收集血液和肝脏,分离血清测定相关指标,病理切片观察肝脏的脂肪蓄积,免疫组化法检测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及脂素(lipin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RSV 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降低(P <0.01),但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降低不明显;肝脏TG(低剂量: P <0.05,中、高剂量: P <0.01)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 <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 <0.01)。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 RSV 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 RSV 能够抑制 ADRP的表达,Western blot 法结果表明 RSV 能激活 AMPK 活性,增加其磷酸化水平,并能抑制 lipin1蛋白的表达。结论 RSV对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 AMPK-lipin1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 Ⅲ型受体(TβRⅢ)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0% CCl4油溶液(5 ml/kg),每周2次,分别在造模第2、4、6、8周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模型进展过程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I型胶原、TβRⅢ、p-Smad3、Smad3、p-Ak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小鼠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血清ALT、AST活性逐渐增加,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I型胶原的表达逐渐增加,TβRⅢ的表达逐步降低,p-Smad3和p-Akt的表达逐渐升高.结论 TβRⅢ的降低可能与小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益肝降脂方(YGJZF)预处理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SD大鼠内源性保护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YGJZF预处理模拟或加强缺血预适应效应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1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22只,中药干预组94只,模型组连续12周予高脂+酒精灌胃进行酒精性脂肪肝造模,中药组在模型组基础上用中药干预。分别于实验不同时段宰杀取样,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肝脏iNO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ALT、AST、TG、TC水平明显升高,与YGJZF用药3周组、YGJZF用药6周组、YGJZF用药9周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显示模型组肝组织iNOS mRNA和蛋白呈现高表达,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iNOS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降;肝组织HE染色酒精模型组肝脏损伤严重,随着YGJZF用药时间的延长,肝脏损伤逐渐减轻。结论:YGJZF对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触发了肝脏的内源性保护传导路径的关键物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模拟并加强了肝脏的缺血预适应效应。  相似文献   

8.
观察不同浓度溪黄草黄酮(FRSH)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并探讨初步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 组:对照组、模型组及FRSH 低、中、高剂量组(FRSH-L、FRSH-M、FRSH-H)。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平;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状态;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 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RSH 能够降低血清中ALT、AST 的含量,并改善肝组织的脂肪变性,减轻症、坏死程度;肝组织中TIMP-1 蛋白和TGF-β mRNA 表达降低,MMP-9蛋白和PPARγ mRNA表达增加。结论FRSH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MMP-9、TIMP-1、TGF-β 及PPARγ 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蓝莓对酒精性脂肪肝(AFLD)小鼠肝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表达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蓝莓对AFLD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C57/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蓝莓组、蓝莓+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IX)组及模型组,NIAAA法建立AFLD动物模型,油红O染色法检测模型建立情况及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取眼眶血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甘油三脂( TG),胆固醇( T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谷胱甘肽( GSH)、丙二醛( mDA)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HO-1蛋白的表达。结果:蓝莓组肝组织脂肪沉积较模型组及蓝莓+ZnPPIX组明显减少,血清中ALT、AST、TG及TC含量降低( P<0.05),肝组织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升高( P<0.05),mDA含量降低( P<0.05);蓝莓组HO-1蛋白表达量高于蓝莓+Zn-PPIX组及模型组。结论:蓝莓可减轻AFLD,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小鼠肝脏HO-1的表达,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维生素D3组(VitD3组)、酒精组(EtOH组)及酒精+维生素D3组(EtOH+VitD3组)。采用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喂养小鼠制备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肝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q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F-κB p65和NF-κB p50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EtOH组小鼠血清ALT、AST活力、肝指数及肝组织TNF-α、TGF-β、IL-6和IL-1β mRNA水平显著升高,EtOH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界限不清,肝细胞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脂肪空泡,NF-κB p65和NF-κB p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 AFL)的模型,并采用肝脏原位灌流,分离出形态良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库普弗细胞( KCs ),研究其在 AFL 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加一次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AFL模型。造模周期为16 d,于第16天灌胃9 h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血清及KCs。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ALT/AST)、肝匀浆、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TG/TC)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切片HE、油红染色。选取原位灌流的方法分离K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KCs表型及组成的改变。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组织及提取细胞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ALT/AST、TG/TC等反应肝损伤的指标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HE及油红染色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每只小鼠细胞得率约1.5×106~2.0×106个。以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分子F4/80及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双标设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和 CD45双阳性细胞,在模型中肝脏固有CD68+细胞显著降低,并出现大量的浸润单核细胞。 qRT-PCR结果显示,在肝组织及原代KCs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法细胞得率较高, AFL 的发病可能与 KCs 构成、表型改变,与细胞因子升高介导外周单核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及其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苷酸(AICAR)在慢性应激诱发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慢性应激模型,设对照组、应激组、应激加AICAR给药组和AICAR给药组,每组6只.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γ干扰素)浓度,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的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脂肪变性,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然后用AICAR处理慢性应激小鼠并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慢性应激导致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损害(ALT、AST水平升高,P<0.01),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升高(P<0.05),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P<0.01)以及肝组织AMPK蛋白表达降低(P<0.01).AICAR改善了肝细胞脂肪变性,并缓解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通过AMPK信号通路诱发NAFLD,AMPK激动剂AICAR可缓解慢性应激导致的NAFL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活素A(ACTA)和卵泡抑素(FS)在酒精性肝损伤中的作用,阐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以建模后24、72、120及168 h为时间点,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模型组小鼠及40例对照组小鼠血清ACTA和FS水平以及肝功能变化情况。对模型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ACTA及FS的表达情况。结果:各时间点对照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ACT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CT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ALT、AST水平以24 h为最高,ACTA水平以72 h为最高。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及ACTA水平在4个时间点上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个时间点,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F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ACTA,而FS表达阳性。模型组小鼠的肝组织汇管区周围高表达ACTA。模型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小鼠肝组织FS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ACTA和FS在酒精性肝损伤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的变化,ACTA和FS系统失衡可能是酒精性肝病和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虎杖苷(PD)对ApoE-/-小鼠肝脏miR-214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雄性ApoE-/-小鼠,建立小鼠 AS模型。将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即模型组(Model)、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PD低剂量组(PDL)、PD高剂量组 (PDH),另设10只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12周后取血,检测小鼠血糖、血脂、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 氨酶(ALT)、肝脏T-SOD及MDA等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4水平。结果模型组小 鼠血糖和血清中TC、TG、LDL-C、ALT和AST,以及肝脏中MD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HDL-C和肝脏中 T-SOD、miR-214则显著降低(P<0.01),肝切片可见细胞内充满大小不一脂滴,大部分肝细胞呈现脂肪变性;与模型组相比,PD 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血清TC、TG、LDL-C、AST、ALT以及肝脏中的MDA(P<0.05),并且能够显著升高血清 HDL-C和肝脏miR-214及T-SOD(P<0.05);PD高、低剂量组小鼠肝细胞脂肪变性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减轻。结论PD能降低 AS小鼠血糖、血脂,并保护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主要与PD升高肝脏miR-214水平,调节T-SOD与MDA等氧化应激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5.
冼凤莲 《吉林医学》2011,(10):2008-2009
目的:探讨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男性乙醇性脂肪肝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45例,分别对ALT(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3个月后患者的体重、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等数值降低,病情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不明显。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引导患者戒酒是对乙醇性脂肪肝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控制其发病率,还能在乙醇性脂肪肝的预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肝脏早期脂肪变性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饮食配合乙醇灌胃,连续6周,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6周末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制备石蜡及冰冻切片,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Westernblot分析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抑制型G蛋白α1(Gαi1)、抑制型G蛋白α2(Gαi2)、抑制型G蛋白α3(Gαi3)、刺激型G蛋白(Gαs)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乙醇联合高脂饮食条件下大鼠血清ALT、AST、TG、TC明显升高且伴有HDL-C的显著下降;OilRedO(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乙醇联合高脂饮食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明显;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的Gαi1、Gαi2、Gαs表达明显下降,Gαi3的表达水平在模型组中呈增高趋势。结论乙醇联合高脂饮食能够进一步诱导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病变程度与乙醇剂量呈正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和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卜晓芬  李骏  朱虹 《重庆医学》2018,(4):436-438,445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对体外诱导的酒精性脂肪肝(AFL)肝细胞模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诱导的AFL肝细胞分为对照组、脱离乙醇组、甘草甜素组和继续诱导组,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泄漏量、细胞周期变化,以及核受体超家族转录因子γ(PPARγ)、含有“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结构的核转录因子1 (SREBP-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的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 甘草甜素可以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与对照组相比,甘草甜素组细胞内TG水平及ALT、AST的泄漏量、PPAR-γ、SREBP-1和SCA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甘草甜素可能通过下调PPAR-γ、SREBP-1、SCAP的表达从而减轻体外诱导AFL肝细胞脂肪改变.  相似文献   

18.
蒲永莉  李彦  罗春梅  王雪  谢家鑫 《重庆医学》2015,(16):2228-2230
目的:通过脂肪肝指数(FLI)的变化来评价艾塞那肽对2型糖尿病(T2DM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脂肪肝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确诊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分为艾塞那肽单独治疗的艾塞那肽组和口服降糖药组,对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BMI、血脂、HbA1c、肝功能、FLI等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评估艾塞那肽对 T2DM 合并NAFLD患者肝脏病变的治疗效果。结果艾塞那肽组接受艾塞那肽治疗24周后,反应代谢的各项指标BMI、腰围、血脂及HbA1c等、反应肝脏病变程度的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及脂肪肝指数(FLI)等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口服降糖药组治疗24周后仅BMI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中使用艾塞那肽对NAFLD产生积极的治疗效应,尤其是对肝脏内脂肪蓄积的情况有着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