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广泛存在于人及动植物、微生物体内,参与微量元素的储存、转运和代谢;拮抗电离辐射;清除自由基、拮抗脂质过氧化、对生物膜具有保护作用;对重金属有解毒作用;与机体生长发育、延缓衰老及某些疾病发生有关。现就金属硫蛋白近年的研究成果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蓝莓益生菌血清通过对IL-22表达的影响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10%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建立游离脂肪酸(FFA)诱导的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组。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的脂质沉积;定量检测细胞内三酰甘油(TG)含量;RT-PCR检测各组IL-2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IL-22蛋白表达。结果 FFA诱导刺激24 h后,模型组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质沉积,且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0),IL-2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减弱(P=0.000);与模型组相比,蓝莓益生菌低、中、高剂量血清组的TG逐渐降低(P=0.000),细胞内的脂肪沉积逐渐减轻;高剂量血清组IL-2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显著增强(P=0.000),但蓝莓益生菌低、中剂量血清组之间IL-22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莓益生菌血清能上调IL-22的表达,参与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rug lymphocyte stimulation test,DLST)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4例临床诊断为DILI、17例疑诊、17例有服药史的非DILI患者行DLST检测,结合其人口学资料、临床分型、临床生化指标等进行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DLS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 101例临床诊断或疑诊DILI患者中,共36例DLST阳性,DLST特异度为98.6%,在所有DILI患者中(包括过敏特异质和遗传特异质)敏感度35.6%。DLST阳性与RUCAM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5)。结论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对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结合RUCAM评分可提高DILI的诊断标准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在饮水砷暴露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50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对照组、亚砷酸钠组(iAs3+组,300 mg/L)、砷酸钠组(iAs5+组,300 mg/L).10个月后处死小鼠,肝功能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B);部分肝组织进行HE染色;Trizol-酚-氯仿一步法提取小鼠肝组织总RNA,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RNA及纯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中TIMP-1 mRNA的表达,以18S基因作为质控.结果 ALT在对照组(36.67±3.51)、iAs3+组(61.46±13.85)和iAs5+组(43.31±4.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59,P<0.05);iAs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s5+组与对照组、iAs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在对照组(135.00±20.42)、iAs3+组(510.86±59.01)和iAs5+组(258.93±22.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327,P<0.05);GLB在对照组(20.86±0.61)、iAs3+组(26.94±3.73)和iAs5+组(24.59±5.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00,P>0.05).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肝组织中有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和再生,TIMP-1 mRNA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37,P<0.05).结论 TIMP-1基因在水砷暴露肝损伤小鼠肝组织损伤、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无创有效肝血流量(EHBF)联合MELD模型,并评估其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预后价值。方法 63例ACLF患者,确诊后24 h内采用PDD法测定EHBF、ICGR15值,同时记录24 h内各项临床实验室指标。以3个月内是否存活分死亡组(21例)和生存组(4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MELD-EHBF模型,并研判其短期预后价值。结果将MELD评分与EHBF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EHBF-MELD模型公式:ln(P1-P)=0.18×MELD-1.03×EHBF×102-3.29。COX回归模型比较MELD-EHBF、CTP、MELD、MELD-Na、MELD-ICG,显示MELD-EHBF模型最大似然卡方值最高和AIC值最小。MELD-EHBF ROC曲线下面积0.756(95%CI:0.632,0.856),临界值为51.77,敏感度47.6%,特异度为95.2%。以MELD-EHBF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明显优于CTP评分和KCH标准(P0.05),亦优于MELD和EHBF(P0.05)。结论 MELD-EHBF模型对ACLF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预测价值,优于单一的MELD和EHBF。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复方注射液(CGII)对猪血清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8周,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组、CGII高(CH,10.8 mg·kg-1)、中(CM,5.4 mg·kg-1)、低(CL,2.7 mg·kg-1)剂量组,第6周末取大鼠肝组织行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MMP-13以及TIM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CH,CM和CL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内TIM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MMP-1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GII可明显减轻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IMP-1 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MMP-13 mRNA及蛋白水平,改善肝纤维化中MMP-13/TIMP-1的不平衡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实验大鼠肝脏病变的关系及银杏制剂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用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肝纤维化模型组(16只)、银杏制剂低剂量治疗组(16只)及银杏制剂高剂量治疗组(16只)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3组应用CCl4皮下注射造模,2次/w,共12 w。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用生理盐水灌胃,而治疗组则每日用银杏制剂灌胃。12 w后,将全部大鼠处死,留取血清、肝组织,测定肝功能(ALT、ALB)、血清PAF及各种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C-Ⅳ、LN),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行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半定量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白蛋白降低外,血清PAF、ALT及各种肝纤维化指标均升高;各治疗组与模型组间比较,除白蛋白升高外,余各项指标均下降,同时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程度减轻,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F与肝脏损伤及肝脏纤维化的发生有明显关系,PAF拮抗剂——银杏制剂有明显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有效肝血流量(EHBF)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个月内死亡为终点,在确诊ACLF后24 h内采用脉搏染料光密度法测定EHBF、ICGR15值,同时记录24 h内各项临床化验指标。结果 63例患者中21例死亡;EHBF与ALT、TBil、DBil、Alb、GGT有较好的相关性(r=-0.26、-0.37、-0.34、-0.29、0.48);提示EHBF是影响ACLF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EHBF ROC曲线下面积为0.669(95%CI:0.539~0.782),与MELD评分0.711(95%CI:0.510~0.758,P=0.07)相比无显著差异,而明显优于CTP分级的0.581(95%CI:0.495~0.738,P0.01)和KCH标准0.554(95%CI:0.458~0.722,P0.01);EHBF ROC曲线截断值对预后预测也有一定价值,当EHBF≤0.221时病死率为44.7%,EHBF0.221时为16%(χ2=5.6,P=0.018)。结论 EHBF能较准确预测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表现为ECM大量沉积,肝星状细胞(HSC)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肝纤维化恢复期,HSC的减少不是由于其表型从活化状态向静息状态转变,而是由于细胞凋亡的结果。本研究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对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染色及TUNEL法来观察丹芍化纤胶囊对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