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早期切(削)痂自体微粒植皮异体皮覆盖术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有效的手术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我科自1996年10月至今采用创面早期削痂微粒植皮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1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钟展芳  周强  潘乐  李伙新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37-1438
目的 探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可行性。方法 对 15例烧伤面积(70 5± 19 2 ) %、深Ⅱ~Ⅲ度面积平均 (5 0 1± 2 0 5 ) %的患者采用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 ,第一次手术时间是伤后 2 4~ 4 8h ,一次削痂面积约 (30 6± 9 3) % ,以神态、尿量、心率和中心静脉压 (centrevainpressure,CVP)为主要监护指标。结果 术中术后各监护指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与条件相似 16例休克期后削痂植皮患者对比 ,创面愈合天数缩短 12d左右。结论 休克期削痂加复合植皮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1996年8月~1998年4月,我们对2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深度烧伤进行了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年龄3岁~55岁。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0例,水泥烧伤2例,热液烫伤8例。烧伤总面积33%~65%,深Ⅱ度面积20%~45%,Ⅲ度面积5%~30%。3例合并轻、中度吸入性损伤,10例合并烧仿休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错过早期切痂机会时,在脱痂及肉芽创面上行微粒植皮的可行性.方法本组12例病人,平均面积为70%,三度面积46.6%,伤后24~45天在脱痂及肉芽创面上行微粒植皮.结果28个部位中24个部位效果良好,只有4个部位失败,有效率为86%.结论治疗大面积深度患者错过早期切痂机会时,在脱痂及肉芽创面上行微粒植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159全军烧伤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按照植皮技术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微粒皮组)30例采用大张异种皮+微粒皮移植术,实验组(Meek组)30例采用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分别统计手术植皮面积、愈合时间、植皮成功率、创面成痂时间、换药次数及术后7d细菌检出率。结果 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早期成痂时间短,治疗中换药次数少于微粒皮组(P<0.01),手术植皮面积较微粒皮组小(P<0.01),但愈合时间及成功率明显高于微粒皮组(P<0.01),创面细菌检出率低于微粒皮组(P<0.05)。结论 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Meek植皮术联合悬浮床运用,早期成痂快,手术效果显著,换药次数减少,抑菌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烧伤削痂手术是指在深Ⅱ°烧伤创面早期治疗时用滚轴取皮刀削除坏死组织。近年来我们依据患者创面及整体状况,除按常规方法进行削痂手术外,对一些Ⅲ度创面或时间超过一周的创面也采用削痂手术植皮治疗,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05~2005-11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削痂植皮失血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在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60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一共进行72次削痂植皮,患者各次手术每1%TBSA削痂面积失血量均通过Budny公式计算,同时通过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手术总失...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是一种短效静脉全麻药,作用快,恢复迅速平稳。我们以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烧伤病人的麻醉,并与羟丁酸钠配伍氯胺酮麻醉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与分组选择大面积烧伤病人160例,男124例,女38例,年龄15~48岁,体重38~82kg,ASA Ⅰ~Ⅱ级,烧伤面积15%~60%,深Ⅱ~Ⅲ度。在全麻下行削痂植皮手术,一次手术面积&;lt;30%,手术时间90~225min。随机分为异丙酚—氯胺酮组(A 组)及羟丁酸钠—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组(B 组)各80例。1.2 方法两组均在术前30min 肌注地西泮10mg、东莨菪碱0.3mg。麻醉前行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测  相似文献   

9.
1996年以来我科门诊及病房共收治摩托车排气管烫伤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18~46岁。均为右小腿中下段内侧烧伤,面积为3cm×1.5cm~5cm×4cm,烧伤深度为Ⅱ~Ⅲ度。门诊治疗21例,住院手术治疗15例。其中切痂植皮3例,削痂植皮10例,肉芽创面刮除植皮2例。摩托车在长时间发动后,排气管温度相当高,急刹车、停车不稳及其它意外接触致烫伤,多发生在夏季衣着单薄时,烧伤部位固定在右小腿内侧,面积不大,但以深度烧伤为主。早期疼痛不明显,伤者往往重视不够,由于处理不当及患肢活动易致感染,导致创面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52例四肢深度烧伤病人切(削)痂植皮手术的临床治疗经过,评价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植皮的良好时机。方法将同期四肢深度烧伤按伤后手术时间分为2组,A组为伤后24~72h内,B组为伤后4~7d,2组病人均使用止血带,对比2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植皮成活率。结果2组病人术后植皮成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术中单位切削痂面积出血量显著降低,手术时间缩短。结论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的良好时机为伤后24~72h内,其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对大面积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和围手术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深度毁容性烧伤不但给患者躯体造成极大的痛苦,而且在心灵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我院从1996年5月~2000年5月采用全颜面分区植皮修复深度毁容性烧伤患者1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1~32岁,平均18岁。汽油火焰伤7例,化学性烧伤2例,火药爆炸伤3例。烧伤创面占全身健康体表面积的体积百分比为3.5%。其中深Ⅱ度7例,浅Ⅲ度5例。1.2 手术方法 早期颜面部切(削)痂分区植皮5例,  相似文献   

12.
介绍10例特大面积烧伤的治愈体会。受累皮肤面积最大者为85%,Ⅲ度伤面积最大者为70%。多数伤员有休克。维持有效的输液通道是抗休克复苏前提。伤后第1个24小时内的补液以晶体为主,胶体液与晶体液之比为1:2.17;伤后第2个24小时内的补液中增加胶体量,胶/晶之比为1:1.3,使尿量保持在80~100ml/h。3例伴有呼吸道烧伤。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随时准备做气管切开。 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尽可能早期行削痂处理,避免或减轻特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水肿回收引起各种毒性反应。4例削痂后创面均以冻干戌二醛猪皮覆盖,创面基本自愈。Ⅲ度创面仍以早切痴为好,且首次切痂面积尽可能大一些,本组6例中第一次切痴面积多达Ⅲ度痂面积的40%~50%,对于Ⅲ度伤边缘的深Ⅱ度创面也一并行切痂,以减轻感染。切痂后创面以新鲜猪皮覆盖为好。 为了预防早期发生败血症或肠源性感染,伤员入院当日,即应用合适的抗生素(先锋霉素+丁胺卡 那霉素或氧氟沙星+噻吗灵等)。10例伤员在水肿回收期结束后均未并发感染。 强调了阶段性营养补充疗法。伤后2周以静脉营养为主,静脉提供的热量不少于12540J伤后第3周—第4周则以静脉营养和经口营养疗法相结合,一个月后以经口营养为主,间断补充全血、血浆、白旦白等,以扶持机体的抵抗力,防止感染和促使创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收治小儿烧伤886例,其中并发败血症者40例。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同时,对12例进行了紧急去痂植皮(剥、切、削痂)处理,治愈9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3~6岁4例,7~12岁8例;男8例,女4例。1.2烧伤面积 总面积>70%者2例,51%  相似文献   

14.
<正>2001-06~2006-12行削痂植皮手术治疗关节部位烧伤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1~57岁;烧伤面积1%~55%。其中:腕关节5例,肘关节5例,膝关节8例,踝关节5例。烧伤深度为深Ⅱ度或浅Ⅲ度。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相应治疗,创面行暴露、外涂SD-Ag糊剂;手术时间在伤后3~9 d。手术后皮片成活好,仅有2例跟腱部有小片状皮片坏死,经换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并探讨Ⅲ度烧伤面积≥90%患者的创面处理方法。方法对26年来12例Ⅲ度烧伤面积≥90%患者的Ⅲ度创面和深Ⅱ度创面的处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烧伤早期或休克期切除Ⅲ度创面、异体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移植;早期大面积切痂、戊二醛异体皮覆盖、替换更植自体皮;浸浴植皮;休克期磨痂等是处理本组患者Ⅲ度和深Ⅱ度创面的基本方法。头皮为主要供皮源。结果12例均治愈。8例生活自理,4例需部分护理依赖。结论早期切痂植皮是抢救成功Ⅲ度烧伤面积≥90%患者的关键措施;头皮皮源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减少烧伤削切痂植皮手术中出血的方法。方法 233例拟行削切痂植皮手术的烧伤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118例)术中采取包括持续止血带控制下肢体削痂植皮方法,头皮止血带技术,以及痂下注射肿胀技术等综合止血措施。B组(115例)采用传统的止血方法。前瞻性地调查了两组的手术失血量、输血量、植皮成活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的失血量和输血量比B组分别减少48%和59%(P<0.001);两组患者植皮成活率和皮片下血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综合性止血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烧伤削切痂植皮手术中的失血,减少输血量。  相似文献   

17.
植皮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唯一方法 ,如何提高植皮成活率 ,我们针对创面的出血和感染 ,这一影响植皮手术成败的主要因素 ,在烧伤植皮创面应用 1%碘伏 (PVP I) 12 80例 ,以探讨其对植皮创面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对 12 80例深度烧伤的植皮创面进行了观察。其中男 72 0例 ,女 5 60例 ;年龄 1~ 76岁。烧伤总面积 10 %~ 98% ,Ⅲ度创面 3 %~ 75 %。植皮部位有头面颈、躯干、四肢、臀部及会阴共1678处。1 2 方法1 2 1 分组 本组 1678处植皮创面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应用PVP I液称PVP…  相似文献   

18.
手为暴露部位,致伤机会多。随着烧伤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整形技术在烧伤早期的应用,早期切(削)痂中厚皮覆盖,可使绝大部分手的功能和外形恢复。但是仍然有些病人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影响手的功能,需要再次整形修复。我科1990年5月~2005年4月共收治2058只手烧伤,其中深II度~Ⅳ度847只,本文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847只深II度以上烧伤手中,有116只由于患者早期不同意手术,行保守治疗,在伤后3~4周愈合。731只手背深II度和Ⅲ度烧伤于1周内切(削)痂和皮瓣转移大张中厚皮移植术,682只植皮存活,功能完全恢复。其余49只…  相似文献   

19.
吴江群  刘军徽 《淮海医药》2002,20(6):483-484
目的 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 临床对 74例烧伤体表总面积 (TBSA) >5 0 %,其中 °TBSA>30 %的特重烧伤患者开展早期、分期切 (削 )痂植皮 ,用自体、异体或异种皮覆盖 ,力求尽早去除焦痂 ,创面得到有效覆盖。结果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早期、分期切 (削 )痂植皮术是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一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总面积93%,Ⅲ°86%,深Ⅱ°4%,浅Ⅱ°3%)合并中度呼吸道烧伤的治疗经过。结合治疗体会对如何平稳渡过休克期;如何积极修复创面,争取早期切痂植皮的成功;预防深部霉菌感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