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深圳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应急知识水平的因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疾控机构应急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问卷调查,同时收集人员所在机构的应急能力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应急知识水平的因素。结果 共调查10个区级疾控中心以及12个街道预防保健所(街道所)共147名现场处置应急人员,以本科学历(占72.1%)及初级职称(占49.7%)居多,以传染病防制科人员为主(占50.3%)。回归分析显示应急主导科室对街道所应急人员知识得分产生影响,其中设置应急办的街道所应急人员知识得分较未设置的街道所低(OR=0.062)。近2年来消杀培训的频率、职称是影响区疾控应急人员知识得分的因素,其中中级职称人员知识得分高于初级(OR=3.358)。对于所有应急人员而言,近2年消杀培训培训≥5次/年的机构应急知识得分高于未定期培训机构(OR=10.000)。结论 街道预防保健所应重视应急制度建设,区疾控中心应重视应急培训普及。建议政府重视基层疾控机构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提升疾控人员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现况,并评估其机构和人员应对能力的强弱,找出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哈尔滨市18所区(县)疾控机构及相关应急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每项调查结果赋分,最终汇总计算的分值,作为每个疾控中心的最终结果。结果各疾控机构学历、职称分布不均衡;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整体情况较好;各辖区疾控部门协作较少;各疾控部门检验能力、演练频次、业务培训内容有待提高。结论通过对区(县)级疾控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找出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完善基层疾控机构完善应急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平罗县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探索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模式和经验,为今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罗县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成功的经验。结论应加强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强化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构建稳定高效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适应新时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需要和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暴露的问题,为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补短板清单。方法采用文献调查、观察(座谈和问卷调查)、比较和描述性研究等方法,通过归纳和演绎相结合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调查评价性问题设定等级予以赋值,使用认可指数(平均数)表述;评价性问题认可标准使用黄金分割法,统计学检验使用U检验方法。结果确定预警、应急预案、应急管理部门、体系联动和疫情研判5个方面评价问题和措施建议问题,获得的评价性问题认可指数依次为0.916、0.905、0.571、1.000、1.190,均达到认可标准,认可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7);对应评价性问题获得建立预警触发机制、模块化应急预案、政府公共卫生应急机构、各行业协同应急演练制度和专家疫情研判机制等措施建议。结论经过文献查阅、管理人员座谈和专业人员问卷调查3个步骤确定苏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补短板措施建议具有适合本地的针对性和客观性;研究结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向政府提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补短板项目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2012年中国部分地区《国际卫生条例(2005)》(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IHR)(以下简称IHR)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中国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国7省、64地级市及140县(市、区),分析省、市、县(市、区)级卫生部门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要求的监测、应对、风险沟通、准备、实验室能力、感染控制以及物资和经费支持能力建设情况。结果: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在中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缺乏制度建设;省、市、县(市、区)三个层级在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方面呈逐级递减趋势。结论: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的制度建设;重点支持县(市、区)级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指标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加强IHR(2005)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对中国适用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公共卫生专业防治机构中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现状,对上海332家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全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专业技术人员0.36入/每千人口;市区与郊(县)区的差别不大.但整个队伍人员数量仍显不够,中坚力量不足,建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第二轮行动计划以“软件”建设为抓手,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体系中专业队伍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辖区内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全部医护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设置情况、应急经费及物资储备情况、医护人员构成和应急相关能力储备。结果调查的2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有20所设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室,有9所储备了应急经费。共储备了127种医疗救援类装备,41种传染病控制类装备,中毒处置类装备、核与放射处置类装备和队伍保障类装备共计60件。共有医护人员1 616名,其中公共卫生专业人员85人(5.3%),高级职称人员97人(6.0%)。近5年中,参加过流行病学培训、卫生应急培训、院前急救培训的医护人员分别占86.1%、71.1%、74.5%。共有33.7%的医护人员参加过疫情处置和演练。结论经过多年建设,丰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急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但仍存在不足。今后应继续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增加应急经费投入,完善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海区镇级医院防保机构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应急能力现况。方法对南海区15家镇级医院防保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应急体系建设、人员情况、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与报告、现场调查处置、应急保障、培训演练及存在问题等。结果南海区镇级医院防保机构应急体系已基本建立,应急人员素质较高,能够做好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报告及应急处置工作,具备一定的应急保障能力,但存在应急经费投入较少、应急专业人员不足和待遇偏低等问题。结论南海区镇级医院防保机构已具备对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应对频发的公共卫生相关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全省21市州和183县区疾控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9个方面。[结果]疾控中心在岗人员以大专及以下学历为主(83.44%);98.04%市区(县)成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能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流病、实验室和消杀人员占在岗人员比例分别为26.34%、11.46%和17.24%。69.11%市、区(县)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疾控可同时派出应急小组平均3.7支;92.64%的疾控中心参加过流感相关培训。[结论]四川省突发事件、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建设有较大提高,但在流感大流行应对预案体系建设、各级疾病控制人员专业能力水平等方面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建设现状。方法基于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系统建立调查数据库,对该市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进行全面普查评估。结果全市各级疾控机构应急组织、预案体系基本健全,传染病控制类应急物品储备齐全率平均为32.8%(28.9/88)。市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为93.0%(53.0/57),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为85.8%(194/226);县区级疾控机构A类检验设备达标率平均为70.5%(27.5/39),A类检验项目开展率平均为52.2%(62/118)。2012年各机构均开展了现场流行病学和应急管理培训,88.9%(8/9)机构开展了检验培训和应急模拟演练,演练指数平均为0.95。各机构应急监测网络健全,应急处置指数均在0.90以上,处置工作较规范。结论全市疾控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有一定提升,但仍需加强应急装备和检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 :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危机意识,组织体系工作机构基本健全,大部分部门职能明确,与其他单位沟通协调顺畅;风险评估认为对朝阳区威胁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是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决策大部分会参考专家或学者意见或由单位内部集体决定。公众宣传教育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亟需解决的前三项制约因素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和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疾病控制中心(CDC)、医疗机构的预警信息网络现状调查研究。黑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是还应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硬件系统,注重资金保障、组织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湖南省率先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防控和救治举措,确诊病例的总体治愈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此次新冠肺炎的暴发也暴露出了湖南省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员经费投入不足、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深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人才支撑;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准入原则与使用办法;加大公共卫生的政府投入,提高人员待遇保障;完善公共卫生人员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增强人员工作效率和发展高质量公共卫生服务等。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能力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提高预警决策分析能力试点研究”试点省一湖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能力的现状,为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对湖北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分析的专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其工作现状、人员状况、监测的内容和报告管理方式、监测数据的利用情况、提高决策分析能力的途径等内容。结果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资料的内容未整合、资料质量和管理尚可,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足,难以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的工作。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仅能完成监测系统的报告任务,基本不具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预测、预警的能力。结论应当对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分级培训,培训内容和方式上应各有侧重。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测定,旨在为政府财政补助提供科学依据,为机构提高服务效率提供参考.对象:成都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样本机构共30所;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时间系数分摊法;结果:各级政府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补偿经费低于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政策建议:机构应提高工作效率,政府适当增加财政补助,成本测算结果提示不宜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处置能力。方法在对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探索性建议。结果县、乡二级医疗卫生机构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和卫生应急保障制度不健全。结论必须通过创新机制、增加专项投入、建立统一和规范的卫生应急职能机构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着力提升卫生应急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云南省放射卫生能力现状,为政府有效调整放射卫生资源提供依据,促进放射卫生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方法 采用填报调查表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全省16个州(市)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能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基本掌握了全省111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人员、检测设备和检测能力等方面的现状。结论 云南省放射卫生能力薄弱,较国家、其他省的放射卫生工作还有很大差距。从国家要求和云南省实际看,各级疾控中心应该是开展医疗系统放射卫生工作的责任主体,社会机构起补充作用。加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增加技术和物资储备,对有效发展云南省公共卫生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江苏省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现状为依据,对其收支经费分析.找出政府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与补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理论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法。结果在三类地区,无论是市(县)级疾病控制机构还是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政府对卫生支出的绝对数在增加,但占财政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二是政府对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主要集中在高层次机构;三是政府对这些机构的投入不足,不能保证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四是经费主要来源于有偿服务收入,补偿机制不健全。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1)明确政府补偿责任.加大政府投入.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2)政府公共卫生投入要向基层倾斜,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机构经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比重:(3)实现政府补偿形式的多样化,健全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4)改变预算机制,实行按任务预算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甘肃省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状况,为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现场调查29个乡镇卫生院,从卫生局间接调查5个乡镇卫生院,4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结果通过电话联系。结果38个乡镇卫生院共有22台X线机,所有X线机都超过了报废期,安全隐患突出;有23名专业或兼职放射人员,18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简单的工作(占44.74%)。结论乡镇卫生院放射诊疗工作整体比较薄弱,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分析重大传染病流行事件下跨区域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管理模式,为医疗资源应急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案例研究法,选取湖南省应急调度医疗人力资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典型案例,描述分析援助武汉市、黄冈市,以及湖南省内市州的人力配置与队伍组建模式。结果 湖南省共统筹安排14批次医疗队支援武汉市(461人)和黄冈市(619人),同时组建2个梯队共计225人的专家队伍指导省内医疗救治,跨区域医疗人力资源快速重组和再分配过程分为快速响应期、抗疫僵持期、抗疫决胜期、巩固恢复期四个阶段。湖南省13个市州共计94所卫生机构接受了统一调度,包括医疗机构86所(占比91.49%)、疾控中心8所(8.51%);医疗机构以公立医院为主(占比96.51%);援助武汉市和黄冈市的医疗人力资源以护士居多,占比分别为71.15%和66.56%,医疗队人员职称从初级到高级呈现"金字塔"结构;援助省内市州的以医生为主,占比为80.00%,绝大多数人员为高级职称,副高及以上职称占90.22%。根据区域医疗需求的不同,湖南省应急医疗队伍主要有7种类型以及托管和指导两类运行模式。结论 湖南省跨区域医疗人力资源应急调度具有响应快速及时、资源投入充分、需求精准把握的特点,建议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应急医疗队伍分级分类体系、应急人力资源储备体系、应急指挥调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