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20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70):口服苯那普利20mg/d;B组(n=70):口服苯那普利10mg+缬沙坦80mg/d;C组(n=65):口服缬沙坦80mg/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3月后,B组有效率略优于A组(P>0.05),但均优于C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B组比A组略优(P>0.05),但两组较C组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均低于A组(P<0.05)。结论 常用剂量的缬沙坦与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优于单用苯那普利或单用缬沙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四种不同方法骨增量种植效果的研究。方法 79例牙列缺损病例,其中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术27例、Onlay植骨12例、上颌窦内提升23例、上颌窦外提升17例。种植术后6个月行种植体水平转移取模制作氧化锆全瓷修复体。修复后1、2、3年复诊,观察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健康状况及全瓷冠使用情况;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患者对种植义齿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全冠修复前,GBR组1枚植体因隐形义齿早接触造成植体松动脱落;全冠修后,上颌窦内提升组2颗基台螺丝松动;上颌窦外提升组1颗全瓷冠蹦瓷,其余植体稳定度好;Onlay植骨组第1年骨吸收较多,与其他组比较,P<0.05,第2、3年4组骨吸收比较,P>0.05,均获得了良好的软硬组织效果。结论 四种不同骨增量方法的种植义齿修复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及D-二聚体水平在血栓形成及临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完整资料确诊AF患者61例,无AF史30例做为对照组,根据食道超声(TEE)及有无血栓史将AF患者分为血栓组(n=13)及非血栓组(n=48),测定D-二聚体及vWF含量,并评价血栓组行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血栓情况,将其分为血栓溶解组(n=9)及血栓未溶解组(n=4),复测各组的两因子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栓组与非血栓组vWF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血栓组vWF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高非血栓组,P<0.05。血栓组经治疗后血栓溶解组两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血栓未溶解组两因子水平也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房颤血栓组血浆D-二聚体及vWF水平呈正相关性(r=0.952, P<0.05)。结论:vWF因子及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评估AF患者血栓形成风险的高低,同时可以预测合并血栓的AF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艾普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与经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因消化性溃疡就诊于东莞市长安医院消化内科的患者病历资料。选取接受口服艾普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者为A组(n=90),接受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者为B组(n=8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总愈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成本等。结果 治疗期间,A组和B组分别有2人和5人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2%和6.02%(P>0.05)。治疗后,A组总愈合率为96.67%,总有效率为97.78%;B组总愈合率为86.75%,总有效率为95.18%。两组比较,总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444.87±63.52元,B组人均治疗成本为2487.17±103.38元(P<0.05)。结论 艾普拉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美拉唑相当,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科睡眠医学中心接受睡眠监测的3 152名患者。所有患者被分成4组,单纯鼾症组(n=1 335)、单纯支气管哮喘组(n=72)、单纯OSA组(n=1676)和哮喘合并OSA组(n=69),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哮喘合并OSA组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纯鼾症组、单纯OSA组及单纯哮喘组(OR=13.389, 95%CI:7.930~22.607, P<0.01; OR=11.850, 95%CI: 7.116~19.733, P<0.01; OR=3.925,95%CI: 1.827~8.431, P<0.01)。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腹围等因素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OR=7.224, 95%CI: 3.989~13.083, P<0.01; OR=6.783, 95%CI: 3.811~12.073, P<0.01; OR=2.920, 95%CI: 1.240~6.878, P<0.01)。年龄≥55岁和腹围≥90 cm的患者中,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独立相关性(OR=5.464, 95%CI: 2.997~9.959, P<0.01; OR=4.630, 95%CI: 2.667~8.026, P<0.01)。结论 哮喘合并OSA与冠心病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尤其在老年及中心性肥胖人群中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复合活性肽复配蛋白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手术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纳入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106名,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整蛋白全营养配方粉,观察组补充复合活性肽复配蛋白粉20 g/d。干预前后分别测量体重;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记录伤口红肿、伤口渗出、脓液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伤口红肿、伤口渗出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显著高于干预前,伤口轻度红肿、伤口有少量渗出液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伤口红肿和伤口有中等量渗出发生率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合活性肽强化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的最佳时机。 方法 纳入AMI合并MVD患者357例,根据是否干预及干预Non-IRA的时机分为对照组(只干预罪犯血管且未择期开通Non-IRA)(n=117)、MV-PCI组(急诊PCI同时开通Non-IRA)(n=32)、0~7 d组(n=28)(排除MV-PCI患者)、8~30 d组(n=84)、31~60 d组(n=96),随访2年。比较各组基本临床资料、冠脉造影\PCI情况和2年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 结果 院内MACE发生率对照组最低(3.4%),其次为31~60 d组(4.2%),MV-PCI组最高(18.8%)(P=0.02)。随访MACE发生率对照组最高(59.8%)(P<0.01)。累积MACE发生率31~60 d组最低(18.80%)(P<0.01)。 结论 PCI干预非梗死相关动脉能够改善预后;急诊PCI一次性完全血运重建风险较大;心肌梗死后31~60 d为干预AMI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的较理想时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密度T值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某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完善骨密度检查的51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73例)和非冠心病组(239例)。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低骨密度组(302例)和骨密度正常组(210例)。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骨密度T值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512例老年患者中,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骨密度T值较低(P<0.05或<0.01)。与骨密度正常组相比,低骨密度组年龄较大、女性、糖尿病的比例较高,骨密度T值较低,UA较高(P<0.05或<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骨密度T值与年龄、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P<0.01)均呈负相关;骨密度T值与UA(P<0.001)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糖尿病为低骨密度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骨密度T值高(P<0.05)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骨密度T值是老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 CHF 84例,按NYHA分级分为3个亚组:Ⅱ级组(n=36)、Ⅲ级组(n=28)、Ⅳ级组(n=20);并纳入同期住院的25例无心衰的心绞痛患者(CH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CHF组和CHD组及CHF各亚组间Hcy与氮末端脑钠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CHF组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CHD组,且Hcy水平随心衰分级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cy与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r= 0.51,P< 0.05; r= 0.43,P< 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2,P< 0.05)。结论:Hcy水平与CHF 的严重程度有关,并且随着心衰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行TRI及桡动脉OCT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患者既往是否经同侧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分为首次TRI组(n=87)和重复TRI组(n=27)。TRI结束后将鞘管回撤至距穿刺点2 cm处并对桡动脉近段、中段和远段行O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急性损伤(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和痉挛)发生率及慢性损伤(内膜增生)。结果 114例患者桡动脉内膜撕裂、夹层、穿孔、血栓及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31.6%、14.0%、1.8%、26.3%和50.0%。首次TRI组与重复TRI组患者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撕裂:28.7%vs 40.7%,P=0.680;夹层:13.8%vs 14.8%,P=0.782;穿孔:2.8%vs 0.0%,P=0.965;血栓:26.4%vs 25.9%,P=0.958;痉挛:51.7%vs 44.4%,P=0.509)。两组患者桡动脉各段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复TRI组管腔狭窄率、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和内膜厚度指数均明显高于首次TRI组(P值均<0.05)。结论 重复TRI组与首次TRI组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复TRI组患者桡动脉内膜增生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应用于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优势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73例,分为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3D cage)组(n=37)和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PEEK cage)组(n=36)。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估腰椎功能及术后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患者骨密度(BMD)、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同种异体骨植入量、术后引流量、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腰椎前凸角(LL)、椎间隙高度(DH)、LL丢失值、DH丢失值及椎间融合情况等数据。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 cage组同种异体骨植入量少于PEEK cag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和DH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导入前列腺治疗仪联合前列通瘀汤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科治疗的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62)和对照组(n=62),对照组予以前列通瘀汤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直肠超声导入前列腺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排尿症状、疼痛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总疗效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及排尿、疼痛等情况均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IL-1β、IL-8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导入前列腺治疗仪联合前列通瘀汤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NIH-CPSI评分及各评价指标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壮腰健肾汤+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脊柱功能(JOA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陵区中医医院78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9)和研究组(n=39)。对照组单独采用PKP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壮腰健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骨密度、血清瘦素(Leptin)、骨保护素(OPG)水平、疼痛程度(VAS评分)、JO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手术后3个月对照组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骨密度与手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手术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Leptin及OPG水平与手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Leptin水平低于手术前,且低于对照组,血清OPG水平高于手术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SF-36分值均高于手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壮腰健肾汤+PKP治疗老年OVCF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骨密度,调节血清Leptin及OPG水平,从而进一步改善脊柱功能,且能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ve effect of SYNTAX score for in-hospital and one-year prognosi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A total of 312 patients with STEMI undergoing primary PCI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ased on SYNTAX scores which were calculated by angiography results. Group A (n=170) was defined as baseline SYNTAX score (bSSC) <22, group B bSSC=22-32 (n=90), group C bSSC>32 (n=52).Results:(1) Group B and group C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higher CK-MB, UA, fasting glucose compared with group A (P<0.05). (2) The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hospital in three groups were 6.6% (n=11), 31.1% (n=28), 36.5% (n=19) respectively (P<0.05). (3) For patients whose follow-up periods were between (14.2±0.8) months,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log-rank (P<0.001 ) was found among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 all-cause death, non-fatal MI, unplanned revascularization for ischemia, rehospitalization due to heart failure. (4) By multivariable analysis, bSSC and rSSC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all ischemic outcomes at year 1, including MACE (HR=1.059, 95% CI: 1.035-1.083, P<0.001; HR=1.056, 95% CI: 1.033-1.081, P<0.001). Conclusion:The SYNTAX scor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in-hospital as well as long-term mortality and MA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EMI undergoing primary PCI.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YNTAX积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院内及1年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连续纳入因急性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共31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计算SYNTAX积分后分为3组,A组170例为基线SYNTAX积分(b SSC)<22分;B组90例,b SSC=22~32分;C组52例,b SSC>32分。结果:(1)B组、C组与A组比较,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较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尿酸(UA)及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C 3组患者院内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比例分别是6.6%(n=11)、31.1%(n=28)、36.5%(n=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入选患者平均随访(14.2±0.8)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3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再次PCI、因心力衰竭发作入院治疗的累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log-rank P<0.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 SSC(HR=1.059,95%CI:1.035~1.083,P<0.001)、剩余SYNTAX积分(r SSC)(HR=1.056,95%CI:1.033~1.081,P<0.001)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院内及随访结果显示b SSC是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SAI~II级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喉罩组(A组)和气管导管组(B组)。分别记录诱导前(T0)、插入喉罩/气管导管即刻(T1)、气腹5 min时(T2)、拔除喉罩/气管导管后即刻(T3)的MAP、HR、SpO2、Ppeak,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呛咳、咽喉痛、反流误吸、声嘶)。结果 A组T1、T3的血流动力学较B组稳定(P<0.05),A组各时点Ppeak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气管导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呛咳、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较气管导管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肥胖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早期疗效影响分析。方法 对我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间300例需要行THA的患者根据入院时人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107例,BMI≥25)与非肥胖组(193 例,BMI<2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假体骨折、脱位、感染、深静脉栓塞),并分别在术后1、2、6个月时间比较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变化,将以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相比较,前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深静脉栓塞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数发生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假体脱位、假体骨折及感染的发生率,肥胖组虽然高于非肥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非肥胖组高于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会增加THA术中难度,增加THA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腹腔感染继发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住院治疗的腹腔感染继发心力衰竭患者5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营养治疗组(n=25)。监测两组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介素6(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治疗前后比较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肠内营养治疗组的血浆BNP明显下降(59.60±21.58 vs 122.44±19.56,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提升(59.20±2.08 vs 50.28±2.21,P<0.05),白介素6降低(5.7±0.61 vs 7.56±0.97,P<0.05),白蛋白升高(35.56±2.68 vs 33.68±2.50,P<0.05),总胆红素(14.75±2.67 vs 23.66±3.08,P<0.05)、天门冬氨酸转氨酶(42.48±1.81 vs 49.52±3.39,P<0.05)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3.20±2.74 vs 47.48±6.62,P<0.05)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腹腔感染继发心力衰竭患者的全身营养不良状况,有效控制机体感染,显著提升心功能和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Oxy-Hb)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rTMS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为期8周的常规康复训练,rTMS组同时接受15 Hz rTMS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4周(T1)和治疗8周后(T2)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进行评估并接受近红外脑功能成像(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测试。结果 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及任务期Oxy-Hb浓度均有所升高,Oxy-Hb浓度达峰时间有所降低,治疗8周后(T2),rTMS组MMSE、MoCA评分以及任务期Oxy-Hb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TMS组Oxy-Hb浓度达峰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rTMS组患者任务期Oxy-Hb浓度与MMSE、MoCA评分存在正相关(P<0.001)。结论 高频rTMS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能增加前额叶氧合血红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