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其病理基础是气阴两伤,致病主因是热毒之邪;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火热毒邪为标。气虚、阴虚、热毒是放射性肺炎的三大基本病机。临床上采取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法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报道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肺结核1例。根据中医辨证,患者病机为气阴两虚、热毒炽盛,本虚标实,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结核药治疗同时,强调扶正益气养阴、祛邪清热解毒并用,贯穿始终,有效控制病情,收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专家经验角度研究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证候学。方法:在系统整理文献资料和总结既往临床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学专家问卷,采取现场问卷、现场回收的方式进行专家问卷。结果:大部分专家认为病毒性心肌炎与中医的心悸、胸痹和温病密切相关;其发病的关键因素是邪毒、气阴两虚、瘀血、痰浊;主要病机为邪毒侵心,耗气伤阴,瘀阻心络,心脉失养;证候要素以热毒、气阴两虚为主,挟痰挟瘀为患;中医辨证分型为邪毒侵心型、气阴两虚型及瘀阻心络型;其治法为解毒护心,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邪毒侵心型常以银翘散加减,气阴两虚型常以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瘀阻心络型常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心之气阴两虚,标实为热毒,兼挟痰瘀。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代名家经验及1997~2004年间有关文献进行分类总结,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其结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肝郁血瘀、风湿热痹是临床常见的七个证型,其中阴虚内热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证型.  相似文献   

5.
中医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与之相似描述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根据SLE发热、红斑、腰膝酸软乏力等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阴阳毒""、阳毒发斑""、面发毒""、蝴蝶斑""、鬼脸疮"、"脏腑痹"等。本病有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阴阳失衡,气血失和,气滞血瘀,而以肝肾阴亏为主;外因则由于湿热与热毒侵袭肌表,流注肌肤、肌肉、四肢关节,进而内舍五脏六腑。病理特点是肝肾虚损为本,热毒瘀血为标,本虚标实,互为因果在病理演变过程中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多变。急性期有热毒炽盛、瘀血阻络、风湿热痹、阴虚内热等,治疗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缓解期常见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治疗固护阴液、养阴滋阴。  相似文献   

6.
杨淑莲教授认为"髓毒劳"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医对应名称更好地反映了疾病本质,指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主,气(阳)虚、阴(血)虚者均较常见,气阴两虚或兼夹热毒、痰浊、瘀血者亦多见,单纯邪实者少见,故其病机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瘀血、痰浊、热毒为标,常见热毒炽盛、瘀毒内阻、气阴两虚、脾肾两虚等证型。杨老师结合精准医疗诊断特点,参照国际常用的MDS预后积分系统,动态应用解毒、益气、健脾、补肾等治疗方法,分期论治M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讨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主要病因病机和基本证候,认为热毒炽盛、败血阻滞、脏腑虚损、阴阳逆乱贯穿于发病的始终;毒热、瘀血和急性虚证为其基本证候.作者就临床常见证型 (热毒炽盛、阳明腑实、湿热蕴结、败血阻滞、邪陷心包、气血两虚、邪盛亡阳、邪盛亡阴 )及其辨治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186例,调查其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检测血清CRP、PCT、D-Di水平。结果 1中医证型以热入营血证(27.96%)、瘀毒内阻证(26.89%)、热毒炽盛证(22.58%)多见。2热入营血证CRP水平最高,热毒炽盛证、瘀毒内阻证、气阴两虚证CRP水平与其相近(P0.05),均明显高于邪毒袭肺证(P0.01);各组CRP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3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PCT水平明显高于邪毒袭肺证(P0.01),其中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高于气阴两虚证及热毒炽盛证(P0.01);各组PCT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4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的D-Di水平均高于其他各证(P0.01),瘀毒内阻证D-Di水平明显高于热入营血证(P0.01);各组D-Di均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瘀毒内阻证热入营血证热毒炽盛证气阴两虚证邪毒袭肺证。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脓毒症中医证型以热入营血证、瘀毒内阻证、热毒炽盛证多见;联合检测CRP、PCT、D-Di,对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作者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情志内伤,外邪侵袭,脏腑虚损,热毒燔灼形成热毒炽盛证;脏腑虚损,气血阴阳失调,久之,形成气阴两伤证;阴病及阳,脾阳不足,水湿不运,肾阳不足,肾水泛滥形成脾肾阳虚证;脾失健运,或肝木侮脾形成脾虚肝旺证;肝气郁结,气血凝滞形成气滞血瘀证。结论:辨证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28-429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证素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证型总数为485个,以热毒炽盛、脾肾阳虚、阴虚内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风湿热痹最为常见。病位证素依次为肾、脾、肝、心,与经络、肺、肌肤、脑、胃相关。主要病性证素为热、阴虚、肾虚、脾虚、毒、血瘀。证素组合形式有五种,以两证素构成证候形式所占比例最高(49.3%),其中又以两病性证素组合最为常见。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肾、脾、肝三脏,是以热、毒、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的虚实夹杂疾病。"瘀"既是SLE病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病程中的重要病理产物。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阴阳毒""蝶疮流注"等范畴.金实教授认为其发病本质为内外合邪作用于人体,属本虚标实之证,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邪毒(火毒、热毒和瘀血)为发病之标,病机关键为肾虚瘀毒,基本治法为补肾化毒,并在此基础上创制了狼疮静方.金教授不拘泥于套方成法,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孟如教授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三个基本证型即热毒炽盛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为主对其临证思辨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演变。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SLE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建立至2018年7月。对证型及药物进行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725篇,总结归纳高频证型11个,出现频次最高的五个证型分别为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阴虚内热(火旺)证、肝肾两(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累计频率62.11%。1965-2018年间,阴虚内热(火旺)证呈明显增长趋势;热毒炽盛证、脾肾两(阳)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在1965-2010年间呈增长趋势,在2011-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肝郁气滞(脾虚)证在1965-2018年间呈下降趋势;其余证型均呈动态波动。涉及组方1522个,药物309味,使用15910次,总使用频率最高的5味药分别为生地黄、牡丹皮、茯苓、黄芪、甘草,总累计频率16.42%。使用频率最高药类为清热药和补虚药;生地黄、牡丹皮等清热药的使用频率趋势与热毒炽盛证保持一致,不同年份高频用药大致相似,用药频率存在较小差异。结论:SLE在内以阴阳亏虚为主,在外与热毒侵袭相关,属于本虚标实,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药物使用等紧密相关,治当以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益气养阴,并结合个人体质及环境变化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金匮要略》阴阳毒病探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辨治思路。重温《金匮要略》所论阴阳毒病的源流,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提出SLE毒邪致病的特点、辨治思路及临床治疗。临床所见SLE症状表现,当属阴阳毒病。SLE病因是毒邪,具有邪气炽盛、病势凶猛、变证层出、致病广泛等特点,符合SLE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以及病情反复、病候复杂、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的特点。阳毒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以热毒证为主;阴毒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缓解期,以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SLE的治疗因以阴阳为证治大纲、以解毒散瘀为基本大法,强调早期治疗。临床应用升麻鳖甲汤加减治疗SLE热毒血瘀者有效便捷,不失为一种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为肾阴亏虚为本、热毒瘀阻为标之本虚标实证。治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分活动期、缓解期辨证施治。活动期热毒炽盛、燔灼营血,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方用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加减;缓解期以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多见,治当滋阴清热、和营养血和温肾壮阳、健脾利水,前证用六味地黄丸等剂,后证多用肾气丸、真武汤之属。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是引起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最常见病因。高彦彬教授认为IgA肾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辨证分型主张“以虚定型,以实定候”,本虚分为肝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肾两虚、阴阳两虚4个证型,标实分为热毒伤络、风伏肾络、湿热壅络、肾络瘀阻、浊毒闭络5个证候;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以通络为主;急性发作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通络;慢性缓解期,以正虚为主,虚实夹杂,治以扶正通络;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张国恩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辨证思路。他从阴阳认识免疫机制,根据RA免疫反应亢进、免疫抑制功能降低的发病特点,认为本病为阳盛阴衰,治疗应抑阳扶阴,提出痹毒是RA的发病关键因素,根据病情顽固、血管翳高侵袭性等特征,认为RA为风寒湿燥火热痰瘀诸毒邪炽盛,治宜以毒攻毒、解毒化毒;指出本病为本虚标实,病理产物为热毒痰湿浊邪与瘀血阻滞,本虚为肝肾亏虚及脾胃受损,治疗以抑阳扶阴、清热化湿、解毒化毒、祛风除湿、化浊散瘀、补益肝肾、健脾护胃等为治疗大法,临证善用微观辨证,根据中药药理精选有效方药分期论治,急性期化浊解毒、活血化瘀、清热养阴为主,缓解期扶正为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10例诊治报告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15006)陈爱平陈志伟李文彩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热毒炽盛型阴虚火旺型气阴两虚型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病情重,死亡率高。我们自1994年底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史哲新  杨文华  汤毅  高宏 《陕西中医》2007,28(6):686-687
目的:探讨难治性白血病中医证候分型与P170蛋白表达和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2例难治性白血病病例按热毒炽盛、热毒动血、热痰瘀结、气血两亏、气阴两虚、脾肾阳虚6型分型;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病例的P170蛋白表达;采用MA、HAD和DAT方案进行1~2个疗程化疗。结果:气血两亏型P170蛋白表达最低,热毒炽盛型P170蛋白表达最高;热毒炽盛型和气阴两虚型缓解率低,气血两亏型缓解率最高。提示:难治性白血病热毒炽盛与气阴亏虚对本病的发病、病程、治疗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顾乃龙教授认为肺癌病因病机多责之于毒邪,患者临床常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责之痰瘀毒热。临床治疗肺癌应兼顾扶正与祛邪,以解毒散结贯穿治疗始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顾教授将肺癌分为痰浊蕴肺、气滞血瘀、毒邪蕴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种证型,随证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一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