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昌队列人群肺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中肺癌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历史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金昌队列人群 2001-2013年因肺癌而死亡的全部资料及2001-2010年肺癌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直接经济负担、潜在减寿年(PYLL)、人均PYLL(A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以及人均WPYLL(AWPYLL)等指标分析肺癌造成的疾病负担,运用Spearman秩相关和平均增长速度描述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因肺癌死亡434例,粗死亡率为78.06/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4.77%,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肺癌死亡率为108.90/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4.24%,女性肺癌死亡率为26.08/10万,年均增长速度为6.91%。因肺癌而造成的PYLL和APYLL分别为3 723.71人年和8.58年。女性因肺癌造成的APYLL(15.94年)是男性(7.87年)的2.03倍。WPYLL和AWPYLL分别为1 161.00人年和2.68年,女性AWPYLL(5.63年)是男性(2.26年)的2.49倍。2001-2010年金昌队列人群肺癌住院患者人均直接经济负担为6 309.39元,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肺癌对金昌队列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是重要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
金昌队列人群胃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金昌队列人群中胃癌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历史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金昌队列人群2001-2013年胃癌全死因资料及2001-2010年胃癌住院患者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住院费用等指标评价胃癌造成的疾病负担,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平均增长速度描述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1-2013年间金昌队列人群中因胃癌死亡213人、年均粗死亡率为38.30/10万,未呈现显著变化趋势。男性胃癌死亡196人、粗死亡率为56.17/10万,女性胃癌死亡17人、粗死亡率为8.21/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女性的6.84倍。胃癌死亡者以50~79岁年龄段为主(176人,构成比为82.62%),<50岁年龄组胃癌死亡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0.77%。因胃癌而造成的人均PYLL(APYLL)以8.43%的平均速度随年份呈下降趋势,人均WPYLL(AWPYLL)以10.46%的平均速度随年份呈下降趋势。2001-2010年该队列人群胃癌住院患者例均费用为8 102.23元,日均费用为463.45元,无明显变化趋势。结论 金昌队列人群胃癌疾病负担严重,男性尤为突出,有年轻化表现;胃癌所致PYLL及 WPYLL十余年来无明显变化趋势、而APYLL及 AWPYLL随年份呈下降趋势;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平稳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金昌队列人群肝癌疾病负担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揭示金昌队列人群肝癌疾病负担现状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金昌队列人群2001-2013年死亡人群中肝癌资料及2001-2010年肝癌住院患者资料,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直接经济负担、潜在减寿年(PYLL)、人均PYLL(A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以及人均WPYLL(AWPYLL)等指标分析肝癌疾病负担,运用Spearman秩相关、平均增长速度等描述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因肝癌死亡207人,占全部癌症死亡人数的16.68%;2001-2010年金昌队列人群肝癌住院患者259例,占全部癌症住院患者的6.79%,死亡83例,病死率为32.05%。肝癌死亡以男性为主,占88.89%,标化死亡率为42.32/10万;女性占11.11%,标化死亡率为15.31/10万;连续13年队列人群肝癌死亡率、男性肝癌死亡率随年份呈增长趋势,增长速度分别为5.62%、5.16%。肝癌死亡以60~69岁、50~59岁为主,分别占26.57%、24.15%。肝癌造成队列人群PYLL与APYLL分别为2 906.76人年和14.0年,WPYLL与AWPYLL分别为1 477.00人年和7.14年,男女性AWYPLL相当。肝癌住院患者例均直接经济负担为6 270.78元,日均直接经济负担为301.75元,例均住院天数为21.32。结论 金昌队列人群10余年来肝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持续沉重。  相似文献   

4.
金昌队列人群癌症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掌握金昌队列人群常见癌症的疾病负担,为制定该队列癌症防治措施、减轻癌症疾病负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收集金昌队列人群2001-2013年癌症全死因资料及2001-2010年癌症住院患者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直接经济负担分析癌症造成的疾病负担。结果 该队列人群13年癌症平均死亡率顺位前5位为肺癌(78.06/10万)、胃癌(38.03/10万)、肝癌(37.23/10万)、食管癌(19.60/10万)、结直肠癌(9.53/10万);前5位恶性肿瘤PYLL(人年)、WPYLL(人年)依次为肺癌(3 480.33、1 161.00)、肝癌(2 809.03、1 475.00)、胃癌(2 120.54、844.00)、食管癌(949.61、315.00)、结直肠癌(539.90、246.00)。该队列10年恶性肿瘤人均例次住院费用依次为胃癌(8 102.23元)、食管癌(7 135.79元)、结直肠癌(7 064.38元)、乳腺癌(6 723.53元)、肺癌(6 309.39元)。结论 金昌队列人群疾病负担较重的前五位癌症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其中尤以肺癌的疾病负担最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死亡趋势,以及冠心病对该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 利用建立的大型随访队列人群的资料,应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orking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WYPLL)等指标,分析2001-2013年该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亡趋势和疾病负担现状,运用平均增长速度描述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47/10万,其中男性标化死亡率随年份有增长趋势,但是70~79岁组冠心病的死亡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女性因冠心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减寿年数(averag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APYLL)(15.33年/人)是男性(6.95年/人)的2.21倍。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verage working 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AWYPLL)女性(5.59年/人)是男性(3.42年/人)的1.63倍,其中人均潜在工作损失年和男性人均潜在寿命损失年随年份呈下降趋势。结论 2001-2013年金昌队列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并对该人群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应该对该人群展开进一步的冠心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3年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及1990年和2013年结直肠癌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DALY和DALY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12.15/10万升至2013年20.27/10万,上升66.83%(男性上升72.82%,女性上升55.26%)。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10.57/10万升至2013年11.07/10万,上升4.73%(男性上升9.03%,女性减少3.12%),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从1990年7.79万例升至2013年14.80万例,上升90.08%(男性上升105.36%,女性上升72.14%)。2013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333.16万人年、YLL为320.07万人年、YLD为13.09万人年,YLL是DALY的主要构成部分。1990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201.91万人年,标化DALY率为238.54/10万,2013年标化DALY率为224.23/10万,DALY上升65.01%,标化DALY率降低6.00%。各年龄组中,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值高于1990年,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状况,探讨代谢性疾病与脑卒中发病之间的联系,为人群脑卒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金昌队列随访人群33 042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体检数据,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揭示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状况,研究代谢性疾病对脑卒中发病的影响,使用限制三次样线条法来分析各代谢性指标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为1.59%,标化发病率为3.99%。高血压(男性HR=2.20,女性HR=4.45)与血脂异常(男性HR=1.49,女性HR=1.79)是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仅影响男性人群脑卒中的发病(HR=1.79),肥胖仅影响女性人群脑卒中的发病(HR=1.64),且罹患代谢性疾病种类越多,脑卒中发病风险越大。SBP与脑卒中发病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而DBP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正向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金昌队列人群脑卒中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处于较高水平;代谢性疾病人群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在脑卒中防治中应予以重视;DBP可能与脑卒中具有更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从GLOBOCAN 2012、《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五大洲癌症发病率》(CI5)、全国三次死因回顾调查和WHO Mortality Database 5个数据源中摘录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或死亡数据,分析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死亡及其趋势。结果 GLOBOCAN 2012估计2012年中国男、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世标率)分别为16.9/10万和11.6/10万,死亡率(世标率)分别为9.0/10万和6.1/10万。GLOBOCAN 2012对不同人类发展指数与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显示,人类发展指数越高,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也越高,中国目前属高等发展水平,提示随着中国经济卫生的发展,未来结直肠癌负担可能越来越严重。CI5第4卷和GLOBOCAN 2012显示,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从50岁开始上升明显。《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2009年城市地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世标率)(22.2/10万)和死亡率(世标率)(9.9/10万)约为农村地区发病率(世标率)(11.8/10万)和死亡率(世标率)(5.7/10万)的2倍。2009年结肠癌占全部结直肠肛门癌的构成比,男、女性分别为49.0%和54.2%,城市和农村地区分别为53.4%和41.7%。CI5第4~10卷数据显示:1973-2007年上海男性和女性结肠癌和直肠肛门癌均呈上升趋势,与1973-1977年相比,2003-2007年男性发病率分别增加138.8%和31.1%,女性则分别增加146.7%和49.1%。全国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显示,从1973-1975年至2004-2005年间结直肠癌死亡粗率上升77.9%。基于WHO Mortality Database数据的Joinpoint分析显示:1987-2000年中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升高0.7%(P<0.05)。结论 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提示城市地区和男性人群应为防控重点。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模式趋向发达国家,呈增长趋势,应尽早开展筛查等人群层面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中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中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描述变化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结果 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9年,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整体呈上升趋势(P<0.05),归因于钙摄入不足和纤维摄入不足的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65~79岁各年龄组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以及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较25~64岁各年龄组上升速度更快,65~79岁各年龄组归因于钙摄入不足和纤维摄入不足较25~64岁各年龄组下降速度更慢。控制时期和队列效应后,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随时期、队列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归因于纤维摄入不足随时期、队列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各饮食危险因素的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的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在结直肠癌防治工作中需加强饮食危险因素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筛查干预视角,分析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负担的现况、既往与未来,并行国际比较,为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及其筛查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平台摘录数据,描述中国2019年结直肠癌所致DALY数、世标率及不同亚组值;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变化趋势,结合人群筛查情况行国际比较。进一步预测中国结直肠癌所致DALY负担未来变化趋势。结果 中国2019年结直肠癌所致DALY总数为639.5万人年,占全球结直肠癌负担的26.3%,占中国全部癌种负担的9.5%;其中男性DALY数占65.2%,≥65岁者占44.8%,与本土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推荐接近的年龄段(40~74岁)人群占73.7%,伤残损失寿命年(YLD)数占4.8%。相比1990年,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所致DALY总数增长了181.5%,有明确归因占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因素是高BMI、红肉摄入过量和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等(增幅依次为151.1%、86.4%和78.8%)。就结直肠癌所致DALY率,中国1990年为245.6/10万,2019年为320.6/10万,增幅达30.5%;作为参照,已开展全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澳大利亚(2006年启动)、英国(2006年)和日本(1992年),DALY率降幅分别为36.0%、28.6%和17.8%。预测提示,若无继续扩大范围的人群筛查,2030年中国结直肠癌所致DALY总数将达766.6万人年~906.6万人年,较2019年将增加19.9%~41.8%。结论 中国结直肠癌所致DALY负担近30年持续增加,人口老龄化及伴随失能会使负担更重。目前本土推荐筛查年龄可覆盖七成DALY负担来源人群,但人群的实际筛查覆盖有限。其他国家结直肠癌所致DALY负担的下降与筛查开展密不可分,提示尽快扩大本土结直肠癌有效筛查覆盖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陕西省监测点居民伤害死亡现状及由于伤害死亡所造成的潜在损失,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伤害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研究伤害死亡造成的潜在损失,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orking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verage working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AWPYLL)、潜在经济损失值(potential economic losses,PEL)。  结果  2015-2017年陕西省居民伤害平均粗死亡率55.76/10万(标化死亡率45.83/10万),其中男性高于女性(χ2=528.500,P < 0.001)、农村高于城市(χ2=45.124,P < 0.001)。前4位伤害死因分别是交通事故、跌落、自杀和中毒。溺水和他杀造成的AYLL位居伤害死因类型的前2位,且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因交通事故导致的PYLL 88218人年、WPYLL 56 413人年、PEL 27.28亿元,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因自杀导致的PYLL 16 789人年、WPYLL 10 868人年、PEL 5.26亿元,且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结论  伤害是严重危害陕西省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导致陕西省社会劳动力和潜在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大华地区2016 - 2018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减寿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华地区2016 - 2018年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和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死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大华地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245.93/10万(标化死亡率114.72/10万),占全死因的34.59%;男性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146.88/10万)高于女性(85.13/10万)。在恶性肿瘤的死亡顺位中,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肠癌、胃癌、胰腺癌、肝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68.38%。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全人群恶性肿瘤PYLLR为11.27‰,肺癌排在第1位;AYLL为3.95年。男性PYLL、PYLLR(1 180人年、12.70‰)大于女性(906人年、9.83‰),但AYLL(3.55年)低于女性(4.62年)。结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大华地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恶性肿瘤死亡特点开展肿瘤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1988—2004年萧山区居民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全死因登记监测资料,描述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并计算交通伤害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潜在工作减寿年数(WPYLL)。结果萧山区1988—2004年交通伤害累计死亡3543人,年平均死亡率为23.15/10万,占伤害死亡的36.86%,居伤害死亡第1位;居民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以每年3.80%的速度递增;交通伤害死亡水平与机动车数量呈正强相关;17a来交通伤害死亡平均减寿30.88人.a,20~59岁年龄段的PYLL标化率和WPYLL标化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是交通伤害的高危人群。结论17a来交通伤害死亡率上升明显,交通伤害是青壮年的主要死因,交通伤害导致的PYLL和WPYLL是明显的,带来了沉重疾病负担,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并针对其死亡特点,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陕西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计算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结果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4.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1.50/10万,占全死因的21.48%。男性年均死亡率(166.00/10万)高于女性(100.3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41%,P<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72.35%。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PYLL为393996.33人年、PYLLR为14.98‰,AYLL为11.17年,且男性均高于女性。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WPYLL为149978人年,AWPYLL为4.25年,WPYLL男性高于女性,AWPYLL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陕西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居民2011—2020年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及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SPYLLR)和人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1—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14.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3.52/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146.09/10万)高于女性(84.56/10万)。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65.36%。2011—2020年该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3.70%,P<0.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恶性肿瘤总PYLL为39067人年,SPYLLR为6.73‰,AYLL为12.59年。结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二七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