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胶南市HFRS发病及死亡状况,为HFR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4~2004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4~2004年共报告HFRS病人2633例,死亡171例。1984~1990年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29.49/10万。10~4月高发,发病数占全年的84.9%;发病率男性为20,24/10万,女性为9,66/10万;发病以中青年为主,15~45岁发病率为15.42/10万;农民发病2053例,占发病总数的77.98%。[结论]胶南市是HFRS高发区,发病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且有周期性规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3年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更好地制订防制措施。[方法]分析2003年山东省HFRS人间疫情和鼠间感染资料。[结果]2003年全省发病3603例,发病率为3.99/10万;死亡16例,病死率为0.44%;发病率居前6位的是日照、淄博、滨州、潍坊、临沂和莱芜市;15~55岁组发病与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85.48%和75.00%.农民发病数占79.13%;发病的季节分布不明显。宿主动物以褐家鼠为优势种,鼠平均带病毒率为5.11%。[结论]山东省2003年HFRS处于流行低潮期,流行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与主要宿主动物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控制HFRS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胶州市监测点1998-2007年HFRS人间疫情、鼠间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7年HFRS合计发病566例.年均发病率为7.44/10万,病死率为2.93%。年均发病率,丘陵地区为11.49/10万,平原地区为5.26/10万。566例病人中,春夏季(5~6月)发病的占18.38%,秋冬季(10~12月)发病的占40.46%;男性占74.03%,女性占25.97%;农民占84.63%,工人占6.89%,其他职业占8.48%;5~24岁占14.13%,25~44岁占47.17%,45~75岁占38.87%。1998~2007年合计捕鼠289只,大家鼠占41.87%,小家鼠占48.10%,黑线姬鼠占7.27%,鼩鼱占2.77%;鼠肺HFRS病毒带毒率为1.73%,其中野鼠带毒率为3.44%,家鼠带毒率为1.60%(P〉0.05)。[结论]胶州市为混合型HFRS疫区,疫情呈下降趋势,发病季节呈双峰型,男性青壮年农民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
巴彦淖尔市2000~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巴彦淖尔市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巴彦淖尔市2000~2005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全市合计报告128例HFRS病人,死亡3例,年均发病率为1.21/10万、死亡率为0.28/10万,病死率为2.34%,各年分别发病2例、5例、4例、11例、8例、98例;春夏季高峰合计发病数占总数的59.38%,农民占81.25%,30~59岁占75.00%,男女之比为3:1.室内优势鼠种是褐家鼠,带毒率为7.16%;野外优势鼠种是黑线仓鼠,带毒率为5.92%.[结论]巴彦淖尔市是家鼠型HFRS疫源地,近年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1996~2005年大东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沈阳市大东区1996~2005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大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年报及区公安分局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36.19/十万,1997年发病率最低,为5.88/十万;男女性别比为1:0.68;年龄发病以5~岁和10~岁年龄组最多.占总发病数的52.04%和17.48%;发病居首位的是“学生”,占病例总数的60.77%;全年均有发生,发病最多的月份为6月,占病例总数的11.72%。[结论]大东区猩红热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率已由1996年居全区传染病发病的第6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近3年济南市麻疹发病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济南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济南市合计报告麻疹762例,年均发病率为4.18/10万。年均发病率城区与近郊为4.89/10万,远郊为3.44/10万(P〈0.01)。762例病例中,3~7月占64.70%,11~12月占20.47%;男性占56.56%,女性占43.44%;〈8月龄占17.19%,15-34岁占36.35%,35-69岁占6.56%;流动人口占9.97%;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4.44%;暴发疫情25起,发病127例。[结论]济南市麻疹发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存在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7.
2005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河北省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HFRS疫情资料,对监测点宿主动物进行监测和人群隐性感染率调查,对阳性鼠肺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2005年河北省共报告HFRS病例1741例,死亡7例,发病率为2.54/10万,病死率为0.40%。病例分布于全省139个县(市、区),主要集中于秦皇岛和唐山市。季节特征呈春峰型,3—6月发病数占全年总发病数的57.96%。以青壮年为主,20~59岁组发病1351例,占发病总数的77.60%;男女之比为2.77:1;农民发病数占69.50%。居民区鼠密度为148%,带病毒率为4.62%;野外鼠密度为0.99%,带病毒率为0.97%。居民区和野外的优势鼠种均为褐家鼠。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36%。阳性鼠肺进行PCR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Ⅱ型)。结论 河北省HFRS疫区是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应以高发病较集中的8个县(区)为重点,贯彻“灭鼠和免疫并重”的防制策略,科学开展HFRS的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阳市卧龙区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卧龙区2005~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卧龙区2005~2011年累计报告麻疹583例,年均发病率为9.86/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2.52/10万、15.72/10万、13.27/10万、14.39/10万、12.26/10万、2.13/10万、0.OO/10万。2005~2011年年均发病率,城区为11.53/10万,农村为7.87/10万;男性为11.75/10万,女性为7.86/10万。583例病人中,2~8月龄的占32.08%,9~11月龄的占9.43%,1岁的占11.84%,2~14岁的占34.82%,15~45岁的占11.84%;学生占20.41%,散居儿童占66.38%,托幼儿童占4.80%,农民占2.74%,工人占2.40%,其他占3.26%;常住人口占56.26%,流动人口占43.74%;3~6月发病的占56.26%;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15.44%,无免疫史的占71.70%,免疫史不详的占12.86%。[结论]2005~2011年卧龙区麻疹发病率较高,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天台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间疫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及健康人血清抗体;宿主动物带病毒率调查,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汉坦病毒(HV)抗原。结果2001~2003年全县累计报告HFRS病例16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94/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3.23:1(126/39),以农民发病为主,占81.82%。室内鼠密度平均为2.51%,野外为5.22%,总鼠密度为4.53%,鼠带病毒率平均为16.38%。病人血清阳性率81.37%。结论天台县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和预防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营口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HFRS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营口市2003-2007年HFRS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营口市2003-2007年合计发生HFRS病人563例.年均发病率为5.66/10万,死亡4例。年发病率(/10万).2003年为2.36,2004年为7.95,2005年为8.02,2006年为4.42.2007年为2.01。年均发病率(/10万),站前区为3.83.西市区为3.28,老边区为7.02,鲅鱼圈区为21.07,大石桥市为3.93.盖州市为3.45。563例HFRS病例中,男性占79.75%,20~39岁占45.29%,农民占55.77%;3~6月合计发病297例(占52.75%)。捕获家鼠1023只,均为褐家鼠;检测褐家鼠肺1023份.HFRS病毒抗原阳性的65份,带毒率为6.35%。[结论]营口市HFRS发病呈明显的春峰型.男性青壮年农民是HFRS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临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点,以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方法]对临朐县2001~2005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发病总数为964例,年平均发病率22.4/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34.37/10万,2005年最年,发病率为17.01/10万,各年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49岁年龄组、男性、农民发病较高。[结论]临朐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有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HFRS综合干预措施的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选取1998~2000年山东省临沂市年发病均在30/10万以上的6个县(区)作为试验现场,借助实验流行病学方法,评价以疫苗免疫和灭鼠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6个试验县(区)2001~2005年HFRS发病水平不断下降,发病率由干预前的57.55/10万降到干预后的13.69/10万,效果指数达4.3579(95%CI:3.94~4.83),保护率达74.74%(95%CI:72.31~77.18),流行病学效果良好。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效益/成本的比值为9.18。[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综合干预措施流行病学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院秀高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84-2485
目的分析2005—2011年灌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7 a间中国疾病控制系统中的流行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统计,运用描述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1年共报告HFRS病例269例,年均发病率为4.2/10万,男女发病比例为2.64∶1。其中农民(民工)发病为240例,占全部病例的89.22%。病例主要集中在秋冬季(10月至次年1月份,占全部病例的84.01%),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该县HFRS发病率以农民(民工)为最高,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HFRS疫情监测,提高重点人群的出血热疫苗接种率;加强对鼠密度监测,强化健康教育,从而达到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2001年~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1年~200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人群抗体阳性率等监测资料,探讨HFRS流行因素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HFRS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在江苏省设立固定监测点,按统一方案调查鼠密度、鼠带病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人群抗体阳性率。结果:2001年~2006年HFRS发病率下降了37.7%。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发病的季节分布明显不同,苏北秋冬峰病例占全年病例的68.83%,苏南春峰占全年的52.55%。春季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和褐家鼠(密度分别为1.49%和1.00%),秋季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密度0.73%),混合鼠密度及优势鼠种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花背仓鼠及臭鼰鼱均监测到带毒。春季以褐家鼠及小家鼠带病毒鼠指数为高(分别为0.0125、0.0107),秋季以黑线姬鼠和臭鼰鼱带病毒鼠指数较高(分别为0.0124、0.0038)。6年内一般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44%。结论:江苏省6年内HFRS疫情持续下降,但苏北和苏南流行特征明显不同,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2001~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河北省近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省近年HFRS的人群发病情况、疫源地及人群隐性感染情况,并对其流行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近年来,河北省HFRS发病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高发地区由中南部向东部地区转移。发病呈现春峰型,发病率高,病死率低,符合家鼠型(Ⅱ型)流行特征。[结论]河北省目前HFRS预防控制的重点应在东部的秦皇岛市和唐山市,防控措施仍应坚持“监测和宣传并举,灭鼠与免疫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招远市城区学生的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招远市健康监测点学校1996~2005年的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评价。[结果]营养不良率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5.65%;超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5年为15.68%;肥胖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12.57%。营养不良率、超重率、肥胖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超重率、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营养不良率较低,肥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阜阳市肾综合征出(HFRS)血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发病率最高的为颍州区(1.35/10万),发病率最低的为颍上县(0.54/10万);年发病率平均为0.93/10万,2001年发病率最高为1.48/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为0.67/10万。冬季为发病高峰,高峰月份由12月份提前到11月份,11月份发病数占总数的17.33%;春季发病构成增加。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3岁,26~60岁年龄组占69.80%,以农民为主,但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多于女,为2.66:1。室内鼠密度年平均为4.70%,鼠种构成以小家鼠为主,占63.13%;野外鼠密度为3.96%,以黑线姬鼠为主,占72.86%;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年平均分别为2.33%、5.81%,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分别为7.41%、7.41%。结论阜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年室内外鼠肺带毒率及野外鼠密度明显上升,需进一步加强人、鼠间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8.
于杰  孟巧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38-2740
[目的]了解安阳市1984~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1984~2005年HFRS疫情监测资料与宿主动物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年全市HFRS累计发病2621例,年平均发病率2.44/10万,死亡24例,病死率0.92%。1984年出现首例病例,1986年出现第1次流行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994年出现第2次流行高峰,持续3年,随后下降,2001年出现第3次流行小高峰。发病季节为每年的3~6月份;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20~49岁的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疫区平均鼠密度为7.35%;优势鼠种带毒率以褐家鼠为主,带毒率为68.52%。[结论]该市应开展大面积灭鼠工作,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重点人群进行HFRS疫苗的接种,以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