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羟氯喹辅治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羟氯喹(HCQ)与常规泼尼松、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的疗效。方法52例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泼尼松+CTX治疗;治疗组28例,采用泼尼松+CTX+HCQ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及6个月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2组在周围血管炎临床症状改善及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及实验室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P〈0.05)。且抗ds-DNA、C3等指标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羟氯喹治疗狼疮性肾炎伴周围血管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多靶点方法激素+他克莫司FK506+环磷酰胺联合治疗25例Ⅴ+Ⅳ型难治性狼疮性肾炎,观察多靶点方法对Ⅴ+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5例肾活检明确为Ⅴ+Ⅳ型LN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中小剂量泼尼松联合FK506+CTX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观察治疗前与治疗6、12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白蛋白、补体C3等,同时行SLE-DAI评分。结果:经过6个月激素+FK506+CTX联合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为38.5%;治疗12个月完全缓解率为51.2%,总体有效率达到91.8%,20例患者(83.3%)SLE-DAI≤5。白蛋白、尿蛋白及SLE-DAI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治疗12个月与治疗6个月比较差异显著(P0.01),疗效比较理想,不良反应少,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得到恢复。结论:采用激素+FK506+CTX多靶点治疗Ⅴ+Ⅳ型LN,不仅能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还能减轻膜性病变,FK506还能直接通过抑制足细胞的过度活化,改善足细胞功能,从而减少蛋白尿,所以大大提高了对V+IV型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且联合用药可以减少细胞毒药物的剂量,从而大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治疗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延长了有效治疗的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谭振骥  王月芳  邓新 《海南医学》2011,22(22):41-42
目的探讨成人紫癜性肾炎(HSPN)蛋白尿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成人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为糖皮质激素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分别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3个月与6个月时间点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9个月、12个月时间点尿蛋白两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糖皮质激素与正清风痛宁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是有效、安全可行的,与单用激素相比更有效,特别是早期疗效较好,对提高蛋白尿早期缓解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全丹雄  李奕良 《中外医疗》2012,31(16):1+3-1,3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的7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以同期单纯采用激素治疗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及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肌酐、血沉、圆源澡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补体C3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世杰 《中外医疗》2016,(12):27-29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分别联合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缓解率、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蛋白尿为(1.01±0.62)g/L,低于对照组的(1.75±0.55)g/L,血清白蛋白和补体C3分别为(37.88±5.41)g/L、(1.25±0.26)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成人难治性紫癜性肾炎(HPG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4h尿蛋白〉3.5g的难治性HPGN患者(泼尼松1mg·kg^-1·d^-1治疗8周无效)13例,予CsA3~5mg·kg^-1·^-1口服,6个月后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1.5mg·kg^-1·d^-1,总疗程12个月,同时联合泼尼松0.5mg·kg^-1·d^-1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清白蛋白及血清肌酐变化。结果 13例患者经12个月治疗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P〈0.01),肾病完全缓解8例(61.5%),部分缓解4例(30.8%),无效1例(7.7%)。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多毛及一过性高血压。结论 环孢素A联合小剂量激素可显著降低成人难治性紫癜性肾炎的蛋白尿,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49例狼疮性肾炎(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激素治疗;治疗组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间歇冲击治疗,即CTX0.4—0.6g/d静脉滴注,连用2d,每2周1次。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7%.治疗组24h尿蛋白、血肌酐、血沉、尿红细胞及狼疮活动性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补体C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显著增加疗效,使病情缓解,不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评价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及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6年来收治Ⅳ型及Ⅳ+Ⅴ型LN各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联合静脉CTX冲击治疗。结果:治疗后Ⅳ型LN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沉(ESR)、血清补体C3及狼疮活动分数(SLE-DAI)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Ⅳ+Ⅴ型LN组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其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两治疗组总有效率相似(P>0.05)。结论: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LN及Ⅳ+Ⅴ型LN均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IgA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IgAN患者56例,分别采用CTx加激素治疗(CTX组)及大剂量激素治疗(激素组)各28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时的相关指标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CTX组入组时eGFR显著低于激素组(P〈0.05),节段小球硬化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时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O.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TX组12个月时的eGFR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12个月时CTX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素组(P〈0.05),而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的差异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类似(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初治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随访期平均为(37±10)个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治疗组的急性活动指数(AI)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活动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满意,并能延缓LN慢性病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来氟米特治疗轻中型狼疮性肾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对轻中型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33例5≤狼疮基本活动指数(SLEDAI)≤14、0.5 g≤24 h尿蛋白定量<2.0 g的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分别单用糖皮质激素及联合应用来氟米特治疗6个月,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SLEDAI、24 h尿蛋白定量、抗ds-DNA抗体滴度及补体C3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但组间疗效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LEDA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尿蛋白定量、抗ds-DNA滴度、补体C3虽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治疗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轻中型狼疮性肾炎的缓解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脱氧核糖核酸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脏科住院的狼疮性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血尿、尿蛋白>2.0g/d,肾功能异常,血肌酐(SCr)278.39±80.73/μmol。其中15例狼疮性肾炎根据病情采用脱氧核糖核酸(DNA)免疫吸附柱清除患者血浆中特有的异常增多的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抗ds—DNA抗体)及免疫复合物。免疫吸附治疗2~3次,平均(2.0±0.35)次,同时口服小剂量强的松0.5mg/kg·d)及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总量6~8g)。另15例患者给予大剂量强的松1mg/kg·d)及间断CTX静脉冲击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好转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结果:30例患者随访6个月,免疫吸附治疗患者的好转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1。结论:免疫吸附联合小剂量激素及间断CTX冲击,能有效控制狼疮性肾炎活动,明显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沙利度胺口服,初始剂量每天100 mg,如无不良反应则每周剂量递增50 mg/d,直至达最高剂量每天200 mg,然后改为维持剂量每天100~200 mg;治疗组同时加用CsA口服,CsA起始剂量为(2~3)mg/(kg·d),维持剂量5 mg/(kg·d),直到血液学反应出现或副作用发生。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R 13例(41.9%),PR 7例(22.6%),HI 3例(9.7%),NR 8例(25.8%),其有效率为74.2%,对照组以30例进行疗效评价,CR 9例(30%),PR 6例(20%),HI 1例(3.3%),NR 14例(46.7%),其有效率为53.3%,两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b、PLT水平治疗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治疗组患者的Hb、PLT水平较对照组上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沙利度胺二者联合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和环孢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口服泼尼松0.5mg/(kg.d)治疗的基础上,A组口服来氟米特负荷剂量60mg连服3d,减量期40mg/d连服7d,维持量20mg/d,完全缓解后减至每日最小维持量;B组口服环孢素5mg/(kg.d)。进行1年的随访,在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分别记录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AST、ALT、ALb)、肾功能(CRE、UA、GLU)。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从治疗3个月开始,部分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开始有所恢复,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及环孢素A均可以有效地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同期两者差异不明显,并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效果。方法将4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以标准饲料100g/d喂养,模型组以1%蛋氨酸饲料100 g/d喂养,低剂量药物组以1%蛋氨酸饲料100g/d喂养+还原型谷胱甘肽15m/(kg.d)肌注,高剂量药物组以1%蛋氨酸饲料100g/d喂养+还原型谷胱甘肽30m/(kg.d)肌注。于实验前和实验8周后采血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肌肉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15、30mg/d可以降低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P〈0.05),高剂量药物组作用强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降低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crocin)对高脂血2型糖尿病模型动物的降血糖和降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4周后,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建立高脂血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西红花苷组(低、中、高剂量),拜唐苹组和二甲双胍组。模型组灌胃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西红花苷组(低、中、高剂量)分别灌胃西红花苷50mg·(kg·d)^-1、100mg·(kg·d)^-1、200mg·(kg·d)^-1,拜唐苹组灌胃30mg·(kg·d)^-1,二甲双胍组灌胃100mg·(kg·d)^-1,给药体积均为10mg·(ks·d)^-1,连续给药28d,观察对血糖、蔗糖糖耐量和血脂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西红花苷可明显降低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蔗糖糖耐量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结论】西红花苷能降低高脂血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与血脂,提高蔗糖糖耐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三尖杉酯碱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36例SLE患者给予强的松0.8~1mg(kg/d),4~8周后开始按每周5mg减量,维持量10~20mg/d;三尖杉酯碱1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5~7d为1个疗程,间隔2~3周,共3~6个疗程。定期检测血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C3、C4、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狼疮活动积分表(SLEDAI)评分由治疗前平均14.36分降至5.16分,24h尿蛋白定量、ES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抗ANA抗体转阴率87.5%,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转阴率分别为87.5%和83.3%。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三尖杉酯碱治疗SLE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价格低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联合激素、羟氯喹治疗轻、中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0.5~1.0 mg/(kg·d)及羟氯喹治疗;试验组给予口服MTX片剂每周1次7.5~15 mg联合糖皮质激素和羟氯喹(用法同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补体C3、血沉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特别是在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补体C3回升、血沉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激素累积剂量和日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激素减量过程中较难减量,更易复发,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治疗SLE有效,加用MTX可减少激素用量,起到"激素助减剂"的作用,防止长期使用偏大量激素引起相关不良反应,为SLE患者治疗提供一个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孙铁忠  何晓芳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9):678-681,F0003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 wilfordii,TW)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分别联合泼尼松(prednisone,PED)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疗效、复发率等差异。【方法】对随访的经TW+PED治疗组[分3次口服TW 2 mg.(kg.d)-1,缓解后减量维持,6个月无效者停药,同时口服PED 0.5~1 mg.(kg.d)-1,8周后逐渐减量]和经CTX+PED治疗组[静脉滴注CTX 0.5~1.0 g.(m2.m)-1,1次/月,共6个月,此后每3个月1次,累计剂量8~10 g,同时口服PED0.5~1 mg.(kg.d)-1,8周后逐渐减量]定期检测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疾病缓解率、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尿蛋白定量及血浆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TW+PED治疗组患者最大缓解率出现在约第6个月;CTX+PED治疗组患者最大缓解率出现在约第12个月,两组总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W+PED组患者复发出现在约第12个月;CTX+PED治疗组患者复发出现在约第18个月,CTX+PED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TW+PED治疗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IMN均有一定的疗效。TW+PED方法和CTX+PED方法相比较,前者患者的病情缓解发生早于后者,在总缓解率方面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前者短期的复发率要高于后者。对于两种治疗方法的远期效果及患者肾功能的进展,仍需进一步的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