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两种尿沉渣镜检方法的结果的分析,深入掌握尿沉渣非离心和离心镜检方法适用范围和特性。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病人晨尿216例,每例标本作两份处理,非离心组一份标本经充分混匀后直接用DiaSys尿沉渣定量分析仪计数尿液的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上皮细胞、真菌、结晶、管型;离心组一份按要求离心后进行尿沉渣镜检记录结果。然后对其两组的尿液有形成份的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方法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结晶、管型、真菌在检出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细胞、上皮细胞在检出上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离心进行尿沉渣镜检有提高细胞检出率和并浓缩放大尿沉渣的作用,但对尿液中的上皮细胞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尿沉渣结果的差别。方法:使用干化学法、UF-50尿沉渣分析仪及尿沉渣染色镜检法对尿液进行检测。结果:三种方法阳性率经Х^2检验,尿沉渣仪与染色镜检RBC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当UF-50尿沉渣仪与干化学法检测尿内红细胞、白细胞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进行尿沉渣染色镜检,以提高尿沉渣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IQ-200尿沉渣分析仪、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方法的尿沉渣检测结果。方法分别检测已确诊为肿瘤患者的新鲜尿液1080份,对尿液中RBC、WB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Q-200全自动尿沉渣仪与尿干化学法无显著差异(P〉0.05),与显微镜镜检法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Q-200尿沉渣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本实验室尿干化学法检测的全阴性结果的尿液标本显微镜下有形成分检出情况,为评价尿干化学法在临床尿液检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探讨用显微镜检查法与干化学斌纸条检测尿液的应用价值.方法 时经干化学分析全阴性尿标本1700例,应用非染色沉渣镜检法检洲.结果 1 700例尿液常规检测全阴性标本进行沉渣镜检,WBC和RBC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41%和3.47%;将上述标本分成泌尿科组和非泌尿科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问WBC和RBC的阳性检出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干化学法检洲尿红、白细胞有相当高假阴性率;在使用干化学法尿常规检测出现全阴性结果时,为了不漏诊,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全部进行尿沉渣显微镜检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UF-1000i分析仪法、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血尿的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尿液标本经标准化方法处理后,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红细胞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的敏感性(99.29%)高于尿干化学仪(94.33%),检测尿红细胞的特异性(81.89%)低于尿干化学仪(90.25%)。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检测RBC结果比较,χ2值为62.06,p值〈0.01,有显著性差异;尿干化学仪与尿沉渣镜检检测RBC结果比较,χ2值为15.51,p值〈0.01,有显著性差异;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仪检测结果比较,χ2值为12.79,p值〈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干化学仪检测RBC阳性率高于尿沉渣镜,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RBC阳性率高于尿干化学仪。  相似文献   

6.
刘婧  扈会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268-3269
目的:三种方法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显微镜检测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方法:随机收集住院患者的晨尿500份,先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再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自动进样模式检测,最后再用Olympus显微镜镜检。将三种方法检测结果作比较。结果:500份标本中,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的有69例,显微镜镜检管型阳性的有17例,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管型阳性率13.8%,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率3.4%,将UF-50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管型阳性率进行χ^2检验(P〈0.05)两者相差显著。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红细胞结果阳性率40.2%,显微镜检测阳性率42%,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尿中白细胞阳性率43%,显微镜镜检阳性率43.4%,经矿检验两者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UF-5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中管型的检测存在假阳性,UF-5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尿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朱江丽 《大家健康》2016,(7):131-131
目的: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使用在尿液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及显微镜镜检,分析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联合检验的阳性率为30.00%,阴性率为61.00%,待镜检率为9.00%;联合检验的镜检率(9.0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35.00%)、尿沉渣分析仪检验(43.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联合检验的漏检率(0%)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6.00%)相比差异明显(P <0.05),与尿沉渣分析仪检验(1.00%)相比差异不明显(P >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验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唐万兵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858-2859
目的:探讨Diasys R/S-2003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Clinitek 500尿干化学分析仪、涂片显微镜检测尿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500例住院或门诊患者标本,分别用Diasys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Clinitek 500尿干化学分析仪、涂片显微镜检测尿RBC、WBC,分析多个参数结果。结果:三种方法对尿液中RBC、WBC检出率较一致。三种方法对RBC检测敏感度稍高于WBC的敏感度。Diasys R/S-2003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Clinitek 500尿干化学分析仪、涂片显微镜镜检结合能大大提高对RBC、WBC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度。结论:Diasys R/S-2003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Clinitek 500尿干化学分析仪敏感度较高,涂片显微镜镜检三者联合应用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对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门诊部就诊患者共计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干化学法检验及尿沉渣法检验。对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下尿常规检验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定量红细胞阳性率为14.38%(23/160),明显高于尿沉渣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法检测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为22.50%(36/160),明显高于干化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法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检阳性率分别为21.88%(35/160),34.37%(55/160),均明显高于尿沉渣法以及干化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法以及干化学法均是尿常规检验中常见的检验方法,有各自优势,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对定量红细胞、定量白细胞的检出率,改善尿常规检验准确性水平,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辉 《实用医技》2008,15(2):186-187
目的:比较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国联定量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结果,判断其符合程度。方法:随机留取门诊及病房患者尿液619例,均用两种仪器进行检测。结果:对于RBC检测:总符合率96.4%,仅UF-100检出率3.4%,仅镜检检出率0.2%;对于WBC检测:总符合率99、2%,仅UF-100检出率0.8%;对于透明管型:总符合率98.1%,仅UF-100检出率1.9%;对于病理管型:总符合率77.7%,仅UF-100检出率22.3%。结论: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UF-100不能完全替代国联尿沉渣分析仪的检查,只是大批量标本分析时的一种过筛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常规尿检法检测尿液成分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集的1000例患者的尿检标本,均对其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常规尿检法进行尿常规检查.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红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显微镜镜检,而显微镜常规尿检对白细胞、尿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常规尿检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具体应结合实际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白细胞计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1530例患者的中段晨尿使用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分析,并与显微镜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显微镜镜检作为尿沉渣镜检的金标准,1530份患者尿液标本经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测得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2.7%,白细胞假阳性率为9.5%。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红、白细胞结果与显微镜检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VE-763B尿沉渣分析仪有助于尿沉渣镜检的规范化、标准化,但由于尿液分析仪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同时还需要做尿沉渣显微镜镜检。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cystitis glandularis (CG), 120 cases of CG were diagnosed by cystoscopic biopsy in the suspicious foci of the bladder. Among them, 72 cases were subjected to bacterial counting culture of urine and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 and 60 cases to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 assay to detect HPV, CMV and HSV DNA in urine samples. In the 72 cases of CG, the positive rate of bacterial counting culture of urine was 15.3 % (11/72), and gray zone rate was 18.1% (13/72). 31.9 % (23/72) patients were positive in bacterioscopy of urinary sediment.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 01 ). Only 4 of 60 urine samples were positive by FQ-PCR in detection of the three viruses mentioned above with the positive rate being 6.67 %.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genesis of CG wa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ic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speciallv caused bv Esch c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沉渣快速检验的方法.方法 将456例患者的尿液标本分成两等分,一份采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测(观察组),一份使用显微镜检测(对照组).记录尿样中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RC)、管型、粘液丝、结晶以及类酵母菌的阳性情况.结果 两组尿样中RBC、WRC、管型、粘液丝、结晶以及类酵母菌的阳性情况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有重复性好、速度快、便捷、简单、视野大等诸多优点,具有可用性及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实验室的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IQ200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尿常规的复检规则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使用AX-4280尿干化学分析仪和IQ200尿沉渣分析仪及尿沉渣显微镜镜检对3068份尿液标本进行联合检测,通过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建立并验证适合实验室仪器使用的尿常规复检规则,为尿分析仪在临床尿液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复检规则的假阳性率o.06%,假阴性率1.07%,灵敏度91.04%,特异性99.90%,复检率27.08%。结论实验室制定并经过验证的尿常规复检规则,使用后可以在保证结果准确的前提下节省人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0月接受尿常规检查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仪器法展开尿常规检查,观察组采取镜检法展开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8.2%)及临床诊断符合率(9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亚硝酸盐、潜血及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8.8%、44.5%、25.5%)及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8.3%、42.7%、2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阳性率(10.0%)低于对照组(P〈0.05),符合率(9.1%)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常规检查中,与仪器法相比,镜检法在亚硝酸盐、潜血及白细胞等检测中更具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两种尿液红细胞检查方法在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液红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在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 32例患者血尿标本作免疫荧光染色和UF 1 0 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6 .2 %和 96 .7% ,而UF 1 0 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2 .4 %和85 .6 % .经配对卡方检验 ,两种方法的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而特异性则具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 .结论 :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较尿沉渣分析仪方法敏感性及准确率更高 ,是临床鉴别诊断肾小球性病变与非肾小球性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实验手段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管型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收取住院患者的晨尿标本600份,同时进行UF-50尿液沉渣自动化分析(简称UF-50)和显微镜(镜检)检测。将两种方法检测的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00份标本中,UF-50检测阳性的有200例,而镜检阳性的有39例,假阳性率为29.1%;UF-50检测阴性尿标本400例,而镜检阳性的有7例,假阴性率为15.2%。结论:使用UF-50检测尿液管型存在着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假阳性结果主要由上皮细胞、结晶、黏液丝、脓细胞等有形成分引起。因此对UF-50检测管型阳性的尿标本应用镜检进行确证,而对管型阴性但尿蛋白阳性的尿标本也应该用镜检进行排除,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9.
何超 《大家健康》2016,(8):12-13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两种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结果进行研究并加以分析。方法在清晨随机抽取本院120例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液,将混合均匀的尿液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尿液使用型号为IRIS IQ-200自动分析仪(简称IQ-200)检测尿沉渣指标;另一份尿液使用型号为UF-100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检测尿沉渣指标。结果使用IQ-200自动分析仪分析120例患者尿液中的红细胞,检出率高达37.50%,显著高于UF-100自动分析仪得出的红细胞检出率,具有显著差异(P&lt;0.05)。结论使用IQ-200自动分析仪对患者尿液尿沉渣进行检测分析,红细胞检出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