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动脉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干细胞动脉移植组和静脉移植组各56例。两组BMSCs均取自患者本人。动脉组行介入移植术,将BMSCs超选注入脑病变供血动脉。静脉组将BMSCs静脉回输入体内。两组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监测美国国立卫生医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动脉移植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移植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BMSCs动脉移植和静脉移植治疗脑梗死疗效均显著,安全,动脉移植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3例,A组患者予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B组患者在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术的基础上实施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治疗后6、12、18、24个月对患者的蛙位X线片、磁共振成像及Harris评分进行复查,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6例(18.2%)患者术后12个月Ⅲ期塌陷,B组1例(3.0%)术后18个月Ⅲ期塌陷(P0.05);两组治疗前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18、24个月的股骨头坏死面积和Harris功能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40例肱骨、胫骨骨折后骨不连及骨缺损患者随机应用自体髂骨移植治疗(A组)及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B组),并行简单有效内、外固定术。结果:A组术后1个月无骨痂形成,3个月无连续骨痂形成;B组术后1个月有骨痂形成,并行功能锻炼,3个月有连续骨痂形成,患处无压痛;平均愈合时间A组为(7.0±2.0)个月,B组为(5.0±1.5)个月(P<0.05);优良率A组为75.71%,B组为82.85%(P<0.05);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较传统植骨治疗骨不连及骨缺损有明显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1例,抽取自体骨髓200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移植后第4周和第8周,血清学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及甲胎蛋白(AFP)较术前均有明显增高或降低(P0.05);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胸水减少6例,腹水减少13例,下肢浮肿减轻9例,食欲改善12例,乏力好转17例,腹胀减轻16例。有4例治疗3个月后因肝硬化并发症死亡。41例患者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对帕金森病(PD)病人脑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P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DBS治疗。比较两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二部分(UPDRSⅡ)、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脑血管储备能力[大脑中动脉(MCA)平均血流速度(Vm)、屏气指数(BHI)]、神经电生理检查指标[双侧上下肢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波幅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末梢波幅]、药物剂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低于对照组,延迟回忆评分、屏气后Vm、BH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运动神经末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运动神经末梢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胫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末梢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左旋多巴药物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S治疗帕金森,可改善病人运动症状,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周围神经损害程度,减少抗PD药物应用剂量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延迟回忆,对其他认知功能领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PD)的临床治疗效及其对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PD患者138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和治疗组(69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美多巴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联合应用美多巴和盐酸普拉克索进行治疗。9 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分别应用UPDRSⅠ、UPDRSⅡ和UPDRSⅢ和UPDRSⅣ评估患者的精神情感、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治疗后H-Y分级Ⅰ~Ⅱ级分别为81.16%(56/69)和86.96%(60/69),均高于对照组66.67%(46/69)和75.36%(5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UPDRS、UPDRSⅠ、UPDRSⅡ、UPDRSⅢ和UPDRSⅣ分别为(36.82±6.08)分、(2.16±0.42)分、(13.89±0.97)分、(19.97±1.86)分和(1.21±0.52)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3.24±5.97)分、(3.59±0.39)分、(17.54±0.93)分、(22.34±2.02)分和(1.96±0.60)分,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各项UPD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15.94%(11/69)〕低于对照组〔28.99%(20/69),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多巴和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PD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9例,酒精性肝病1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年龄26~67岁,平均46岁。患者在无菌条件下,从髂后上棘抽取骨髓150~200ml,在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并制成10ml细胞悬液,其单个核细胞计数为3.6×108/ml~1.8×1011/ml,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34 的干细胞数为106/ml~109/ml。经肝动脉将上述10ml细胞悬液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第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移植后第4周,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由(30.89±4.78)g/L升至(36.18±6.13)g/L,ALT由术前(111.72±109.35)U/L降至(75.71±18.62)U/L,AST由术前(78.35±55.89)U/L降至(57.34±16.43)U/L;总胆红素水平在移植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但黄疸指标变化不显著。干细胞移植后4周,凝血酶原时间(PT)逐渐下降,由术前(17.81±4.39)s降至(16.36±4.11)s,纤维蛋白原逐渐升高,由术前(2.02±0.96)g/L升至(2.36±0.89)g/L;表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患者凝血机制明显改善。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食欲改善、体力好转37例(92.5%),腹胀减轻33例(82.5%),腹水减少、下肢浮肿减轻35例(87.5%)。在全部40例患者中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缺血性股骨头坏死(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缺血性ONFH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46例(52髋)和对照组24例(27髋).对照组仅进行髓心减压松质骨植入,观察组在髓心减压的同时进行松质骨植入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术后Harris功能评分、X线及磁共振成像(MRI)坏死面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Harris功能评分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3、6、12个月MRI坏死面积明显减小(P<0.01).结论 髓心减压术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老年缺血性ONFH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髓心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患肢动脉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及肌内移植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5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及治疗效果。结果 185例经闭塞段动脉内膜剥脱、自体干细胞腔内和肌内移植,术后随访3、6、12、18、24个月,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明显,临床症状缓解。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取闭塞段内膜剥脱和(或)人工血管旁路术,辅以自体骨髓干细胞动脉腔内和肌内移植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治疗后多数病人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深浅感觉障碍、肢体功能障碍以及言语功能缺失等,甚至长期昏迷呈植物状态.目前康复治疗是改善恢复期后遗症的主要手段,但并不理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神经干细胞移植,并且在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为了证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的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本文拟探讨自体BMSCs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1例(23条血管),均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首先获取自体骨髓血200~24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3 ml,稀释后在患足侧小腿肌肉局部注射。21例患者均于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3个月进行下肢缺血性指标测定,并观察患者近期症状与体征变化。结果移植后1个月、3个月患者下肢疼痛评分、冷感评分、间歇性跛行评分均低于移植前,皮肤温度和经皮氧分压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6例患者行数字血管造影(DSA)可见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足部溃疡创面愈合13例,缩小3例,截肢(趾)平面降低5例。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较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患足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2.
40例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骨髓干细胞移植26例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4例,均接受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指标(Alb和PT)、肝功能改善(Alb的增高和CTP评分的减少),从12周始较治疗前有明显变化(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术后32个月死于肝硬化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后遗症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对脑梗死后遗症的病人,临床治疗应用中药治疗、针灸、理疗等,疗效甚微.随着干细胞临床应用技术的研究,通过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给脑梗死的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本文重点研究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腰穿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8例,其中肝炎肝硬化56例、酒精性肝病21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年龄26~67岁.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体外分离纯化骨髓源性干细胞,通过肝动脉置管移植入肝脏,在移植后2、4、8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改善、Child-Turcotte-Pugh分数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移植后第4周,患者血浆白蛋白由(32.91±5.58)g/L升至(38.324±6.45)g/L,丙氨酸转氨酶由术前(96.92±83.91)U/L降至(73.48±18.46)U/L(P<0.01).凝血酶原时间从移植前的(16.66±3.91)s逐渐下降至移植后的(15.52±3.35)s,纤维蛋白原从(2.22±0.88)g/L逐渐升高至(2.58±0.88)g/L.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食欲改善、体力好转72例(92.3%),腹水减少或消失及下肢浮肿减轻70例(89.7%),腹胀减轻68例(87.2%).近期未发生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晚期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别给予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和吡贝地尔联合美多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12周帕金森评分量表Ⅲ(UPDRSⅢ)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UPDRSⅢ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UPDRSⅢ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便秘、开关现象、精神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美多巴联合治疗晚期PD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障碍症状和抑郁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治疗晚期PD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二次移植与首次移植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分为首次移植组和二次移植组。首次移植组23例患者均经内科治疗,症状平稳后行经股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二次移植组的22例患者则在首次移植后4~12个月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所有患者均于每次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第4、8周复查血常规、凝血指标及肝功能生物化学指标。结果 二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8周后,肝功能多项指标明显改善,血浆白蛋白(Alb)由移植前的(37.26±5.90) g/L升至(42.49±4.80) g/L(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由(57.05±45.51)U/L降至(44.86±29.19)U/L(P<0.05),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由(53.73±24.98)U/L降至(39.14±15.07) U/L(P>0.05);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凝血酶原时间由(16.15±3.01)s降至(14.63±2.32) s(P<0.01),纤维蛋白原(Fib)由(2.44±0.61) g/L升至(3.00±0.81)g/L(P<0.01)。与首次移植组患者同期相比,二次移植组移植8周后血浆Alb水平进一步升高,由(38.00±6.33)g/L升至(42.49±4.80) g/L(P<0.05),AST、ALT也明显改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hild-Pugh B级患者的评分由(7.22±0.67)分降至(6.67±0.71)分(P<0.05)。二次干细胞移植后,部分凝血指标及胆红素与首次移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干细胞移植前相比仍有改善。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二次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进一步改善肝功能,维持肝硬化症状的缓解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方法 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无菌采集骨髓140~180ml,采用负收集法分离提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经肝动脉导管注入肝脏。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肝脏超声及CT检查。结果在术后24周,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由108.7±245.3U/L降至39.8±20U/L(P<0.05),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由117.0±185.3U/L降至39.1±42.9U/L(P<0.05),总胆红素由88.5±169.4μmol/L降至59.2±151.3μmol/L(P<0.05);血浆白蛋白由30.3±4.5g/L升至37.9±6.6g/L(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由55.1±6.1%升至82.1±23.7%(P<0.0001)。术后全部患者消化道症状明显好转,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近期安全有效,患者肝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苁蓉精颗粒对帕金森病(PD)病人西药剂量、生活质量、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36例接受苁蓉精颗粒辅助西药治疗的帕金森病病人,记录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西药剂量、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分、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价总分及分项Ⅰ、Ⅱ、Ⅲ、Ⅳ积分,检测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及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36例病人完成12周治疗后,UPDRS量表分项Ⅳ积分为[治疗前(5.57±5.35)分,治疗后(4.57±5.06)分]、PDQ-39评分为[治疗前(46.29±23.91)分,治疗后(40.43±22.20)分];西药剂量为[治疗前(413.21±372.12)mg/d,治疗后(379.15±368.61)mg/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期间,共出现不良反应4例,停用苁蓉精颗粒后症状皆减轻至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所有病人的血、尿、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苁蓉精颗粒辅助西药治疗帕金森病病人疗效与安全性较好,可减少帕金森病病人的西药剂量及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探讨雷沙吉兰治疗震颤性麻痹(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雷沙吉兰治疗PD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雷沙吉兰组和安慰剂组治疗前后震颤性麻痹综合评分(UPDRS)差值的标准化均方差(SMD)为效应指标,比较雷沙吉兰与安慰剂治疗震颤性麻痹前后UPDR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TESS)评分有无差别。结果与安慰剂比较,雷沙吉兰可显著降低震颤性麻痹病人UPDRS评分(P0.05);亚组分析显示1 mg/d雷沙吉兰口服较安慰剂组可使病人治疗后UPDRS平均下降2.14分(P0.05),2 mg/d雷沙吉兰口服可使病人UPDRS评分下降3.21分(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雷沙吉兰不增加病人不良反应评分(P0.05)。结论与安慰剂比较,雷沙吉兰口服1 mg/d或2 mg/d可显著降低震颤性麻痹病人UPDRS评分,明显缓解PD病人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SM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冠脉移植至缺血坏死心肌后的分化情况及对缺血坏死心肌的修复作用.方法 取日本大耳白兔45只,随机分为SMs、BMSCs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移植组分别取臀肌和骨髓体外培养SMs和BMSCs.各组均结扎左前降支建立缺血坏死心肌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 h经左前降支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SMs、BMSCs悬液1 ml(5×1012个/L)或等量DMEM培养液.移植后24 h和4周用超声心动仪检查心脏功能变化.移植后4周以病理组织学检查HE染色及BrdU抗体、结蛋白(Desmin)抗体和骨骼肌特异性慢肌球蛋白重链(Slow-MHC)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评价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 移植后4周,SMs和BMSCs组在左室射血分数[(61.9±3.6)%、(62.4±2.6)%]和左室短轴收缩率[(31.6±2.3)%、(30.8±1.9)%]较对照组[(53.2 ±2.3)%、(23.8±0.9)%]均有明显改善(P<0.05);SMs与BMS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移植组心肌纤维排列有序,其中SMs组可见新生的多核肌样细胞.移植SMs和BMSCs BrdU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SMs组SMsDesmin抗体和Slow-MHC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论 经冠脉自体移植的SMs和BMSCs可在缺血坏死心肌内存活.对心肌损伤具有修复作用,并同等程度地提高了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