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角旋转快速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荣 《中国骨伤》2001,14(12):765-765
自 1998年以来 ,我科运用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DFQ 30 0型多方位牵引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84例 ,男 5 3例 ,女 31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0岁 ,平均年龄 41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2 6个月。本组病例全部经CT或核磁共振确诊。发病部位L4 ,5节段 43例 ,L5S1节段 19例 ,L4 ,5与L5S1两个节段突出 18例 ,L3 ~S13个节段突出者 4例 ;右后突出 37例 ,左后突出 40例 ,中央型 7例 ,合并钙化者 3例 ;治疗后随访时间最短者 3个月 ,最长 2年 ,平均 1年 3个月。本法主要适…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注入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 3月开始应用胶原酶 ,经突出节段的患侧椎间孔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8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其中男 30例 ,女 2 8例 ,年龄2 6~ 6 6岁 ,平均年龄 37 6岁。其中L3、4 间隙突出 2例 ,L4、5间隙突出 2 6例 ,L5S1间隙突出 2 0例 ,L4、5、L5S1同时突出10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 ,诊断根据Mcculloch (1983)制定的标准而确立。其中 39例曾行骶管液体冲击、腰椎牵引、推拿等保守治疗无效。1 2 术前准备及操作方法 :术前询问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治疗的多节段(两节及两节以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受累椎间盘:L4/5、L5/S1 17例,L3/4、L4/5 2例,L3/4、L4/5、L5S1 3例。对主要突出节段采用后路椎间盘镜进行髓核摘除术,对次要突出节段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L4/5射频消融+L5S1 MED 13例,L5S1射频消融+L4/5 MED 4例,L4/5射频消融+L3/4椎间盘镜1例, L3/4射频消融+L4/5椎间盘镜1例, L3/4、 L4/5射频消融+L5S1 MED 3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手术前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90(70~210)分,出血平均145.8(50~300)ml。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血肿形成、神经损伤、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1例患者下肢仍有中等麻痛、 2例足趾轻度麻木,其余患者基本恢复。平均随访18.2(12~27)月,无一例复发,复查MRI示消融椎间盘无退变及突出进展。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8.0±3.11)分和(25.18±2.92)分,均较术前(9.09±0.97)分明显改善(P0.01);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3.00±0.87)分和(2.23±0.92)分,均较术(7.86±0.94)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镜联合射频消融术能即刻解除突出椎间盘导致的神经压迫,减轻邻近次要突出椎间盘的压力,减缓邻近椎间盘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麒  王国强 《中国骨伤》2000,13(11):677-678
从 1997~ 1999年我们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6 8例 ,临床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 6 8例中 ,男 15 3例 ,女 115例 ;年龄 17~ 71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 30年 ;第一次发病 38例。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其中 ,单节段突出 82例 ,双节段以上突出 186例 ,伴侧隐窝狭窄 10 4例。L2 ,3 突出 3例 ,L3 ,4 突出 10例 ,L4 ,5突出 6 9例 ,L5S1突出未见 ;L4 ,5、L5S1同时突出 15 8例 ,L3 ,4 、L4 ,5、L5S1同时突出 2 8例。2 治疗方法2 1 急性期 ①卧硬板床休息 2周。②同时给地塞米松注射…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失误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包茂德  姜阳 《中国骨伤》2001,14(7):438-438
我院从 1990年至 1999年 10月共进行腰突症手术 185例 ,其中发生手术失误 2 4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45岁。 1例 6 0岁女患者术前半年CT示L4 ,5椎管狭窄 ,术后 1周CT复查发现L4 ,5椎体转移性骨肿瘤。 1例L5S1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症状缓解未彻底 ,MRI检查发现S2 与S3 间有硬膜外囊肿。 1例术前MRI提示L4 ,5椎间盘突出 ,术后大腿前方有疼痛 ,遂行CT检查发现L3,4 椎间盘极外侧突出。 1例临床表现为L4 ,5、L5S1椎间盘突出 ,CT及MRI检查均提示L4 ,5椎间盘突出 ,术…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我院伤骨科在传统纵向平面牵引床治疗的基础上 ,于 1998年底开始应用电脑三维牵引加手法复位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82例 ,获得较为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2例 ,男 34例 ,女 4 8例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58岁 ;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2 0年。其中 31例曾在外院治疗 ,4 2例曾用其它方法治疗。单纯腰痛者 5例 ,单纯臀腿痛者 15例 ,腰痛合并腿痛者 6 3例。L3~ 4 突出 8例 ,L4~ 5突出 36例 ,L5~S1突出 38例 ,其中有多节段突出 ,L3~L5二间盘突出 5例 ,L4 ~…  相似文献   

7.
经椎板外切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冰  李邦民 《中国骨伤》2001,14(2):105-105
胶原酶溶解术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手段。我院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2月采用经椎板外切迹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6例 ,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中男 5 8例 ,女 2 8例 ;年龄 2 3~ 5 9岁 ,平均40 5岁 ;病程 3个月~ 18年 ,平均 5 5年。全部病例均行腰椎CT扫描 (L1~S1) ,显示L4 ,5椎间盘突出 43例 ,L5S1椎间盘突出 2 6例 ,L4 ,5、L5S1椎间盘突出 17例。适应症 :有明显神经根压迫症状 ,并经CT证实为椎间盘突出 ,但无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椎体后缘骨赘 ,椎管有效径大于 0 9…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1990— 1996年我科采用大开窗加神经根管扩大手术方式治疗 32例 ,随访 3~ 4年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5 0~ 72岁 ,平均 5 6岁。L3~ 4 椎间盘突出 6例 ,L4~ 5椎间盘突出16例 ,L5~S1椎间盘突出 10例。其中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2 0例 ,椎间盘摘除术后 1年内复发 5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结合CT、MRI及椎管造影等确诊。2 治疗方法取侧卧位 ,患侧在上。局部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取腰旁正中纵行切口 ,从L3 棘突起至S1棘突止。…  相似文献   

9.
105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大多数患者行保守治疗效果可。但对于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通过对 10 5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CT、MRI检查及手术疗效分析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 10月至 2 0 0 3年 4月本院共进行了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0 5例 ,男 5 7例 ,女 4 8例 ,年龄12~ 6 8岁 ,平均 4 6 .2岁。有明显外伤史的 76例 ,病程最短 4 d,最长 14个月。L3~ 4节段突出 3例 ,L4~ 5节段突出 5 2例 ,L5/S1节段突出 5 0例。有长期腰痛史 84例 ,有明显外伤或推拿…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是临床腰腿疼的常见原因 ,而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术后效果。我科自 1978年~1999年 1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椎管狭窄者 1736例 ,对其中随访资料完整者 16 45例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19例 ,女 5 2 6例 ,年龄 15~ 76岁 ,其中 2 2~ 5 0岁者占6 3 1%。有外伤诱因者占 47 3 %。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 987例 (6 0 % ) ,合并侧隐窝狭窄 6 5 8例 (4 0 % )。单节段突出中L4/ 5 891例 ,占 5 4 2 % ;L5 /S144 7例 ,占 2 7 2 % ;L3/ 4及以上间隙共 2 6例 ,占1 6 % ;两个以上间隙同时突出 2 81例(其中L4…  相似文献   

11.
我科 1997年~ 1999年间 ,采用椎板截骨块或棘突椎板骨块回植椎体间隙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1例 ,经随访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患者中 ,男性 2 0例 ,女性 11例 ,年龄 2 1~ 6 1岁 ,平均 41岁 ,病程 2个月~ 2 0年 ,全部病例均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或伴有间歇跛行、感觉麻木等 ,反复发作 ,经保守治疗无效 ,X线均提示不同程度腰椎侧弯畸形及腰椎间隙狭窄 ,CT扫描均有椎间盘突出。其中单个椎间盘突出 2 4例 ,L4、5突出 18例 ,L5S1突出 6例 ;L4、5,L5S1双突出 6例 ,L3、4 、L4、5、L5S1三突出 1例 ;…  相似文献   

12.
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1.1 一般资料本组 3 8例 ,男 2 2例 ,女 16例 ,年龄 2 7~ 5 8岁 ,平均年龄42 .5岁 ,3 8例均有腰骶部疼痛伴一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伴下肢麻木及感觉功能减退 2 6例 ,其中足趾背伸肌减弱者 12例。病程 5~ 3 6个月 ,平均 12 .8个月 ,均经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确认 :双节段椎间盘突出 2例 ,均为L5~S1,单节段 3 6例 ,其中L3 ~L44例 ,L4~L519例 ,L5~S113例 ,后外侧突出 2 7例 ,偏中央型 9例 ,除 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外 ,其余均为单纯椎间盘突出。1.2 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 ,患者侧卧手术台上 ,突出…  相似文献   

13.
于珂  于洪文 《中国骨伤》2001,14(5):296-296
本文回顾 2 5年来在腰椎间盘手术中遇到的 7例由于神经根变异或特殊类型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病人 ,其解剖的变异及椎间盘病变的特殊性给临床诊断与手术带来一定困难 ,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35~ 5 5岁。其中S1,2 椎间盘突出压迫S1神经根 2例 ,L5神经根走行变异 ,L5S1椎间盘突出压迫L5神经根 2例。L5神经节位于侧隐窝内被L4 ,5椎间盘隆突压迫 1例。术中错位切除椎间盘隆突 ,而遗漏极外侧椎间盘突出 1例 ,第一次手术仅摘除突入椎管内部分间盘组织 ,而漏切大块游离远处髓核 1例。2 典型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我科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12月采用经后路椎间盘镜 (MED)施行腰椎间盘手术 71例 ,现将资料完整的 68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 5例 ,女 2 3例 ;年龄 30~ 65岁 ,平均 4 8岁 ;病史 1个月~ 6年 ,平均 2年 5个月。单节段突出中L4~ 535例 ,L5~S12 5例 ,两个间隙以上 8例。腰椎间盘侧后方突出或脱出 31例 ,巨大中央型突出5例 ,突出髓核伴钙化 11例 ,明显小关节内聚伴侧隐窝狭窄 10例 ,伴黄韧带肥厚 3例 ,多间隙突出 8例 ,其中 6例合并以上两种病变。术前均行…  相似文献   

15.
改良式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其突出物位置异常 ,手术治疗独具特点。我院自 1993年 6月自行设计了极外侧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改良术式 ,临床应用 2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31~ 6 7岁 ,平均 49岁。病程 2个月~ 11年 ,平均 1年 3个月。 16例有明显外伤史。突出部位 :L3/ 43例 ,其中表现为L3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4神经根受累 1例 ,L3合并L5神经根受累 1例。L4/ 5 16例 ,其中表现L4神经根受累 6例 ,L4合并L5神经受累 7例 ,L4合并S1神经根受累 3例。L5 /S17例 ,其中表现L5…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突出腰椎间盘和正常腰椎间盘作为研究对象 ,检测髓核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 (IL) 6基因水平 ,探讨该类细胞因子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一、对象与方法患者 2 0例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2 4~ 6 0岁 ,平均 31岁。标本均在手术中切取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为髓核组织 ,取自L3~ 4 6例 ,L4~ 58例 ,取自L5~S16例。正常腰椎间盘 10例 ,其中男 6例 ,女 4例。 4例取自L4~ 5,6例取自L5~S1。将术中取下的组织标本用生理盐水冲洗 3次 ,置于 - 2 0℃冰箱保作者单位 :5 180 2 0深圳市人民医院椎柱外科 (徐亮…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 1998年~ 2 0 0 0年共诊治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不佳患者 2 8例 ,我们分析了疗效不佳的原因 ,并依此提出了防治的对策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8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年龄 5 2~ 74岁 ,平均 6 2 5岁。初次手术前病程最短 2年 ,最长 18年。此次就诊时距初次手术时间 0 5~ 3年 ,平均1 5年。 12例在本院行初次手术 ,其余 16例为外院病人。1 1 1 初次手术情况  2 8例共 4 1个节段 ,其中单节段 17例 ,双节段 9例 ,三节段 2例 ;L3~ 4节段 4例 ,L4~ 5节段 2 2例 ,L5~S1节段 15例 ;行…  相似文献   

18.
腰骶神经节异位在临床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4年 1 2月~ 1 998年 1 2月共作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手术 1 1 8例 ,探查 1 96个椎间隙 ,发现 6例 6个间隙有神经节异位 ,占 3.1 % ,均妥善地进行了处理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6例 ,年龄 36~ 5 8岁 ,男 3例 ,女 3例 ,有 2例间隙性跛行明显 ,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痛 ,直腿抬高均小于 40°,加强试验阳性 ,拇背伸力量减弱有 5例 ,均经腰椎正侧位片及CT片提示L4、5 及L5 S1,椎间盘双突出 1例 ,L4、5 椎间盘突出 3例 ;L5 、S1椎间盘突出 2例 ,其中有 2例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病程最短 1 1个月 ,最长达…  相似文献   

19.
胶原酶溶解术与硬膜前腔封闭加溶解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从 1 997年 1 1月开展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 2 3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Ⅰ种 (单纯胶原酶溶解术 )共 1 1 1例 ,其中男 76例 ,女 35例 ,最大年龄 70岁 ,最小年龄 1 8岁 ,平均年龄 40岁 ,病程 2~ 1 5年。椎间盘突出部位 :L3~ 4 1 0例 ,L4~ 555例 ,L5S1 2 8例 ,L4~ 5及L5S1 7例 ,L3~ 4 及L4~ 53例 ,三节突出 6例 ,椎间盘摘除术后 2例。Ⅱ种 (硬膜前腔封闭加溶解术 )共 1 2 4例 ,其中男 89例 ,女 35例 ,最大年龄 2 4岁 ,最小年龄 1 7岁 ,平均年龄39岁 ,病程 1个月~ 30年。椎间…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共纳入67例患者,男44例,女23例;年龄31~78岁(56.5±9.9岁)。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颈椎矢状面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各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术前椎间盘突出≥2.0mm定义为较大椎间盘突出;术后3个月时突出大小较术前变化≤0.5mm定义为无明显变化,>0.5mm定义缩小或增大,统计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椎间盘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较大椎间盘突出大小。结果:共测量335个椎间盘,术前314个椎间盘存在突出,C2/3 57个,C3/4 64个,C4/5 66个,C5/6 65个,C6/7 62个;中位突出大小为2.09(1.43,2.69)mm。其中163个突出≥2.0mm,C2/3 9个,C3/4 42个,C4/5 38个,C5/6 41个,C6/7 33个。术后3个月时313个椎间盘存在突出,中位突出大小为1.97(1.35,2.76)mm。314个术前存在突出的椎间盘中,83个(26.4%)椎间盘突出较术前缩小,175个(55.7%)无明显变化,56个(17.8%)增大。其中163个术前突出≥2.0mm的椎间盘术后3个月时54个(33.1%)椎间盘突出缩小,86个(52.8%)无明显变化,23个(14.1%)增大;C2/3、C3/4、C4/5、C5/6、C6/7较大椎间盘突出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患者分别为2、5、14、19、14例,5、28、20、19、14例和2、9、4、3、5例,其中C2/3、C3/4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缩小(P<0.05)。3例(4.5%)患者因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术后突出增大,症状缓解不明显而行二期颈前路手术。结论:多节段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内较大椎间盘突出程度可发生变化,约1/3的椎间盘突出可发生缩小,多见于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增大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