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蛋白、葡聚糖和羟乙基淀粉治疗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入胶体是补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胶体主要有白蛋白、葡聚糖及羟乙基淀粉。扩容作用以葡聚糖最明显,羟乙基淀粉次之,白蛋白较差;三者都会发生过敏反应,葡聚糖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最大,白蛋白次之,羟乙基淀粉发生率最低;对肺肾功能的影响以白蛋白最明显,葡聚糖次之。输入白蛋白还导致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下降,对抗感染及凝血不利,葡聚糖还会影响血型鉴定及凝血功能,而羟乙基淀粉对血液功能的影响较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羟乙基淀粉是胶体血浆代用品,常用于低血容量及休克的防治,主要作用机理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和扩充有效血容量。此外,羟乙基淀粉还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本文观察手术病人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用于心肺转流(CPB)预充时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 60例先天性非紫绀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羟乙基淀粉组以6%羟乙基淀粉130/0.4预充,琥珀酰明胶组以4%琥珀酰明胶预充。手术室及ICU根据分组情况亦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于CPB前、给鱼精蛋白后、ICU6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于CPB前、CPB中、CPB后、ICU2h和6h测定胶体渗透压。结果给鱼精蛋白后和ICU6h,羟乙基淀粉组PF明显高于琥珀酰明胶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6%羟乙基淀粉130/0.4与4%琥珀酰明胶作为胶体预充液在心肺转流中使用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4.
人工胶体作为血容量扩充药,在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及预防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羟乙基淀粉溶液(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研制,商品名:贺斯(HES))是继明胶和右旋糖酐类胶体之后的第三代人工胶体。1999年国内开始同类产品的开发,目前已研制成功6%羟乙基淀粉(200/0.5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后常以5%白蛋白扩容,但白蛋白有致敏和传播致病原的危险,而且价格较高,来源有限。6%羟乙基淀粉作为代血浆可以弥补白蛋白的不足,但文献报道大剂量羟乙基淀粉对凝血机制有影响。本文比较了不同剂量的羟乙基淀粉和白蛋白在小儿体外循环后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6%)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胃肠外科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共45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23例)和血清白蛋白组(22例)。术后3天分别连续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6%) 500ml/d和人血白蛋白10g/d。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d、3d、5d患者心率(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凝血功能(PT、APTT)、红细胞压积(HCT)、肌酐(Cr)、血清白蛋白以及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肿瘤分期、病理分型具有可比性(P>0.05)。与术前和血清白蛋白组相比,羟乙基淀粉组CVP在术后1d、3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乙基淀粉组HCT在术后1d、3d、5d与术前及血清白蛋白组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凝血功能(APTT、PT)、MAP、HR、Cr、白蛋白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6%)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早期应用可以有效节约白蛋白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术后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对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08例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1)羟乙基淀粉治疗组:54例.术后3 d内使用羟乙基淀粉(1 30/0.4)500 mL/d;(2)白蛋白治疗组:54例.术后3 d内使用人血白蛋白者10 g/d.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7 d的ALT,AST,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 术前两组临床资料、肝切除类型、范围及术中出血量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与白蛋白治疗组比较,羟乙基淀粉治疗组患者在术后2,4,7 d的ALT,AST,自蛋白水平,术后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羟乙基淀粉治疗组术后2 d的CRP较白蛋白治疗组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1,P=0.000);术后4,7d的CPR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肺部感染、腹腔出血、胆汁漏及腹腔感染.羟乙基淀粉组共有28例发生一种或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51.9%(28/54),白蛋白组共有39例发生一种或两者上述并发症,发生率为72.2%(39/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757,P=0.047).结论 羟乙基淀粉在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早期应用可以有效节约白蛋白的用量,控制术后的炎症反应,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Hartog^[1]等通过与晶体液进行比较,对补液中使用胶体尤其是新型胶体制剂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starch,HES)应用指征的合理性进行了综述。作者列举了经典争议点:胶体比晶体能更有效地扩充血容量;人工合成胶体与白蛋白一样安全;在人工合成胶体制剂中,HES具有最好的风险/效益比;第三代HES130/0.4较早前淀粉制剂的副作用更少。作者尽最大努力查阅了几乎所有的文献,特别是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以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9.
补充等渗溶液曾经被认为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经典方法。近20年来,血液成分制品和合成胶体以其合理的费用/疗效比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五羟乙基淀粉是一种合成胶体,其分子量较小(26kDa),可配制成高浓度的溶液,因此在血浆中可高度膨胀,从而达到迅速增加血容量的目的。与其它的合成胶体相比,五羟乙基淀粉还具有较快的血浆清除率和肾清除率,并且并发症很少,因此逐渐受到人们青睐。本临床观察通过前瞻性、随机研究,旨在评价10%五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本组资料中,23名低血容量性创伤病人(收缩压<90mmHg)随…  相似文献   

10.
胶体液由于全血的许多缺点和危险性,胶体代用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最常用的有血浆蛋白、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尚在研究中的溶液有血红蛋白或氟碳化合物.静脉输注这些液体都不免有并发症一般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发生率30~35%;颗粒物质污染,包括玻璃、橡皮、石棉、甚至蚂蚁,小  相似文献   

11.
羟乙基淀粉对兔心肺联合保存的作用邱罕凡廖崇先陈道中应用Kaneko兔异位心肺移植模型〔1〕,在晶体心肺保存液中添加5%羟乙基淀粉(HES)以研究胶体物质HES对兔心肺联合保存的作用及机制。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同品种、同饲养条件,体重2.0~2.5k...  相似文献   

12.
输注预热液体防治老年患者术中低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对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乳酸(LAC)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液体.患者入室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再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切皮,随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1 000 ml,最后输注复方乳酸钠.记录入室时、CSEA时、切皮时及切皮后30、60、90及120 min的鼻咽温度(NT)及腋部与手指温差(△T)、LAC值,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手术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结果 麻醉后A组各时点NT明显高于B组(P<0.05),△T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PT、APTT较B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的鼻咽温度,减少外周血管的痉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寒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12月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HES)组,白蛋白(ALB)组和对照组。术后3 d内,均给予相同能量的静脉营养,另外HES组每日补充羟乙基淀粉(130/0.4)500 mL,ALB组每日补充白蛋白10 g,对照组补充适当晶体液。测定术前和术后第1,4,7天血清白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3组术前临床资料、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术后第1天,3组间血清白蛋白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明显低于HES组和ALB组(均P<0.05),而HES组和ALB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HES组CRP水平明显低于ALB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组和ALB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7天,3组间血清白蛋白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HES组和ALB组(均P<0.05),而HES组和AL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乙基淀粉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应用可以有效节约白蛋白的用量,控制术后的炎症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背景羟乙基淀粉溶液(hydroxyethyl starch,HES)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因此诞生了对血块强度影响较小的快速降解羟乙基淀粉溶液。由于体外循环后出血的风险增加,因此作者研究了心脏手术后给予这些类型的羟乙基淀粉溶液是否会产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45例择期接受心脏大手术的患者中比较了给予2种新型的快速降解的羟乙基淀粉溶液与人血白蛋白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住入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后,患者随机短时(70~240分钟)输注低分子量羟乙基淀粉溶液15ml/kg(6%HES200/0.5或6%HES130/0.4)或4%的人血白蛋白溶液。结果输注2种羟乙基淀粉溶液的研究组中的血栓弹性描记法检测结果显示:血块生成时间延长且最大血凝块强度降低,这种损害在完成输液2小时后的血栓形成描记中可部分恢复(使用InTEM和ExTEM凝血激活因子)。所有治疗组中,血小板在血块最大硬度中的作用均不受影响。羟乙基淀粉溶液不会引起纤维蛋白溶解。输注人血白蛋白组在血栓形成描记上无显著变化。研究中各组胸导管引流情况大致相同。结论心脏手术后短时间内输注迅速降解的羟乙基淀粉溶液对纤维蛋白的生成和血栓弹性描记中血凝块的强度有削弱作用。而本临床研究中,人血白蛋白不影响止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羟乙基淀粉(Haes—sterils)是一种中分子量低取代级的淀粉类人工胶体,具有扩容作用良好、循环稳定效果佳、可改善氧供/氧耗、过敏性低等特点。本研究通过对6%羟乙基淀粉与明胶用于体外循环预充液及术中容量补充的比较,为人工胶体液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病人的血液保护与容量复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CU病人的血液保护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贫血比例比一般病人高.诊断性失血也多,但危重病人的输血也应持慎重态度:限制性输血比开放性输血好;输红细胞比输全血好;输去白细胞血比输不去白细胞血好。危重病人的血液保护与容量复苏关系密切,首先要树立容量第一的观点:输晶体液/胶体液比单纯晶体液好;羟乙基淀粉扩容效果比白蛋白好;重视容量复苏的监测,要保证病人的输液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在小儿腹部手术中容量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容量治疗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0.4及晶体液;对照组未使用6%HES130/0.4,所使用的晶体液与观察组相同,可选用胶体液为浓缩红细胞。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心率、血压.总输液量及晶体液、胶体液、浓缩红细胞输入量等。记录观察组因输注6%羟乙基淀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包括低血压、皮疹等)。结果两组输液总量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胶体液用量、晶体液用量、浓缩红细胞用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未发现因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腹部大手术中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对SICU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胸腔或腹部手术、失血量超过400ml、术后即入SICU患者100例,年龄50~64岁,体重50~75kg,ASAⅡ级,随机分成5组,每组20例,各组术中分别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 500ml或1 000ml,琥珀酰明胶500ml或1 000ml及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1)·h~(-1),术后收入SICU。分别于术前、术后入SICU 6h时留取尿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尿白蛋白浓度,酶比色法测定尿肌酐;计算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MA/CR);抽取10ml深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IL-6浓度。结果术中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的MA/CR较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降低(P<0.05);术中输注相同容积羟乙基淀粉和琥珀酰明胶的M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入SICU6h时血浆IL-6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5组血浆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术中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的最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或琥珀酰明胶500 ml有助于改善SICU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羟乙基淀粉130/0.4的抗炎作用明显优于琥珀酰明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造胶体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等血浆代用品已广泛用于各种急症、手术以及重症监护病人,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血液。本研究拟比较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犬氧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为聚明胶肽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10年来为了减少异体输血,容量治疗发展迅速,特别是以胶体液为"主打"的容量治疗今后会更占优势.胶体液(明胶与羟乙基淀粉)的基础溶液大多为生理盐水(0.9%NaCl),因此晶体液与胶体液不可分割[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