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较少(44.3 ml vs 89.4 ml,P〈0.05)、平均手术时间较长(92.5 min vs70.5 min,P〈0.05),但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6.9,3.5 vs 3.8;P〉0.05)。术后并发症中腔镜组有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常规组有两例出现术后淋巴瘘。结论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不但同样能彻底的清扫腋窝淋巴结,同时具有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清扫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刘军  魏树新  鲁明 《现代保健》2011,(20):25-26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24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结果24例腔镜,平均取出腋窝淋巴结15.5枚;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腋静脉、胸长神经、胸背神经损伤,未发生大出血、脂肪栓塞,1例出现皮下气肿。平均引流量350ml,术后4~5d拔除引流管。结论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已完全能够达到常规手术清扫腋窝淋巴结的技术要求,并在减少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上显示特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同时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30例符合保乳手术指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均行保乳手术,再分别行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观察比较两组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88.0±18.0)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68.0±1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上肢水肿发生率[6.7%(1/15)]及肋间臂神经损伤发生率(0)较对照组[60.0%(9/15)、40.0%(6/15)]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2),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总引流量、术野残留癌细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0±12.2) ml比(21.3±9.0) ml;( 14.6±5.0)枚比(16.4±3.6)枚;(87.9±25.1) ml比(86.3±13.8) ml;6.7%(1/15)比13.3%(2/15)](P>0.05).结论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能获得与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相当的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不良反应少,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 15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腔镜手术结束后,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验证腔镜手术清扫效果.结果 15例腔镜手术时间46~138 min,平均74 min,前期手术时间较长,后期手术技术熟练后时间明显缩短.腔镜下每例取出淋巴结11~26个,平均13.6个,其中6例发现1~5个转移淋巴结;后行常规清扫手术每例取出淋巴结0~6个,平均2.6个,未发现转移淋巴结.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很少,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 借助腔镜器械,通过腋窝处微小隐蔽切口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镜技术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方法15例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记录淋巴结清扫数目,了解清扫效果;腔镜手术结束后,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验证腔镜手术清扫效果。结果15例腔镜手术时间46—138min,平均74min,前期手术时间较长,后期手术技术熟练后时间明显缩短。腔镜下每例取出淋巴结11—26个,平均13.6个,其中6例发现1—5个转移淋巴结;后行常规清扫手术每例取出淋巴结0—6个,平均2.6个,未发现转移淋巴结。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出血很少,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借助腔镜器械,通过腋窝处微小隐蔽切口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创清扫,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腔镜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脱落细胞检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腔镜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7.5%、29.6%(P〉0.05);经过局部热低渗化疗后,其阳性率下降为6.25%(腔镜组)、2.94%(常规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3枚患者中,腔镜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56.2%)明显高于〈3枚组(18.7%)(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微创、美观、安全性大,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增加,腋窝创面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29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采用超声刀治疗178例(超声刀组),采用电刀治疗251例(电刀组),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引流总量、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均无腋血管和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损伤.超声刀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引流总量均优于电刀组[(98.0±10.2) ml比(152.0±11.5) ml、(125.0±9.6) min比(155.0±12.3) min、(6.0±2.1)d比(9.0±4.3)d、(227.0±10.6) ml比(319.0±15.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而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中采用超声刀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少拔管时间和引流总量.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腔镜组),28例患者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176.8±51.3)分钟,术中出血量(128.7±34.1)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2.3±1.6)个,术后住院时间(7±3)天;开腹组手术时间(173.1±56.9)分钟,术中出血量(163.5±41.2)mL,平均淋巴清扫个数为(21.5±1.8)个,术后住院时间(16±5)天.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60和1.792,均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3.514和-8.377,均P<0.05).术后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开腹组患者3例发生尿储留,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例发生腹部切口感染并行二次缝合.结论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可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腔镜乳腺癌淋巴结清扫手术腋窝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并为其安全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66例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手术患者腋窝冲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其中腔镜组32例、常规组34例,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腔镜组与常规组分别为37.5%、29.6%(P>0.05);经过局部热低渗化疗后,其阳性率下降为6.25%(腔镜组)、2.94%(常规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3枚患者中,腔镜组脱落癌细胞阳性率(56.2%)明显高于<3枚组(18.7%)(P<0.05)。结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微创、美观、安全性大,但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脱落癌细胞检出率亦增加,腋窝创面采用杀灭脱落癌细胞的措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Kodama手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分层抽样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例)采用Kodama手术行淋巴结清扫;对照组(45例)采用Patey手术行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82.5±13.1)min比(66.9± 11.2) min];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3/45)比42.2%(19/45),4.4%(2/45)比22.2%(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研究组轻、重度胸大肌萎缩发生率分别为4.4% (2/45)和2.2%(1/45),均低于对照组的31.1%(14/45)和37.8%(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Kodama手术保留功能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勇  黄鑫  唐恬 《现代保健》2014,(17):141-144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28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2~4 h在肿瘤下方或瘤床内注射0.4 mL/37MBq放射性物质99mTc_DX,术中用r探测仪定位并切除前哨淋巴结(SLN),再行乳腺肿瘤切除及腋窝淋巴结(ALN)清扫。首先对SLN及ALN进行常规HE检测,再行免疫组织化学(1HC)检测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l9)mRNA的表达以检测淋巴结的微转移。结果:本次研究的检出率为100%,共检出43枚前哨淋巴结。18例患者有1枚,5例2枚、5例3枚。腋窝淋巴结共检出67枚。患者经HE染色检测后发现4例发生转移;利用印片细胞学对患者前哨淋巴结的阴阳性进行判断,经检查后发现阳性5例,阴性23例。结论:乳腺癌SLNB是可行的,SLN可以预测ALN的转移情况,它在保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有利于判断是否为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美兰染色法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为临床开展保乳保腋窝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切皮前10~15分钟在乳腺癌肿块周围四点法注射2%美蓝2 ml(总剂量),然后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于腋窝皱襞处沿皮纹做弧形切口,逐层切开,寻找到蓝染淋巴管后沿其追踪,直至找到蓝染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其通常位于胸大肌上端外侧缘。将所得SLN送术中冰冻及术后病理检查。然后进行常规的保乳手术及常规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结果本研究成功检出SLN 31例,成功率96.8%。检出SLN个数2~4个不等,平均2.8个。术中快速冰冻病理SLN检查结果与术后ALN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冰冻病理检查灵敏度91.7%(22/24);SLNB准确率90.3%(28/31);假阴性率8.2%(2/24);假阳性率4.1%(1/24)。术后病理,ALN检查与SLN检查结果比较,灵敏度95.8%(23/24);SLNB准确率93.5%(29/31);假阴性率4.1%(1/24);假阳性率4.1%(1/24)。比较: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与术后病理检查SLN结果,术中快速冰冻病理SLN检查结果与术后ALN病理检查结果,术后病理ALN检查与SLN检查结果,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31例患者采用美兰蓝色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成功率达到96.8%。美蓝染色法能反应腋淋巴结转移状态,用于指导是否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有参考意义。为进一步缩小乳腺癌手术范围,开展保乳保腋窝手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宫颈癌Ia~Ⅱb期腹腔镜与经腹行根治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11年12月本院宫颈癌Ia~Ⅱb腹腔镜行根治术135例与经腹子宫颈癌根治术6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尿量、术中输液量、术后排气时间、发热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血红蛋白变化、保留尿管时间、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残余尿量、淋巴结清除术数目、术中输血率、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14.61±137.81)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55±0.73)d,术中、术后近期并发症等均低于经腹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尿量,阴道残端病灶的复发、直肠功能紊乱、膀胱功能紊乱等远期并发症各项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腹腔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腹部无瘢痕等优点,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好,有利于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切除的86例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同期行腹腔镜下普通子宫切除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副损伤发生率、术后病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4.60±44.67)min vs. (89.13±13.79)min和(210.47±138.93)mL vs. (70.93±43.57)mL,均P<0.05];2组中转开腹率、副损伤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普通子宫切除相比,腹腔镜下进行困难性子宫切除,未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进行困难性子宫切除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治疗效果,为CME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择92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CME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给予CME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67.8±41.2)ml,明显多于CME组的(269.7±32.5)ml,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3.6±3.4)枚,明显少于CME组的(19.7±4.2)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CME临床疗效好,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尹彩云 《现代保健》2014,(19):130-132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5例宫颈癌患者根据个人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仅采用单纯宫颈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宫颈癌根治术前予以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术后病理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体力状况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3%)(P〈0.05);观察组阴道边缘、淋巴结转移、宫旁侵犯及血管浸润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体力状况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改善各项临床及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纳米炭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胃癌患者术中局部注射纳米炭行胃癌根治术作为试验组,40例胃癌患者行常规胃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对清扫微小淋巴结的数量及转移微小淋巴结的数量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清扫微小淋巴结数量N1、N2、N3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120 ±0.455)枚比(2.900 ± 0.245)枚、(3.890±0.367)枚比(1.750±0.256)枚、(1.790±0.224)枚比(0.590±0.054)枚](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例清扫转移微小淋巴结数量N1、N2、N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90±0.087)枚比(0.430±0.044)枚、(0.550±0.052)枚比(0.340±0.027)枚、(0.410±0.044)枚比(0.130±0.013)枚](D<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易行的方法,对常规胃癌根治术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电视胸腔镜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40例肺部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辅助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09.6±20.8)min、手术出血量(150.1±87.6)ml、住院时间(7.7±1.3)d及切1:2疼痛0相比于对照组(147.1±31.3)min、(247.3±126.1)min、(10.9±3.5)d及20.0%明显改善,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应用于治疗肺部肿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清除干净淋巴结,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