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莹 《吉林医学》2011,32(15):3122-3122
目的:探讨专人专护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专人专护负责护理全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70例,其中轻度53例,中度12例,重度5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心理障碍的作用。方法:对5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并发症的预防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中出现皮下积液3例,皮缘坏死2例,上肢水肿2例,经对症处理均痊愈。5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未出现心理障碍及上肢功能障碍。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心理疾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18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0例患者中,术后皮下积液15例,患肢水肿11例,皮瓣坏死1例,无严重并发症出现。180例患者无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在随访时间段内,出现肺转移3例、骨转移6例、肝转移2例,1例出现局部皮瓣复发,1例出现对侧乳腺癌。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舒缓患者心理压力,促进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金哲  孔敏 《包头医学》2013,37(1):52-53
目的:探讨乳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5例乳癌术后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患者乳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7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方法:将16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84例是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下的患者,乙组84例是在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系统化、人性化优质护理的患者。结果: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有效率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术后伤口观察、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和加压包扎及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等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邢影  赵洁  王园  郭丝锦 《四川医学》2019,40(11):1176-117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为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和促进恢复提供思路。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患者接受护理依从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完全依从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发生患肢淋巴水肿、皮下积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早期护理干预法满意程度显著优于普通护理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及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恢复的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护理和指导、协助患者坚持功能锻炼,52例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未出现因护理不当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护理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术后只有做好精心的护理,及时指导、协助患者坚持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2003年9月至2008年3月91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结果 91例患者术中均解剖清晰,89例皮瓣成活良好,2例发生皮瓣坏死,植皮后愈合;5例出现淋巴漏;发生血肿2例;无1例出现患肢功能障碍及患侧上肢水肿;3例病灶在内侧且直径>5 cm者,术中一期植皮;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术中行一期植皮.结论 术中解剖清晰,术后皮瓣适当加压包扎,早期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术后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术后10天观察两组患侧上肢的并发症以及1个月后观察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侧上肢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防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方法将11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以功能制护理工作模式实施疾病护理,乙组以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实施系统化、人性化整体护理。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有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伤口观察、创面持续负压引流和加压包扎及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等护理,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侧上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提出一系列的术后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5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主要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患侧上肢肿胀护理、患肢功能锻炼指导、心理护理等方面加强患者手术后的专人护理及功能锻炼,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结果 56例乳腺癌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创面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措施和重要性.方法 对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切口护理、导管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 2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侧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加强术后护理是手术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孔银香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204-20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康复指导。方法:通过3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临床护理、化疗护理、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资料分析。结果:38例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恢复良好,心理健康,生活积极向上,无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结论:实践证明,我们的护理措施是行之有效的,患者术后恢复了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周靖  陈双静 《中外医疗》2011,30(33):155-15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扩张器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扩张器植入术1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7例乳腺癌患者共植入乳房扩张器17只,局部疼痛2例,出血1例,经清创止血、细心周到的护理后治愈。本组病例均对手术及护理效果满意,术后患者的乳腺癌得到根治,同时为二期乳房再造创造了最佳的条件,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扩张器植入术后,加强临床观察及护理至关重要,极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孙艳君 《吉林医学》2010,31(11):1524-15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术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相关信息,稳定患者的情绪,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出院重点指导,坚持锻炼,增加营养,定期复查和化疗。结果:5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缺乏应有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各种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加强心理和社会支持,对促进疾病的恢复以及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在术后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阶段性护理措施与功能锻炼计划,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6例采用常规护理的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侧上肢上举、旋转、外展优良率分别为94.64%、96.43%、94.64%;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3.93%、82.14%、82.14%。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阶段性护理指导,同时结合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可明显减轻疼痛,消除水肿,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顾德芬 《中外医疗》2008,27(35):16-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3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8例乳腺癌患者,均完成了全程化疗,化疗完成率为100%.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出现静脉炎10例,胃肠反应30例,骨髓抑制20例,口腔溃疡5例,脱发22例,转氨酶增高6例.无严重毒副反应发生,化疗期间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下降.结论 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满足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循序渐进的康复护理方法,使乳腺癌术后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对50例患者进行术后健康教育和功能康复指导,2周患者手臂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6~10周患肢功能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果:50例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伤口愈合好。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进行功能康复护理,有益于患肢的功能恢复,实现了患者躯体、心理的整体恢复,运用此护理方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收集43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资料,分析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重点加强术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和血糖控制等和手术监护,术后加强患者饮食及胰岛素控制、皮瓣及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及感染控制等。结果:所有患者通过上述护理,术后发生高血糖1例,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1例,其余40例患者无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促进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有效的渐进式功能锻炼,使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功能.方法 将6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h内即开始实行渐进式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21天进行患侧上肢活动能力测试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渐进式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具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