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3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PSE栓塞后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上升,较栓塞前有明显差异。32例脾栓塞面积在40%-70%,3例80%-00%。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4年12月至2008年3月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的36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观察术后效果。结果36例患者1~6个月临床观察,症状明显改善,白细胞24h明显回升。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创伤小,疗效好,完全可作为外科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3.
王彤 《医学文选》2004,23(4):449-450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2例乙肝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3~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肝CP积分上升,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显著,注意栓塞面积及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脾动脉栓塞术在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实用性。方法一侧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将导管送至脾动脉分支或主干,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和明胶海绵条行脾动脉栓塞,栓塞面积70%左右,然后退出导管,穿刺点加压包扎止血。结果本组5例患者经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3d~12月跟踪复查,血细胞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对降低门静脉高压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份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作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结果:4例患者术后24小时至1周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上升,脾脏体积及门静脉主干直径不同程度缩小。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能使患者免于手术切脾,可在保留脾脏免疫功能的情况下有效控制脾功能力进症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使其血细胞恢复正常,以便继续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对36例不能手术切除,且血细胞低于正常的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栓塞面积控制在40%-60%,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脾栓术后24h.、2周、4周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提高。结论部分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能提高血细胞数量,使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能继续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和分析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治疗,观察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红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术后各期计数有明显升高,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是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脾脏增大,引起脾功能亢进,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减少。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是应用Seldinger技术,通过超选择性插管,应用明胶海绵作为栓塞剂,形成脾梗死的范围控制在50%-70%,即达到部分性“脾切除”以缓解临床症状。它具有安全、创伤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2月-2006年4月收住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46例,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薛元领  杨泽云 《安徽医学》2012,33(11):1521-1522
目的通过临床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采用Seldinger技术在患者的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至脾中、下极动脉,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其中,形成患者脾动脉远端部分性栓塞,范围大约为40%~50%。结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经过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以及红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表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具有明显的疗效,对患者的创伤小,掌握栓塞要求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彤 《微创医学》2004,23(4):449-450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2例乙肝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患者,以seldinger技术用明胶海绵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后1周、3~5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白细胞、血小板上升,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缩小,肝CP积分上升,严重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的近期疗效显著,注意栓塞面积及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11.
姜红  刘川 《西部医学》2006,18(2):247-247
目的观察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外周血象变化。方法对1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术后外周血象的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者术后24小时白细胞及血小板即有明显升高,2周内达到峰值,其中11例随访1~3年,白细胞及血小板仍保持在正常范围。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江俊锋 《当代医学》2011,17(25):143-144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脾功能亢进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肝功能、门静脉以及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结果 PSE术后1周以及1个月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升高,对比术前差异性明显(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红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术后1周肝功能升高明显,术后1个月较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与术前彩超对比,门静脉和脾静脉与术前相比内径明显缩小,血流明显降低,平均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可有效缓解脾亢、降低门脉压力,且无显著毒副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价值,为脾功能亢进患者寻找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收集我院2000-2009年10月间资料较完整的38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用经抗生素浸泡后的明胶海绵颗粒作栓塞物进行部份性脾动脉栓塞,栓塞面积大部份为50%-70%,1例栓塞面积90%.结果 3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后总有效率94.7%,2例效果不明显.31例患者1年后随访,2例复发,复发率6.5%.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术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只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完全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在治疗睥亢中的应用。方法经临床诊断为脾亢患者16例(2例合并肝癌)。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部分性栓塞术。结果总有效率100%,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手术前后给予优质护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疗效安全可靠。优质护理能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程度及频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脾功能亢进患者选择更适合的微创手术。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A组62例行脾动脉主干截流术,B组66例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观察术后1个月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结果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两组对比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t=0.34)、血小板计数(t=0.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其中剧痛(χ2=78.12)、高烧(χ2=41.55)、腹水(χ2=56.9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脾动脉截流术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不良反应大,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建议选用脾动脉主干截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及碘化油对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实行部分脾栓塞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随访术后疗效、患者血象变化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2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部分脾脏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除了脾亢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术后24 h即有明显提高(P<0.05),延长了生存时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21个月,脾功能亢进症状未见复发.结论部分性脾栓塞术简便、微创、安全,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结果 采用Seldinger法经右侧股动脉插管对部分脾动脉用明胶海绵进行栓塞.结果 50例患者1~6月临床观察,临床症状改善,白细胞及血小板3天后明显回升.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睥功能亢进疗效肯定,安全程度高、损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在治疗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中的方法、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西门子数字减影机下对31例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17例,肝硬化并肝癌伴脾功能亢进14例)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象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后外周血象均达正常,半年随访治愈率占80%,总有效率95%.结论:PSE对治疗脾功能亢进有明显疗效,是一种损伤小、安全程度高、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可以补充传统的外科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至2007年10月,我们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患者3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