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附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恽铁樵说:“附子最有用,亦最难用。”“最有用”,是说附子能够救人于危急存亡之际,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又能强壮健体,所谓通行十二经,内温脏腑骨髓,外暖筋肉肌肤。许多名医,以擅用附子出名。明代浙江名医严观,常用姜汁制附子,人称“严附子”。近代四川名医祝味菊先生也擅用附子,30年代在上海行医,经常用附子救治危急重症,超人的胆识,独特的配伍,出奇的疗效,赢得病家和同道的好评,雅号“祝附子”。现代云南名老中医吴佩衡先生,附子运用十分得手,而且其量很大,有达400g者…  相似文献   

2.
附子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干姜附子汤新用吴勤瑞武威市金羊乡卫生院733000关键词干姜附子汤中图分类号R287.1干姜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原为治阳虚烦躁证而谈,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用于治疗阳虚寒滞咽痛证,疗效较佳,供同道参考。例一:朱某某,男,40岁,1995年4月16日...  相似文献   

4.
桂枝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普遍认为前者偏于表阳虚,后者则是表里阳虚。而从方药的比较可知,桂枝附子汤中含有姜草枣,兼顾脾胃营卫的生化,如桂枝汤之意属"表中之里";甘草附子汤中则不用姜枣,且见"骨节疼痛",如麻黄汤之意属"表中之表"。再以风湿三方与《金匮要略》多条经文比较,可知仲景风湿三方应属历节病范畴,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表郁比甘草附子汤更重。  相似文献   

5.
附子味辛、大热、大毒,《本草经》列为下品,丹溪谓其“雄悍无补,而且杀人”,初学医者每多惧用。笔者使用附子多年,或重至数十克,或轻用二、三克,随证配合它药。治疗多种病证常获良好效果。兹结合病例略述体会。一、湿经通脉疗心悸(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案) 孙某,女,54岁,家庭妇女。1988年11月4日初诊;心慌三月余,近渐加重,曾发生数次晕厥,省某院心脏专科诊为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36次/分。)来中医院就诊。刻下心悸不宁,动则为著,甚则晕蹶,面色暗红,唇甲淡紫,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下肢浮肿,舌淡红有紫气,苔薄白,脉迟而涩,辨证属阳  相似文献   

6.
灸法治病,疗效颇佳,从古至今,方法多样。尤其是隔物灸,既有艾灸的作用,又发挥了所隔药物的功能。其中,隔附子饼灸法,由于疗效显著、适应症广,而且,附子饼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并能反复使用,值得推广。现将我们在临床上运用隔附子饼灸法的情况作以下介绍。1 附子饼的制作取川乌或草乌在碾槽中碾碎(或用水浸透后,蒸熟捣碎),加入少量面粉及水调  相似文献   

7.
附子、性大热。刘完素谓:“大辛大热,气厚味薄,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浮中沉,无所不至,为诸经引用之药”。戴原礼谓:“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笔者以自己应用附于屡起沉疴之经验录于后,以供喜用与研究附子者参考。1、附子补虚早年笔者在农村巡通医疗时,经一老草医传授.每年三伏天用附片100克炖羊肉或狗肉二斤加盐少许,分次服用。有强身保健作用。且能后疗产后体虚、男与阳痿早泄、自汗.神经衰弱之失眠多梦等。有人认为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食用大温大热之羊肉附片汤,岂不是火上浇油!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生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 用水提取,色谱分离纯化,通过各种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水溶性部分分得强心作用成分——附子苷,从乙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种已知的二萜生物碱:乌头碱、中乌头碱、尿嘧啶、苯甲酰中乌头原碱、附子灵和次乌头碱。结论 附子苷为一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薏苡附子散与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应用举隅王桐萍(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北京100029)关键词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医案例1:胡某,男,55岁,1993年6月诊。患胸背痛,时轻时重1周余,伴有胃脘不适,时时欲呕,口吐唾沫,脉沉紧,苔略腻.治以仲...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整理,总结附子运用的历史沿革,归纳了附子在药物学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功效,反映出附子的功效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总结并不断完善的。其历史沿革也体现了本草学和方剂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特点,尤其体现了方剂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功效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周洪  陈志菊  周绍英 《重庆医学》2015,(8):1048-1051
目的:对湿生化和干生化检测系统测定血、尿淀粉酶高值标本时的稀释液进行评价与选择,期望筛选出与检测系统和标本类型匹配的稀释液。方法纯水、生理盐水(NS)、7%牛血清清蛋白(BSA)、低值血清、低值尿液作为候选稀释液,稀释对应的标本后在湿生化和干生化系统中测定,以卫计委颁布的最新标准分别对偏差和线性进行评价。结果对高值血清标本,同一稀释液在2个系统间的偏差存在较大差异,在湿生化检测系统中,纯水、7% BSA、低值血清作稀释液的偏差均小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总允许误差(15%),但以低值血清最优;在干生化检测系统中,纯水、NS、低值血清作稀释液的偏差均小于行业标准的规定,以NS最优。对高值尿液标本,在湿生化检测系统中,纯水、低值尿液作稀释液的偏差均小于行业标准规定的总允许误差,以低值尿液最优;在干生化检测系统中,仅低值尿液作稀释液的偏差小于行业标准之规定。线性评价显示,NS不适合作高值血清标本在湿生化检测系统和高值尿液标本在干生化系统的稀释液,7% BSA不适合作高值血清标本在干生化检测系统的稀释液。结论相同稀释液在不同的检测系统中造成的影响不同。高值血清、尿液标本在湿生化检测系统中的最适稀释液分别是低值血清和低值尿液,在干生化检测系统最适稀释液分别是NS和低值尿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固本抑瘤Ⅱ号配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固本抑瘤Ⅱ号配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32例、对照组(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30例,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化疗毒副反应,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稳定率为93.8%,1年生存率为78.1%、2年生存率为56.2%,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缓解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保护肝脏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固本抑瘤Ⅱ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固本抑瘤Ⅱ号配合化学药物动脉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干化学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临床应用。方法干化学法检测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并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法检测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尿蛋白(P〈0.01),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尿液蛋白检测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藤黄药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与十八烷基硅烷层析分离,用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出5个已知化学成分,分别为β-谷甾醇、藤黄酸、新藤黄酸、藤黄吉酸和去氧桑藤黄素。结论应用与已知物薄层色谱对照的方法及波谱法可鉴定所有被分离出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薏苡仁中酯类化学物质组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考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薏苡仁中酯类化学物质组的含量为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出膏率考察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薏苡仁中酯类化学物质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6倍量丙酮提取1次,提取30 min。结论:最佳工艺条件能充分有效地提取薏苡仁中酯类化学物质组。  相似文献   

16.
枸橼酸莫沙必利有关杂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确定枸橼酸莫沙必利有关杂质的结构。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分离并测定枸橼酸莫沙必利的主要有关杂质。结果 得到了该杂质的分子量信息,根据推断的可能结构,合成出有关杂质,其色谱行为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的主要有关物质相同。通过测定其红外光谱,^1HNMR谱,^13CNMR谱,DEPT谱,^1H-^1H相关谱及^13C-^1H相关谱,确定了该杂质的结构。结论 该杂质为莫沙必利结构中苯环上缺失F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普适泰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化学模型组、化学模型普适泰组、免疫模型组及免疫模型普适泰组,每组各10只。观察普适泰对各组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各器官系数以及体重的影响。结果给予大鼠普适泰灌胃后,免疫模型组给药第1、3、5周大鼠体重无任何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模型组大鼠在第3周时体重明显低于化学模型普适泰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模型普适泰组大鼠的白细胞明显低于化学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免疫模型普适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模型普适泰组的血清T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普适泰后,化学模型组的前列腺系数明显低于化学模型普适泰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模型组的脾脏系数明显高于免疫模型普适泰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均有效。  相似文献   

18.
口服川芎饮片煎液大鼠体液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口服川芎饮片大鼠体内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探索川芎饮片口服产生疗效时有效物质基础成分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采用HPLC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结果川芎饮片水煎口服后,发现10种以色谱峰代表的化学成分通过消化道吸收入血,其中9种为原型成分入血,1种为肠代谢后转化的新成分;肝代谢使3种原型入血的成分和1种肠代谢后转化的成分消失;经过肾代谢的尿液中有与血液中相同的成分;心脏和脑组织中未发现成分进入。结论按照中药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学路线,川芎饮片口服用药产生疗效的有效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动态变化过程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19.
发酵何首乌的化学成分研究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微生物发酵何首乌前后药理作用改变的物质基础,对发酵后的何首乌化学物质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经微生物发酵后的何首乌药材分别通过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硅胶柱正相分离方法得到化学成分.结果在发酵何首乌中通过光谱分析法鉴定得到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w-羟基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正丁基-β-D-吡喃果糖,大黄酚,决明酮-8-O-β-D-吡喃葡萄糖苷.结论微生物发酵何首乌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化学成分与生何首乌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化学毒物及高温环境对孕鼠子代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和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组、染毒联合高温组(联合组)和高温组,分别在孕早期(D1-D10)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生后不同时间观察新生大鼠大脑的发育以及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并检测新生大鼠的早期反射活动.结果 各组新生大鼠脑组织无畸形,但染毒组和联合组海马CA1区变性坏死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高温组(P<0.01).出生1个月后染毒组和联合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高温组(P<0.05).行为学检测发现染毒组、联合组、高温组早期反射出现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化学染毒可导致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坏死.染毒联合高温并不加重脑组织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但高温对动物的早期正常反射的出现却有明显的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