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目的评价眼部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的疗效。方法21例(21眼)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结果21眼术后睑球粘连治愈8只眼(38.1%),好转7只眼(33.3%),无效6只眼(28.6%)。结论对于化学及热烧伤后睑球粘连行睑球粘连分离术联合羊膜移植术,能有效地缓解或部分治愈睑球粘连。  相似文献   

2.
王军  尹东明 《广东医学》2008,29(4):591-592
目的 观察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热烧伤后广泛睑球粘连的临床疗效 方法 手术分离睑球粘连后,将一定浓度的丝裂霉素-C棉片覆盖于巩膜创面数分钟后取出,充分冲洗结膜囊后进行羊膜移植。 结果 36例36眼患者在术后2~3周均有满意的眼睑外形和眼球运动功能,随访8~16个月,3例复发。 结论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热烧伤后广泛睑球粘连临床疗效良好,并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羊膜和唇黏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矫正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和重建结膜穹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7例(18眼)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Ⅱ度烧伤2眼,Ⅲ度烧伤14眼,Ⅳ度烧伤2眼;所有病例均在分离睑球粘连后,采用唇黏膜移植修复睑结膜和球结膜缺损;做1~3对穹窿加深固定唇黏膜植片,利用健眼或患眼未损伤区的自体角膜缘移植修复角膜缘损伤,以新鲜羊膜覆盖整个角膜至穹窿,上下睑缘临时缝合,术后加压包扎1周限制眼睑活动。回顾患者术后情况和随访资料,分析疗效(成功、部分成功和失败),统计手术成功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24个月)。17例患者中,完全成功12例,结膜穹窿解剖深度与对侧健眼对称,无粘连和瘢痕形成,眼球活动自如;部分成功3例,术后局部瘢痕增生,重建结膜穹窿略狭窄,解剖深度达到正常深度的2/3以上;手术成功率为88.24%;失败2例,术后睑球粘连复发,穹窿消失。结论羊膜和唇黏膜联合自体角膜缘移植能有效矫正眼表热化学烧伤后睑球粘连,重建稳定结膜穹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眼烧伤后睑球黏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27眼烧伤后睑球黏连的患者进行睑球黏连松解后,行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重建球结膜和角膜表面。结果:27眼术后睑球黏连的病变均有好转,其中21眼术后恢复好,占77.8%,6眼虽然睑球黏连部分复发,但较术前明显改善,占22.2%,没有无效的病例。结论:对于眼烧伤后睑球黏连,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重建眼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探讨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采用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化学烧伤等原因所致的睑球粘连患者38例共38只眼。观察6~36个月。结果:38例患者38只眼术后无一例感染,10d后移植的羊膜变透明,并在结膜表面爬行,3个月后的结膜蛋白印迹法显示,羊膜上结膜上皮生长良好。34只眼(89.5%)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恢复良好,4只眼(10.5%)再次复发部分睑球粘连。结论: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角膜移植治疗烧伤后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 应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球结膜、唇粘膜移植术治疗28例(29眼)重症睑球粘连,将角结膜假性胬肉分离至穹窿部,保留板层角膜及胬肉上皮层并反转作为睑结膜或移植粘膜作为睑膜,用新鲜板层角膜作供体更替浑浊角膜,用同侧或对侧眼球结膜修补巩膜表面结膜创面。结果 一次手术者25眼,二次手术3眼,三次手术1眼,治愈20眼,明显好转6眼,复发3眼。结论 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球结膜、唇粘膜 后重症睑球粘连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行睑球粘连松解术和穹隆部重建治疗严重瘢痕化的眼表疾病时,应用丝裂霉素C是否能提高羊膜移植的成功率。设计:非比较性干预性病例系列研究。受试者:16例患者(女性8名,男性8名,18只眼)平均年龄41±23.4岁(极差3~79岁),分别为重症化学或热烧伤7眼,复杂的复发性翼状胬肉和瘢痕性翼状胬肉5眼,Stevens-Johnson综合征4眼,眼部瘢痕性类天疱疮2眼。除2眼先前未接受过手术外,其余都曾进行过手术重建,其中6眼曾行黏膜移植术(M M G),但仍然出现睑球粘连和持续性眼表炎症。干预:切除结膜下纤维血管组织后,在行羊膜移植前应用0.04%丝裂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结膜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32只眼)的结膜肿瘤切除后行直接对位缝合或自体结膜游离移植。结果:32只眼手术顺利,术后无睑球粘连,无眼球活动受限,外形良好。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结膜肿瘤,手术方便、简单、安全、术后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9例59眼伴睑球粘连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在切除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瘢痕组织基础上,联合应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板层角膜移植、口唇粘膜移植、羊膜移植等多种手术方式进行眼表重建。分别观察翼状胬肉及睑球粘连复发情况、移植片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经过6~38个月随访观察,翼状胬肉复发4例(4眼)(6.78%),睑球粘连术后评级为优者44例(44眼)(74.58%),良者13例(13眼)(22.03%),差者2例(2眼)(3.39%),总有效率96.61%。结论:根据复发性翼状胬肉睑球粘连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眼表重建术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研究双层人新鲜羊膜移植联合自体结膜移位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3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睑球粘连患者共42例(45眼),其中Ⅰ级14眼,Ⅱ级13眼,III级9眼,Ⅳ级9眼。入院后行粘连部位分离及机化瘢痕组织切除,纤维蛋白生物黏合剂及连续锁边缝合固定双层人新鲜羊膜,并用移位的结膜来补充部分巩膜暴露区,以重新形成正常的结膜囊,术后随访6~7月,包括观察局部反应、结膜上皮的生长情况、羊膜的贴附情况等。结果 45只眼术后无一感染,其中32眼手术成功,占71.1%;10眼手术部分成功,占22.2%;3眼手术失败,结膜囊变浅,瘢痕增生粘连,占6.7%。结论 双层新鲜人羊膜粘附式及连续交锁缝合能提供平坦光滑的植床,可促进残存的结膜上皮增殖分化,重建结膜表面。同时缺区周围结膜的分离和移位缩小了巩膜暴露区,更有利于在羊膜溶解之前完成结膜上皮化的过程,故此方法可明显提高睑球粘连成的治愈率,且降低术后复发率,效果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