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目的:对低位及出口产钳术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对低位及出口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位及出口产钳对母儿损伤与正常产相比无差异(P>0.05),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位及出口产钳术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手段,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产钳助产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产钳术在处理第二产程头位难产中的安全性及重要作用,指导临床正确使用产钳术。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行产钳助产术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中位产钳术与低位产钳术、出口产钳术相比较,阴道裂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产钳术与出口产钳术相比较,阴道裂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在阴道血肿、宫颈裂伤、会阴Ⅱ度裂伤、产后出血方面及对新生儿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中正确使用产钳术能迅速结束分娩,低中位以下产钳是解决胎儿头位难产、缩短产妇第二产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分娩助产方式优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杰  盛云芝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540-3541
目的:对产钳阴道助产的指征和对母耍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的优劣性,指导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方法:对我院278例产钳阴道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2例,276例助产成功。低中位产钳和低位产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低中位产钳与低位产钳相比较,对胎儿的损伤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母体的损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出口产钳和低位产钳对母婴影响小,是适宜的临床助产方式;高中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大,临床不宜采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产钳助产术用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绵阳市人民医院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分娩困难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产钳助产术组(105例)行低位产钳助产术,吸引器助产术组(105例)予以胎头吸引器助产术。比较两组产妇转为剖宫产手术的情况以及术后母体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妇有9例(8.6%)转为剖宫产手术,吸引器助产组有25例(23.8%),剖宫产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宫颈裂伤、阴道壁裂伤、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头皮血肿及面部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助产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少于吸引器助产组(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操作要点及适应证的情况下,对分娩困难产妇应用阴道产钳助产术能有效缩短产程,减少母婴所受损伤,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钳阴道助产的指征和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运用产钳阴道助产。方法对我院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的产钳阴道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8例阴道助产中新生儿死亡两例.276例阴道助产成功有效。高中位产钳和胎吸失败后改产钳助产对母儿损伤大,与低中位产钳比较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低中位产钳与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相比较,对胎儿的损伤差别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母体的损伤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高中位产钳与高位产钳一样应该弃用。低中位产钳作为一种快速结束分娩的急救措施是恰当的,可根据情况选择应用。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对母儿双方都是安全的在处理难产中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郑小玲 《广州医药》2005,36(4):44-45
目的 探讨产钳术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8例产钳助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中位产钳术有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及软产道损伤;低中住及低位产钳术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 高中位产钳术在胎儿存活条件下应当放弃,由剖宫产代替,低中位产钳术在产钳助产中有一定的地位,同时缩短第二产程,对降低母儿发病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阴道分娩低位产钳助产的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提供指导。方法:对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患者98例和剖宫产患者11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在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2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产后出血及出血量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位产钳术能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是在头位难产中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劭敏 《当代医学》2012,18(21):51-52
目的 对阴道分娩产钳助产的指征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在难产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正确运用产钳助产提供指导.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的58例患者和70例剖宫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在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褥感染率2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产后出血及出血量2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低位产钳术能降低产后并发症风险,是在头位难产中降低剖宫产率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何惠端 《广东医学》2003,24(7):713-714
目的 对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指导临床正确掌握产钳助产术。方法 观察5年间收治的162例产钳助产术产钳位置不同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高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大,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发生率高,低中位产钳比低位产钳对母婴损伤率高。结论 高中位产钳术在胎儿存活的条件下,应由剖宫产取代。低中位产钳在解决分娩难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方法,才能降低产钳术对母婴损伤及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低位产钳术与剖宫产术对母婴的预后影响.方法 100例足月孕妇分为产钳组和剖宫组,各50例.产钳组在顺产时发生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行低位产钳助产术,剖宫组行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住院治疗产钳组要好于剖宫组(均P< 0.05).产钳组软产道损伤、产褥感染、新生儿产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要低于剖宫组(均P< 0.05).结论 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临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罗瑞珍  言齐  宋涛  罗治国 《河北医学》2006,12(4):345-346
目的: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我科在产钳术的基础上,使用单叶产钳助产60例的临床应用。方法:钳叶选用kielland产钳左或右叶,在阴道助产中将一叶产钳钳叶放置头枕骨侧下方为支点,钳叶紧贴胎头,钳叶方向与胎头枕骨方向一致。试牵无滑脱即可向下牵引娩出胎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产钳术,可完全取代胎头吸引助产术。结果:使用单叶产钳助产60例,1次成功58例,成功率96.6%,2例使用2次单叶产钳助产。结论:单叶产钳助产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助产快,对母婴损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方法 585例单胎足月分娩的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裂伤组、侧切组、产钳组和剖宫产组,通过Hb与红细胞比容(HCT)计算校正出血量,比较各组估计出血量与校正出血量的差异,并比较各组校正出血量的差异及出血相关因素.结果 裂伤组估计出血量明显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和产钳组校正出血量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和裂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裂伤组、侧切组、产钳组估计出血量明显少于校正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估计出血量与校正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出血低危产妇,阴道分娩出血量多于剖宫产,会阴侧切增加出血量.阴道分娩出血量估计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3.
闫梅  王晓银  温琦  张琳琳  李玉梅   《四川医学》2017,38(11):1295-1300
目的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产后42d检查诊断盆底功能障碍后,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后42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盆底功能障碍后进行一个疗程盆底康复治疗的产妇303例,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水中分娩组54例,剖宫产组55例,产钳/胎吸助产组9例,会阴侧切101例,会阴撕裂组84例,比较盆底治疗前后产妇盆底肌力、SUI及脏器脱垂情况。结果五组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经盆底康复治疗后,盆底电测肌电值均较训练前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组,其他组盆底Ⅰ、Ⅱ类肌力较训练前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外,其余各组经盆底康复训练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较之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产钳/胎吸助产组,其他组阴道前壁脱垂率和子宫脱垂率较训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产钳/胎吸助产组、阴道侧切组,其他组阴道后壁脱垂率较训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的盆底功能障碍近期疗效显著。对产钳/胎吸助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和阴道侧切伴阴道后壁膨出的产妇需要强化疗程。  相似文献   

14.
探讨会阴4度裂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适宜的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发生的8例会阴4度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接生技术不当成为会阴4度裂伤的主要原因,之后依次为产程过快、胎儿体重与会阴条件适应程度估计不足及阴道助产。8例患者经一期缝合后伤口愈合良好,产后42d均正常排便。提高接产技术及助产技术,产时监测宫缩情况,充分评估胎儿体重及会阴条件和加强产时医患沟通,是预防会阴4度裂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Which deliveries require paediatricians in attenda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ode of delivery and one minute Apgar score were taken from the neonatal records of 2086 full term infants born at one obstetric unit over 12 months. There were 1554 spontaneous vaginal vertex deliveries, 26 vaginal breech deliveries, and 506 operative or instrumental deliveries. The obstetric records of the operative deliveries were reviewed to determine whether fetal distress had been an indication for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tetric records of the spontaneous vaginal vertex deliveries were also reviewed for fetal distress detected antenatally. When fetal distress was present antenatally in spontaneous vaginal vertex deliveries the frequency of a one minute Apgar score below 7 was 10.2%. In operative and instrumental deliveries where fetal distress was the indication for intervention the frequency of one a minute Apgar score below 7 was 15.6% after non-rotational forceps delivery, 13.9% after rotational forceps delivery, and 45.8%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In the absence of fetal distress the frequency of an Apgar score below 7 was 2.4% after spontaneous deliveries, 7.1% after non-rotational forceps delivery, 13.2% after caesarean section, and 18.4% after rotational forceps delivery. The presence of fetal distres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the frequency of an Apgar score below 7 in each category except rotational forceps deliveries. Paediatric services to an obstetric unit may be organised rationally in the light of local staffing conditions with the help of these findings.  相似文献   

16.
张方凤 《当代医学》2016,(29):87-88
目的:探讨改良式助产术对降低临床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初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2组,各70例,分别为给予改良式助产术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助产术的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产后会阴撕裂情况及产后身体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会阴完整性比例为51.43%,侧切比例为27.14%,对照组为1.43%,侧切比例为6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Ⅰ度裂伤13例,占18.57%,对照组患者会阴Ⅰ度裂伤24例,占34.28%,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Ⅱ度裂伤的比例观察组为2.86%,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在产后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的状况均表现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助产术可明显降低产妇的侧切率,对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胎头吸引阴道助产术与产钳阴道助产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焱  王彦林 《上海医学》2003,26(8):563-564
目的 探讨胎头吸引 (胎吸 )与产钳阴道助产术 (产钳 )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1月~2 0 0 2年 11月在香港玛丽医院分娩使用胎吸或产钳术的产妇资料 ,探讨两者的成功率、母亲软产道损伤的发生率、新生儿损伤及新生儿预后等情况。结果 胎吸组的成功率 (96 .5 0 % )较产钳组 (99.19% )略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母亲软产道损伤及胎儿头颅损伤发生率的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胎吸是一种简单、对母婴安全、有临床价值的阴道助产技术 ;与产钳结合使用 ,可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8.
田芳 《当代医学》2016,(9):77-78
目的:分析低位产钳助产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2例头位难产产妇,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其中对照组产妇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试验组产妇接受低位产钳助产术,对比2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in时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分别为(8.81±1.18)分、(9.01±0.80)分、(9.02±0.45)分;试验组分别为(9.42±0.76)分、(9.54±0.46)分、(9.45±1.25)分。另外,对照组产后出血8例,感染7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头部血肿3例;试验组产后出血3例,感染2例,新生儿窒息2例,新生儿面部损伤1例;试验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实施低位产钳助产术效果确切,可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TPE涂层改良式产钳与传统产钳对母儿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热塑性弹性体(TPE)涂层改良式产钳与传统产钳相比较,评价改良式产钳在减少母婴并发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54例产钳助产术(改良产钳组108例,传统产钳组146例)所致母婴损伤(其中母体方面包括阴道穹隆裂伤或血肿、宫颈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后尿潴留;新生儿方面包括新生儿窒息、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头皮血肿、脑水肿、面部压痕或皮肤擦伤)进行分析,探讨其安全性。结果改良式产钳与传统产钳比较,对母体造成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新生儿造成的并发症则有所不同,除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改良式产钳造成的颅内并发症及面部皮肤损害显著减少。结论改良式产钳在并不增加母体并发症的同时,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颅内并发症及面部皮肤损害的发生,使产钳仍不失为产科医生的有力武器,缓解产科医生使用产钳的顾忌。  相似文献   

20.
徐永萍 《安徽医学》2012,33(10):1314-1316
目的分析并评价产科相关因素以及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支持组织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2例分娩的健康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73例与剖宫产组49例,使用女性尿失禁临床症状调查问卷在产妇分娩后的6~8周进行调查。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前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15%,两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分别为21%和10%,两组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高危因素。剖宫产组产妇的右侧活力值、功值以及两侧功值的平均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的两侧活力值差值低于阴道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分娩组产妇中,压力性尿失禁者左侧活力值与峰值均小于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压力性尿失禁者两侧速度值差值低于压力性尿失禁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组产妇在分娩后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剖宫产组产妇的发生率相似;产科的相关因素能够对产妇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产妇盆底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