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春 《临床荟萃》2002,17(24):1435-1435
心率变异性 (heartratevariability ,HRV)是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的非侵入性指标 ,正常人的HRV存在昼夜节律 ,而且其改变对心血管疾病状态的判断及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1,2 ] 。本文通过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昼夜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分析 ,观察AMI患者的HRV及其昼夜节律特点。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AMI组共 3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4 3~ 82岁 ,平均 (6 2 .33± 10 .93)岁 ,根据临床症状 ,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改变诊断为AMI,全部病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病程在 2周内 ,排除房颤…  相似文献   

2.
心率变异性 (HRV)分析是反映支配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性一项无创性指标。最近发现 ,HRV降低是预测心肌梗死(MI)后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和猝死的重要指征之一 ,其预测价值优于心室晚电位左室射血分数、室性期前收缩频率、MI早期并发症和Killip分级等指标[1] ,我们运用这一指标 ,客观评价倍他乐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常规治疗组 (常规组 ) :6 4例AMI,男性 3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平均 5 3 4岁 (33~ 78岁 ) ,心功能Ⅰ级 2 5例 ,Ⅱ级 2 0例 ,Ⅲ级 19例。倍他乐克治疗组 (β组 ) :…  相似文献   

3.
冯珍珍 《临床荟萃》2003,18(5):262-263
长期以来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acuterightventricularmyocardialinfarction ,ARVMI)的心电图诊断主要依靠右胸附加导联V3 R V5RST段的改变。本研究选择STV3 压低 /STaVF抬高比值 ,探讨在常规心电图描记中 ,其对ARVMI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85年 1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住我院心内科发病 6小时以内的首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cuteinferiormyocardialinfarction ,AIMI)患者 12 5例 ,其中男 10 4例 ,女 2 1例 …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并发室间隔穿孔 (ventricularseptalrupture ,VSR)是早期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预后极差[1,2 ] ,早期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我院1990年 11月~ 2 0 0 0年 3月间在 2 6 7例AMI住院病人中 ,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MI并发VSR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例患者中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6 5~ 89岁 ,平均 72 5岁 ,均有典型的胸痛发病史 ,心电图及心肌酶学符合AMI的诊断。1 2 临床特点  2例以胸痛…  相似文献   

5.
王留义  张炳勇  时全福  王丽霞 《临床荟萃》2001,16(24):1125-1126
急性心肌梗死 (AMI)存在主自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 ,迷走神经系统活动减弱[1] 。交感迷走神经系统调节的失衡与AMI心律失常、猝死和左室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反映机体自主神经活动状态的心率变异性 (HRV ) ,在AMI高危险程度预测中的价值已得到肯定[2 ] 。本文用HRV作为自主神经指标分析选择性 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对AMI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并探讨其在AMI早期的使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43例AMI患者 ,男 35例 ,女 8例 ,年龄 31~6 9岁 ,平均 ( 5 4.6± 6 .9)岁 ;…  相似文献   

6.
心率变异性 (HRV)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本研究目的是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 ,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共 6 6例系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住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AMI) ,诊断按WHO标准。并除外下列情况 :基本心律为非窦性心律 ,房室束支传导阻滞 ,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休克及溶栓治疗的患者。1 2 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卡托普利组 ,34例 (男2 0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8 6± 7 4岁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 6 2…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的急救监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并发室间隔穿孔 (ventricularseptalrupture ,VSR)是早期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预后极差[1~ 3] ,早期正确诊断、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早期积极治疗 ,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1990年 11月~ 2 0 0 0年 3月我院在 2 6 7例AMI住院病人中 ,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MI并发VSR 4例 ,现将其抢救和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4例AMI并发VSR病人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6 3~ 89岁。均以胸痛气促来院…  相似文献   

8.
培哚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留义  张炳勇  时全福 《临床荟萃》2001,16(20):937-93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目的 ,主要是阻止已有的左心收缩功能障碍发生心室重塑 ,进一步加重心功能损害。有研究发现左心室功能的恶化与迷走神经张力下降有关 ,迷走神经张力可作为评价心源性猝死和泵衰竭的指标[1,2 ] 。本研究拟通过心率变异性 (HRV )分析 ,评价AMI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其影响 ,探索改善AMI患者预后的可能治疗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5 1例AMI患者中男 40例 ,女 11例 ,年龄 34~ 67岁 ,平均 ( 5 2± 9.1)岁。病例入选标准为年…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TCA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PTCA) ,已被广泛应用。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1月我们为AMI 15例施行了急症PTCA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AMI 15例中男 11例 ,女 4例 ,5 2~ 71岁 ,平均 5 6±4 3岁。前壁心肌梗死 9例 ,下壁心梗6例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WHO急性心梗诊断标准。AMI后PTCA时间 :6h内 5例 ,12h内 8例 ,16h内 2例。1 2 方法 对确定行PTCA术患者即刻静滴硝酸甘油 ,积极术前准备 ,H Seldinger法进行股动脉穿刺 ,用Tudkins法…  相似文献   

10.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新方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低分子肝素 (LMWHs)皮下注射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已得到肯定[1] ,但注射局部会出现瘀斑和硬结 ,我们对比观察了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不同操作方法的效果 ,探讨减少局部反应的最佳方法。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死 (AMI) 4 4例 ,4 3~ 6 5岁 ,平均 5 6 7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4 4~ 6 5岁 ,平均 5 6 8岁 ,其中uA 17例 ,AMI 6例。对照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4 3~ 6 2岁 ,平均 5 6 6岁 ,其中uA 15例 ,AMI 6例。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  相似文献   

11.
戴家业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36-1236
我们通过对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的随访 ,观察血压增高对左心功能的影响 ,探讨如何预防心肌梗死 (MI)后左室重构和左心衰竭。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与分组 选取 1992~ 1998年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5 6例 ,其中 ,合并有高血压者共 17例 (A组 ) ,高血压病史 3~ 2 0年 ,男 11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3 6岁 ;不伴有高血压者 39例 (B组 ) ,男 2 6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61 6岁 ,MI病史 2个月~ 5年。1 2 方法 两组病人均跟踪随访 1~ 5年 ,其反复发作急性左心衰或充血性心衰的病人多次入院抢救。第一次发生急性…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 (AMI)已被确认 90 %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而引起的 ,及时的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死面积 ,改善预后。AMI时改变血浆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 ,观察溶栓与抗凝对预后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因此 ,我们对 3 6例急性心肌梗死时溶栓治疗期间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择发病 2 4小时内符合 1979年诊断制订的AMI标准[1] 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3 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45~60岁 ,平均年龄 ( 4 5 .2± 5 .7)岁。随机分为尿激酶 (UK )组 2 0例和去纤酶 (DF)组 16例。选择同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发生紊乱,心率变异(HRV)变小,室颤及猝死的危险性增高,住院期间死亡率较高[1]。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猝死发生率,但这种作用与HRV的关系及对HRV的影响报道甚少。本文旨在观察AMI患者应...  相似文献   

14.
郑光敏 《临床荟萃》2002,17(8):472-473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病死率明显高于一般成年人 ,年龄增长是AMI病死率增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 。近4年来我科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6 8例 ,以探讨溶栓对高龄AMI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6 8例AMI患者 ,年龄 36~ 85岁 ,年龄 >70岁为老年组 ,共 2 9例 ,男 2 5例 ,女 4例 ;梗死部位为 :广泛前壁 7例 ,前壁 5例 ,前间壁 3例 ,下壁 10例 ,高侧壁 2例 ,下后壁 2例。年龄 <6 0岁为低龄组 ,共 39例 ,男 33例 ,女 6例 ;梗死部位为 :广泛前壁 11例 ,前壁 10例 ,前间壁 3例 ,下壁 12例 ,高侧壁 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患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早[1] 。作者分析了从 1981年 10月至 2 0 0 1年 5月在本院住院的4 0例青中年 (<5 0岁 )AMI病人 ,并与同期 12 0例老年 (>60岁 )AMI进行比较 ,以探讨青中年AMI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青中年AMI共 4 0例 ,男 39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38(2 6~ 5 0 )岁 ;老年组 12 0例 ,男 70例 ,女 5 0例 ,平均年龄 66(62~ 75 )岁 ;两组病人均符合WHO诊断AMI标准[2 ] 。1.2 危…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间隔穿孔 (VSP)是心肌梗死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诊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存活 ,本文就我院近 5年来 6例VSP患者的诊治 ,结合文献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5 2~ 71(平均6 3)岁 ,均为首次心肌梗死。 4例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糖尿病。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5例患者在VSP前情绪波动较大 ,其中 4例擅自活动后再次心绞痛发作或原有胸闷、胸痛加重 ,1例出现晕厥 ,渐出现心悸、气急 ,不能平卧 ,烦躁。查体见血压下降 ,颈静脉怒张 ,肺部罗音等心衰征象。 6…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急症 ,也是造成急性死亡的重要原因。据报道 ,在其死亡患者中 5 0 %发生在发病后 1小时内 ,如果早期处理得当 ,可降低病死率 ,改善预后[1] 。我院于 1997年 2月~ 1999年 3月进行AMI院前急救 2 8例 ,经现场紧急处理 ,病情平稳后立即转入院内CCU治疗 ,过程顺利无 1例死亡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 8例 ,男 2 2例 ,女 6例。年龄 42~ 71岁 ,平均 5 2 6岁。接诊时患者血压 (17 3± 4 6 / 12 0±3 3)kPa,心率 (79± 2 2 )次 /min。梗死部位 :前壁 3例 ,前…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糖尿病 (DM)最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 ,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明显不同于非DM者 ,本文就此进行比较 ,以提高对DM并AMI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1~ 2 0 0 1年本院收治的DM合并AMI患者 30例 (以下称DM组 ) ,和同期非糖尿病AMI患者10 0例 (非DM组 )。其中DM组 :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4 2~83岁 ,平均 (6 5± 10 4 )岁 ;2 0例入院已发现DM史 ,病程 3~2 0a ,有高血压史 15例 (5 0 % ) ,高…  相似文献   

19.
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AMI)极易并发心源性休克 ,死亡率极高[1] 。为了探讨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抢救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存及愈后生活质量的意义 ,1999年7月~ 2 0 0 0年 7月我院心内科对 9例高龄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9例AMI患者中 ,男 5例 ,女 4例。年龄 74~ 86岁 ,平均 (77 0± 5 6 )岁。患者在发病 2 4h内入院 ,伴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心功能低下。动脉血压 :收缩压 <80mmHg(1mmHg=0 133kPa) ,舒张压 <6 0mmHg,E…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贻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7):530-53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因危险性高 ,技术难度大而限制了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 ,急性CAG已作为AMI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 ,临床应用增多。我院1995年 4月~ 2 0 0 0年 2月已对 2 4例AMI患者进行急诊CAG。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资料 我院急诊住院AMI患者 2 4例 ,男19例 ,女 5例 ,年龄 3 6~ 74岁。其中急性前壁心梗13例 ,前间壁 3例 ,广泛前壁 1例 ,下壁心梗 7例。合并高血压者 6例 ,糖尿病 2例。发病至造影时间 2~ 12h。1 2 方法1 2 1 CAG前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