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四肢难愈性创面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均于清创后VSD敷料覆盖创面1周左右,待创面新鲜无感染,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治疗.结果 应用VSD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新鲜,给下一步游离植皮或转移皮瓣修复创面创造了条件,12例创面均愈合良好.结论 VSD在创面修复中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刺激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和消除感染,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探讨负压封闭持续引流技术(VSD)对骨科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病例报告]于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给24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或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采用VSD对创面进行治疗,之后结合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24例患者中16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经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讨论]VSD治疗骨科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病人15例,均先行彻底清创再用VSD敷料覆盖创面,负压持续吸引7~10d后,拆除或更换VSD管,然后行清创封闭或清洁换药处理创面。结果 12例病人创面经清创后应用一次VSD后,创面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2例应用VSD治疗14d(更换一次)后清创修复创面;1例病人VSD治疗14d后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全部病例治疗15~24d创面愈合。结论 VSD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对于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负压闭式引流技术(VSD)辅助胫腓骨三度开放性骨折一期清创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7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广泛损伤及污染的患者通过急诊创面清创,骨折行一期钢板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后,创面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辅助治疗,术后创面持续负压吸引5~7天拆除或更换负压装置,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植皮或皮瓣修复。结果 17例患者随访6~9月,无创伤性骨髓炎发生。其中行1次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全部成活的有8例;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8例,行3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1例。结论 VSD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并能促进肉芽组织良好生长,为胫腓骨三度开放性骨折一期内固定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减轻患者痛苦及治疗费用,总体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4例应用VSD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结果24例患者行负压吸引5~14天后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术闭合创面,植皮或皮瓣全部成活,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后持续稳定的负压吸引,密切全面的观察是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第二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下肢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下肢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根据伤口情况清创处理创面后,以VSD覆盖,持续冲洗,早期持续负压吸引,后期间歇负压吸引,二期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36例均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游离植皮或皮瓣转移后创面闭合。结论:第二代VSD技术治疗下肢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护理.方法 对85例慢性皮肤溃疡者,使用VSD技术治疗7-10天,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结果 71例患者经VSD技术治疗7-10天,8例经二次治疗,局部创面肉芽新鲜,经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恢复满意,6例经反复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 VSD技术治疗,护理配合很重要.护理正确,才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皮肤溃疡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创面应用负压引流技术,待肉芽组织新鲜后,行植皮或植皮联合皮瓣转移术。结果21例创面全部愈合,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16例创面经VSD治疗后,肉芽新鲜,行自体皮移植后创面愈合;2例创面行植皮联合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1例创面局部颅骨外露,给予钻孔去颅骨外板,负压吸引14d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经植皮创面愈合;2例创面经两次置入VSD治疗,局部皮瓣转移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早期治疗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四肢复杂性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娟  曹东升  娄寅  李红红 《安徽医学》2013,34(12):1763-1766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于临床常见四肢复杂性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我科处理的 14例四肢复杂性创面,在创面封闭前期治疗中使用VSD,每5~7 d更换或去除VSD,观察创面感染控制及肉芽的生长情况,根据创面条件Ⅱ期采用皮片移植或邻近皮瓣、肌皮瓣覆盖修复创面.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在使用VSD技术后创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肉芽生长新鲜、良好,结合后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方案,全部病例创面均被有效的封闭,修复满意.结论 VSD在修复复杂性外科创面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景木  马志芳  韦庆  张海  张栋  冯江学  周游 《广西医学》2011,33(8):1068-106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3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患者均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后施行VSD治疗。结果持续引流5~7 d后,36例皮肤缺损及12例骨外露患者均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经植皮或肌皮瓣转移修复愈合;10例脱套伤患者有3例皮肤仍有部分坏死,再进行VS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骨折伴皮肤感染5例,负压引流2周后创面红润,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创面均愈合。结论 VSD技术具有及时清除渗出物、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是治疗四肢创伤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30例足踝部创面患者接受VSD治疗,清创后将威克伤(Vacuseal)材料覆盖在相应大小的创面上或创腔内,维持负压在-125~-450 mm Hg之间,5~7 d后植皮或皮瓣转移.结果 30例完全治愈,无全身和局部并发症.有25例一次性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另有5例更换敷料2~3次后,行手术修复创面;采用游离皮瓣关闭2个,局部转移皮瓣关闭25个,植皮关闭3个.结论 VSD治疗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剌激创面肉芽生长、缩短疗程和消除感染,对治疗足踝复杂创面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儿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6月,采用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共35例,待创面肉芽生成良好,外露的肌腱、骨膜表面有新鲜的肉芽组织覆盖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位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分别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均植皮或皮瓣转位成功,创面闭合,外观良好。结论 VSD技术治疗小儿严重损伤,可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与成人应用VSD相比,临床和社会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创伤后引起的四肢软组织缺损10例,其中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外露3例,上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后感染创面4例,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3例。结果:治疗后患者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肉芽组织致密,创面新鲜,血运佳;通过后期的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愈合良好。结论:VSD技术通过改善创面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创面水肿,抑制创面细菌繁殖等方面来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后期手术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压疮的护理.方法 对11例应用VSD治疗深度压疮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并加强营养和疼痛护理.结果 11例患者行负压吸引平均使用9天,创面感染控制、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一次性愈合1例,植皮6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4例;皮片及皮瓣均完全存活,局部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缩短压疮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减少治疗费用.良好的护理可促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曲波  史振涛 《中外医疗》2012,31(18):84-8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中的I临床作用。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5月采用VSD技术结合二期创面手术治疗16例足踝部、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患者.创面范围3cm×2cm-8cm×6cm之间。结果3例患者应用一次VSD肉芽组织生长充分、新鲜,创面缩小,周围组织爬行封闭伤口:12例2-3次VSD治疗后,行全厚、游离植皮后全部一次成活。1例第一次VSD后出现感染,经历4次清创及VSD技术后,游离植皮封闭伤13,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6例患者术后获6-12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肢体功能良好。结论封闭负压吸引胫骨骨外露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并将其完全覆盖。无一例发生创面感染。游离植皮表面再次使用VSD敷料覆盖后,植皮存活率100%,存活面积在95%~100%之间。结论VSD技术能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缩短治愈时间,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建平  张智才 《甘肃医药》2013,(11):843-84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严重软组织坏死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严重软组织缺损创面引用负压引流技术(VSD),待肉芽组织生长充分后,行植皮手术治疗.结果:37例创面全部愈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其中外伤后股骨内髁骨外露,用克氏针对骨折简单有效固定,骨皮质表面钻孔,负压吸引3~4周后,肉芽组织覆盖骨面,经植皮创面愈合;28例车祸外伤后软组织坏死创面,经负压吸引治疗14天,断层皮片植皮,创面愈合;7例糖尿病足,皮肤破溃,迁延不愈,经清创后负压吸引治疗14天,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痛风石破溃创面,行病灶清理、负压吸引治疗21天后,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软组织缺损治疗,能减少手术操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是治疗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颈部巨大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颈部巨大甲状腺癌并行肿瘤根治手术治疗的病人8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4例,给予根治手术后直接行游离组织皮瓣治疗;观察组45例,根治术后应用VSD覆盖创面,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72 h,压力为6.65~7.98 mmHg,72 h后给予间歇性负压引流治疗,根据术后创面恢复的情况,术后1~2周停止负压引流,并根据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给予创面的植皮治疗。比较2组病人的创面修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9例病人于术后2周内停止了创面的VSD,创面肉芽组织存活良好,完全覆盖了颈部的重要组织和血管,没有脓液分泌,及时进行了创面植皮,植皮后皮肤愈合良好,另外6例于术后2周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欠佳,经过1~2次清创、再次负压引流后,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顺利进行了植皮术。对照组有13例病人出现伤口感染,经反复换药伤口最终愈合,但遗留明显瘢痕,7例病人出现了移植皮瓣坏死,需再次行清创、皮瓣移植。2组间伤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P < 0.01);观察组皮肤愈合时间(3.57±1.83)周,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2.42)周(t=7.00,P < 0.01)。结论颈部巨大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应用VSD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减少感染概率、促进创面愈合、病人耐受度高等优点,是巨大甲状腺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48例四肢创伤严重感染创面患者,行手术扩创早期结合VSD治疗,创口感染控制良好,2期采用皮瓣或游离植皮治疗,所有患者随访均持续3个月以上,最长24个月,平均1年。结果:10例创面无骨外露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修复,38例患者创面有骨外露,2期采用带血管蒂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皮瓣、植皮全部成活。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能较好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有助于控制创面感染,创面均愈合良好,肢体外观和功能满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VSD负压吸引在治疗胫前经久不愈创面的护理.方法自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VSD负压吸引治疗胫前难愈性创面28例,结果28例中20例经一期VSD负压吸引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转瓣或植皮辅助VSD负压吸引全部存活;8例经两次清创VSD负压吸引后,二期植皮,辅助VSD负压吸引,术后10-14天拆除VSD负压吸引,植皮全部存活,截孔全部闭合.平均住院日为29天.结论 VSD负压吸引技术在胫前难治性创面的治疗上效果明显,是治疗严重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正确的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手、足毁损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8年4月~2011年8月收治的31例手、足毁损伤的患者应用VSD协助保肢治疗.结果31例病人经12~21d(平均16.7d)的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创面肉芽生长良好,行植皮、皮瓣或骨皮瓣修复治疗后,全部肢体均保肢成功.结论 VSD技术可有效提高手、足毁损伤保肢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