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目的总结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1月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6例(2.74%)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对其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血管造影表现和栓塞疗效。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7岁,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急性出血1例,迟发出血5例,均有体外冲击波碎石史或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肾动脉造影显示损伤动脉为肾后下段动脉、肾下段动脉分支,表现为假性动脉瘤5例,动静脉瘘1例。使用弹簧圈或聚乙烯醇颗粒超选择性栓塞,栓塞后出血无一例复发。随访6个月,5例肾功能未见下降,1例受损。结论经皮肾镜术后严重出血与术中动脉损伤有关,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能够达到迅速止血、尽可能保全患肾功能、有效挽救生命的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PCNL术后出血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及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分析和总结超选择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止血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经肾动脉造影后均可明确肾动脉出血部位,经超选择插管、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等独特的优越性,可以作为PCNL术后严重肾出血的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护理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血尿改善情况和栓塞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5例血尿患者行肾动脉DSA造影,诊断为肾动脉损伤并假性动脉瘤形成,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结果:5例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肉眼血尿全部于1天内消失,镜下血尿于3天内消失。5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MPCNL术后并发出血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研究超选择性的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患者15例,其中单发结石5例,多发结石10例;位于肾下盏7例,中盏6例,上盏2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6例,伴有假性动脉瘤7例,合并动静脉瘘3例;2例未显示出血灶。于出血后10 h~2周行肾动脉造影后,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结果 1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6例单纯肾段以下小动脉损伤,用明胶海绵一次栓塞成功,伴有假性动脉瘤和合并动静脉瘘者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联合栓塞,2例未显示出血灶患者用明胶海绵预防性栓塞;15例肾出血患者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4例,成功率为93.3%,1例行二次栓塞止血成功。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出血成功率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取石术后出血的体会。方法回顾和分析本院2001年2月应用肾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穿刺术治疗上尿路结石390例中并发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的16例资料。结果16例患者,15例一次性治愈,1例行再次介入治疗后滞愈。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是肾取石术后大出血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迟发性大出血的原因、特征,并评价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对其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2013年6月28例接受PCNL后大出血患者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患者出血多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发作,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加栓塞治疗,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6~62个月,平均41.6个月,无血尿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PCNL术后迟发性大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作为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例肾穿刺活检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大出血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6例患者的大出血均立即得到控制,且术后1周、2周、4周随访均无迟发性出血。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明显肾功能损害。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穿刺活检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继发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对肾切开取石术后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明胶海绵为栓塞材料,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切开取石术后继发性大出血5例。结果5例经栓塞后完全治愈。结论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切开取石术后出血是安全、可靠、损伤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豹  李维金  付仁生 《医学临床研究》2012,(9):1709-1711,1714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PCNL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行栓塞治疗。分析肾动脉造影表现、栓塞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等。【结果】肾动脉造影显示34例单纯肾段以下肾小动脉损伤,2例形成动一静脉瘘;2例形成假性动脉瘤。38例患者经超选择插管栓塞后均能有效止血。栓塞范围测定平均为14.64%。所有患者肾功能未受影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和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PCNL术后并发的肾动脉出血,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在诊断、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8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的患者采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后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行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造影阳性,其中表现:单纯假性动脉瘤6例,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3例,片状对比剂外溢6例.17例阳性患者中16例行1次栓塞后成功止血,1例行2次栓塞后止血,18例均治愈出院,无肾脏切除.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出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表现典型,超选择性动脉栓塞创伤小,疗效显著,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难以控制的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出血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8月-2020年9月该院泌尿外科完成PCNL的患者1 141例,回顾性分析22例根据临床病情需要行床旁CEUS并接受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 141例PCNL后因肾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共22例,发生率为1.93%。CEUS常规应用于PCNL后监测,术后第3天发现肾出血1例,术后第5天发现肾出血12例,术后第8天发现肾出血4例,术后第11天发现肾出血3例,术后第14天发现肾出血1例;1例术后第1天发生严重出血行介入失败,转开放手术。CEUS显示:肾假性动脉瘤15例,肾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5例,动静脉瘘1例,肾包膜下弥漫出血1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相符。结论 CEUS可随时、重复监测PCNL后的出血情况,明确肾内有无假性动脉瘤和(或)动静脉瘘,为及时采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提供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并可作为患者术后随诊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应用NBCA胶经导管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患者23例,精心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经动脉栓塞术,术后造影显示异常表现消失。术后出血症状消失,无器官坏死并发症。结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出血性病变,经导管栓塞治疗中单独应用NBCA或联合应用其他栓塞材料是安全有效的。做好围术期护理是确保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1例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肾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观察及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肾脏出血的观察及护理、肾假性动脉瘤栓塞治疗后穿刺处及患肢血液循环的观察、栓塞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疼痛的评估与护理等。患者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性及长期有效性。方法 12例因肾脏肿瘤导致的出血患者在我科接受了经皮肾动脉栓塞术。肿瘤病变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肾癌5例。栓塞用材料包括PVA颗粒和碘油混合物(8例9次),其中2例加用博来霉素;弹簧圈3例,其中2例加用明胶海绵条;单用碘油1例。3例考虑为肾癌的患者在栓塞治疗后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止血有效率达到100%。在随访中无出血复发患者;1例患者在第一次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致出血行左肾动脉栓塞术后9个月,因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胀症状明显,又接受了右肾动脉栓塞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4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术后随访中12例患者均接受了影像学检查,包括CT 9例,超声2例,MRI 1例。结论经皮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肿瘤性出血的安全有效方法,其随访显示长期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行介入肾动脉栓塞术前及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4例医源性肾动脉损伤行介入栓塞治疗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持尿管通畅、宣教、心理护理等;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栓塞后综合征等。[结果]14例病人随访10个月~49个月,所有病人在术后2d~21d肉眼血尿均消失。其中1例在栓塞后13个月因术侧肾区钝性外伤再次出现血尿,再次介入栓塞后,继续随访14个月未见血尿复发。[结论]在经导管肾动脉节段性栓塞术(SRAE)的护理过程中,术前维持血压稳定、保持尿管通畅、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尿色的变化、积极处理栓塞后综合征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治疗。 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患者,其中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后5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后2例。将其与未出血患者比较探讨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7例患者出血表现为术后6~22 d(平均14.9 d)内出现大量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平均下降28.7 g/L。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4 cm)是肾部切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7例出血患者均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肾动脉造影提示6例为假性动脉瘤,1例为动静脉瘘,造影及栓塞过程顺利,血尿消失。随访10~38个月,未见肾出血再发、肾功能异常以及肾萎缩。结论 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往往为迟发性,其中肿瘤大小是术后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部分切除术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28例孤独肾结石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孤独肾结石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7年3月~2008年7月在本科室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孤独肾结石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一期单通道取石16例,一期双通道取石12例。3例患者术后存在反复出血,经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后治愈;2例术后当天出现寒颤、高热、血压下降等症状,经抗感染性休克治疗后治愈。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有效的治疗孤独肾结石的方法。护理上做好心理护理、术前体位训练、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及完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严重肾出血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接受PCNL术严重肾出血接受肾动脉造影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严重肾出血的护理对策和体会。结果 27例出血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24例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3例出血停止患者行两次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止血,1例患者因孤立肾行DSA引起短暂性肾功能不全,连续行血液透析7 d后,肾功能恢复。结论 PCNL术后并发大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导致肾切除,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PCNL术严重肾出血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对策能够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有利于PCNL术的展开。  相似文献   

19.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在肾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68例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0例为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8例为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采用丝裂霉素+碘油的乳剂行末梢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行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真丝线段栓塞;24例肾创伤出血,采用自身血块、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结果:肾癌术前栓塞者,术中肿瘤易剥离,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栓塞术后1~3周临床症状显著改善,3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65.6%;肾创伤性出血者,止血迅速,不影响肾功能。全部病例在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