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现状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方法]基于社区护士的角色及功能,查阅文献并结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大纲及社区护士实践技能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拟定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和指标权重值的确定。[结果]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4个,三级指标93个。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85%;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 879,0. 888;第2轮专家函询的123项指标重要性评分的算术均数为3. 8~5. 0分,标准差为0. 00~1. 04,满分比为0. 25~1. 0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 343,0. 165,0. 232(P均0. 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护士实践技能指标体系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社区护士的任用、培训及考核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指标,为制订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提供借鉴。方法 研究小组初拟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准入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综合医院的精神科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94%,2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1、0.947,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87、0.255、0.206(均P<0.05),最后形成了6项一级指标,20项二级指标,35项三级指标的考核评价指标。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胜任力考核评价构建方法具科学性、可操作性,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各级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用于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护士岗位准入、培训效果、修订考核及培训计划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护士相关核心应急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构建指标体系初稿,纳入19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并设置指标权重。结果 3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0.896、0.903;协调系数分别为0.209~0.295、0.217~0.299、0.232~0.304(P<0.01),最终构建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结果合理实用,可用于评价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为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拟定指标体系初稿,编制专家咨询问卷,对江苏省18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44,0. 861,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 222,0. 180(P0. 01)。最终形成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72项三级指标。[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规范,内容设置合理,可为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适合我国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我国湖南、辽宁、山西、贵州等省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9名肿瘤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最终确立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6个的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9,熟悉程度系数0.88,判断依据系数0.89;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29、0.213、0.211。结论:肿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可信度高,可以为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套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初步构建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咨询和论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重要性赋值平均分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应答率均95%,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0.89,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1,0.19,0.21(均P0.01)。最终形成的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职责、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适应、职业教育7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098,0.126,0.177,0.216,0.145,0.119,0.119,17个二级指标权重为0.123~0.666。[结论]在岗位胜任力的理论框架指导下,构建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新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专家咨询代表性和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框架并制定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结果]2轮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2轮咨询结果 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287和0.632。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5个;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征与品质。[结论]咨询专家参与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均高,函询意见的协调程度和可信度高。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所构建的社区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社区护士的聘任、培训、评价及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为新入职护士培训体系的设置、考核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构建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框架,运用Delphi法对全国40名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整合专家意见,最终确定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应答率均95%,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为0.860,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90、0.331、0.439(均P0.01)。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具有5个维度的核心能力,即一级指标,包括素质修养、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个人特质及专业发展,一级指标下包括11个二级指标及54个三级指标。[结论]形成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指标体系专家协调程度好,权威程度高,条目意见趋于一致,可以作为新入职护士的培训、考核及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方法]在现况调查、文献分析、小组讨论基础上形成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专家咨询条目,采用德尔菲法对省内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最终形成的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包括5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48个三级条目。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 71%和100. 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 85和0. 89,第1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 335,0. 209,0. 374,第2轮专家咨询一级条目、二级条目、三级条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值分别为0. 340,0. 233,0. 315。[结论]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病人心理分级管理模式研究过程较为科学且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科学、客观、全面的社区护理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社区护理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更好地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方法]系统回顾国内外社区护理质量评价相关文献和资料,根据本地区社区护理开展情况,结合政府对社区护理要求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通过2轮对15名专家进行函询,形成社区门诊和病房不同的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73,第2轮门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563,0.421, 0.452;病房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565,0.456、0.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0.3,重要性赋值均数3.5,构建了门诊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病房包含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社区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体系。[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社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具有科学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能有效评价社区护理质量,从而促进社区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科学、有效、合理的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3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采用优序图法计算一级指标权重,采用组合权重表示二级、三级指标权重。[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51,熟悉程度系数为0.923,判断依据系数为0.780。专家协调系数三级指标分别为0.490,0.452,0.400。最终确立中医护理知识、中医肿瘤专科护理知识、职业发展技能、专业技能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科学、有效的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指标体系,对培养中医肿瘤专科护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构建儿科护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及小组讨论,构建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一级指标为专业态度、护理实践、评判性思维、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66个;各级指标及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82,0.600,0.616,0.608。[结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共92个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对儿科临床护士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要求,构建儿科护理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及小组讨论,构建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及问卷,运用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一级指标为专业态度、护理实践、评判性思维、疾病信息管理、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共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66个;各级指标及总体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682,0.600,0.616,0.608。[结论]儿科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分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共92个条目,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可对儿科临床护士的评价、培训、考核、准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常晓梅  熊莉娟 《全科护理》2021,19(17):2309-2313
目的:构建科学且适用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护理难度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及制定科学的护理人员薪酬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与质性访谈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草案,采用德尔菲法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积极系数为92.59%,专家权威系数为0.874,肯德尔系数为0.195~0.234(均P<0.05),最终确立了病人一般状况、病人社会支持状况、病人疾病护理难度、护理实践环境支持4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7个二级评价指标.结论:构建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护理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可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专科护士再认证与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5-8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及小组讨论等方法初步构建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完成指标筛选及权重设置。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926和0.938,积极系数均为100%;最终形成的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3个三级指标;第2轮一、二、三级及总体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18、0.429、0.351和0.355(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专科护士再认证评价指标科学可靠、内容合理,可为专科护士再认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为开展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借鉴。方法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 结合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 对指标进行筛选并确定权重, 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15/15),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0.875, 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9~0.685、0.235~0.307。最终确定的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规范、内容设置较为合理, 能够为血液内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确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7省市15家医院的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各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16~5.00,变异系数为0.00~0.17;专家积极系数95%、100%,专家熟悉系数为0.940、0.963,专家判断系数为0.960、0.958,专家权威系数为0.950、0.960,第二轮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3、0.300、0.219(P<0.01)。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结论 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函询意见科学、合理,可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客观的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的在职护士老年培训课程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访谈、课题组讨论以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医养结合在职护士老年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应答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93;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 364,0. 29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在职护士老年培训课程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医养结合在职护士老年培训课程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对提升医养结合护士在职培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构建科学、合理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方法]以CIPP模型和柯式模型为指导,采用德尔菲法对3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建立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结果]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90,三个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46,0.37,0.31,最终构建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42个三级指标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评估体系。[结论]专家的积极系数和权威系数均较高,研究结果可靠,构建的肿瘤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对今后肿瘤专科护士的培训、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各指标权重系数,从而科学、客观地对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雏形;选取专家33名,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最终确定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中,环节质量的权重系数最高,为0.539 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科学合理,可为评价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