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心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心功能指标、超敏C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他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CRP、白细胞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心功能指标、降低炎症反应,还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补心益气方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8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心益气方,均1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方面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心益气方可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雪山  陈翊 《光明中医》2010,25(4):622-623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水平,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室射血分数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临床选取心衰患者1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温阳利水方药,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心功能状况,检查脑钠肽前体水平及行心脏彩超检查评定左室射血分数水平(LVEF),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经温阳利水法治疗的患者心衰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利水法能较好地起到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左室射血分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治平  郭智  叶椿香 《中医药研究》2009,(11):1286-128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PCI)术后患者应用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及心脏超声改变。方法62例冠心痛AMI患者,施行PCI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心脑舒通组和对照组。心脑舒通组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心脑舒通胶囊。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脑舒通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脑钠肽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心脑舒通组治疗1个月、6个月与同时间段对照组相比血浆脑钠肽水平下降。治疗1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心脑舒通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在AMI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可改善心功能、抑制左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5.
林凯旋  陈翊 《光明中医》2010,25(9):1614-16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改善心衰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前体水平及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临床选取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益气活血方药,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脑钠肽前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能较好地起到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施唯 《新中医》2016,48(8):97-98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肌重构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炙甘草汤口服治疗,服药时间3月,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3月后检查心脏超声,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功能改善程度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型脑利钠肽前体(BNP)数值、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伍炙甘草汤治疗,能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舒宁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疗效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心脏腔室的影响。方法将83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心舒宁汤,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心脏腔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变化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LVEF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LVEDs、LEVDd、LVPWT、IVST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心舒宁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且能明显降低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提高LVEF,改善心脏腔室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功能、脑钠肽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BN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均有变化,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明显,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改善脑钠肽水平,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益气温阳方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方对心衰患者心功能,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温阳方,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功能状况,检查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LVEF),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衰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纽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温阳方有较好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左室射血分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17-1920
目的:研究宣痹通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早期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96例AMI患者随机分组,48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者归为对照组,48例给予宣痹通脉汤+美托洛尔治疗者归为治疗组,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左心室参数、心功能、心肌钙蛋白(c TnⅠ)和氨基前端脑钠肽(Nt-pro BNP)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痛、胸闷、心悸、眩晕、乏力、气短积分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显著上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显著下降,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显著提升,心功能显著提升,且治疗组提升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 TnⅠ和Nt-pro BNP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痹通脉汤联合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AMI患者临床证候表现,改善早期心室重构和提升心功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黄香龙  栾运慧  石贺元  李林 《陕西中医》2018,(10):1360-1362
摘要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130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5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 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 (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内径(LV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LVM)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心搏量(CO)、射血分数(EF)、二尖瓣E波峰值流速/A波峰值流速(E/A)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脏重塑及心功能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PCI和中医治疗相结合,探讨其对受损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MI急性期且有PCI适应症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中医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西医治疗,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PCI术中TMP分级、PCI前后心肌受损标记物及PCI术后心电图变化,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变化。结果:中医组PCI术中达到TMP2级、3级,PCI术后出现∑STR≥50%以及T波倒置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CK-MB、cTnT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0.01),术后30天,中医组血浆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根据PCI前后中医病机变化,在PCI基础上配合中医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A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促进心肌血液循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东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2-116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结合急诊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再通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点注尿激酶急诊溶栓联合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以及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3%和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中1周内出现血管再闭塞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中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梗并发症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中药结合急诊溶栓治疗AMI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和严重心梗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诊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与加用中药治疗(观察组4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积、心排血量、左室收缩末容积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均不明显。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可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促心功能改善,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从肝论治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方剂代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每日1剂,水煎服。2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2组AMI后15d和1个疗程后的各项心功自岂指标。结果2组AMI后15d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2组二尖瓣前叶振幅(DE)、左室每搏量(SV)、每分钟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前叶斜率(MVEF)和二尖瓣口多普勒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均明显改善,平均左室周径缩短率(MVCF)速度加快,左室舒张期及收缩期内径、二尖瓣前叶E峰与室间隔左室面的距离(EPSS)缩小,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与中药方剂均能改善AMI后心功能,中药从肝论治优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成药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比索洛尔组)采用单一西药治疗,观察组(比索洛尔片+养心氏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心氏片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力衰竭分级、6 min步行距离、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心力衰竭分级、6 min步行距离、治疗后2组的LVEDV、LVESV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LVEDV和LVESV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中成药养心氏片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泵入对脓毒血症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100例脓毒血症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规范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静脉泵入治疗。治疗7 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PACHEⅡ评分、血清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B型钠尿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8/50),低于观察组的94%(47/50)(P<0.05);治疗后2组CK、LDH、CK-MB、PCT、BNP、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3 d和7 d后APACHEⅡ评分均不断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抑制脓毒血症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病理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对比传统西医方法,通过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衰的疗效。 方法: 选择1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单纯西医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通过测定入选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观察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人群血浆脑钠肽水平组内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值明显低于单纯西医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单纯西医组(P<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五参顺脉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室功能和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98例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五参顺脉胶囊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浆B型尿钠肽(BNP)、标准12导联心电图。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浆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LVESV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QTcd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五参顺脉胶囊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改善AMI患者介入后的左室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显著缩短QT间期离散度,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心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基于cTnI水平的变化,探讨强心方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强心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而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时间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TnI和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心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TnI和NT-proBNP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且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