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特征的差异。方法制定“强直性脊柱炎证候信息采集量表”,从全国7个中心纳入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AS患者。观察肾虚瘀阻证与湿热瘀阻证患者AS疾病活动度评分-C反应蛋白(ASDAS-CRP)、AS疾病活动度评分-血沉(ASDAS-ESR)、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单一症状(腰背痛、外周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晨僵程度、触痛/压痛和疲乏)评分,检测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按照ASDAS-CRP评估两组患者疾病活动情况。结果 纳入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瘀阻证患者684例,湿热瘀阻证患者558例。两组患者PGA评分以及CRP、ES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症状评分中,腰背痛、外周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及触痛/压痛评分,湿热瘀阻证均高于肾虚瘀阻证(P<0.05或P<0.01)。湿热瘀阻证患者ASDAS-CRP、ASDAS-ESR及BASDAI评分均高于肾虚瘀阻证患者(P<0.01)。肾虚瘀阻证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炎性疾病,是免疫相关的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茅建春诊疗AS多年,经验丰富,善用膏方治疗AS。基于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AS(大偻)的基本病机是先天督肾亏虚,风寒湿之邪痹阻督脉。冬应肾而养藏,冬令膏方收膏所用血肉有情之品,大都入督肾,具有填精益髓、壮督荣络之效,契合大偻病机,因此冬令膏方尤其适合AS患者。据此提出了基本治则:补肾强脊温督以培元固本,活血通络以祛诸邪,全程顾护脾胃,先后天互滋。本文总结茅建春运用膏方治疗AS的经验,并附医案两则,以期为AS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927-929
综述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研究现状,关于病因病机,认为肾阳虚是本病的内因,风寒外感是外因。治疗方面,一是根据疾病证候特点辨证论治,二是根据AS进展特点,分期论治。提出AS属于难治愈疾病,临床治疗应该多元化,内服配合外治效果更佳。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AS不仅可改善症状、体征,而且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在实验研究方面,发现中药治疗对炎性细胞因子和骨化作用都有一定影响。结论认为,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自身肯定的优势,但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犯脊柱及骶骼关节为主,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血清阴性关节病范畴。AS的基本病变是附着端炎、滑膜炎,疾病过程中AS的成纤维细胞分泌骨基质导致韧带骨化[1],后期可引起脊柱、髋等受累关节强直,造成驼背畸形,活动受限。其病情顽固,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劳动,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针对性疗法及药物,而中医药在治疗AS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历代中医文献中无强直性脊柱炎病名,最初将其泛泛地隶属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痹病”的范围,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江西九江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本地区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各证型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活动度指标、ASDAS评分、BASDAI评分、BASM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各证型间比较,年龄、性别及HLA-B27阳性比无显著性差异,病程及疾病活动度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ASDAS评分、BASDAI评分、BASMI各证型均有升高,但各证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及疾病活动度指标与该病中医证候有相关性,对治疗本病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医辨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外周关节炎,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肾等多个系统的损害.发病年龄通常在13~30岁,3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较少.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临床主要通过身体锻炼、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来控制疾病的发展,防止关节变形,从而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中医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现将目前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建国 《光明中医》2011,26(7):1479-1480
强直性脊柱炎(AS)(以下简称本病)属中医"筋痹"、"骨痹"、"龟背"、"背偻"、"大偻"、"督脉病"、"痹证"等范畴,是与遗传、感染、外伤、受凉等多种因素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徐州市中医院吴建华,衡墩前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原因不明,侵犯脊柱及骶髂关节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男性,起病慢,病程长,致残率高。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尚无特效制剂。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和脊柱强直的主要特点,将其归属为中医学"骨痹""大偻""脊强"范畴论治。在古代医家对本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应用及临床实践,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病机以湿热瘀阻为标、肾督亏虚为本,其中肾虚是发病基础,湿热既是致病因素又是主要病理产物,而瘀血贯穿于疾病始终。基于此,提出湿热瘀阻证是病情处于转折阶段的重要证型,而清热利湿法应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基本治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依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痹病"范畴,古籍称为"龟背风""竹节风"腰痛""肾痹""脊强""大偻"[2]。冯兴华教授从事中医风湿病学研究50余年,在病症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经验丰富。在此将冯兴华教授治疗AS累及不同部位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冯兴华教授认为AS病位主要在肾,其病性为本虚标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阎小萍教授将强直性脊柱炎与中医病名"大偻"相对应,阎教授认为大偻病因众多,病机复杂,病情多变,究其原因不仅肾督病变,还涉及膀胱经、肝经、脾经、胆经、肺经等多条经脉,故提出了"循经辨证法",将药物与经络相结合,引药入经,直达病所,临床治疗大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大偻"范畴,与单纯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相比,中西医联合疗法能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强直性脊柱炎目前中医证型分类尚无定论,笔者从"肾"角度提出强直性脊柱炎首责于肾,病位在骨,从现代分子学层面解释从"肾"论治的合理性,并归纳了其病因病机、理法方药,为今后中医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本勇  刘宏潇  冯兴华 《吉林中医药》2014,(12):1189-1191,122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慢性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附着点炎、骨破坏、异位成骨为主要病理表现。晚期易发生脊柱硬化强直,导致残疾。中医学中,AS属于痹症、大偻的范畴。综合经典以及众多医家的观点,可知:肾虚是该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血瘀贯穿该病始终,肾虚血瘀证是该病的基本证候,补肾活血是治疗该病的基本方法之一。肾虚血瘀也是AS骨质疏松、骨破坏的发病关键,补肾活血是防治AS骨破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防治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武开  钟琴  姚血明 《中医杂志》2008,49(7):651-653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研究证实,其发病与遗传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和肠道或泌尿生殖道细菌感染有关.该病发病机制有分子模拟学说、致关节炎多肽学说、免疫应答基因学说、受体学说等.强直性脊柱炎属中医学"痹证"、"大偻"等范畴,因机体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复感外邪,内外合邪,阳气不化,邪气内盛,影响筋骨的荣养淖泽而致脊柱伛偻.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运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阐释AS发病机制,对探讨中药治疗A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5,(5)
目的:评价小乌桂颗粒剂联合来氟米特(LEF)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02月~2014年02月南方医院中医风湿专科64例强直性脊柱炎(寒湿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为小乌桂颗粒剂联合LEF治疗组32例(观察组),LEF治疗组32例(对照组),疗程为12周,采用国际AS评价工作组制定的ASAS20、ASAS40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及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脊柱痛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指地距、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为疗效评价指标,并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ASDAS-CRP、BASDAI、脊柱痛评分、PGA、ESR及CRP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及ASAS20、ASAS40达标率显著升高(P0.05);而体格检查方面,12周时除了观察组指地距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体征如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例次对照组为4例,观察组为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乌桂颗粒剂联合LEF治疗AS患者,在炎症和病情的控制及中医证候的改善优于LEF,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以骶髂关节炎和脊柱强直为主要特点的风湿性疾病,为自身免疫病,属中医学"大偻"、"龟背风"等范畴。近年,国内外运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改善AS的症状有显著的作用,但并没有使AS的疗效根本性改观。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灵活、副作用小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AS)中医证候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AS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将中医证候诊断明确的50例肾虚督寒证和43例肾虚湿热证A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AS不同证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证型与症状、体征、疾病活动度及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的相关性.结果 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程、外周关节肿胀、肌腱端压痛程度、巴氏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活动性评分(ASDAS)、ESR方面存在差异(P<0.05);在性别、疼痛程度、晨僵程度、晨僵时间、疲劳/困倦、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巴氏AS活动测量指数(BASMI)、患者总体评价积分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P<0.05).AS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与ESR、CRP、ASDAS评分、BASDAI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21、r=0.21、r=0.30、r=0.29,P<0.05).结论 肾虚督寒证AS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肾虚湿热证AS的疾病活动度较肾虚督寒证患者高;病程、外周关节肿胀、ESR对于肾虚督寒证和肾虚湿热证的辨证关系密切;血清IL-6水平与AS疾病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阎小萍教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机为肾虚督寒、瘀血阻络,并提出以补肾强督、活血通络为主,辅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论述阎小萍教授治疗大偻的遣方用药特点,反映出阎教授临证用药独具匠心,其诊治风湿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是中医药治疗痹病优势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房定亚运用补肾疏督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常见症状为腰背僵直和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功能严重受损;病程多呈慢性、进行性,反复发作。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和非甾体类药治疗,但副作用较多,且疗效不显。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房老治疗本病经验丰富,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补肾疏督法,倡导先辨病后辨证,分期辨治,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房老临证学习,兹总结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治疗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