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肃省7~18岁汉族城乡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及原因。方法应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6次调研中有关甘肃省7-18岁每个年龄段汉族城乡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数据进行差值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甘肃省7~18岁汉族城市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速度素质及男生爆发力和女生肌力方面优于乡村学生.而城市学生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女生爆发力和男生肌力方面差于乡村学生。结论7~12岁城市学生耐力有超越乡村学生的趋势;13.18岁城乡中学生身高、体重及7~18岁城乡学生胸围、身体机能、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爆发力差异有缩小趋势:而7~12岁城乡小学生身高、体重及7~18岁城乡学生肌力差异有加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建水县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05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的云南省资料,对建水县汉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建水县7~18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和肺活量等形态、机能指标以及速度、爆发力、耐力、肌力和柔韧性指标均有明显的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的生长速度不同,各指标的发育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城市学生身高、胸围发育趋势减缓甚至停滞,农村学生生长发育速度快于城市,城乡差异缩小;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男生好于女生,柔韧性女生优于男生;除柔韧性城市学生明显高于乡村学生外,其余指标均无明显的城乡差异.男女生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和女生腹肌力下降,男女生柔韧性、男生上臂肌力有所提高.结论 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强引导,创造学生平衡膳食和加强锻炼的环境,培养学生树立合理膳食、参加运动的意识及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3.
黎族与汉族农村学生体质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黎族与汉族7~18岁农村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素质发育现状及特点,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体质发展。方法利用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对黎族和农村汉族7~18岁学生的形态、机能以及耐力、爆发力、肌力和柔韧性等素质指标均值进行比较,并作统计检验。结果黎族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体格发育水平相近,与全国农村汉族学生相比体型瘦弱;肺功能发育显著低于全国水平;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相比,素质发育各具优势和特点。黎族男生斜身引体及女生仰卧起坐显著好于海南农村汉族学生,较高年龄组柔韧性也有显著优势;海南农村汉族学生在耐力素质上表现突出。结论应根据黎族与农村汉族学生各自的体质发育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干预,以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岛市2010和2014年7~18岁中小学生运动素质城乡差异情况,探讨运动素质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0和2014年青岛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代表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7~18岁各年龄组的城乡差异。结果 2010年城市中小学生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分别为2 128.77 ml、21.65 kg、9.54 s、159.42 cm、24.12次、213.60 s、6.34 cm,2014年乡村中小学生肺活量、握力、速度、下肢爆发力、肌力、耐力、柔韧性分别为2 795.52 ml、23.90 kg、9.19 s、167.45 cm、22.71次、190.91 s、7.39 cm。与2010年数据比较,除城市中小学生速度和耐力、乡村中小学生肺活量、速度、耐力外,男女生的所有指标均值在2014年均有所增长。2010年8岁组中小学生肺活量(P0.05或0.01)、握力(P0.05)、速度(P0.01)、下肢爆发力(P0.01)、肌力(P0.05或0.01)以及柔韧性(P0.05或0.01)指标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运动素质指标差异最多的年龄组;2014年中小学生运动素质指标城乡差异最多的年龄为9、11和17岁组,主要为耐力(P0.01)指标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0、2014年青岛市7~18岁中小学生城乡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存在差异,4年间总体水平趋于提高。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2000年和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发育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为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和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重庆片区7 200名7~18岁中小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中小学生2010年与2000年相比,城男、乡男、城女、乡女10 a间身高分别平均增长了2.30,3.76,2.09和2.66 cm;体重分别增长了3.76,3.89,2.36和2.71 kg;身体机能指标中肺活量呈下降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立定跳远成绩分别提高了7.23,9.99,7.80和7.63 cm;乡村男女学生50 m跑成绩分别提高0.19,0.17 s,城市女生下降了0.08 s;城市男女小学生和城市中学女生耐力分别提高了5.13,3.90和6.13 s。结论中小学生身体形态的生长水平处于增长阶段,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应针对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和部分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05年与1985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的变化趋势。方法随机整群抽取7~18岁的土家族学生,分别测试其相关身体形态指标、机能指标和素质指标,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年间湖南土家族学生身体形态有明显的增长、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血压、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有所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和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土家族7~18岁学生20年体质出现滑坡,建议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营养的补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2008年重庆市城市和乡村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体能素质指标水平,为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与锻炼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8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重庆市沙坪坝区、大足县监测点校7~18岁中小学生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重庆市2008年城市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优于乡村学生,尤其是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但城市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体质量指数较乡村学生差.结论 应加强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实行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十年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研究壮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十年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壮族学生形态发育显著提高,“豆芽菜”体型有所改善;机能发育收缩压下降,舒张庄上升,脉压缩小,肺活量提高;素质方面速度、下肢爆发力、力量提高,耐力下降。城乡差异仍存在,城市学生形态、机能发育优于乡村学生,素质发育乡村学生优于城市学生;城市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长期变化”的快速生长阶段。视力低下率和近视率呈上升趋势;龋患率较高而充填率很低。  相似文献   

9.
孟欢欢  成聪聪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25-1527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学生体质状况的差异,为采取措施增强学生体质提供参考.方法 以1985 - 2005年全国5次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为基本资料,对城乡学生体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市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功能、速度素质方面好于乡村学生,而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方面差于乡村学生;城乡学生的耐力素质、体重、胸围指标差值呈逐渐加大趋势.结论 城乡学生体质状况差异较大.可能与城乡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力活动、膳食结构及城乡两元社会结构的社会背景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 2 0 0 0年安徽省 1974名 192 2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发育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 ,并与1990同类资料比较。分析显示 ,形态、机能各项指标无随年龄增长现象 ,呈相对稳定。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各指标发育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身体素质指标 ,除下肢爆发力外 ,其它各项均存在城乡差别。 2 0 0 0年与1990年比较显示 ,10年间身高、体重增长不明显 ;胸围、肺活量呈负增长 ;男女生耐力、女生速度、男生力量及柔韧性明显下降 ;下肢爆发力明显提高。身高胸围指数、克托莱指数及维尔维克指数 10年间无明显变化。体质综合评价 ,6 5 .2 5 %的学生为中等 ,14.94%为中上等 ,2 .0 3为上等 ,16 .6 7%为中下等 ,1.11%为下等。表明我省大学生体质状况一般。提示要改善营养状况 ,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学生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魏国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128-1129
目的了解2000年与2005年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为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0年和2005年贵阳市6~18岁城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资料,对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呈明显增长趋势,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且城市优于农村;但反映身体机能水平的肺活量和多种运动指标呈下降趋势,且农村大于城市。结论贵阳市城乡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体育锻炼不足。学校和家庭要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985-2005年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1985-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杳资料,对蒙古族、同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藏族、瑶族、黎族、羌族、布依族、侗族、苗族、土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15个少数民族7~18岁中、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及素质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部分指标均有所提高,但也有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部分少数民族男女生速度素质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和肺活量出现显著的下降;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较好;朝鲜族男女学生各项运动素质出现全面下降.例如,柯尔克孜族学生在肺活量水平和速度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维吾尔族学生体格发育和肺活量水平相对较高,但在跑、跳等方面较差,反映下肢爆发力是其弱项;相反,黎族和壮族男女学生在跑、跳、男生肩背肌肉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素质.结论 各少数民族学生在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方面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能与其生活环境和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农村小学7~12岁留守儿童2443人,对选取的对象进行体质检测。结果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形态均高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除10岁年龄组外均低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质普遍较差。结论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机能、素质等各项指标与全国同龄人相比存在着差异,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湖北省城乡中学女生近20 a体质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学生健康促进战略及中学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1985年及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湖北省城乡中学女生的数据资料,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中的评分标准,分别计算城乡13~18岁各年龄组女生各单项指标的得分、等级及体质健康总分、等级.将2005年结果与1985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近20 a来,湖北省中学女生除下肢爆发力素质有所提高外,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城乡各年龄组女生的耐力素质及身体机能普遍下降,速度素质维持在较差的及格等级,乡村高中女生比城市女生下降更明显,乡村女生的柔韧素质普遍下降,城市高中女生的营养状况下降.结论 湖北省中学女生近20 a来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下降,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和缺乏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都市7~18岁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择成都市7~18岁学生共3 005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生长发育、生理功能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进行城乡比较。结果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和握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3岁以上年龄组身高、体重男生优于女生(P0.05),胸围女生高于男生(P0.05),男生胸围在18岁年龄组出现乡村高于城市,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活量、握力在7~12岁年龄组城市高于乡村(P0.05),13~15岁年龄组城乡差异消失(P0.05),16~18岁年龄组乡村高于城市(P0.05),城乡学生50m跑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耐力素质比较16~18岁年龄组乡村好于城市(P0.05),柔韧素质比较7~12岁年龄组城市高于乡村(P0.05),下肢爆发力16~18岁年龄组乡村高于城市(P0.05)。结论成都市7~18岁城乡学生间的体格发育及生理指标差距正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城乡差异, 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于2012年对新疆地区中小学7~18岁4 959名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城乡发展不平衡;速度素质城市男生好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有0.01 s, 城市女生差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有0.33 s;耐力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有2.15 s和6.08 s;爆发力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26 cm,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19 cm;柔韧性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0.51 cm和1.01 cm;力量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49次,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54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加强对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描述西双版纳州1985-2010年25 a来7~18岁傣族学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身体素质的变化特点,为研究傣族学生生长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中云南省资料,对7~18岁傣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985-2010年,7~18岁傣族学生形态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男、女身高分别增长3.94,2.99 cm,体重分别增长2.69,2.06 kg,胸围分别增长2.63,3.14 cm.各年龄组肺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男、女肺活量分别下降304.55,237.14mL.速度素质男生基本持平、女生下降,力量素质均明显提高,耐力素质明显下降,柔韧性降低;女生除柔韧性优于男生,其余项目男生均优于女生.结论 7~18岁傣族学生生理功能和耐力素质指标明显下降.应针对学生生理功能和部分身体素质指标下降的特点,采取干预措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9.
1991年与1995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及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5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1991年比较表明,八五期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改善: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发育水平以及速度、力量、爆发力等素质指标有明显提高,城市学生低体重、农村学生贫血的患病率有明显下降。形态指标中的胸围增长不明显,呼吸机能肺活量的指标,素质指标中耐力、柔韧性均有明显下降;视力低下患病率逐年上升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城市学生中超重和肥胖人数在逐年增加。提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分析2005-2014年黎族7~18岁学生运动素质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黎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比较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素质指标.结果 2014年黎族学生运动素质整体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男生优于女生,但女生50 m跑最好成绩在11~13岁.2005-2014年间,黎族7~18岁学生50 m跑成绩女生提高0.43 s(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7~12岁学生成绩均提高(P值均<0.01),其中男生提高0.34 s,女生提高1.04 s.7~18岁立定跳远成绩女生提高了3.75 cm(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13~18岁男生成绩提高了5.94 cm(P<0.01).7~12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3.43 s,女生下降2.75 s;13~ 18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明显(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20.26 s,女生下降6.12 s.结论 2005-2014年间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素质男、女生均不同程度提高,而耐力素质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