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售大米、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对其潜在危害进行探讨。方法采集广东省内超市和农贸市场销售的大米、花生及其制品,采用HPLC柱后衍生方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结果在抽检的88份大米、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阳性率达62.5%,总超标率为14.8%。其中花生渣污染最严重,阳性率为100.0%,超标率高达80.0%。所有样品B1、B2、G1、G24种毒素中2种及以上联合污染率为30.7%。来自农贸市场样品的黄曲霉毒素总超标率为21.6%,来自超市样品的黄曲霉毒素总超标率为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市售大米、花生及其制品黄曲霉毒素污染率较高,特别是花生渣污染较严重,同时,还存在多种黄曲霉毒素联合污染情况,对人体和动物有较大潜在危害,必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部分市售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监测结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食品(玉米、花生、大米、核桃、松子)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污染情况,为国家食品限量标准及国际相应控制规范的制定提供基本科学依据。方法2003年10月从重庆、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区共采集市售玉米、花生、大米、核桃、松子等样品284份。碾磨后经乙腈/水提取、过滤,提取液净化后,经三氟乙酸衍生,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玉米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为70.27%,平均含量为36.51μg/kg,最高为1098.36μg/kg,并有14.86%的玉米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出国家限量标准。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为24.24%,平均含量为80.27μg/kg,最高为437.09μg/kg,且有3.03%的花生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出国家及国际食品法典限量标准。大米、核桃、松子的污染情况较轻,全部符合国家限量标准。结论玉米和花生是我国受黄曲霉毒索污染的主要食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并不能全面代表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进行食品中总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监测,对国家制定食品限量标准及国际相应控制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北区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中AFB1、AFB2、AFG1、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2019~2021年在重庆市渝北区各孕婴店和大型超市等流通环节采集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进行4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结果:180份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2019~2021年各60份)黄曲霉毒素阳性样品共63份,总检出率为35.00%;4种黄曲霉毒素中以AFB1的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检出率为27.78%,阳性样品浓度为0.165~8.547μg/kg; 2019年AFB1超标率为3.33%,2020年AFB1超标率为15.0%,2021年AFB1超标率为13.33%。结论:渝北区市售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存在一定的黄曲霉毒素污染,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污染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部分地区玉米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从吉林、河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采集玉米样品,用HPLC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共测定279份玉米,黄曲霉毒素阳性率为75.63%,阳性样品平均浓度为44.04μg/kg,浓度范围0.20~888.30μg/kg。四川、湖北、广西、河南、广东和吉林样品的阳性率依次为90.48%、93.75%、87.50%、36.96%、91.84%和52.17%,平均浓度依次为107.93、70.98、39.65、8.06、3.70和1.15μg/kg。4种毒素中AFB1阳性率和平均浓度最高,分别为74.55%和39.64μg/kg;AFB2、AFG1和AFG2的阳性率和平均浓度依次降低,阳性率分别为58.42%、41.22%和19.71%,平均浓度分别为3.81、3.47和0.51μg/kg。结论玉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普遍;调查的各地样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总体上南方地区高于北方;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初步调查分析市售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市售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调和油共246份的植物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黄曲霉毒素B_1测定。结果调查分析的6类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只在花生油和菜籽油中有检出,超标样品全部为花生油。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_1的平均含量为16.2μg/kg,最高浓度为288μg/kg,其检出率及超标率分别为88.1%和11.9%。散装花生油与定型包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_1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05);但超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P0.05)。结论市售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_1的总体污染水平不高,但花生油的检出率和超标率较高,散装花生油较易受到黄曲霉毒素B_1的污染,其超标率高于定型包装花生油。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2013年河南省产玉米质量和真菌毒素的状况,探究天气环境对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河南大田产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点检测了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ON)等3种真菌毒素,共检测玉米样本197份,抽查样品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的73个县、市、区。根据检测结果并结合当年玉米种植和收获季节天气环境变化等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DON、ZEN等2种真菌毒素含量均未超标,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但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严重,平均超标率达48.7%。结论干旱和高温胁迫天气变化、秸秆还田和高密度种植引起的微环境变化是导致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粮食中霉菌毒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湖北省粮食中主要霉菌及毒素污染情况。方法:采取随机分层定点方法采集大米、小麦、玉米共182份样品,按卫生部营卫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毒素测定。结果:三种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B平均污染率为39.75%,杂色曲霉素为78.57%。黄曲霉毒素B1为80.36%。结论:三种粮食中串珠镰刀菌素B、杂色曲霉素和黄曲霉素污染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京市市售花生、玉米及其制品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和伏马菌素B(FumonisinB,FB)的污染水平,就两者的联合污染水平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南京市超市和农贸市场的部分花生、玉米及其制品,采用ELISA法测定FB与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结果]超市所采集的19份样品AFB1的检出率为68%,平均含量为0.53μg/kg,FB的检出率为21%,平均含量为0.56mg/kg。农贸市场所采集的49份样品AFB1的检出率为59%,平均含量为6.98μg/kg,FB的检出率为76%,平均含量为9.89mg/kg。所有玉米及其制品样品AFB1和FB的联合污染率为33%,其中超市样品的联合污染率为21%,农贸市场样品的联合污染率为38%。[结论]南京市市售花生、玉米及其制品中存在AFB1和FB的污染,且玉米及其制品存在联合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谷物、豆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的污染现状,为相关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6年4~8月期间在浦东新区8家超市和5家菜市场进行随机抽样,采集市售谷物、豆类及其制品共计190件样品,样品经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提取后,使用超高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含量,最终数据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0件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22.63%,AFB_1超标率为1.05%;比较黄曲霉毒素检出率,豆类及其制品高于谷物及其制品,散装样品高于定型包装样品;4种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AFB_1AFB_2AFG_1AFG_2。结论上海市售谷物、豆类及其制品不同程度的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有必要对相关食品进行定期监测,特别是散装制品,尤其需要加强管理监督。建议有关部门制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总量限值,为食品安全监测和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枣庄地区出产、储藏的主要农产品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污染状况及其与地域、气候、季节、储藏的关系,探讨农产品真菌毒素污染的一般规律。方法在各种农产品主要产区随机从农民手中采集按传统方法种植、收获、晾晒、储存的相应种类样品,按照GB/T 18979—2003规定的方法检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从粮食储藏学和微生物学的角度结合地域气候条件分析检测结果及污染规律。结果在全枣庄地区61个自然村采集的7种73份样品中,玉米、大米、板栗无AF检出,花生、小麦、核桃、大枣有不同程度的AF总量检出率,但含量低,全部符合国家标准限量。结论由于地域、气候的原因,枣庄地区出产、储藏的主要农产品常规状态下基本无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用ELISA直接竞争法测定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_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测定黄曲霉毒素M_1的ELISA直接竞争法,其方法灵敏度为0.08ng/g。用该法测定了我国市售的乳粉97份,样品阳性率为84.5%,超标率(>0.5ng/g)为39.2%;阳性样品含量范围为0.08~4.16ng/g,调查结果证明我国南方生产的乳粉污染黄曲霉毒素M_1较严重。  相似文献   

12.
黄曲霉毒素以其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因此长期以来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花生及其它食品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黄曲霉的侵染和繁殖 ,此外寄生曲霉也是引起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在花生中。但是关于花生中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侵染与黄曲霉毒素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以往的研究中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侵染率是通过样品外部杀菌后 ,根据单个花生点种平板的霉菌生长情况而测定 ,而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率则只能对同批样品中其它花生样品进行测定 ,导致了黄曲霉和寄生曲…  相似文献   

13.
<正> 广西肝癌高发区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比较严重,为了解这地区居民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情况,我们于1980年7月对广西肝癌高发区隆安县居民食用的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量以及其尿中B_1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_1(以下简称毒素B_1或M_1)排出量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平市市售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对其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方法采集南平市市内各小吃店使用的花生酱,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检测结果以大于方法的检出限为阳性(黄曲霉毒素B1检出限0.5μg/kg),超标判断依据GB/T 2761-2011规定。结果在测定的40份花生酱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阳性率为65%,超标率为25%。结论南平市市售花生酱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普遍,须加大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2—2015年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状况。方法2012—2015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八大类食品,包括谷物及其制品(大米、玉米粉)、豆及豆制品(黄豆)、植物油(花生油、玉米油)、坚果及籽类(花生、开心果、杏仁等)、调味品(酱油、辣椒及花椒制品)、酒类(啤酒)、茶叶制品及特殊膳食用食品(婴幼儿辅食),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对4种黄曲霉毒素进行了检测,并以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为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007份样品中,有108份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为10.7%,平均值为2.34μg/kg。只有5份花生样品黄曲霉毒素B_1超标,超标率为13.5%。结论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花生样品有潜在危险性,超标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韶关市食品污染情况,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科学评估辖区内食品安全风险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方法对在韶关市区主要农贸市场随机采集的13类食品545份样品进行有机磷(敌敌畏、甲胺磷、乐果、甲拌磷、久效磷)、黄曲霉毒素B1等7个指标的检测。结果市售蔬菜5种有机磷农药监测结果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但是黄曲霉毒素B1超标率为26.25%,过氧化值超标率为20.00%,亚硫酸盐超标率为9.33%,硼砂超标率为1.36%,酸价超标率为0.77%。结论 2013年韶关市食品存在轻度污染,应继续加强对食品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成都市售常见香辛料中霉菌及重要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为控制该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4年3—9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法采集120份成都市农贸市场零售香辛料,按照GB 4789.1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进行霉菌计数,酶联免疫反应试剂盒检测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总量、赭曲霉毒素A及伏马菌素B_1含量。结果 120份香辛料的霉菌计数平均值为(8.4±1.5)×10~3CFU/g,仅3个样品霉菌总数<100 CFU/g。真菌毒素的检出范围分别是黄曲霉毒素B_1(相似文献   

18.
原理净化后的丙酮水提取液或氯仿水提取液直接上氧化铝——硅镁型吸附剂为主的微柱,样品中的杂质被氧化铝吸附,而黄曲霉毒素则被硅镁型吸附剂吸附。后者可在紫外光灯(365 毫微米)下显兰紫色萤光环、萤光强度在一定的毒素含量范围内呈正比例关系。将样品微柱管与黄曲霉毒素标准微柱管比较,即可测定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范围。方法灵敏度为10ppb,在微柱法上不能分离黄曲霉毒素 B_1、B_2、G_1、G_2,所测得结果为总的黄曲霉毒素。  相似文献   

19.
中山市食品化学污染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山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管理,为建立食品污染物的控制和监测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黄曲霉毒素B1、铅、铜、镉、汞、糖精钠、山梨酸、苯甲酸等化学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均按有关国标食品卫生检验方法进行,对该市各生产厂家、商场、超市及农贸市场等16大类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进行检测.结果 2004年4月至2006年3月两年度共采集16大类食品1 621份,其中127份样品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量,超标率为47.24%;71份样品检测有机氯农药残留量,超标率为8.45%;975份样品检测铅,超标率为7.49%;815份样品检测铜,超标率为6.75%;467份样品检测镉,超标率为11.93%;315份样品检测汞,超标率为16.50%;435份样品检测糖精钠,超标率为14.02%;587份样品检测苯甲酸、山梨酸,超标率分别为0.51%和0.68%;228份样品检测黄曲霉毒素B1,没有样品超出国家标准.结论 中山市食品的整体卫生质量良好,但部分食品的卫生质量不容乐观,应加强对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等食品化学污染物的卫生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市售花生及花生制品中4种黄曲霉毒素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的污染状况。方法:从福建省九个地区采集花生和花生制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共测定62份花生,40份花生酱,20份花生油。以国家标准规定的黄曲霉毒素B1限值20μg/kg计,超标率分别为17.7%、37.5%和0。4种毒素中AFB1阳性率和平均浓度最高,AFB2、AFG1和AFG2的阳性率和平均浓度依次降低。结论:福建省花生和花生制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比较普遍,4种毒素中以AFB1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