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影响.评价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刑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在灌服当归拈痛汤18d后,用ELIASA法检测血清CD4的水平.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CD4水平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能抑制大鼠过高的CD4水平,当归拈痛汤能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治疗作用,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各8只)、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制备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记录用药品干预后各组关节肿胀指数、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TNF-α、IL-6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Ⅰ组、青蒿琥酯Ⅱ组及青蒿琥酯加甲氨喋呤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指数显著降低(P〈0.05或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青蒿琥酯可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情缓解,与甲氨喋呤联用作用更强。且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CD3^+CD4及CD3^+CD8)、TNF-α、IL-6的水平;结果 可为青蒿素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评价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在灌服当归拈痛汤18 d后,用ELIA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和0.01)。结论当归拈痛汤可抑制RA大鼠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分泌,能明显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测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可能机制,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RA在临床上的运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复制出大鼠AA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甲氨蝶呤MTX+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外敷18天后取血液,离心取血清,-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α、IL-17的水平。结果:各组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组血清TNF-α、IL-17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治疗后,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组的TNF-α、IL-17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味膏剂具有抑制AA大鼠TNF-α、IL-17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从而发挥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对照组44例,予秋水仙碱片和别嘌呤醇,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等情况及血尿酸及血沉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5%)明显优于对照组(79.5%)(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配合四妙散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体征,并降低血尿酸和血沉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犁组、当归拈痛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在灌服当归拈痛汤18d后.用ELISA法检测MMP-3在血清中的表达.结果 各组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差异显著;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MMP-3表达显著减少.结论 当归拈痛汤高、中剂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降低血清MMP-3含量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原位杂交法检测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djjuvantarthritis,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拈痛汤及其拆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关节滑膜组织中Fas、FasL的mRNA表达。结果:当归拈痛汤全方组、拆方2组、拆方1组均能明显增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Fas/LmRNA的表达,以全方组疗效最佳。结论:全方组和各拆方组可以促进凋亡因子Fas/LmRNA表达,改善AA大鼠的滑膜细胞凋亡障碍。  相似文献   

8.
宣痹汤对A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宣痹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治疗作用及对从大鼠模型关节滑膜病理的影响。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CFA)诱导大鼠从模型,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并进行关节评分(AI),光镜下观察滑膜组织HE染色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宣痹汤治疗组及雷公藤组大鼠继发关节肿胀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01或P〈0.05),关节病理积分显著降低(P〈0.01或P〈0.05),VEG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宣痹汤对从大鼠关节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滑膜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9.
袁尚锋 《中医正骨》2011,23(11):20-23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口服配合五藤散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当归拈痛汤口服配合五藤散外敷;对照组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相关免疫炎症指标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度、握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CRP、ESR、RF、TNF-α、IL-6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口服配合五藤散外敷能有效抑制致免疫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和释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体征,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拈痛汤高、中、低剂量组;造模2周后,所有大鼠均采取灌胃给药,共给药18天;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中剂量组CRP及ESR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高、中剂量组病理损害程度较低剂量组轻。结论:当归拈痛汤高、中剂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潘静  马威  管竞环 《吉林中医药》2013,(12):1240-1242
目的观察归经当归拈痛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服用当归拈痛汤(当归、党参、苦参、甘草等,1剂/d),治疗组服用归经当归拈痛汤(土茯苓、牛膝、柴胡、黄柏、山慈菇等,1剂/d),疗程共4周。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血尿酸下降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按疾病脏腑归经选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归经当归拈痛汤较原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观察当归拈痛汤及其拆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症关节滑膜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结果:当归拈痛汤全方组、拆方2组、拆方1组均能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以全方组疗效最佳。两拆方组疗效相当,具有协同作用。结论:VEGF参与了RA病理的形成和发展,而当归拈痛汤可能通过抑制VEGF表达而阻断滑膜血管新生、血管翳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水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大鼠T细胞活化和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风湿宁胶囊(FSN)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组,FSN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33、0.66、1.32g,(kg·d)],每组10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1eukin-4,IL-4)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羟自由基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滑膜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酶(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proteinase,Caspase)-3、9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SN各给药组均可升高ROS水平(P〈0.01),FSN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CD4+/CD8+水平(P〈0.01),FSN各组的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1),FSN高剂量组的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同时,FSN各给药组的Caspase-9、Caspase-3表达亦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SN低、中剂量组Caspase-9蛋白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P〈0.01)。结论FSN调节CIA大鼠免疫功能亢进及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R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当归拈痛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的影响。方法: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拈痛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湿热痹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及治疗前后RF及抗CCP抗体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RF浓度水平与抗CCP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有效降低RF与抗CCP抗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当归拈痛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低嘌呤膳食、多饮水,停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并口服秋水仙碱0.5mg.每2h服1次,24h后改为0.5nlg,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每天煎取200mL,分2次口服,每次100mL,疗程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2周后,2组血浆hs—CAP、1L-6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能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hs-CiKP、IL-6和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芍甘附子汤(SGFZ)加味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抑素(AS)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CIA模型。造模成功后分组,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雷公藤多甙组按8.75ms/(kg·d)灌胃,SGFZ加味小、中、大剂量组依次按每毫升药液含0.708、1.42、2.83g生药灌胃,均为每日1次,连续给药28天。造模后第0、14、28、42、56天观察大鼠关节炎指数(AI),灌胃治疗结束后Westernblot法检测ES、AS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组AI评分显著升高(P〈0.01);经药物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与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I评分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S、AS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多甙组和SGFZ加味各剂量组Es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SGFZ加味大、中剂量组AS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结论SGFZ加味可有效改善CIA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S、A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液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变化及当归拈痛汤对MMP-3的影响,探讨其疗效的作用机理及环节。方法:治疗组采用当归拈痛汤治疗3个月。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MP-3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P-3值明显升高,当归拈痛汤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4%。结论:当归拈痛汤能有效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清MMP-3水平,对急性痛风件关节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肠道菌群变化研究当归拈痛汤治疗风湿热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风湿热痹模型组(FSR组)、当归拈痛汤(DGNTT)低、中、高剂量组(5.67、11.34、22.68 g·kg-1),甲氨蝶呤组(MTX,1.35 mg·kg-1),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注射灭活结核分支杆菌(Mtb)佐剂进行免疫,置于风湿热环境的人工气候箱中进行64 h干预造模。初次免疫当天起,给予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8 d。对大鼠进行关节炎指数(AI)检测,使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足趾容积变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改变,并且采用16S r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法分析给药治疗前后大鼠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当归拈痛汤能够减轻风湿热痹证AA大鼠滑膜组织增生和炎症程度及血管翳形成,并且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FSR组厚壁菌门、乳酸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9、拟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5,P<0.01),拟杆菌门、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1);与FSR组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蕲蛇不同有效部位提取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并为分离纯化蕲蛇的有效成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法建立佐剂性关节炎(从)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蕲蛇部位l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即A、B、C组),蕲蛇部位2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即D、E、F组),西药(关洛昔康)组,正常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AJ),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IL-17水平,光镜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A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A、D、E组大鼠右后足关节肿胀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A、B、D、E组大鼠AI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②模型组血清IL-1β、TNF-α、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5),A、D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A、B、D、E组大鼠血清TNF-α、IL-17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并呈-定的量效关系。③大鼠踝关节病理切片显示:和模型组相比,A、B、D、E组的滑膜细胞变性、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软骨破坏等均较轻,但不及西药组。结论:蕲蛇两个有效部位通过下调血清IL-1β.TNF-α、IL—17水平,从而直接或间接阻抑由其介导的关节炎症,发挥抗炎效应。蕲蛇的两个有效部位提取物均有效,其中蕲蛇部位2作用略优于蕲蛇部位1。  相似文献   

20.
袁立霞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6):1313-1314
目的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arthritis,AA)大鼠滑膜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探讨当归拈痛汤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AA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MMP-3的蛋白表达。结果当归拈痛汤各组均能降低AA大鼠滑膜组织中MMP-3的表达。结论当归拈痛汤可以抑制MMP-3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