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 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称为水肿(edema).水肿可为隐性,也可为显性.轻度水肿者,组织间液积聚较少,体重增加在10%以下,指压凹陷不明显者,称为隐性水肿;体重增加在10%以上,指压凹陷明显者,称为显性水肿.目的 讨论水肿患者临床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护理.结论 胸水、腹水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以改善肺扩张受限及横膈抬高所致的呼吸困难.阴囊水肿者用阴囊托带托起阴囊以利水肿消退,同时注意局部皮肤护理,防止溃破.下肢水肿者应减少站立或坐位时间,尽量平卧,抬高下肢,以减轻水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栗种子提取物与外敷康复新联合应用对肛肠术后消除水肿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肛肠术后水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和外敷康复新,比较两组消除水肿时间和治疗水肿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对照组平均消除水肿时间为9.16 d,实验组平均消除水肿时间为4.84 d,两组消除水肿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缩短消除水肿时间为4.32 d,较对照组消除水肿时间提高47.16%.治疗水肿疗效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马栗种子提取物与外敷康复新联合应用治疗肛肠术后水肿作用显著、安全,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水肿(edema)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hydropsfetalis)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称新生儿水肿多见于四肢腰背颜面和会阴部.水肿可由身体某一部位开始,而后波及全身水肿压之凹陷者称为凹陷性水肿压之不凹陷者称为非凹陷性水肿.在胎儿及刚出生的新生儿因细胞外液较细胞内液多故有生理性水肿此种水肿于生后数天内即自行消失,探讨引起新生儿产生水肿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引起新生儿水肿的发病因素很多,但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新生儿水肿的危险因素是体重<1500g的早产儿、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硬肿症、贫血、肾功能不全和低钙血症.结论对于有水肿的新生儿具备以下高危因素:体重<1500g的早产儿、低蛋白血症、新生儿硬肿症、贫血、肾功能不全、低钙血症者,应加强监护和防治,注意分析病因,予以相应对症处理,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观察芒硝外敷对于水肿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芒硝外敷治疗肢体水肿、肝硬化腹水36例.结果 通过对水肿部位的测量、实验室指标的监测获知水肿消退有效率达到90%以上.结论 本方法可以有效达到促进水肿消退,对肝硬化腹水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水肿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因常伴发风团疹而被诊断为荨麻疹.但对于不伴有风团的血管性水肿,目前应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引起血管水肿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而遗传性血管水肿因其发病率不高,尽管临床症状较重,甚至危及生命,但却常被误诊误治.因此非常有必要了解遗传性血管水肿的相关知识,提高对遗传性血管水肿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37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抗炎、患肢抬高、按摩和弹力保护等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均有消退,在中早期患者消退显著,重度水肿患者疗效略差.结论 保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确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于金明  高春芳 《当代医学》2008,(16):129-130
目的 探讨治疗外阴水肿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我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外阴水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用新鲜土豆片持续外数患者皮肤.对照组用常规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观察对比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轻度外阴水肿以Id为界限,重度外阴水肿以3d为界限.结果 实验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l~4d,有效率100%,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问3~8d,有效率100%.对照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2~6d,有效率98.75%,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4~9d,有效率90%.结论 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外阴水肿疗效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显著确切,而且,对皮肤组织无刺激、无污染、经济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于金明  高春芳 《当代医学》2008,(15):129-130
目的 探讨治疗外阴水肿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我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外阴水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用新鲜土豆片持续外敷患者皮肤,对照组用常规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观察对比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轻度外阴水肿以1d为界限,重度外阴水肿以3d为界限.结果 实验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1~4d,有效率100%,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3~8d,有效事100%;a对照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2~6d,有效率98.75%,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4~9d.有效率90%.结论 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外阴水肿疗效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显著确切,而且,对皮肤组织无刺激、无污染、经济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外阴水肿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我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外阴水肿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用新鲜土豆片持续外敷患者皮肤,对照组用常规的50%硫酸镁持续外敷患处皮肤,观察对比2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轻度外阴水肿以1d为界限,重度外阴水肿以3d为界限.结果 实验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1~4d,有效率100%,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3~8d,有效事100%;a对照组轻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2~6d,有效率98.75%,重度外阴水肿症状消失时间4~9d.有效率90%.结论 新鲜土豆片外敷治疗外阴水肿疗效比50%硫酸镁湿外敷的疗效显著确切,而且,对皮肤组织无刺激、无污染、经济方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科门诊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水肿综合征的65例胎儿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水肿部位最常见的是腹腔(86.2%),其次是皮下(81.5%);水肿胎儿43.1%出现发育迟缓,58.5%合并其他系统畸形.结论 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明确胎儿水肿的部位和程度,检出合并畸形,对临床早期干预及胎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红梅 《中外医疗》2013,(36):167-16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的护理措施.方法 6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实验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功能锻炼,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及随意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采用周径测量法对两组患者患肢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轻度水肿者2例,水肿总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中轻度水肿者9例,中度水肿者1例,水肿总发生率为3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性渐进性功能锻炼,可以降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简称淋巴水肿)是常见和令人烦恼的乳腺癌并发症.基于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和随访时间的不同,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5%-65%[1].组织间隙高蛋白淋巴液潴留是淋巴水肿发生的病理生理原因.肢体水肿段微血管滤过明显增加,是水肿加重的原因之一[2].淋巴水肿不仅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还会导致社会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3],而只有不到44%的医务人员曾了解过淋巴水肿[4].因此本文对最近的文献进行综述,对淋巴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水肿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临床医生必须掌握水肿的发生机理,才能对与水肿有关的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水肿本质上是细胞间液容量增加的结果,细胞间液中,钠是浓度最高的阳离子,意味着钠的潴留.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全身性或局部性水肿,但它的发病机理是基本相同的,水肿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证.可涉及现代医学的心脏性水肿、肾脏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疾病.  相似文献   

15.
产后会阴水肿是指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产后出现会阴部充血水肿,以往多采用25 %硫酸镁湿敷以利脱水,从而减轻水肿,效果不佳.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95 %酒精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20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淋巴水肿时病理变化的发生机理,了解淋巴郁滞时淋巴液的动力学变化,掌握淋巴管再生规律,以及为了改进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必需制作淋巴水肿的动物实验模型.既往曾报道种种制作淋巴水肿实验模型的方法,但成功率低,不易复制;本文报道用兔耳制作淋巴水肿实验模型的方法.在50只实验免中,除3只误伤兔耳中央血管以外,余47只全部成功地制成兔耳淋巴水肿模型.同时报导在淋巴水肿实验研究中的病理所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面的护理干预和专科处理控制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及目的抽样方法,选择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60例,采用肢体周径测量法判断淋巴水肿严重程度,记录其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发生率和程度.结果 60例患者中无水肿57例(95%),轻度水肿3例(5%),重度水肿0例(0%).结论 给予乳腺癌术后患者全面的护理干预和专科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淋巴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 ,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 对 186例 (2 32眼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激光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访时间 6个月。结果 局限性黄斑水肿者治疗有效率为 76 .0 9% ,弥漫性黄斑水肿者有效率为6 1.5 4 % ,黄斑囊样变性者有效率为最低仅 35 .17% (P <0 .0 1)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分期有利于掌握治疗时机 ,早期进行激光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颅内肿瘤与邻近白质纤维束的关系.方法 对60例颅内肿瘤(脑膜瘤20例、胶质瘤20例、转移瘤20例)进行常规MR检查及DTI检查,使用纤维束跟踪软件重建得到病灶周围纤维束,判断肿瘤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结果 白质纤维束与肿瘤的空间关系分为:脑膜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12例,水肿5例,水肿移位3例;胶质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8例,水肿3例,水肿移位1例,破坏浸润8例;转移瘤周边白质纤维束移位7例,水肿9例,水肿移位4例.结论 肿瘤对周围白质纤维束的影响分为4种基本类型:破坏、浸润、水肿、移位.其中破坏浸润多见于高级别胶质瘤,水肿见于各种肿瘤的瘤周水肿区,移位多见于脑膜瘤、转移瘤和低级别胶质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摆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分别用冷却林格氏液和常温林格氏液,对术后切口情况的比较.方法随机选100例4级核白内障病例,在摆动模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50例用冷却(15℃)林格氏液,50例用(25℃)常温林格氏液.对术后角膜切口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切口水肿分3级.三级水肿(瓷白色)冷却液2例,二级水肿(灰白色)冷却液7例,一级水肿(基本透明)冷却液41例.三级水肿(瓷白色)常温液5例,二级水肿(灰白色)冷却液11例,一级水肿(基本透明)冷却液34例.结论冷却林格氏液较常温林格氏液减少术后角膜切口水肿程度,是在4级以上晶状体核乳化的过程中冷却超声乳化针头,可以避免对眼组织的热损伤,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