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体外循环(CPB)围术期呼吸指数(RI)、肺顺应性等肺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液超滤对CPB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6月至2001年10月在高原地区(3700m)开展的CPB心内直视手术患46例,随机分成血液超滤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于CPB前、CPB结束时、CPB后60min、CPB后120min、CPB后180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AU)、气道峰压(PPEAK)、胸肺顺应性(Cs)、动态肺顺应性(Cd)和RI的变化。结果:与CBP前相比,两组患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20min,其PPLATEAU、PPEAK和PI显升高(P<0.05),Cs、Cd明显降低(P<0.05),血液超滤组在CBP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接近或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对照组在CPB后180min时,上述各指标未恢复至CPB前水平(P<0.05);两组相比,在CPB结束时.至CPB后180min,上述各指标相差显(P<0.05)。结论:高原地区CPB可引起明显的急性肺功能损害,血液超滤对减轻CPB引起的肺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肺分流术(CPB)氧自由基和静止呼吸顺应性(Cs)的变化,并探讨CPB后依达拉奉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72例接受CPB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后CPB前(T1)、主动脉开放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各时间点检测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计算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及呼吸指数(RI)。结果CPB后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DA及SOD较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CPB后各时间点上述各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T2、T3、T4的Cs和Cd较T1有明显下降,与实验组相应时间点比较亦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T2、T3、T4的RI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RI体外循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PB后患者外周血中MDA明显增加;CPB能引起肺炎性损伤,病理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RI增加,肺顺应性下降;依达拉奉能降低CPB后氧自由基MDA的水平,可抑制CPB后RI的增加及肺顺应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后早期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变化以及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Ⅲ~Ⅳ级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心脏复跳后行机械通气支持呼吸.对照组采用间隙性正压通气(IPPV),实验组采用PEEP(5 cmH2O)持续至术毕.于CPB前,CPB停止后10分钟,60分钟,120分钟,监测动脉血气,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CPB后Crs明显下降,机械通气后逐渐回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PB后RI明显增加,机械通气后60分钟无明显改变,120分钟后下降,实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后早期应用PEEP可明显改善肺功能,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RM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RM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肺内源性ARDS行RM,SI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最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IP和PCV方法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王勇  韩明  窦雪娇  张红 《贵州医药》2012,36(5):395-398
目的 通过观察改良超滤对犬体外循环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应用超滤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18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成对照组、CPB组和改良超滤组三组.三组动物均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麻醉生效后,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监测心电图、舌粘膜氧饱和度(SpO2)等,行右侧股动、静脉置管分别测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开胸时接麻醉工作站行机械通气,三组分别在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停机时、停机60 min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犬RI和OI;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对照组犬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CPB后肺组织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甚至肺泡腔内有水肿波;改良超滤组肺组织改变明显轻于CPB组.(2)RI和OI的变化:开胸未行机械通气前三组犬RI和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组各时间点RI、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T2、T3时点的RI明显高于T1,而OI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CPB组、超滤组RI均增大、OI均减小;改良超滤组与CPB组比较在T3时点RI值减小、OI值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外循环中应用改良超滤可提高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改善术后肺功能.  相似文献   

6.
刘显峰 《江西医药》2014,(5):413-4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患者180例,根据48h内有无发生ARDS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ARDS的发生率为16.11%(29/180);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入院原因、气管切开率、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率、SAPS评分、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肌酐、血糖、APTT、pH值、PaCO2及PaO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DS组呼衰指数、肺顺应性、呼吸峰值及PEEP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衰指数、肺顺应性、呼吸峰值及PEEP均为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呼衰指数、肺顺应性、呼吸峰值及PEEP是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根据这一特点给予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康荣田  韩建民  任玉娥 《天津医药》2005,33(10):644-646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CPB前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后,以4 ̄6mg/(kg·h)持续泵入。C组CPB期间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0.2mg/kg、氟哌利多0.1 ̄0.2mg/kg维持麻醉。分别于CPB前、停止即刻及术毕测量并记录气道峰压(PAWpeak)、动态肺顺应性(Cc)、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与C组比较,P组CPB停机即刻PAWpeak,MPAP,PVRI,p(A-a)(O2),Qs/Qt降低,PaO2/FiO2,Cc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除PAWpeak与PaO2/FiO2外,两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对体外循环后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浅低温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白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45例5~64岁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为不停跳与停跳体外循环手术组。两组病例均于术前24h、术后0.5h、术后24h、术后7d抽取抗凝静脉血,使用(五分类)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白细胞计数;均于术前24h、术后7d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值。就两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与停跳组在术后0.5h、24h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恢复正常,有统计学意义(不停跳组P〈0.05,停跳组P〈0.01)。不停跳组术后7天,IgA高于术前水平,IgG低于术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跳组术后7天,IgA、IgG高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IgM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比较可见,术后7天不停跳组IgA、IgG、IgM均高于停跳组,其中IgA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心脏外科最基本的手术方法。CPB是心内直视手术的基础和必要的辅助手段。CBP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损害,出现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及全身炎性反应。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较接近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方法,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对患者术后顺利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患者cTn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PB)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选择Ⅱ~Ⅲ级择期CPB下行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于CPB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3mg,B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记录CPB前、CPB1h、术后1、2、3d五个时点的cT-nI。结果两组患者CPB前的cTnI均为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PB1h及术后1、2、3d各时点的cTnI与CPB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A组的cTnI浓度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可降低CPB下心脏手术的cTnI的浓度,提示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有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迫振荡肺阻力测定技术研究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麻醉期肺阻力变化规律和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方法:心内直视手术成年患者30例,行芬太尼静脉全麻,用CUSTO VITM肺功能仪以4Hz振荡频率测定术前常规(坐位)、仰卧位、机械通气(IPPV)、开胸后、体外循环心肺转流(CPB)前、CPB中、CPB后关心包前、关胸前、关胸后及术终等10个时间点的相位角(Phi)参数值。结果:术中4HzPhi在200~300范围,该相位角参数受不同手术和转流时间的影响:风心病组CPB后至术终各时间点均低于先心病组(P〈0.05)。与IPPV比较。术终4HzPhi均与之呈正相关(P〈0.05);与CPB前比较,CPB后4HzPhi先心病组呈正相关(P〈0.05),而风心病组相关性不明显(P〉0.05)。结论:围麻醉期Phi的连续监测可以了解患者肺阻力变化,指导对某些呼吸功能不全的治疗,从呼吸力学的角度评价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1.
朱平增  朱军  丁建强  焦岩  杨彦军  贾真 《中国药房》2012,(42):3990-3992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拟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术前组(Ⅰ组)、帕瑞昔布钠术后组(Ⅱ组)和对照组(Ⅲ组),各40例。均在全麻下完成手术,Ⅰ、Ⅱ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术毕缝皮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Ⅲ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术毕均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监测各组在术后2、6、12、24、48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与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Ⅲ组比较,Ⅰ、Ⅱ组术后6、12、24、48h时VAS评分低(P〈0.05),术后48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5),术后6、12h时Ⅰ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与Ⅲ组比较,Ⅰ组寒战发生率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镇痛效果良好,降低了患者自控镇痛泵按压频次,减少了不良反应,术前应用较术后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预给药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术后IL-6、IL-10、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患儿90例,ASA Ⅰ~Ⅱ级,随机将其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为预给药组,于手术前30 min单次应用氟比洛芬酯1 mg/kg;Ⅱ组为术后给药组,于手术结束时单次应用氟比洛芬酯1 mg/kg;Ⅲ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观察术前、术后1h、2h、4h、8h、12h、24 h VAS疼痛评分和OPS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切皮后6h、12h、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2ml,离心后取血浆,测定IL-6、IL-10、TNF-α浓度.结果 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术后各时点VAS疼痛评分、OPS评分均降低;与Ⅱ组比较,I组术后各时点VAS疼痛评分较低,I组术后4h、8h、12 h、24 h OPS评分较低低.与术前比较,Ⅰ组、Ⅱ组IL-10、TNF-α于术后6h升高,术后12h达到峰值,术后48 h恢复到术前水平,而IL-6 Ⅰ组仅于术后12h显著高于术前,Ⅱ组术后12h、24 h显著高于术前(P<0.05);与Ⅲ组比较,IL-10、TNF-α Ⅰ组和Ⅱ组于术后6h、12h、24 h显著低于Ⅲ组(P<0.05),IL-6 Ⅰ组于术后12h显著低于Ⅲ组,Ⅱ组术后12 h、24 h显著低于Ⅲ组(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IL-10、TNF-α于术后6h、12h、24 h均显著低于Ⅱ组,IL-6术后12h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术前或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术能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镇痛效果确切,并且预给药明显优于术后给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Ⅱ组)。Ⅰ组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2.0mg/kg,继而以丙泊酚3mg/(kg·h)加雷米芬太尼0.6μg/(kg·h)输注。Ⅱ组静注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继而以丙泊酚4mg/(kg·h)输注。观察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及停药后5min(T4)的循环、呼吸情况,并记录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T0比较,Ⅰ组、Ⅱ组在T1~T3时,HR明显减慢(P〈0.05),MAP明显下降(P〈0.05);T4时Ⅰ组的MAP、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Ⅱ组的MAP明显降低(P〈0.05),HR明显减慢(P〈0.05);Ⅰ组术中体动小于Ⅱ组(P〈0.01),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快于Ⅱ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起效快、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孔岚  徐刚 《中国医药》2014,(7):1023-102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胃癌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切除术患者90例,完全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例,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3组镇痛均使用氟比洛芬酯2 mg/kg与托烷司琼5 m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Ⅰ组另加用舒芬太尼1.5 μg/kg,Ⅱ组为舒芬太尼2.0 μg/kg,Ⅲ组为舒芬太尼2.5 μg/kg。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2、24、48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分别评价镇痛效果和镇静效果;记录0~2 h、>2~4 h、>4~8 h、>8~12 h、>12~24 h和>24~48 h PCIA有效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Ⅱ组和Ⅲ组术后4、8、12 h VAS评分低于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12 h VAS评分:Ⅰ组分别为(3.53±0.62)、(3.01±0.32)、(2.60±0.85)分,Ⅱ组分别为(2.71±0.53)、(1.95±0.43)、(1.36±0.42)分,Ⅲ组分别为(2.65±0.42)、(1.82±0.35)、(1.29±0.36)分,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2、24和48 h与Ⅰ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Ⅱ组和Ⅲ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Ⅱ组和Ⅲ组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高于Ⅰ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12 h Ramsay评分:Ⅰ组分别为(2.51±0.42)、(2.59±0.79)、(2.66±0.53)分,Ⅱ组分别为(3.32±0.52)、(3.48±0.72)、(3.51±0.43)分,Ⅲ组分别为(3.31±0.31)、(3.50±1.00)、(3.42±0.50)分,P〈0.05];Ⅱ组和Ⅲ组术后2、24和48 h与Ⅰ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点Ⅱ组和Ⅲ组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0~2 h、>2~4 h、>4~8 h、>8~12 h、>12~24 h,Ⅱ组和Ⅲ组PCIA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0~2 h、>2~4 h、>4~8 h、>8~12 h、>12~24 h PCIA按压次数:Ⅰ组分别为(2.81±0.61)、(3.32±0.91)、(4.65±0.38)、(5.37±0.78)、(4.87±0.92)次,Ⅱ组分别为(1.40±0.50)、(1.72±0.54)、(2.97±0.63)、(3.61±0.83)、(3.02±0.65)次,Ⅲ组分别为(1.37±0.65)、(1.69±0.38)、(2.89±0.42)、(3.42±0.25)、(2.95±0.43)次,P〈0.05];Ⅱ组和Ⅲ组PCI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3组间PCI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Ⅰ、Ⅱ和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7%(2例)、6.7%(2例)和40.0%(12例),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Ⅲ组有1例患者(3.3%)发生皮肤瘙痒;3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均可满足镇痛需求,其中舒芬太尼2.0 μg/kg镇痛效果更确切,镇静效果适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用于手外科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80例ASAⅠ~Ⅱ级行手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于手术前20min静脉缓慢推注氟比洛芬酯150mg;Ⅱ组于手术前20min静脉缓慢推注生理盐水20mL。分别记录术后1、2、4、6、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在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疗效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2、4、6、8hVAS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患者对镇痛疗效满意度Ⅰ组和Ⅱ组比较Ⅱ级和Ⅳ级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手外科手术超前应用,能减少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沈学庆 《中国药房》2014,(32):3004-3007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与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49例)和Ⅱ组(48例),Ⅰ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Ⅱ组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不同时间点两种方案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患者停药后清醒时间较Ⅱ组患者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20 min时,Ⅰ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显著高于Ⅱ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显著低于Ⅱ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放气后10 min时,Ⅰ组患者SBP、HR仍显著高于Ⅱ组患者(P<0.05),Ⅱ组患者已恢复至接近麻醉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10、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腹后20 min及术毕放气后10 min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bt(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Ⅰ组患者。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较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术后清醒时间更短,对血压及心率影响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均在复合麻醉下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在诱导前20 min静脉匀速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诱导后调整速率至0.3 μg/(kg·h),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呛咳和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0.7)分比(2.8±0.7)分,(1.6±0.5)分比(2.0±0.6)分,均P〈0.05],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1.6)min比(10.4±1.5)min,(14.7±2.8)min比(13.3±3.4)min,(14.9±2.9)min比(14.1±2.9),均P>0.05]。2组术前和术后48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 h分别为(25.9±1.2)分比(24.2±1.3)分,(28.0±0.8)分比(26.7±1.0)分,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张广华  李德周  高金贵 《河北医药》2009,31(11):1298-1300
目的比较全麻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复合全麻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10例。Ⅰ组全麻,Ⅱ组TEA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鼻咽温和肛温。分别于诱导后(T0)、体外循环(CPB)转流前(T1)、开放主动脉5 min(T2)、开放主动脉30 min(T3)及体外循环(CPB)停机6 h(T4)、24 h(T5)、48 h(T6)抽取桡动脉血,测血浆MDA浓度及SOD活性。结果与T0比较,Ⅰ组MDA浓度T1即升高(P〈0.05),T2~T5升高更明显(P〈0.01);Ⅱ组T2~T5明显升高(P〈0.01)。但T2~T5Ⅱ组MDA浓度升高的幅度低于Ⅰ组(P〈0.01)。T6时点2组均恢复到T0水平。与T0比较,Ⅰ组T2~T4SOD活性逐渐降低(P〈0.01),但T5、T6已恢复至T0水平。Ⅱ组T1~T6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4Ⅱ组SOD活性高于Ⅰ组(P〈0.01)。结论TEA复合全麻能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杨光  吴文知  苏丽  张兰 《中国药房》2012,(40):3792-3794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不同类型的骨伤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按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标准评为Ⅰ~Ⅱ级的择期骨伤手术患者192例根据手术部位分为6组:上肢长骨干组(Ⅰ组)、肩肘关节组(Ⅱ组)、下肢长骨干组(Ⅲ组)、足踝组(Ⅳ组)、髋膝关节组(Ⅴ组)、脊柱骨盆组(Ⅵ组)。手术结束前10min将镇痛泵与患者连接并开启进行自控静脉镇痛,镇痛用药为曲马多15mg·kg-1(联合格拉司琼9mg止吐)。分别于术毕清醒时及术后2、4、12、24及48h记录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法)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调查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各组各时间点相关生命体征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各时间点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各组VAS评分在3~6分左右,均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Ⅱ、Ⅳ组术后2、4、12、24h的VAS评分在3~6分左右,均高于同时间点其他各组的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Ⅱ、Ⅳ组患者满意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15mg·kg-1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对于大多数骨伤手术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但对于肩肘关节及足踝部位的手术镇痛效果相对欠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内直视单纯二尖辩置换术病人60例,ASAⅡ~Ⅲ级,男35例,女25例,年龄34.5~57.5岁。全身静脉麻醉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n=30),银杏组:纵断胸骨之前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1mg/kg,静脉滴注,CPB开始前滴完;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同速度静脉滴注。分别于转机前(T1)、转机30min(T2)、停机即刻(T3)、停机后60min(L)、停机后24h(T5)5个时点采中心静脉血液10mL离心,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S100-β蛋白、TNF-a、IL-6、IL-10。结果T1时两组S100-β蛋白、TNF-α、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蛋白、TNF-a、IL-6:两组T2、T3及T4时较T1增高(P〈0.05或P〈O.01),银杏组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10:两组T2、T3、瓦时较T1升高(P〈0.05或P〈0.01),银杏组升高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R))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从而降低转流过程中及转流后血浆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