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营养不良中学生的膳食调查及其生长发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46名营养不良中学生进行了膳食调查和生长发育检测。结果表明:在营养不良中学生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蛋白质、钙、视黄醇、核黄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80%RDA),热能供给量低于供给量标准(RDA)的90%;3餐热能分配比不合理。营养不良中学生的形态和机能发育大都处于等级评价的中等水平以下;其生化指标中以血清前白蛋白较为敏感地反映出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差异。提示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干预应从膳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着手,并可以血清前白蛋白及其他形态机能指标作为考核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营养不良在肝病患者中很常见,其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短期生存率,营养支持作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与恢复非常必要。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态有多种方法,包括直接人体测量法、生化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营养评定工具、人体组成测定等,各有优缺点,可从不同侧面综合评价营养状况。在进行营养支持时,应结合肝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与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检测149例腹部外科患者血清C-反应性蛋白。根据感染定义患者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织,再根据营养危险指数≤97.5和>97.5分成合并和不合并营养不良亚组。结果显示,在感染合并营养不良与感染不合并营养不良亚组之间和非感染合并营养不良与非感染不合并营养不良亚组之间,C-反应性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表明腹部外科感染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C-反应性蛋白产生未受到影响,其血清C-反应性蛋白水平仍可作为判断炎症存在及严重程度的非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3巧名营养不良中学生进行了膳食调查和生长发育检测。结果表明:在营养不良中学生膳食中存在的主要间题是蛋白质、钙、视黄醉、核黄素等营养摄入不足(<80%RDA),热能供给童低于供给量标准(ROA)的90%;3餐热能分配比不合理.营养不良中学生的形态和机能发育大都处于等级评价的中等水平以下。其生化指标中以血清前白蛋白较为敏感地反映出不同程度营养不良的差异.提示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干预应从膳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着手.并可以血清前白蛋白及其他形态机能指标作为考核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2611海南省1991年汉黎族城乡学生营养不良监测报告厂海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发生营养不良的常见膳食危险因素,为针对性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主观全面评定法评估116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采用连续4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了解实际摄入内容,并进行必要的人体测量及营养生化指标检测。结果12.1%(14例)的患者为C级,属重度营养不良;40.5%(47例)的患者为B级,属轻中度营养不良。人体测量和营养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单一指标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0%~80%。膳食回顾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热能、蛋白质、脂肪和锌、硒等微量元素摄入均明显低于膳食推荐摄入量(P<0.05)。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透析时间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营养不良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很高,热能和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年龄、透析时间和热能摄入不足可能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庆市城区3312名0~6岁儿童营养不良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庆城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分析发生营养不良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及解决方案。方法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根据WHO推荐的NCHS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分型。结果大庆城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营养不良占总受检人数的1.09%,其中低体重占0.99%,消瘦占0.30%,发育迟缓占0.33%。结论营养不良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饮食指导可以预防的疾病。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营养不良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营养不良对小学生生长发育影响的程度。方法:比较分析营养不良学生与正常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血压、脉搏和肺活量6项指标的及趋向。结果:营养不良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 比正常学生差。结论:小学生营养不良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对营养不良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营养不良患儿血酰基肉碱谱特点及用于代谢病的鉴别.方法 收集营养不良患儿13例,同期同年龄段非代谢病患儿214例作为对照组.入院时空腹采集末梢血制成千血片,串联质谱非衍生化法检测其肉碱和多种酰基肉碱浓度.结果 脂肪酸氧化分解相关的脂酰基肉碱,营养不良组从十八碳脂酰基肉碱至乙酰基肉碱,包括酮体酰基肉碱,即丙二酰基肉碱和羟基丁酰基肉碱都有不同程度增高,以中链酰基肉碱增高明显,其中营养不良组癸酰基肉碱为(0.203 ±0.105) μmol/L,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0~0.200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054±0.030)μmol/L,P<0.001].氨基酸分解相关的丙酰基肉碱、戊酰基肉碱、羟基戊酰基肉碱和戊二酰基肉碱等,营养不良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营养不良患儿血中脂肪酸代谢相关的酰基肉碱增高,以中链酰基肉碱增高明显,癸酰基肉碱略超出正常值等特点,可与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和多种酰基肉碱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等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易营养评价法调查住院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利用简易营养评价法(MNA)评价住院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了解MNA与传统营养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MNA量表对144名住院老年人进行调查,同时收集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和其他资料。结果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36.1%,潜在营养不良为46.5%,营养正常占17.4%;年龄、牙齿状况和疾病状态是影响老年人营养的重要因素;MNA与多数传统营养指标之间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MNA是一种可靠、快捷、简便的老年人营养状况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营养不良在肝病患者中很常见,其严重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短期生存率,营养支持作为治疗慢性肝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与恢复非常必要.评价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态有多种方法,包括直接人体测量法、生化指标检测、免疫学指标、营养评定工具、人体组成测定等,各有优缺点,可从不同侧面综合评价营养状况.在进行营养支持时,应结合肝病的具体情况与患者的耐受能力,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与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孕妇血中骨源性碱磷酶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官毕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1,16(5):324-324,297
由于饮食、文化、环境等因素 ,国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钙营养不良问题。而孕妇缺钙更是会影响母子二人的心身健康。据统计 ,我国孕妇每天钙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 4 0 % ,亚临床症状发生率为 6 0 % ,孕产妇钙营养不良者 ,所生新生儿佝偻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 5倍 ,因此孕期补钙成应成为围产期保健的重要一环。而目前孕期补钙较为盲目 ,该不该补 ,什么时候补 ,该补多少 ,医生和孕妇心中都没数 ,这是因为以往的检测指标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机体钙状态 ,现在我们应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BAP)这一反映骨代谢状况的最好生化指标 ,采取简便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横断面调查头颈胸部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为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评价法(SGA)对92例头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调查,并测定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人体成分指标.结果 92例头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SGA评定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9.4%,不同肿瘤类型及临床分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也不同,分别为22.7% ~ 37.5%和11.1% ~38.5%;SGA与多数传统营养指标之间有相关性(r=0.212 ~0.422,P<0.05);生化、人体测量及人体成分指标比较,除淋巴细胞总数及细胞外水无差异外,营养不良组水肿指数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其他指标均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应结合多种指标早期持续地监测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营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对稳定期COPD和肺心病患营养状况的分析,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24h膳食回忆法,并进行营养测量、生化检验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其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88名患热能和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的摄入明显不足;碳水化合物摄入偏高。21.59%体重偏低。营养及生化指标均与肺通气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纬论 热能和多种营养素的摄入不足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李容  邢平东 《现代保健》2010,(15):10-12
目的研究轻度营养不良儿患肺炎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及心肌酶的检验,根据诊断标准判断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抽取6个月~3岁婴幼儿肺炎患儿,营养正常儿30例、轻度营养不良28例,排除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心肌炎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结果轻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儿组的心肌酶异常(活性增高)率及心肌酶活性增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轻度营养不良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概率及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营养正常儿。  相似文献   

15.
孙英全  刘凯 《中国校医》1999,13(6):404-406
目的研究贫困地区儿童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评分法和身材分法对984名学龄前儿童的主要营养指标进行比较评价,并选择儿童家长询问调查194名儿童,探讨家庭年人均收入、母亲职业和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家庭年人均收入对儿童生长迟缓率有一定影响,低收入家庭儿童生长迟缓率高于中高收入家庭;母亲有职业的儿童,其超重儿及肥胖儿的发生率比母亲为纯农民(无职业)的儿童要高。结论急性营养不良已不再是我省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普遍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慢性营养不良、超重儿及肥胖儿的高发生率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农村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积极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2001年中国西部农村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横断面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运用营养不良复合指标(CIAF)指标将研究儿童分为营养良好和营养不良儿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家庭因素、母亲因素和儿童自身因素等3个层面上探索相关的积极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获得14 532名儿童,男童占57.4%.根据CIAF指标72.1%儿童为营养良好,营养不良总患病率为27.9%,以同时存在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的儿童比例最高,达到10.3%,其次是只有生长迟缓的儿童,约为9.4%,而同时患消瘦、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的儿童只有1.0%.北方汉族家庭儿童营养状况较好,高收入家庭、父亲有较高教育程度、家庭孩子少对儿童营养有积极作用;控制家庭因素后体重重及教育程度高的母亲其儿童营养状况较好;母亲教育程度高是6个月内儿童营养状况的积极因素.对于6~18个月儿童,母亲体重重、受教育程度高、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以及增加肉类辅食是维持营养状况良好的积极因素;对于18个月以上儿童,除母亲体重重和教育程度高是积极因素外,增加鸡蛋、肉类辅食有利于保持良好营养状况.此外,家庭因素是影响6个月以上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结论 出生在家庭经济状况好、儿童数少、父亲教育程度高,母亲营养状况好的农村家庭的儿童营养状况较好,提高母亲文化程度以及加强6个月后蛋白质辅食添加是保证儿童营养状况良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亨菊  李耀 《中国校医》1996,10(6):411-413
按身高的标准体重及肱三头肌部和肩胛下角部二部位的皮脂厚度,选取7-12岁儿童肥胖组60名,对照组67名和营养不良组52名三种不同营养状况的儿童共179名。检测了血清中TC、TG、HDL-ChLDL-Ch及VLDL-Ch的含量,测定了心肺及免疫功能。结果显示肥胖组的血脂水平,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营养不良组(P<0.01),对照组与营养不良组无差异。肥胖组和营养不良组的肺及免疫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与营养不良组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全球约有3.5至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尽管大多数感染者可能仅仅是病毒携带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很低,不会出现肝脏病变,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①HBV血清学检测指标:乙肝“二对半”即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l—Ag)的检测。②病毒学指标HBV—DNA检测。③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检测: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J)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检测。并分析探讨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贝利迪西(Palidisi)指数亦是人体形态指标的派生指数。它以坐高代替了身高,减小了身高因素的影响。用它可间接判断营养状态,是一个较好的营养指数。其标准为90,85-75为轻度营养不良,74-65为中度营养不良,<65为重度营养不良。贝利迪西指数  相似文献   

20.
泉州市6月~7岁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市儿童营养不良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泉州市6月~7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测量体重和身高,并检测血红蛋白。结果:营养正常、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及消瘦儿童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4.26%、46.41%、43.27%及44.12%。随贫血程度加重,各型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增加。结论: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