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疾病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血清中PCT、CRP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CRP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疾病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结果:①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0.01)。②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染性疾病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0例感染性疾病和40例非感染性疾病血清中PCT,CRP的含量.结果:(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CRP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2)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CRP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感染时,PCT,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因感染性疾病入院治疗的新生儿137例,根据是否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依据细菌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重度组。观察并统计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PCT、CRP表达水平,分别以PCT0.5ng/m L、CRP3 mg/L为阳性,统计PCT、CRP及联合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评估PCT、CRP及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同时,比较轻度组、重度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均较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PCT、CRP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5%、87.8%,较PCT、CRP单独检测均显著升高(P0.05);重度细菌感染组新生儿血清PCT、CRP表达水平较轻度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性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且其表达水平升高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清降钙素原的测定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透射比浊检测试剂盒于7170A分析仪上检测150例感染性疾病和5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PCT的含量,并进行比较. 结果①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0.01).②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轻度升高,差异无显著性( P>0.05).③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结论 感染时,PCT的检测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徐静  王亚亭 《安徽医学》2014,(3):361-36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WBC的测定在儿童不同病原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2例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40例)和病毒感染组(36例),比较每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的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较病毒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比较,血清PCT及WBC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CRP及WBC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9和0.69。结论血清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19例确证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病情分为重症感染组(86例)、局部感染组(133例),以47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别PCT、CRP检测情况,另219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按病原体分为细菌组(139例)、病毒组(80例),比较两组别PCT、CRP检测情况。结果:PCT、CRP血清浓度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RP、PCT随感染性疾病病情的加重,血清浓度呈升高态势。PCT重症感染组主要以>10μg/L为主,占68.6%,局部感染组主要以0.5~10μg/L为主占82%,CRP阳性率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CT、CRP以细菌感染升高幅度大。结论:CRP、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上是良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57-1058
目的:观察和分析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检在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疑似感染患儿,根据确诊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95例)、病毒感染组(66例)和非感染组(39例),于入院当日对3组患儿的血清PCT水平和血清CRP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阳性率、CRP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两组患儿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阳性率和CRP阳性率的同时升高可作为儿童细菌性感染的指示指标,PCT和CRP联合检测有助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新生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对新生儿早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61例新生儿细菌感染病例(细菌感染组)、50例新生儿病毒感染病例(病毒感染组)和55例健康新生儿病例(对照组)。采集所有新生儿的血液标本,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比较各组新生儿SAA、PCT及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SAA、PCT及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SAA、PCT及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中联合检测SAA、PCT及CRP数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SAA、PCT及CRP在新生儿感染早期具有更有效、更全面、更快速的检出率,能够为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检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21例新生儿按感染情况分成重症感染、局部感染和非感染三组,测定比较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重症感染时,血清PCT、CRP和IL-6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但PCT显著性更高(P<0.01).PCT阳性率重症感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与CRP、IL-6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以2 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特异度达94.12%,与CRP、IL-6相比,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PCT在严重细菌感染新生儿体内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IL-6和CRP,对早期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炎及其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将158例COPD患者根据入院病情分为非感染组77例、普通肺炎组58例、重症肺炎组23例,于入院后24h内进行CRP、PCT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非肺炎组、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普通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患者PCT与CRP曲线下面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对评判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炎及肺炎严重程度有临床指导意义,其中PCT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79例受试对象分为败血症组124例和正常对照组55例,比较两组血中PCT、CRP的差异。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PCT和CRP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快速有效诊断和评估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浆PCT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CRP水平。结果:败血症患儿中PCT(78.85±19.16ng/mL)和CRP(53.17±35.68mg/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35±0.13ng/mL和5.87±3.7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准确性性和约登指数高于CRP。PCT和CRP水平与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为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安徽总队医院收治的186例SAP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肺炎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7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和发病后第7天的血清PCT、CRP水平,统计分析两组患者PCT、CRP水平的差异;同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型(NIHSS≤6分)、中型(6分14分)3型,比较3型别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当日PCT和CRP水平[(6.73±1.21)ng/mL、(26.83±2.62)mg/L]均高于对照组[(0.51±0.12)ng/mL、(9.52±0.8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7天PCT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当日与发病后第7天相比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当日观察组CRP水平高于发病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当日观察组轻、中、重3型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依次升高,发病后第7天,PCT水平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血清PCT及CRP联合检测可作为SAP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较好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哮喘急性发作期60例患者治疗前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降钙素原(PCT)、CRP水平,并进行痰细菌培养;根据痰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无细菌感染组(B组)。临床缓解期时重复上述指标检测。急性发作期时患者FeNO值显著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A组FeNO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发作期,A组血PCT、CRP显著高于B组(P均〈0.05);A组临床缓解期血PCT、CRP显著低于急性发作期(P均〈0.05);B组临床缓解期血PCT、CRP与急性发作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A、B两组血PCT、CRP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老年胆石症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胆石症术后继发感染的患者41例(感染组),术后未继发感染的患者50例(未感染组),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观察三组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动态检测5例术后并发严重感染患者的血清PCT水平,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24 h,感染组PCT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对照组(均P〈0.001),而未感染组和对照组之间PCT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CRP水平与未感染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01);未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W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感染组(均P〈0.01)。术后并发重症感染的5例患者中,3例患者的血清PCT值持续在较高水平(均大于13.8 ng/ml),最终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另2例患者PCT水平随着临床症状改善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PCT水平对诊断老年胆石症患者术后是否继发感染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分为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46例)和非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31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入院后第1d、3d、5d、7d血清CRP、PCT水平,比较CRP、PCT及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d、3d、5d、7d的血清CR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在入院后第1d、3d、5d、7d的PCT水平呈上升趋势,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的血清CRP、PCT水平在入院后第1d、3d、5d、7d始终高于非急性呼吸衰竭病情组,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使用血清CRP、PCT并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特异性为0.773、敏感性为0.817,AUC为0.873,明显高于血清CRP、PCT两项单独检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PCT水平和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存在密切关联性,通过联合检测血清CRP、PCT水平能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